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张祖庆: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张祖庆: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公众号新闻

 看点    上好公开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但如今,公开课逐渐沦为不少老师口中的表演秀。如何才能尽可能最大化公开课的积极作用?如何提出好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特级教师张祖庆的探讨或许能启发更多的思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祖庆说(ID: zuqingshuo_123)


文丨张祖庆    编丨May


假的“思维活跃”


今天来说说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


据我观察,相当多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常常是一个迷惑人的假象。这一假象,善于欺骗人,而且可以骗人很多年。



相当多听课观课者,常常把课堂是否“小手如林”当作是否“思维活跃”的主要指标。我们也确实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问题刚一提出,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且常常发言相当踊跃。


这样的景象,也常常赢得满堂喝彩。观课者、评课者,自是不吝赞美,好评如潮。


然而,透过“开满鲜活的公开课”之表象,深入追问下去,也许你会发现,恰恰是这些所谓的“思维活跃”,是一种假活跃,一种表面文章。


试想,老师问题刚提完,无数只小手就举起来了。说明什么?


说明老师问的,孩子本来就懂;

说明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用问;

说明这些问题,缺乏真正的思考价值;


这样的问题,是浪费时间的“伪问题”。极其可怕!


长期以来,我们把本不需要问学生的“伪”问题,当作了好问题,当作了激活思维的“真问题”。而我们的学生,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一问多答”中荒废了岁月。



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只是在配合老师“走教案”。学生,既没有在“学”,也没有在“习”,“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而我们的不少评课者,居然把这种学习并未发生的课,当作好课在观摩,在研讨,在示范,在宣扬……多么可怕!


问题应该怎么提?


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这几个问题:课堂上应该由谁来提问题,应该提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来回答问题?


先从提问目的来考量。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就目前来说,大部分指向于对文本、概念等的理解。是否促进理解,其前提是我们要真实地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初步理解”“根本不解”,还是“一知半解”?



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课堂,教师根本没有去思考这些问题,往往把学生当做一张白纸,想提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想怎么问就怎么问。于是,出现那种问题刚提完,就“小手如林”的现象。显然,教师把大部分学生早已理解或初步理解的知识,拿出来再咀嚼一遍。


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在提问之前,最需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真实学习起点。通过对预习单的批阅,通过对文本是否正确流利朗读的检测,通过试做某些题目来评估学生的认知起点。如此,我们才能提出基于学情的真实问题。


简单说,也就是提问之前,需要透彻了解学情,才不会提出各种“假问题”。


把握学情之后,如何提问,提什么问题?这也很重要。


一种方式,可以直接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先交流问题,再由小组整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以学生的问题与自己备课预设的问题相结合,推进课堂教学。我的《和时间赛跑》《豌豆里的五粒豆》等课教学,就是这样处理的。这叫顺学而导,教在学的起点上。


还有一种方式,教师把握学情后,让学生先展示学习成果。然后,把问题提在学生无法读懂或者不易发现的细微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恍然大悟”之感。



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课时,两节课,只提了两个大问题。


第一节课:《穷人》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却处处读到“穷”,你从哪里读到了“穷”?重点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穷”的。

第二节课:穷人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          )。


这两个问题,都覆盖全文。这两个问题提出,学生绝不会马上“小手如林”,即便不少学生举手了,老师也会提醒学生,这个问题覆盖全文,需要深入阅读,用心发现。


比如,第一个问题,我让学生默读批注至少6分钟后,组织小组交流,先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而后,以小先生的方式,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阅读发现。


整个交流过程,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他们从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多个维度,读懂了《穷人》的“穷”。


约25分钟后,孩子们觉得自己仿佛读透文本了,我拎出了文本中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让孩子们品读、思考。


第一处:“睡觉还早”,第二处“对着门的一张床”。


我让孩子们到文本中去寻找,此刻,是否真的“睡觉还早”?孩子们从文本中发现了四个处地方,都说明“睡觉不早”了,进而,他们自读自悟,发现了托尔斯泰高明的写作艺术。不写一个穷字,但全文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在写穷。这,就是大师的写作水平。



“对着门的一张床”这个细节,孩子们通过与自己家里对着门的是“沙发”“玄关”“吊灯”“客厅”等,感悟穷人的“家徒四壁”。


你看,这就是好的提问!提在文本关键之处,提在极容易被忽略之处。


这样的提问,就有了思维张力。这样的提问,绝对不会“小手如林”,但会让孩子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这样的提问,也会让课堂别有洞天。


好的提问,还要千方百计关注作者的“言语智慧”——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例如《金钱的魔力》一文的教学,我带着学生通过体验式朗读,通过对比朗读,发现了两个写作密码:机关枪说话法,精准写人;标点语气助阵,夸张渲染。

(详见下面的PPT)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明可以167字写清楚老板想说的话,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老板说的话?


读读这两段,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


这两个问题,学生都不会马上举手,都不会小手如林。但通过思考、通过朗读,他们一定能走进文本深处,发现表达的奥秘,获得言语经验的启悟。


这样的问题,才是抵达语文本质的真问题。


好问题的本质与意义


不好意思,我似乎举的都是自己的课例——因为对自己的课例熟悉,所以只好不要脸了。。其实,我们仔细去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都能看到共同的地方:真正的好问题,总是需要学生“烧脑”的——也许一时找不到答案,但思考之后,忽然有很多精彩的发现。


好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好的问题,来自于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好的问题,来自于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洞悉。


如此,我们就不会追求课堂上的“小手如林”,而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思考”,慢慢地对文本有更多精彩、独到的发现。



好问题,要敢于“石沉大海”。这“沉”,不是彻底沉没,而是沉入词语的枪林弹雨,潜入思维深处,是一种“静到深处水自流”。


好问题,要敢于“默默等待”。好问题不怕冷场,好问题不怕孤单。提出问题之后,课堂可能出现的长长沉默,那是学生在探索文本,是悄悄在组织语言,是进入了“曲径通幽”,也许稍稍等待,就会进入“柳暗花明”。


好问题,要敢于“石破惊天”。好问题,要“于无声处听惊雷”,要让问题在课堂上“炸裂”,让学生面面相觑,让学生惊慌失措,让他们千方百计调用原有的认知去解构、重构。“石破天惊”之后的“匪夷所思”,也许会迸射出令人炫目的智慧火花。


好问题,是鱼钩,钩出课堂上更多无法预约的精彩。好问题,是精彩示范,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善于提出好问题的教师,更是在提问的过程中,把捕鱼的方法,悄悄传授给了学生。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高考失利影响有多大?5次高考,母女反目!多年后他们这样说…DPU与智能网卡技术公开课上新!三位技术大牛主讲开源DPU、内生安全智能网卡与DPU云化裸金属星天娃传统文化系列公开课《端午节》开课啦!大型语言模型技术公开课上线4讲!直播讲解ChatGPT开源平替、类GPT4低成本定制以及GPT4Tools歌神张学友,骗了我们40年阿里达摩院大模型公开课上新!主讲中文个性化对话大模型ChatPLUG和模块化多模态大模型mPLUG-Owl董明珠错付银隆:在珠海这么多年,亏了这么多钱$8,800,000,000!! 去年全美被"杀猪盘"骗了这么多...06月07日:比认知盲区更可怕的,是你的“思想钢印”刘少奇:“‘左’了这么多年,让我们‘右’一下吧”!48岁天后李玟轻生离世,生前最后语音曝光,原来她骗了我们这么久……一条假银行信息,骗了餐厅老板毕生积蓄【春游欧洲】(2)没见过三宝,岂敢称自己去过荷兰用了这么多年的“年龄/2+12”会淘汰吗?来看小儿气管插管深度计算新公式!女明星的假屁股,骗了多少人商场专柜卖不出去的衣服都去哪了?这篇文章解开了我这么多年的疑惑!为什么肉夹馍不叫“馍夹肉”,也不叫“夹肉馍”?【语文课上没讲的】斯里兰卡|佛塔居然都有那么多种,感觉在兰卡白白待了这么多年!别被“节食减肥”骗了!糕妈:跟医生聊了3个小时,治好了我最大的“心魔”她花了12万美元造假,骗了美国金融巨头两亿美元当AI开始欺骗全世界:一键换脸,克隆语音,骗钱,骗色,骗媒体,制造恐慌.....扔掉“思维奶嘴”——在麦肯锡踩坑,给我的 3 点经验贪官谎称家里“经济困难”,骗得七旬老母上街捡废品补贴家用10多年!微信署名“老黄牛”,被留置前还向纪委人员谈论业绩…艾客素杜斯随笔 | 恨国党编造的这条假新闻,骗了我们10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在怀念张国荣?猫咪日常 2023-03-11《白内障手术》究竟能卖多少钱一条假银行信息,骗了她毕生积蓄洛杉矶仅$44,623!美国这些大城市年薪$10万到手才这么多 !想在加州成为中产要赚这么多我們夜裏的靈魂突然走红的“日本爆乳女议员”,骗了全世界LSP……主机市场高度垄断?7家公司占66%活跃用户,原神玩家活跃度高居第3坚持阅读《经济学人·商论》多年,TA们这样说震惊!特鲁多年薪曝光!加拿大人怒了:竟然是我全家的这么多倍!日常生活开销也完全不要自己掏钱!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