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毁掉一代年轻人的「空心病」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2001年,墨尔本大学精神学教授 David W. Kissane 与蒙纳士大学心理学教授 David M. Clarke 首次提出「失志」demoralization 概念。
他们发现世纪之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生命产生一种「存在性绝望」existential despair,对生活失去意义和目标感,无助且无望。
如今,这种类似情绪正以远超我们想象的速度席卷整个社会,产生了足以称为时代症候的「空心病」。
在中国,这种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由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首次提出,名称正是取自篇首短诗《空心人》。
诗中描写的人物特征,几乎完全符合「空心病」的症状,即:感觉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空虚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空心病」不仅被视为一种临床诊断,更被认为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表面看似正常的普通人,其实内心都对生活失去了意义与信心。
徐凯文在报告《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系统地概括了「空心病」的七种病理学特征:
1. 症状上类似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这些症状表现并不严重和突出,甚至外表上可能跟其他人并无差别。
2. 他们拥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孤独感来自与外界的人没有真正联系,一切联系都变得虚幻。
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即便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内心依旧感觉空荡,产生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良好,但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时刻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
似乎一切都是为取悦他人而做,但内心并不认同,因此疲惫不堪。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着强烈的轻生意念。这种意念不是因为现实中困难、痛苦和挫折,而是:「我不是那么想要死,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活着。」
6. 问题通常已持续一段时间。可能从初高中甚至更早就有类似迷茫,甚至先前已经尝试过轻生。
7. 传统心理治疗的疗效不佳。问题并非通过改变认知、研究原生家庭、疗愈早期创伤就能解决的。
但空心病并非抑郁症。抑郁症可以透过药物控制,而空心病则不行;抑郁症通常伴随人际关系困难,而空心病者可能社交关系良好。
与抑郁症患者首先否定外部世界,继而否定个体生命价值不同。空心人通常积极主动,并且从始至终,保持对外部世界的温暖和希望。
归根结底,他们仅仅是对自己,感到毫无希望罢了。
严格意义上讲,「空心病」并非心理或精神疾病,更像是对特定时代和社会,相对比较普遍的心理状态的总结,类似「时代病」。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底层是生存和安全需求,之上是人际关系的需求;然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已经到了去思考和解答「意义」问题的阶段,当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会遇到「空心」的时代特征。
我们有越来越多物质的满足,却开始越来越多地失去心灵的满足。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Hartmut Rosa 曾提出「社会加速理论」,当科技更迭和环境变迁速度加快,整个社会都在不可控地加速向前。
每个人都被迫越跑越快,才能够勉强停在原地。在彼此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将自我工具化的方式,盲目追求着社会设定的成功目标。
而「空心病」就是追求过程中,时代焦虑的「代际遗传变异」。
但内心却始终不踏实不开心,总会产生「这究竟是为了什么」的质疑,感觉生活充斥着难以言喻,却始终挥之不去的忧郁和痛苦。
如果仅从「拥有」的角度而言,我们似乎什么都有;但从「存在」的角度而言,又似乎一无所有。
追求到最后会发现,虽然看似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但内心却无比空虚的,不知道它究竟有什么意义。
不清楚人生的志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不知道自身价值何在,生命似乎被「要求」的无从选择。
因为无论优异成绩还是出色表现,都并非生来追求的东西,而是外部世界的标准和社会制定的目标。
我们不能单纯以外部的「结果」来衡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越是过于看重社会要求、强调满足外界期望,越容易忽略和丧失自我。
因为所有外在的乐观,都无法真正抚平心灵身处的孤寂和苦痛。
空心人表面看似和正常,并没有任何异状,甚至感觉乐观积极。但其实内心却无比孤寂和无望,往往只有极亲近的人,才能察觉端倪。
「空心病」倾向的缘由
一、剥夺自我表达的权利
自从出生起,家长和老师便充当了指导者的角色,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什么事情是的对,什么事情是错的,却少了进一步的沟通。
很多孩子都是在「我来教你」「这样才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的教导下长大的,自幼就被剥夺了表达自我的权利。
而这样的教育环境,虽然能使孩子听话、表现得体,却扼杀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人格的建立。
没有机会建立独立自由的思想,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日后的行动也容易失去方向、找不到目的和意义,进而造成「空心病」的风险。
二、缺乏真诚可信的朋友
很多孩子在校期间,虽然养成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力,却总习惯与人保持着适当又若即若离的心理距离。
虽然这样看似能让孩子在学校、职场表现得无往不利,但也容易让他们在人群中逐渐迷失自我。
当他们真正需要表达内心感受时,会发现极为困难,难以找到足够安全,可以尽情抒发情绪的出口。
三、迷失自我探索的途径
成长过程中,学校或家庭教育如果只重视学业表现,而缺少对孩子兴趣的探索、鼓励和培养,很可能会迷失方向,丧失目标和意义感。
我们往往感觉自己似乎什么都可以,适应力良好,却也常常感到寂寞。
「空心病」的自救指南
1. 倾听内在隐藏的声音
人类天生拥有追寻意义的内在驱动力,我们从生活与书本,以及人生高低起伏的经历之中寻找意义。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略倾听内在的声音,离初心渐行渐远,直至空虚袭来,感觉一切都失去意义。
真实的快乐来自内在,唯有倾听内在声音,才能获得真正快乐。
2. 创造安顿身心的时间
社会压力不断要求我们达成绩效目标,把自己作为手段。我们总是处于极度忙碌的状态,没有任何自由时间去思考,甚至连完全放空的、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而这个忙碌仅仅在做事情,没有反思的时间,那么即使做了很多事情,也依然会感到毫无意义。长此以往,必然感觉身心疲惫。
因此无论再忙碌,一定要努力创造时间,去体验自己是个「人」。
3. 探索源自心底的热爱
虽然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可以尝试反思:「内心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寻找到对自己来讲有意义的,愿意去投入的那个东西。
无论职业兴趣所在,还是人际关系的选择偏好,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是获得意义和价值感的关键。
4. 专注亲密无间的关系
英国心理学期刊发布的人类学研究发现:与亲密挚友互动越频繁,越容易感觉快乐;而广义上范范的社交频繁,反而会降低生活满意度。
存在主义学者布伯也曾说:「美妙的关系可以冲破孤独的障碍、压制它的严厉规则,在自我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跨越宇宙的恐惧深渊。」
如此可见,「亲密关系」对于个人主观幸福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相信你身边也有亲密的朋友,能让你摘除社交面具,真正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不妨多增加与他们的联系和互动,试着表露心底的声音,会让你不再感觉如孤岛般寂寞。
5. 实践属于自己的愿望
短时间就做出戏剧性的改变或许非常困难,除了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之外,也能尝试着活出自己的色彩。
试着天马行空,想想童年的梦想,详细列出自己的愿望清单。愿望可大可小,如果愿望较大难以实行,尝试拆分成相对容易实现的步骤。
比如愿望是环游世界,可以先从就近想去的地方开始;如果愿望是考上研究所,就先从读完一本专业书籍开始。
请务必记得,这些都是为了自己而非他人的愿望。挑几个切实可行的愿望,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离自己的心又靠近了一点。
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追求的梦想和目标,以及为之奋斗的勇气和毅力。生命的意义,感受到内心深处的爱和喜悦,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而非为他人的期望而前行。
总之,我们要专注于去实现理想,而不是过一种「看起来有理想」的生活,才不会把自己陷入「拼命比较、自己内耗」的「空心」状态。
愿你找回心底的信念和激情,活得真实、投入、热烈而无憾。
Reference
没有信仰的人如同盲人
© Copyright
丹尼尔主编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 MATTENAI 玛缇奈 • 香水级迷你家居香氛,自带优雅脱俗的气质,买得有新意,送得更有心意。想买经典款的,可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链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