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看点 上好公开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但如今,公开课逐渐沦为不少老师口中的表演秀。如何才能尽可能最大化公开课的积极作用?如何提出好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特级教师张祖庆的探讨或许能启发更多的思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祖庆说(ID: zuqingshuo_123)
文丨张祖庆 编丨May
今天来说说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
据我观察,相当多公开课上的“思维活跃”,常常是一个迷惑人的假象。这一假象,善于欺骗人,而且可以骗人很多年。
相当多听课观课者,常常把课堂是否“小手如林”当作是否“思维活跃”的主要指标。我们也确实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问题刚一提出,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且常常发言相当踊跃。
这样的景象,也常常赢得满堂喝彩。观课者、评课者,自是不吝赞美,好评如潮。
然而,透过“开满鲜活的公开课”之表象,深入追问下去,也许你会发现,恰恰是这些所谓的“思维活跃”,是一种假活跃,一种表面文章。
试想,老师问题刚提完,无数只小手就举起来了。说明什么?
这样的问题,是浪费时间的“伪问题”。极其可怕!
长期以来,我们把本不需要问学生的“伪”问题,当作了好问题,当作了激活思维的“真问题”。而我们的学生,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一问多答”中荒废了岁月。
这样的课堂,孩子们只是在配合老师“走教案”。学生,既没有在“学”,也没有在“习”,“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而我们的不少评课者,居然把这种学习并未发生的课,当作好课在观摩,在研讨,在示范,在宣扬……多么可怕!
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这几个问题:课堂上应该由谁来提问题,应该提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来回答问题?
先从提问目的来考量。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就目前来说,大部分指向于对文本、概念等的理解。是否促进理解,其前提是我们要真实地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初步理解”“根本不解”,还是“一知半解”?
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课堂,教师根本没有去思考这些问题,往往把学生当做一张白纸,想提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想怎么问就怎么问。于是,出现那种问题刚提完,就“小手如林”的现象。显然,教师把大部分学生早已理解或初步理解的知识,拿出来再咀嚼一遍。
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在提问之前,最需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真实学习起点。通过对预习单的批阅,通过对文本是否正确流利朗读的检测,通过试做某些题目来评估学生的认知起点。如此,我们才能提出基于学情的真实问题。
简单说,也就是提问之前,需要透彻了解学情,才不会提出各种“假问题”。
把握学情之后,如何提问,提什么问题?这也很重要。
一种方式,可以直接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先交流问题,再由小组整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以学生的问题与自己备课预设的问题相结合,推进课堂教学。我的《和时间赛跑》《豌豆里的五粒豆》等课教学,就是这样处理的。这叫顺学而导,教在学的起点上。
还有一种方式,教师把握学情后,让学生先展示学习成果。然后,把问题提在学生无法读懂或者不易发现的细微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恍然大悟”之感。
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课时,两节课,只提了两个大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覆盖全文。这两个问题提出,学生绝不会马上“小手如林”,即便不少学生举手了,老师也会提醒学生,这个问题覆盖全文,需要深入阅读,用心发现。
比如,第一个问题,我让学生默读批注至少6分钟后,组织小组交流,先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而后,以小先生的方式,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阅读发现。
整个交流过程,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他们从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多个维度,读懂了《穷人》的“穷”。
约25分钟后,孩子们觉得自己仿佛读透文本了,我拎出了文本中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让孩子们品读、思考。
第一处:“睡觉还早”,第二处“对着门的一张床”。
我让孩子们到文本中去寻找,此刻,是否真的“睡觉还早”?孩子们从文本中发现了四个处地方,都说明“睡觉不早”了,进而,他们自读自悟,发现了托尔斯泰高明的写作艺术。不写一个穷字,但全文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在写穷。这,就是大师的写作水平。
“对着门的一张床”这个细节,孩子们通过与自己家里对着门的是“沙发”“玄关”“吊灯”“客厅”等,感悟穷人的“家徒四壁”。
你看,这就是好的提问!提在文本关键之处,提在极容易被忽略之处。
这样的提问,就有了思维张力。这样的提问,绝对不会“小手如林”,但会让孩子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这样的提问,也会让课堂别有洞天。
好的提问,还要千方百计关注作者的“言语智慧”——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例如《金钱的魔力》一文的教学,我带着学生通过体验式朗读,通过对比朗读,发现了两个写作密码:机关枪说话法,精准写人;标点语气助阵,夸张渲染。
(详见下面的PPT)
明明可以167字写清楚老板想说的话,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老板说的话?
读读这两段,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
这两个问题,学生都不会马上举手,都不会小手如林。但通过思考、通过朗读,他们一定能走进文本深处,发现表达的奥秘,获得言语经验的启悟。
这样的问题,才是抵达语文本质的真问题。
不好意思,我似乎举的都是自己的课例——因为对自己的课例熟悉,所以只好不要脸了。。其实,我们仔细去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都能看到共同的地方:真正的好问题,总是需要学生“烧脑”的——也许一时找不到答案,但思考之后,忽然有很多精彩的发现。
好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好的问题,来自于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好的问题,来自于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洞悉。
如此,我们就不会追求课堂上的“小手如林”,而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静默思考”,慢慢地对文本有更多精彩、独到的发现。
好问题,要敢于“石沉大海”。这“沉”,不是彻底沉没,而是沉入词语的枪林弹雨,潜入思维深处,是一种“静到深处水自流”。
好问题,要敢于“默默等待”。好问题不怕冷场,好问题不怕孤单。提出问题之后,课堂可能出现的长长沉默,那是学生在探索文本,是悄悄在组织语言,是进入了“曲径通幽”,也许稍稍等待,就会进入“柳暗花明”。
好问题,要敢于“石破惊天”。好问题,要“于无声处听惊雷”,要让问题在课堂上“炸裂”,让学生面面相觑,让学生惊慌失措,让他们千方百计调用原有的认知去解构、重构。“石破天惊”之后的“匪夷所思”,也许会迸射出令人炫目的智慧火花。
好问题,是鱼钩,钩出课堂上更多无法预约的精彩。好问题,是精彩示范,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善于提出好问题的教师,更是在提问的过程中,把捕鱼的方法,悄悄传授给了学生。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