我和老R结婚十年了。这些年,不断有国内朋友问我:“和英国人结婚过日子是什么体验?会不会有文化差异?”
文化习惯是渗透在血液里的,不会因为时间而冲淡,也不会因为爱情而掰弯。婚姻里,我俩其实是很不同的两个人,尽量搭建了能够容纳差异的生活。但这种差异,仍像细细碎碎的沙子,时不时是会让人抓狂的!比如节约这件事,我俩习惯很不一样。虽然我从小物质不匮乏,但“节约”是刻在骨子里的美德教育。我养成了肌肉记忆,离开哪里都关灯。有天晚上我回家,看到楼上楼下十盏灯都亮着,没有人影。过了好一阵儿老R才回来。“物价涨那么快,你出门干嘛所有灯都开着!要节省能源啊。”他振振有词:“正因为外面都那么黑,我才喜欢家里都亮着,反正也就去趟门口超市而已。倒是你,总喜欢关灯,每次我上楼五分钟,再下楼已经乌黑一片了!咱家都是节能灯,关灯省不了几度电。节能的重点是暖气,你看我在每个房间的暖气片上都安装了闸门,手机就可以遥控每间房的温度,一年能省好几百镑呢。”我从小喜欢跟着我妈打折季去逛街,心仪已久的物品用超低价格买到,快感难以言喻。英国人老R最畏缩的事情就是讨价还价,他受不了这种“不确定性”。一个物品一个价,喜欢就买,不喜欢不买,这才是他感到舒服的逻辑。让他讲价?他肯定会社恐发作。
有一年我带他回国,在潘家园淘古董,他看上了一个老式闹钟。老大爷要价500元,老R欣喜若狂:“我买了!”我一听眼睛要喷火:“没砍价你买个毛啊!贵死了!”老大爷急了:“姑娘,你是个中国人,你不能替老外讲价啊!你要替自己人提价啊!”我厚着脸皮继续砍,最后200块拿下来。也不管老大爷撅着嘴,我拿着战利品跟老R炫耀:“你瞧,才200!多亏了我吧?”可老R一副忧伤的样子,叹口气说:“如果每样东西都要砍价,好累啊。”“这是乐趣啊!乐趣!”我白他一眼,英国人真是不开窍。圣诞大打折、度假免税店,我都摩拳擦掌,把一年里需要的大件物品用优惠价格买好。我兴冲冲劝他购物:“你想要的相机,现在打八折呢!”。可他从来都懒得参与:“人太多了,研究折扣太烦了。”所以,他从不会打折期去购物,而自己需要的时候,不管什么价格都会买。我抱怨:“打折时我好不容易剩下的钱白省了,你那几个大件,都是最贵的时候买的。”他反驳:“可我只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而你有时因为打折而买了不需要的东西,堆积在那里才浪费呢。”也是同样的观念,在超市里他几乎不看价格。在我“啧啧啧,鸡蛋又涨价了”的时候,他很木然的问:“以前多少钱?”对他来说,必须买又不能讲价的东西,不管什么价格都闭眼入呗。约会时期,老R来我家吃饭,我挺焦虑的,花了一下午时间准备,做了四菜一汤的中餐。等到我去他家,他给我做西餐时,我发现,就一道菜啊?这也太糊弄了吧!顶多再加个小小的前菜和甜点。吃主菜时,自己所有的食物都盛在一个盘子里,你吃你的,我吃我的,这就是西餐的风格。我第一次带他去中国时,他用西餐的思维吃中餐:他先把喜欢吃的菜全都夹在自己的盘子里,然后一顿饭就不再夹菜了,专心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
这个回答真让我无语。不过,他最终入乡随俗,适应了慢慢夹菜的方式。英国人每周五下班后都有社交习惯,但只喝酒不吃饭,这也让我感到很奇葩。我每次聚中国朋友,肯定是围着饭桌,酒足饭饱地社交才圆满。但老R周五和同事经常在酒吧聊到很晚,11点回家时还要满冰箱找吃的。“你们这种饿肚子的社交方式也太不人道了!”我说。但英国人就是如此,饭局社交太隆重,喝杯酒的熟络才刚刚好。我生娃前也经常晚上和英国朋友聚酒局。那叫一个饿!说实话,中国胃是受不了的。现在,周五我会在家带娃,让他自己去社交,但冰箱里,我会给可怜的英国人留顿饭。我是北京人,越是亲密的朋友家人爱人,越不用说“谢谢”,那多生分啊!指手划脚有要求直说,那才是自己人。但认识了老R以后,我就被迫改变了北京人的风格。约会时期,我经常对他说:“你给我倒杯茶。”一杯茶倒好,他放到我面前时总是强调:“你要说please和thank you。”一开始我很反感,搞得那么生疏干嘛?但在英国待久了就发现,所有人真的是整天“please,thank you,sorry”不离口啊!一家人互相都那么客客气气的。我只好礼貌起来,和他在一起时,要求对方拿个东西,都要回一句“thank you”。现在孩子们也养成了习惯,爸爸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们都条件反射地说“谢谢”,就因为爸爸不断强调这些礼貌细节。出门时,我觉得英国街上真是“excuse me,sorry”满天飞!稍微挡一下路,稍微碰一下,就是各种“对不起”,还完全没打扰到对方就先说个“抱歉”。这些年,我也不由得变味儿了,北京人那种直来直去被消磨了,哎。只有回国的时候才会对老朋友呼来唤去、毫不客气。别看英国人嘴上各种客气,送礼却很简约,这里也有文化差异。中国人看重送礼,尤其是看望长辈。可每次去看婆婆,他对礼物这件事完全不过脑子。“去看妈妈还要送礼吗?”他顶多是买束花。我却觉得,难得去看婆婆、哥哥、嫂嫂,当然要多送点好吃的、好喝的、好看的,怎么也要隆重一点!他却觉得看望家人,拿盒巧克力出现就够了……每次孩子被邀请到别人家玩,我都会送小礼物,以感激对方妈妈给自己带娃。老R却完全没概念:“孩子一起玩而已,有必要送礼吗?”他很惘然。出门度假,我也会带回些纪念品小礼物给乐器老师。老R摇摇头说:“学费都给那么多了,为什么还要送礼物?”我觉得他有点傻,一点小礼物,能给老师带来好心情,对孩子多一分关注,岂不是让学费花得更值?文化差异最大之处还是育儿了。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我周围很多华人朋友,都会为了好学区而搬家,为了好的教育资源竭尽一切努力。而他这样典型的英国人,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随从家庭的需要,为一所学校就要全家做出牺牲,大动干戈搬家的事情,他不太能理解。所以我们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搬学区的事情,但在我的坚持下,孩子们去了私校。一开始老R对这个方案也不感冒,他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免费的。直到慢慢他才认可了私校的教育方式,并非常喜欢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从此他把教育大权交给了我。即便我是教育掌权人,可还是会觉得英国爸爸经常拉后腿!育儿方面我已经非常佛系了,比如每天练琴时间很短,他还是经常抱怨说孩子们太忙,一定要有玩的时间。孩子们一看爸爸撑腰,就撂摊子撒野去了,让我这个煞费苦心想让孩子刻意练习的妈妈很抓狂。周末我给孩子们安排兴趣班,他也会抗议:“周末应该休息!”可是给孩子当兴趣班司机的不是我吗?我都没抱怨你还那么多话!几次争论之后,我们相互妥协:孩子们周六去兴趣班,周日在家休息。其实婚姻十年,文化差异一直在,我们如何去调和这个距离?无非是像这样,他妥协一些,我改变一些,然后去寻找价值观的中间点。不得不说,这种差异,有时也帮助我拓展了视野,改变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比如育儿这件事,英国队友让我少了很多鸡娃的焦虑。他坚定的认为教育要顺应天性、不去攀比,这个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后来我还写了《顺应孩子的天性》这本书,但其实更资深的奉行者是队友老R,哈哈。我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的观念。比如当他看到了孩子们在乐器上的进步,他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懂得了肯定我的付出。他开始明白,刻意练习是躲不过的,教育的事听我的就好,自己少说几句,不要拖后腿!每对夫妻都有不一致的地方。闺蜜们的故事听多了,我就明白,其实人与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比文化差异大多了。我和他很相似的是:我们都很有开放性,能够倾听不同的声音,尝试理解不同的视角,能够调整自己。恋爱时,我们臭味相投,坐在沙发上一起读书,发现对方竟读的是和自己同一本科幻小说,那种“知音”的意外感,有被电到!结婚后,纪念日时,他默默带我来了机场,给我的惊喜是威尼斯三天两夜甩娃旅行,浪漫程度不减当年,我心里说:就他了吧!这周我来挪威出差,他一个人带俩娃一周,我写满了三张纸,是孩子们的兴趣班、作业、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表。本以为递给他时他会全身紧绷,但他面不改色地说:“你去出差吧。”共同的兴趣、对爱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这些可能都比“文化认同”更重要。所以呀,看在性格与三观底色大有交集的份上,文化差异带来了小别扭,就抱怨一下、吵个嘴,然后在中点握手言和吧!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安潇”(ID:sukiandsula)。安潇曾是漫画作者、建筑学生和摄影记者,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后成为英国获奖动画导演,两个可爱混血娃的妈妈,2017年创立公众号,并出版了3本畅销书。安潇专注于儿童心理、项目式学习与父母成长,分享情感和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