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与乔丹的传奇故事,终于被搬上大银幕!
这一次,这两位好莱坞的金童把目光放到了商业之上:Nike是如何签下乔丹,并开创AJ这个品牌的。
故事中虽然少了商业的博弈、资本的较量和人性的考验,
但它却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商品是如何塑造时代的角度。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命题中,电影作者们,是如何文以载道的。
被追着罚款的Nike
POST WAVE FILM
在表面上,《气垫传奇》说的是Nike费尽千辛万苦之力,签约下明日之星迈克尔·乔丹的故事。
而在这一条世俗化的MBA案例的潜影之中,还暗藏着一条造反有理的故事主线。
尤其当桑尼在奈特和乔丹一家人面前说出“我们会交全部的罚款”之后,这种造反精神,呼之欲出。
影片伊始平淡无奇——一个叫做桑尼的商务人士,在耐克的篮球鞋部门工作。彼时的耐克篮球鞋,正被阿迪和匡威联手驱赶,几乎要退出篮球市场。他们亟需一个救世主的来临。
机会很快就来,本身就是球探的桑尼发现了联盟新人乔丹,于是费尽了千辛万苦、跨过了经纪人、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不惜破坏商业规则,成功签下乔丹。
最终,他成就了一番销售伟业和商业神话。
在这个故事中,乔丹和NBA只是背景板,围绕在他身边的商业博弈、资本角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
乔丹初入NBA时,整个联盟正被匡威旗下的大鸟伯德、魔术师约翰逊以及微笑刺客托马斯所垄断。
他们带领自己的球队如日中天,俨然已经成为了NBA运动的代言人。
Nike和乔丹自然不能争锋相对,去争夺人们对于篮球运动最为传统和正统的想象。
于是,Nike就像是大多数颠覆者所选择的那样,另辟蹊径——他们让乔丹穿着红黑配色的AJ1踏上赛场,攻城略地,耀眼夺目。
在当时,NBA规定球鞋颜色51%以上必须为白色。因此所有的球鞋,几乎都是白色的。
NBA的罚单纷至沓来,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再到5000美元。
随之,Nike推出了球鞋配套的电视广告:banned(已禁止)加上一个巨大的X。
这样的广告语无疑在暗示观众,AJ1之所以被NBA追着罚款,乃是因为其“革命性的设计”。
桑尼没有看走眼,乔丹首秀之年的表现非常耀眼。在与大鸟伯德领衔的凯尔特人的比赛里,他砍下了63分,一时间成为了街谈巷议的对象。
85-86赛季,乔丹和公牛队没能打进季后赛,但Nike的豪赌却成功了。
一个看似平平无奇却有着身怀绝技的少年,用自己的汗水和勇气冲破制度的牢笼,追求胜利并最终获得胜利。
全美的青少年拼命购买AJ1,以表达自我“不惧权力”、“追求自我”的情绪。
AJ1在当年,就卖出了1亿美元。Nike也从阿迪和匡威的夹逼与围剿下,杀出了一条血路。
但Nike却没有更进一步,而是选择了“隐退”。
就像影片末尾所表现的那样,后续的AJ,取消了Nike的标志——那个巨大的“勾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空中飞人”的形象,Air Jordan字样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从此开始,Nike决定让Nike淡出历史舞台,这双鞋是Air Jordan而不是Nike Air Jordan。
造神运动和美国美梦
POST WAVE FILM
在影片切入正题之前,导演大本剪辑了一连串展现美国1980年代风貌的纪录片与广告片。
一切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气垫传奇》的叙事,也就由此展开。
当时,遥远是苏联只是一个幻象,美国本土在呼唤偶像。桑尼之所以会赌上身家性命,并不因为他看中了乔丹,而是因为他厘清了乔丹和Nike的未来。
他要通过塑造乔丹的公共形象,将体育归置到文化和时代的洪流里。
这是典型的美国梦的叙事过程:其中包含了小人物获得成功的惊天逆转,淡化了消费主义的炫耀性;最重要的是,它让人确信,这一切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气垫传奇》,直白地用Air作为影片标题,它指代的不是耐克的气垫,而是Air Jordan。
但在Air Jordan这个文本当中,这个符号所代表的并不是球鞋,作为总设计师,桑尼的终极产品并不是鞋,而是利用乔丹创造美国梦的调性与社会价值。
Nike攫取利润的工具是附着在鞋上的篮球文化;球鞋只是它的手段和途径。
为了将Air Jordan变成文化现象,Nike在广告和产品设计上,费尽了心思。
早期的Air Jordan,设计简单直接,广告战略也以“鞋”为中心;而到了后期,Air Jordan变得愈发精致与细节,营销方式也开始走“形而上学”的路子。
像是Air Jordan X,其鞋底被写上了乔丹职业生涯的大事记。
这种设计,与抓地力无关,也没有使用价值,但却完成了造神运动的叙事。
当乔丹是个新人,Air Jordan可以摧枯拉朽,毁灭一切;而当他成为前辈,获得话语权,继续扮演一个规则的破坏者,就不再合适。
奥美广告的创意总监尼尔·弗兰奇曾经认为,当乔丹变得富有的时候,他和Air Jordan“不把权威人士放在眼里的叛逆形象,将是毁灭性的种子”。
Nike深知这一点,于是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Air Jordan从叛逆者变成了大宗师。
在广告中,乔丹只是一个旁观者,站在球场上看着年轻球员的成长;而在2007年的Air Jordan广告中,乔丹干脆没有现身。
虽然本尊没有出现,但广告里的球员都在模仿乔丹。
于是,“篮球之神”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上帝”,而变成了提携后辈、事必躬亲、抚恤平民的邻家哥哥。
Nike造了神,又利用媒介将Air Jordan与神迹混为一谈。
因此,桑尼在影片中那推心置腹的演讲,有一层更有趣的理解方式:
他要赚钱,要赚钱就需要乔丹;但他在赚钱之余,又不会只把乔丹当作是一个运动员;围绕乔丹,Nike会设计一整套话语方式、生活模板、人格理论。
在这独白的结尾,他说:“你会被永远铭记,因为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你是迈克乔丹,你的故事会激励我们去飞翔。”
其言下之意是,Nike有能力让乔丹不朽,让Air Jordan成为神祇。
叙事者的语法:布道
POST WAVE FILM
1980年代,初出茅庐的斯派克·李临危受命,接到Air Jordan广告的命题作文。
没有几天,斯派克·李拍出这样一只广告:
斯派克·李扮演的投递员问乔丹怎么才能成为这么厉害的球员。一番讨论过后,他的结论是穿上Air Jordan。
乔丹反驳说“还不是”;随后,屏幕上出现一段文案:Nike公司不一定同意乔丹先生的观点。
这支风格鬼马的广告,充满了街头感和黑人独有的韵律。虽然没有出现什么球鞋,但却将“厉害”和“鞋”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日常化的乔丹,他没有出现在赛场,也没有和教练对谈。在他对面的,只是另一个寂寂无名的黑人导演。
“凡人穿上Air Jordan也会变得不凡”——Nike公司完成了“布道”。
同样通过叙事完成布道的,还有《气垫传奇》。
乔丹虽然没有实际露面,但他的叙事,已经在电影之外完成了。
乔丹所代表的拼搏、奋斗的精神,流进了电影的方方面面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只要勤奋,天赋就会爆发;只要坚定信仰自己,就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桑尼对卓越的追求,乔丹母亲对于孩子的期盼,正是人们对于“崛起”和“成功”的渴望。
虽然桑尼绕过了经纪人,虽然乔丹母亲要求分成,这些行为虽然越界但并不越轨,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依旧是公平的、契约的。
从此,Air Jordan所代表的商品美学进入到了主流文化之中,它不涉及种族歧视,没有代言人伤病、退役甚至是丑闻的困扰,它能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到不凡之处。
所谓消费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无外乎莫过于此。
影片最有意思的片段,来自于两段演讲的相映成趣。
一段是霍华德·怀特说自己有《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稿,在仔细看过之后,他发现马丁·路德·金即兴修改了后半段。
另一段则是桑尼打断董事会的说明,用即兴的方式,阐述了乔丹为什么一定要和Nike合作。
在话语中,他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主义令人动容——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乐观,不啻于当时马丁·路德·金的呐喊。
在美国历史上,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乐观”,出自演员出生的总统里根。
就在Nike签下乔丹的前一年,奥运会在洛杉矶召开。里根经济学逐渐晴朗,一项民调显示,1970年代的悲观已经被新的民族自豪感所取代。
但,这不是一部只会“傻乐”的影片。
在“成功学的叙事”中,编剧亚历克斯·康弗瑞用《Born In The U.S.A》这首歌,增加更为隐晦的布道的语言。
故事里,这首歌是被耐克的营销经理当作“凸显民族自豪感”来欣赏的。但他看了歌词后才知道,这是一首以反对越战、讲述美国丑陋、资本血腥、政治腐化为主题的歌。
而且,《Born In The U.S.A》还唱响在影片的结尾。
这具有反思性的反讽,更加激励起人们对于“强大”和“伟大”的想象和愿景。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