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的牛奶,是来自奶牛还是公牛的牺牲?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们经常这样赞美奶牛。如今,中国人均一年消费牛奶达35.8公斤。这么多的牛奶,是怎么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呢?奶牛们平时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为此,《博物》编辑此前特意前往奶牛场,探访这些“生产劳模”。
“看这摄影师长那么大,可有牛牛我的功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奶牛厂篇
我和同事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奶牛中心位于京郊延庆区的良种场。这里除了给乳品厂提供牛奶,还承担着选育优良奶牛品种的科研任务。
在座的各位都是劳模
接待我们的是场长助理王爽老师。他是畜牧专业科班出身,在场里工作了十年,对奶牛的大小事务早已熟稔于心。王老师告诉我们,良种场约有850头牛,集约化饲养,相比那些动辄上万头牛的大奶牛场,规模不算大。这其中,“现役”的泌乳母牛有560头左右。养殖品种主要是荷斯坦牛(最典型的黑白花奶牛),也有少数娟珊牛和瑞士褐牛。
放心,没有什么*典娟珊有机奶的广告
进入场区前,王老师招呼我们穿戴上防护服、帽子、手套和口罩,再套上鞋套。捂这么严实倒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平时就这么严,以保护珍贵的品种奶牛免遭疫病感染。
全副武装后,我们才被允许进入奶牛场。
牛初乳,那是给小牛喝的!
小牛成长篇
在王老师带领下,我们第一站来到奶牛场的“育婴室”,其实就是一排排的小笼舍。笼舍里垫着干草,顶上装着两个浴霸灯,都是为了给脆弱的小牛们保暖。地板架空,能让尿液及时排出,减少细菌滋生。
和人类小孩的育婴箱一个意思
笼舍里的小牛,每只耳朵上都打了个黄色耳标,上写一串数字,代表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它们头顶还有两块红斑,像是用颜料涂抹过,原来,小牛出生后三天左右,就会抹上抑制牛角生长的药膏,防止长出角来顶架受伤——难怪照片上的奶牛,很多都没有犄角!不过,这种方式并非百分百见效,后来我在奶牛场里就发现了几头“漏网之鱼”。
你有点像只小猪诶
有两间笼舍用黑色的木板挡着。王老师见我们好奇,便轻轻打开笼门。只见里面卧着三只个子更小的牛犊,一只身上还湿漉漉的,它在我们来之前一小时才出生!原来,这里属于新生牛宝宝的“豪华房间”,连浴霸灯也多两个。它们一出生就被抱过来,等几小时后毛干了,就搬出去住普通宿舍。
都是孤零零的小牛,它们的妈妈会来喂奶吗?正想着,驶来一辆电动车,车斗上放着一个大桶。司机师傅将盖子揭开,里面是一桶牛奶——开饭时间到了。
王老师说,这些小牛要靠人工喂养。它们每天一日三餐,喝的不是各自妈妈的奶,而是供应经过杀菌处理的奶。刚出生不久的小牛,还要喂“牛初乳”,增强免疫力。
牛初乳是指母牛生下小牛后,头3天内产出的奶。这种牛奶富含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新生小牛的免疫力,抵御细菌病毒侵袭。奶牛场的小牛一出生,也要立刻喂给它们杀菌处理后的牛初乳。不过,牛初乳的增强免疫力效果只对小牛有用,人喝了没用。
小牛们的年龄有大有小,师傅会采用不同方法饲喂。对“大孩子”,直接把奶倒进笼舍前的小盆里,让它自己吃。“小娃娃”则用奶瓶对着嘴喂。遇到体质弱站不起来的,师傅甚至自己钻进笼舍里喂奶。环顾四周,小家伙们有的激动得哞哞叫,有的在笼舍里撒欢儿,还有的喝完盆里的,又一个劲儿舔溅到栏杆上的奶迹。刚才还算安静的育婴室,此时比幼儿园还热闹。
红色的就是抑制牛角生长的药膏
在育婴室里待到一周左右,小牛会被转移到室外的“犊牛岛”,也就是升级版的“单身宿舍群”。在这里,它们各自住进玻璃钢搭建的小白房子,前面还有个“小院”,可以出来散步晒太阳。其中有一排宿舍明显大些,是为“高年级同学”准备的。母牛产犊高峰期,单身宿舍不够用时,也会把几头小牛安排在一间大宿舍里。
犊牛岛就就建在室外,既遮风挡雨,又能出来晒太阳
一周大的小牛,食谱除了常规的杀菌牛奶,还添加了精饲料,之后还会逐渐加入草料。牛是典型的反刍动物,长有四个胃,各有分工。如果只吃奶,其中的瘤胃乳头层就会发育缓慢,影响以后的消化功能。
培育于欧洲北部的荷斯坦牛能抗低温,但小牛还没这么抗冻。王老师说天气再冷些,小牛去室外活动,就得穿上特制的马甲来保暖了。
不愧是北京市服,奶牛场的牛都那么穿
真“劳模”都是怎么上班的
奶牛工作篇
看完呆萌小牛,王老师带我们前往最核心的区域——挤奶厅。路上经过一片室外“运动场”,聚集着许多奶牛,悠闲地四处漫步。“这些都是后备牛,”王老师解释,“年纪在两个半月到一岁左右,比犊牛大一些,但还没开始繁殖、产奶。”
正在室外运动场活动的后备牛,身边站着几只达乌里寒鸦。这些乌鸦一是被场内高温所吸引,二来牛粪中未被消化的草籽,也是冬季不可多得的美食。
奶牛分泌乳汁还是靠本能,必须生下小牛之后才会有奶水。奶牛长到13个月左右,就逐渐进入发情期,这时需要格外留意它们的行为。行为异常的奶牛,工作人员会在它们的尾根涂上颜料。如果哪只颜料消失,就表明已经发情,准备好要怀孕了。在每头奶牛的腿和脖颈上,还装有计步器,以及监测反刍等生理指标的仪器,辅助判断它们的身体状态。
确定发情后,奶牛们将接受人工授精,怀孕后会被转移到另一处活动场照料。牛的孕期平均9个月出头,离预产期还有15~20天时,它再被送到产房接受特殊照顾,直至生产。
正在享受滚轴瘙痒的奶牛,动物园里也有类似的“丰容设施”。
穿过运动场,我们来到了泌乳母牛、也就是“现役奶牛”的圈舍。眼下它们正躺卧在铺着垫料的“床”上休息,一到时间,工作人员就叫它们起来,排队走向挤奶厅“上班”。
奶牛:咱这儿上班倒是不打卡,就是随叫随到
“这么多奶牛,怎么没看见几个挤奶工?”听到这个问题,王老师哈哈大笑:“现代化奶牛场早就不用人工挤奶了,一是效率低,二来也不干净。”如今一般都是通过机器挤奶,全程都在密封环境进行,不用担心污染。这里主要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半自动化”挤奶。
所谓半自动化,就是还需要一定的人工帮助。工人们先用仪器一边对奶牛乳头消毒,一边刺激乳头、将上次挤奶后残留的奶排出。随后把挤奶杯扣在牛乳头上,开始挤奶,机器会根据流速判断何时停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挺新鲜,但奶牛们早就习以为常,只是站在原地淡定吃草,或是反刍草料。一批挤完后,下一批排着队自动跟进,站到自己的“工位”上,全过程也就3分钟左右。
半自动化挤奶机仍需少量人工帮助。地上桶里装的是冲洗下来的污水,而挤出的牛奶会经过密封管道,流入储藏罐内。
接下来,王老师又带我们来到全自动挤奶机前。听说全国也只有几台这种挤奶机,这里就有两台。全自动挤奶的流程,也是先消毒再挤奶,只是人手换成了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连着几个挤奶杯,每个杯都有一个红外装置,可以感知乳头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对,挤奶杯还会重新寻找,直到对准为止。挤完后,杯自动脱落,等待后续奶牛进来。由于机器常常不能一次就找对位置,挤一次奶时间稍长些,大约4分多钟,但晚上就不用挤奶工加班了。
全自动版,人类可真会享受!
王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奶牛们每天要挤4次奶,早、中、晚和深夜各一次,平均每头每天产奶41升左右。
每天早中晚,都会有货车将饲料拉到圈舍
圈舍收集的粪污,会统一送到卧床垫料再生系统,经发酵、灭菌和晾晒后,再成为奶牛休息的垫料。一部分还会运到工厂周边的玉米地当肥料,种出来的玉米又是奶牛的饲料……
Box
公奶牛去哪儿了?
现代化的奶牛场里,繁殖基本都采用人工授精。每家只需少数优质公牛作为种牛,有些甚至不用种牛,直接购买冷冻精液。北京奶牛中心有自己的种公牛站,在场内小博物馆的墙上,我们看到几只良种公牛的图片。王老师笑道,这几头种牛可是大明星,全国大部分奶牛都是它们的孩子!种牛都是精挑细选的,没被挑上的小公牛会去哪里呢?别幻想了,一出“育婴室”,就都卖到肉牛场了……
作为人类培育出的最强大“产奶机器”,一头荷斯坦奶牛从2岁开始产奶,然后陆续产下3~4头、最多6头小牛,每次生产后都有5个多月的挤奶期。一般6到8岁开始,产奶量逐渐下降,最后会被送走。而它们生下的那些小牛们,会继续接班为人类奉献乳汁……
走出奶牛场时,我心中满是浓浓的敬意。往后喝牛奶、吃冰激凌时,我会格外珍惜。
撰文 |何长欢
摄影 | 唐志远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本文原载于《博物》杂志2021年1月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