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她的演技,才值得演员最高片酬!

她的演技,才值得演员最高片酬!

生活


一个五一假期,两个周末调休,彻底给这届打工人的生物钟给搞紊乱了。


原以为休养结束的工作日会元气满满?不。


跟假期的五光十色相比,上班,只会显得更让人面如死灰。


没想到,一个假期过后,上班更像“上坟”了。



不过,打工人中怨气最大的,还要数内向人。


没有人比他们更恨上班,更准确的说,没有人比他们更恨出门。


假期结束,意味着他们又要从自己的舒适区(AKA被窝)走出来。


强打精神,故作开朗,一键切换到都市丽人模式。


内向人在职场的每一天,哪有不发疯的,只是强撑罢了。




这个班,不上也罢


内向人的职场受难日,从走进办公大楼就即刻开始了。


如果时间赶巧的话,办公大楼的电梯间是一天内最容易偶遇同事的地方。


毕竟,大家办公可以在不同区域,但都要搭乘同一部电梯。



资深的内向打工人早已掌握了3~5句电梯常用短语,就像“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一样,形成一种肌肉记忆——


“早上好哇,你来好早啊。”

“吃饭了吗?”

“一大早就喝咖啡啊。”

“今天天气好热喔。”

“好喜欢你的穿搭,很像某某明星。”


如果聊到穿搭电梯还没到,陷入语料枯竭的内向人便会化身第一次尴尬营业的爱豆。


一边点头、微笑、做聆听状,一边默默倒数还有几层。



更避世的内向人为了在电梯间里不会偶遇任何人,甚至会刻意错峰上班。


他们不介意成为全公司第一个打卡的人,更不介意为其他人打开大门、电灯和空调,默默兼职后勤工作。


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和保洁阿姨相伴的几十分钟,是他们一天中最享受的心流时刻。



而当同事落座,办公室里的寂静被打破,内向人心中的平静,也随之一去不复返了。


唠闲嗑环节,即将开始。


办公室里的闲嗑往往和工位布局密切相关,三五人一组,围绕吃穿用度娱乐热搜八卦育儿等多个话题立体式推进,手头和嘴上都没闲着。


而内向人夹杂在讨论组之间,如何适时插入一两句话,不显得过于内向又不让话题聚焦在自己身上,是门学问。


在一次次堪比走钢索般的试炼中,每个内向人都练就了一身做reaction的能力。


即便毫不关心,也能故作开朗回应:真的吗?好厉害!



对于总是倾向于过度思考的内向人来说,把握跟同事交流的分寸难于登天。


每一次试图主动社交之前,内向人总会先把自己的问题在心里盘出包浆belike——


这样问会显得我很蠢吗?

这个话题是不是太过私人,显得我很八卦?

ta是不是现在根本没空搭理我,我会打扰ta工作吗?


想到最后往往会变成:要不,还是不问了吧。


可即便是尽力避免一切高难度社交,内向人还是不免会在某些场合和同事不期而遇。


比如上厕所的间隙。


在隔间里,内向人总能练就听音识人的功力,即便是一声咳嗽,或是鞋跟击打地面的声音,也能精准辨认出来者何人。


依循着早发现早预防的原则,他们通常会选择在隔间里多待一会儿,避免一打开门就和同事狭路相逢。



但有时,当内向人警报解除走出隔间,却在洗手台的镜子前和刚进来的同事四目相视。


一瞬间,电光火石,惊得内向人刚刚松懈下来的嘴角又重新提起。


唯有对着镜子扯出大病初愈般的微笑,说出那句十级废话:啊,你也来,上厕所啊。



下班时分,若是不小心跟同事心有灵犀搭上了同一班地铁,难度直接飙升地狱级。


这种1V1式的对话,对人的折磨不亚于一次相亲。


只要地铁坐得足够久,两人交换的信息足够覆盖从出生地到现居住地。


尤其在北京这种通勤按小时计的地方,一次同行下来,约等于一次深度访谈。


久到内向人默默许愿:这班地铁不如就这样一直开下去,开到地球毁灭好了。



作为内向人也会怀疑,为何自己这么不适合上班?


是不是职场在设计之初,就是想要筛掉自己?


毕竟走进职场先要面试,单单是跟陌生人推销自己的这个过程,已经要把内向人扒一层皮。


表面跟面试官说着:“我擅长团队协作性格开朗”,内心os却是:“这个钱我非挣不可吗?”



试用期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熟练工作内容,但对内向人来说,是要将自己椭圆形的灵魂嵌入方方正正的格子间。


两个月试用期说长不长,只够内向人跟周遭同事交换微信、知晓姓名、相熟那么一丢丢。


内向人闯荡职场,主打一个hard模式。


小到如何故作自然地接触不知道名字的同事,大到如何面不改色去管理他人、布置任务。


似乎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仿佛脚上捆着八个沙袋。看似迈着稳健的步伐,实则做着旁人八倍的功。



我能想到职场里最温情的画面,就是同为内向人的心照不宣。


在空气凝结成冰也无一人说话的电梯间里;


在各自摸鱼无人打破死寂的办公室里;


在看到有你在便选择不进去的便利店里。



这仿佛是内向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其耗费精力打招呼,不如给彼此都留点距离。


起码这几秒钟,我们都放下职场人的体面,做回不想被打扰的自己。




出门,要了我的老命


然而,内向人的试炼并不会因为下班而结束。


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是独自在家,到哪儿都算是乘风破浪了。


每逢周末假期,内向人也试图融入现代生活,约朋友出门玩耍。毕竟他们只是恐惧社交,不是与世隔绝。


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出门前还在祝自己度过充实的一天。


出门超过半小时,已经在后悔了。



内向人普遍都患有“晕人症”,指如果到了人流量超标的地方,就会出现眩晕、焦虑、无地自容等症状。


比如络绎不绝的步行街、熙熙攘攘的商场门口、摩肩接踵的热门景点。


甚至在选择餐厅时,内向人都宁愿冒着不好吃的风险,去选择门口没有坐一排等位的冷门店面。


如果想让内向人尴尬到暴毙身亡,可以选择在ta生日那天相约海底捞。


没有比店员的热唱和其他顾客好奇的目光更“致命”的存在了。



即便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有一些地点被内向人视作禁忌。


比如理发店,兼具潮人恐惧和社交恐惧的场所。


本就压迫感翻倍,内向人还往往犯下一种名为“只理发不办卡”的罪,所以宁愿在家自给自足。



比如健身房,很难在别的地方吸收到比这里更多的阳刚之气。


尤其器械区,永远有胳膊比脑袋大的猛男在举铁,每举一次都会发出奇怪的动静。


内向人只是路过都会怕被霸凌,开始疯狂脑补《黑暗荣耀》里文东恩被孙明悟撅过去的画面。



还有各种附带导购的服装店,内向人无法心安理得享受店员为自己服务。


如果店员殷切地帮忙找了半天衣服,内向人很难不选一件结账,除非太贵。


合理怀疑这就是店员的一种推销策略,通过完美的服务给顾客心理施压,以达到一种CPU的效果。


所以内向人逛街,优衣库、无印良品才是永远的家。他们的最佳购物体验永远是超市式的,像买西瓜一样买衣服。



可即便内向人,也期待有一天可以真正享受一次社交,成为众人的焦点。


他们对当下年轻人流行的社交活动欲拒还迎。


鬼屋、密室、剧本杀,只要都是熟人,似乎也没那么难拿下。


但问题是,内向人的熟人圈很难凑够上述活动的发车人数。


其中,鬼屋算是对内向人最友好的活动了。


不过是鬼嘛,相比社交,还是鬼比较好应付。



有些内向人也很热衷参与90后传统娱乐项目——KTV。


相比鬼屋和密室,KTV更容易检测出一群人里谁才是真正的内向和外向。


博主@累渠 做了两则社会观察,在网上召集两类人,分别相约KTV。


外向人第一次见面就如同认识了18年,KTV秒变老同学歌友会。



不仅帮忙打CALL,甚至还自带表演。



而内向人聚集的场子,就仿佛一杯温开水。


也不是没有温度,但永远沸腾不起来。


即使鼓起勇气点一首燥曲,也在周围人认真聆听的安静氛围中,声线止不住震颤。



在这种场所,内向人总是很难发挥出全部实力。


独自在浴室飙歌能唱完整首《死了都要爱》,但在众人的注视中,最多唱完第一段副歌就信念感大崩塌,急忙切下一首。



外向人似乎永远没有这种被注视的担忧,或者说,别人的目光就像是她们的兴奋剂。


别人越关注,他们越来劲。



但内向人很难消除这种被注视的不适感。


即便在赛博世界,他们也争当那个不引人注目、独自发疯的人。


网上随处可见的ID叫momo的无名氏,短视频里悬浮的土豆头,可能正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内向人。


无数次试图拓宽社交圈,但每每回到家,突然袭来的疲惫感总把内向人击垮。


内向人的生活,注定这样一成不变下去吗?





每天装外向,也没有人给我片酬


美国作家帕特里克·金曾在《内向一点,不好吗?》一书中提出“社交电池”的概念。


每个人都有一块社交电池,即在社交场合中的精力值。


外向人与内向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充电时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外向人是通过跟别人交际充电,而内向人则通过独处充电。


内向人跟别人在一起会逐渐耗竭电量,他们需要的是安静的独处时间,将自己的社交电池再次充电,才能再度与别人交际。



不过,大概所有内向人都听过这样的评价:


“之前以为你挺难接触的,没想到熟了之后这么疯。”


人前社恐,人后话唠,内向人大多如此。


他们可以在初相识时一言不发,也可以在熟了之后每天狂转微博段子笑满140字的“哈哈哈”。



因为在这样的社交圈里,内向人感受到的不再是紧张和焦虑,而是安全。


他们不再需要伪装成都市丽人,不必装出很会唠社会嗑的样子,不必强撑着自己变成一颗完美的螺丝钉。


所谓的“内向”“社恐”,不过是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愿意把自己的情绪放在第一位。




自我意识越强的人,越不容易被社会规训。


当你拒绝社会规训时一定会产生痛感,这个痛感我们表现成“社恐”。


真正的治愈不是说人没有痛苦了,而是我理解自己的痛苦从何而来,我能够面对和驾驭自己的痛苦了。


——梁永安



或许我们的内向,不过是一种弱者的反抗。


面对没有边界感的老板或长辈、不怀好意的目光时,抑或是身处不舒服的场域。


我们只能做到不忽视这份不舒服,就像不忽视二十层床垫下的豌豆。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自己的诚实。



每个内向人大概都经历过为无比微小的事务上绞尽脑汁,为别人毫不在意的一句话内耗一下午。


但即便内心在坐过山车,依然要故作镇定。


毕竟,内向人连当众暴露情绪,都宛如“精神走光”。


我们从小磨练表里不一的技能,掩盖无数内心的不安和焦躁,去演一个刀枪不入的大人。


说白了,每一个内向人都是天生的演员。



我们不断磨合自己和外界之间的距离,然后寻找到最合适的剧本和演技。


明星们拿着高片酬演着烂戏,这份钱不如让我们内向人来拿。


我们可比他们会演多了。


不过,相比明星,我还是更想成为那些做任何事情都旁若无人的大爷大妈。


他们可以穿得大红大紫去景区门口摆五角星拍照,在公园里做奇异的形态锻炼身体。


他们可以为了二块八毛吵得酣畅淋漓,去促销门店买个盆满钵满。


内向vs外向的命题不属于他们,因为时间告诉他们,别人的眼光不重要,生活是活给自己的。


等我们有一天也能如此坦然,这些问题便也都迎刃而解了吧。





监制 - 她姐

作者 - 贝瑞酱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她姐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马未都:我的情人在我的前半生中很重要,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小鸡毛不爱喝水,对铲屎官使出绝招:我的演技不错吧!孙海英回应“海外捡垃圾为生”,言语让人心寒,他已不配演石光荣白玉兰奖青睐什么样的演员?听获奖者于和伟、殷桃、郭京飞聊表演5倍以上薪酬!刚刚,华为重磅出手!任正非:不拘一格选人才5月末,这部电影的演员贡献了炸裂式演技 | 专访王沐、尹昉又不是没演技,她怎么就不红啊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演员,投资了世界上最成功的AI公司她的“毁容式”演技被夸上热搜,曾和胡歌谈“姐弟恋”,跑10年龙套终成视后:“我无可替代”!余生很贵,这些才值得你浪费时光!华为重磅官宣:5倍薪酬!​新东方在线正式官宣改名东方甄选;宁德时代2022年营收超3000亿元;抖音规定不得演戏砍价炒作……5倍以上薪酬!华为又出手了为什么有些演员演技这么烂?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我们向往?比起椰树不顾网友死活的低俗擦边,它的审美冲击才值得细想吧...一群80岁的演员,和他们80岁的观众 | 人间早鸟报|AppleWatch上能和ChatGPT聊天了;抖音规定不得演戏砍价炒作;喜茶首次公布事业合伙数据...辛巴炮轰快手遭封禁;抖音规定不得演戏砍价炒作;SHEIN表示暂无上市计划;小鹏汽车否认核心高管换血...巴哈马大马镫礁(Great Stirrup Cay),海边风景从《忠犬八公》到《龙马精神》,为什么动物的演技这么好?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演员,投资了世界上最成功的 AI 公司国家卫健委:无法实行临床专硕与住院医师同工同酬!网友:能对标规培也可以!澳洲中国女孩寻“最苦差事”,开出$520万天价报酬!“可为你拼命,包括生孩子”为什么说潘金莲并不放荡?其实从三个细节可以看出舒淇白客成CP、大鹏贡献神演技,这三部主竞赛华语片到底咋样?影帝影后飙演技,这部新片好猛悉尼华女寻“最苦差事”?开$520万天价报酬!“可拼命,包括生孩子”!代孕乱象丛生,这个法律与人情间的灰色地带,已遍布全球!没生活的演员,演技好不到哪去营销靠演技,点映抢排片,端午档格局已定刚刚,华为出手:5倍薪酬!余生很贵,别和烂人纠缠,这些才值得你浪费时光!她的演艺生涯,就是传奇啊!看电视连续剧《立功·东北旧事》只有戛纳影帝级的演员,才撑得起这么大尺度的表演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