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乐:一名新教师眼中的《非一般的语文课》
2021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对于课堂,疑惑、迷茫之余,还时常有种心虚的感觉,怕自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特别是现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都设置了一个单元的整本书阅读,这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资料、书籍纷至沓来,但学力和经验有限的我对这些是看得云里雾里,对做导读这件事更加惧怕起来。
有一次向颜炼军老师请教的时候,他的一句话极大鼓舞了我。大意是:整本书阅读就是老师读熟了,给学生讲。这句话把当时看一堆教参、示范课视频、优质课件而陷入痛苦和怀疑中的我解救了出来。是呀,我居然差点忘了——阅读本应是一件自然平常的事。与其对阅读形式进行绞尽脑汁的革新,不如先扎实地走进文本里去,再真诚地讲述给学生听。
颜老师在我大学期间教过我。整个学生生涯,我最喜欢的就是颜老师的课,他尊重课堂尊重专业,也擅长以清晰的逻辑和幽默的语言引领我们在文学的迷宫里欢快地游荡。颜老师对学生极好,大四写毕业论文时他独门“催作业”方式是每周自掏腰包请我们吃饭,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提到他正在准备一堂给小朋友的课。听他说他准备了半年还是觉得有些紧张,我想他的“紧张”是因为他对学问的十分负责。我工作后,颜老师陆续给我寄了几套书让我备课的时候参考,《非一般的语文课》就是其中一套。一个人从大四到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是多么漫长的时间,这便是这套书中颜老师四十页内容的时间尺度。
一路读下来,深感这套书是经过十一位老师百锻与千炼的,蕴含着他们的严谨、认真和信念。作者们用敏锐的直觉和强大的阐释能力,精密地解开文本的密码,把“悬空”的整本书阅读拉回到坚实的地面。以精妙的分析和严谨的推理,在你我和名著之间搭起彩虹桥,因此我们得以更完全地了解、探索和思考名著。这样的大胆尝试令人振奋和鼓舞。
忠实原著
为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世界名著的原汁原味,有多少译者和出版人为此孜孜不倦。但是在选进教材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它们往往会被删改。以前我中学的时候,从未意识到这“删改”二字会让文本产生多大的变化。
这一点,郭初阳老师一直是先行者,在这套书里也不例外。他在导读《昆虫记》时通过展现“足本的精彩”、进行译文的对比和引用的考察,还原了《昆虫记》的原貌。有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郭初阳老师提到因为蝉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八年级,第48页),这类昆虫没有明显的幼虫期,所以应翻译为“若虫”而不是课文中的“幼虫”。对于读《昆虫记》这样一篇科学著作来说,郭初阳老师此处的讲解难道不是对科学精神最好的阐释吗?
无独有偶,颜炼军老师在讲解《麦克白》(八年级,第109页)时也说明了行文依据的译本和英文原版图书;王小庆老师介绍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和译介情况(八年级,第150页);西渡老师撰写《艾青诗选》这一节悉心标注了几条注释,扫描这一节最后的二维码还可以听到关于《艾青诗集》版本选择的音频。
语文除了带给孩子文学上审美功效以外,还承担着锻炼孩子思维,启迪孩子的心智的天生使命。这样的使命感敦促我们要尊重文学作品原本的样貌。作者们的这些努力,为老师们教学中如何填平教科书与真正文学作品之间的丘壑,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目标清晰的阅读地图
指导中学生阅读的书籍不计其数,有的给学生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进行进度监控”,标出相应的“所谓考点”;有的提出了很多诸如细读、跳读、概括、提要、比较、推理等等大而化之的理论,但是在操作上依旧无妙法可依,模棱两可。这些建议是如此正确但也总是如此的空洞,因为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指明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却没有提供前往的最佳路线。而读这套书,我们却能够依循作者的思路,找到自己深入文本迷宫的路线。
对话是许多古老经典最迷人的特点,也是课堂最需要,也最不容易达到的效果。虽然书籍不会说话,但《非一般的语文课》始终保持着作为“课堂”的对话性特点。在各式对话中,实现了文本、老师(导读者)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一是因为它基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站在中学生角度给出的阅读建议。刘握宇老师用爱丽丝漫游仙境的童话故事来讲述《红星照耀中国》。常立老师以“说童话”为楔子,又以“说另外一个童话”收束了全篇。黄晓丹老师以幽默的口吻讲述了名著中的“恶作剧”。王崧舟老师别出心裁地运用人格成长理论为讲解孙悟空的成长故事“搭建了脚手架”,这就很容易让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产生代入感。
二是因为它浅白妥帖却形象诗意的讲述。现在都在呼吁我们要成为“学者型教师”,这个短语里面的中心词是“教师”,而不是“学者”。这套书的编者大多是大学教授,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不仅如此,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也一直贴心地鼓励读者。所以在阅读时,仿佛就在课堂内与名师对话。并且,这种对话不仅不会让人感受到压力,还会使人产生想要继续读下去的冲动。
有以上阅读感受,是因为作者们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心里一直装着我们的小读者。所以,这“书面的课堂”看似好像老师与学生在分别在各自的世界进行,但两者却一直在进行无声的对话。通过对话,读者不仅可以学到阅读策略,也会记得作者们这份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的心。
把不同的好书课堂化
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捕鱼方式多种多样,有姜太公直钩钓鱼,还有王祥卧冰求鲤。那么《非一般的语文课》是如何根据水域特点和鱼的种类授以相应的“渔法”呢?
十一位老师身份不同,因为知识背景、阅读兴趣和职业阅历的差异,他们组合成的导读也异彩纷呈。诗人西渡老师教大家如何读诗;颜炼军老师带着大家读了戏剧;历史学博士的刘握宇老师讲述了如何阅读非虚构题材作品;常立老师讨论了如何阅读说书体的《水浒传》,又教给大家“挂一漏万法”快速阅读法;王崧舟老师单列了一节教大家如何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于教师来说,我们在做某一种体裁文学作品导读时,如何归纳出这种文本的特征,解答此类文本何以成为他自身,以期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迁移,这套导读对这些问题可谓现身说法。《非一般的语文课》联缀起不同类型的文本网络,读者可以收到相关领域最专业的指导。在不同作者趣味横然的小刻画里,读者可以调和不同的观点,联想丰富的阅读世界,向往美妙的课堂。
总的来说,这套书是对大家面临的整本书阅读迷茫和困惑最实在有力的回应。书中有很多最新最前沿的比较文学视角,也有女性主义、心理学、视觉文化等看似高深的概念。而这些专业的研究方法居然可以与这些万紫千红的经典自然地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带入中学课堂。总之,在中学生阅读情况堪忧的当下,这套纯粹、细致、忠实、前卫、精彩的《非一般的语文课》,堪称是富有探索性而切中肯綮的。借助这样的台阶,课堂或许才能脚踏实地,更能登高望远。
扫码或点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下单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