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能仅从股价视角看待AI大趋势

不能仅从股价视角看待AI大趋势

公众号新闻
以下根据第一财经20周年系列活动之第一财经价值投资论坛上本人的主题演讲《AI时代:科创金融助推资本市场繁荣》内容整理(感谢黄思瑜)。
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火爆出圈,AI概念股被炒了一波又一波。在资本市场短期的股价涨跌之外,AI时代科创金融将对资本市场发展起到怎样作用,成为业内的一大思考。
5月6日,在第一财经20周年系列活动之第一财经价值投资论坛上,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称,目前正处于全球科技大发展、大爆炸的阶段,AI或撬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经济有望迎来新动力,亦或带来劳动成本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从量变到质变,AI+带来新的盈利模式和形成大企业。


只有带来生产力持续提升
才能称之为一场科技革命

回顾历史来看,我的感觉是,人类历史上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通过问题导向来解决的。战争只是推倒重来,和平只是带来人口规模的增长而已。
唯有科技进步、科技发明,才使得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只不过到目前,它给大家提供的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之后,AI步入寻常百姓家,将对社会和经济带来很大冲击。
纵观2000多年全球经济增长史,在19世纪以前,全球经济增长非常缓慢。据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测算,从公元元年至1820年间,全球经济年均增速只有0.1%,人均收入在这1800多年里只增长了约40%。
直到200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之前主要依赖人力、兽力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全球经济开始加速增长。此后,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出现突飞猛进的长周期增长,科技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媒体上对于“科技革命”一词的使用十分泛滥,实际上,但凡不能显著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其实只是“伪革命”。回顾历史,工业革命是技术创新集聚产生的时期,三次工业革命都无一例外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决定了未来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的可增长性和繁荣程度:
1760年到1840年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生产工具发生了由手工形态向机器形态的质变,人类社会开始走向机械化时代,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和电气机械的出现为标志,使规模化大生产成为主导性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19世纪末的30年中,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倍多。
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半导体技术、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应用,自动化机器设备不仅取代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替代了一定程度的脑力劳动,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时代。
人工智能有望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
来源:ScalePartners,中泰证券研究所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全球GDP从1960年全球1.39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84.75万亿美元。那么,如今已经开启的可能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还包括石墨烯、元宇宙、量子、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和人脑联机技术、新一代生物科技、光电子、超导等技术结合,将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带来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重构的同时,提升当今社会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更加成熟之后,其对于全社会乃至全球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注定形成重要支撑力量。


不要把AI类企业股价
当做对该时代的认识

最近股市上有关AI题材的热度有点消退,国外对于AI应用方面的争议也比较大,这都很正常。首先AI不是新技术,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与芯片技术的(算力)、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等紧密相关。
实际上,ChatGPT 背后的技术非常复杂,需要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高水平技术, 对大型数据集和强大计算资源的访问权限等。比如,ChatGPT 所需的数据支持来自多种来源,包括公开可用的数据集、网络爬虫和来自互联网的用户生成的内容。特别是互联网提供了大量数据,可用于训练和改进 NLP 和机器学习模型,这是 ChatGPT 技术的核心。
所以,任何一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需要时间,不能太短视。例如,25年前就有计算机分析师向我推介神经网络;又如,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很多年了,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实质性突破。
我国改革开放见成效也是需要很长时间。例如从改革开放1978年到1992年这14年时间里面,我国GDP占全球份额基本上没有什么上升,1992年我国的人均GDP还落后于印度。但是从1992年到现在为止,中国的GDP从占全球比重的2%提高到18%,这还是很非常震撼的。因此,这个看似没有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积蓄力量。到2022年,我国人均GDP水平是印度的五倍以上。
三大经济体GDP占世界比重(%)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所以,很多改革或创新,或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国内A股市场上,尽管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但真正把AI作为主业的公司非常少,而且专业水平、软硬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不过,这不代表未来。就像互联网技术并不是我国发明,但就应用而言,中国网民数量全球第一,为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做大提供了契机。


直接融资比重将提升
科创企业与投行要紧密连接

“随着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中国经济结构将迎来重大转型,新兴行业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新兴行业融资更为适配的直接融资占比将逐渐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投行服务于科创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李迅雷称。
近年来传统券商发力布局金融科技,在IT上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多。在AI时代,李迅雷认为,券商可以进行两方面发力,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给专注于做科技类、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化产品的企业更多上市机会;二是传统券商需要利用AI技术发展客户服务、智能选股等方面,应用场景较多。
互联网、金融企业广泛参与AI相关产业链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就传统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而言,李迅雷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科技人员占比;积极对标互联网公司,提升互联网运营能力;推进开放平台战略,与外部机构深化合作;以客户为中心,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普惠、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当前,处于风暴中心的AI将人类社会拉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在业内看来,一方面,未来AI技术将向文本、代码、图像、语音、视频等多领域渗透,颠覆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AI系统可以提取数据,实现智能化决策与自动处理业务流程,有助于缩短工业制造过程中的任务执行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李迅雷认为,这些变革意味着未来科创企业的发展模式将伴随AI时代的到来而发生重大变化。对于企业而言,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和业务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企业在业务发展中会逐步加大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与投入。因此,在这场AI时代的变革下,科创金融服务也将催生新的发展契机。
“科创企业一方面要与投行等金融机构密切联系,利用各种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并通过金融机构更加精细化、更具创新性的融资服务,满足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券商等金融机构研究业务,积极开拓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把未来企业的成长轨迹锁定至产业波动的走廊里,从而实现企业收益和风险的匹配。”李迅雷称。

延伸阅读:

思考的乐趣与价值
老龄化加速的挑战
相信大数据还是相信逻辑
跑得慢才能跑得远

后海塘的黄昏

一些往事与思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株连之后该是恩荫世袭了吧?【广发策略戴康团队】策略视角看银行股超额收益机会——“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猜想系列(八)他亲历日股大涨:头天花掉的钱,第二天就从股市里回来了从太阳的视角看地球,原来是这样的【39/50】最近的日常和出游的穿穿搭搭M2 Ultra性能测试,GPU性能仅有4080一半一日禅 | 有人骂你,可能仅仅是因为你足够优秀早报 | 专家称年轻女性要学会“与狼共舞”;天涯社区官网已无法打开;小鹏总裁称10年内可能仅存10家车企;特朗普回应拜登竞选连任2023年中国产业数字化十大趋势老俞闲话丨微观视角看历史CVPR 2023 | 谷歌提出CLIPPO:仅从像素理解图像和语言经济学视角看通用AI时代:人类还能做什么?产业链分析视角下,如何看待光伏细分行业投资机遇?十大趋势,盘点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这一年社安金可扣除6款项,让你领不到那么多钱!通膨缓解,明年社安金可能仅调2.7%用户视角看拼多多平台的「炸店」事件汽车之家研究院:2022乘用车市场十大趋势特别策划 | N种视角看“体育”,4月8日等你来第一视角看“苏州”舰狂飙在家锻炼的神器之一:阻力带从股市十年变化看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校友活动丨经济视角看发展 洞见企业未来之道:BFC产业集团参访活动暨陈晓教授专题讲座用达尔文视角看“花花”,我居然发现了很多了不起的秘密新书推出《一段未知的旅程》仲量联行:2023全球企业不动产十大趋势当森林成为思想武器:换一种视角看宫崎骏惊险!第一视角看警察抓捕毒贩现场佛山,下一个大趋势企业向上可持续发展之道|从资本视角看创业,以投资逻辑做融资研究报告|把握新变量与新机会,2023年KOL营销七大趋势预测10 来年前房地产崩盘的时候抄底买的 Condo如何更好地投资养老生活?从产品经理视角看中欧养老业务探索过程优酷动漫的“破次元壁”思路是否会成未来大趋势社安金可扣除6款项 让你领不到那么多钱!通膨缓解 明年社安金可能仅调2.7%第一视角看地球爆炸,动画大神带你体验各种末日瞬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