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举报封禁的童年回忆,悄悄封神了
前段时间父亲节,全网都在为一个男人庆祝——
截止到2022年,野原广志终于还清房贷了!
正如我们记得依萍的生日、四郎去甘露寺见嬛嬛的日子一样。
能记住小新一家什么时候还完房贷,还不是因为《蜡笔小新》有着绝对重量级的影响力?
尽管它被引进到中国后,没几年就在电视上销声匿迹。
但这么多年来,小新依然在各种头像、表情包等等赛博角落上,占有不小的比例。
被电视台禁播的原因,用屁股想也知道是家长举报。
的确,《蜡笔小新》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黄暴污。
整天脱了裤子撅屁股,对着漂亮大姐姐露出猥琐的神情。
在我们看来多少沾点“少儿不宜”。
但实际上,《蜡笔小新》更像是一部拍给成年人看的童话。
从小新看似幼稚的视角,把人生的难题化繁为简。
不回避残酷的现实,但时刻都在告诉你,这也没有什么嘛。
很可惜它曾经被禁播了很长时间。
但更可惜的是,我们不能在大银幕上观看《蜡笔小新》部部9+分的剧场版系列。
最新的一部,更是糅合了悬疑、侦探、反乌托邦等等元素。
没错,蜡笔小新的可能性,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蜡笔小新:谜团!花之天下春日部学院》
故事设定在一个架空的近未来社会。
小新和幼稚园的朋友们,报名参加了“天下春日部学院”的一周游学课程。
这是一所“超级精英学校”,涵盖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所有年级。
这一周里如果表现得好,就可以直接保送入读。
是不是觉得有些熟悉?
如今很多地方都有着类似的政策,就连幼升小都有了考学的标准。
家长们卯足了劲鸡娃,生怕孩子被落下一点。
音乐美术课已经不够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让4、5岁的孩子去上编程班、奥数班。
这种揠苗助长的畸形心态,在整个东亚圈里都很常见。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才需要从幼儿园抓起?
小新的爸爸说,精英就是“超级厉害的人”。
至于什么是超级厉害,他们一家子也不知道。
很快,小新爸妈隐约的担心就消失了。
因为春日部学院的智能接驳车,看起来实在太厉害了!
不仅有着无人驾驶技术,还有全息投影的智能AI。
怎么看都很靠谱。
小孩们到达学院。
高耸的大门缓缓拉开,一个有着石砖、喷泉、雕塑的大广场展露在眼前。
远处的建筑如同宫殿,学生们四散着玩耍和运动。
比起学校,更像一个花园城市。
院长一边带领他们参观学校,一边向他们解释这所学校的理念:
评估精英人才,标准就是每个人身上的分数。
课堂学习、生活方式、品行表现等等各方各面,都能被量化为具体的分数,进行加减。
再根据每个人的分数,分出了前段班与后段班。
为了实现分数的公平,保证评分系统运行。
他研制出了一套教育AI系统:欧兹姆。
绑定在整个学校的网络上,全方位无死角地对学生们进行评估与判定。
欧兹姆的判定标准很死板。
答对课堂提问、遵守校园规则的,是“精英行为”,可以加分。
而扣分的理由则毫不留情。
小新搭讪女老师,要扣分。
在课堂上离开自己的位置,要扣分。
朋友因此发出笑声,也要扣分。
因为这些都是“非精英行为”。
严苛的评分制度,让学员内等级分化极其严重。
分数甚至会影响到在学院内的日常生活。
前段班的学生们,拥有明亮精致的活动室。
还享有在餐厅用餐的“特权”。
分数越高,吃得越好。
前几名更是有着异国料理、专人服务等顶级待遇。
而后段班的学生们,则聚集在阴暗的小教室里。
他们不在乎分数,也不在乎老师同学们的看法,完全摆烂。
甚至会以扣分为目标,攀比谁被扣的分多。
他们是无法进入餐厅的。
只能在旁边的小卖部哄抢限量“炒面面包”。
虽然设定上仍有少儿动画片所特有的“温柔”——
里面的“坏蛋”,最多只是打劫面包,称不上恶。
甚至还会“劫富济贫”。
但这个故事,无疑是建立了一个“反乌托邦”的小型社会。
名义上是为了培育精英,实际上只是管理者为了简化管理而制定的压迫性规则。
资源被无限倾斜给精英,分数高的人因为这些资源,获得分数更加容易。
而差生们没有了渠道,获取分数则难上加难。
两方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有了阶级鸿沟,心理上更是存在难以逾越的差距。
优等生看不起差生,认为他们不够努力,所以自己有资本嘲笑对方。
差生走向两个极端,有的人因此自卑,再也不敢重拾梦想。
也有人干脆开摆,成了校园恶霸。
唯分数论是错误的吗?
小孩子们只知道,分数高有奖励,分数低有惩罚,至于“资源倾斜的后果”,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但他们能看懂,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学生会长阿月千潮,后段班学生。
原本是个体育特长生,却因为同学们取笑她跑步时表情丑陋,因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分数也不断下滑。
然而实际上,她热情、温柔,愿意倾听每一个小孩的想法。
不是那些看不起孩子的大人。
生物社长露露,住在学校的森林里,把“不喜欢人类”挂在嘴边,不爱学习,完全不愿意附和学院制度。
但她对小动物们充满热爱,把所有的爱心给了那些她饲养的动物们。
而前段班里。
第一名的流石,拥有1亿+的高分,但为人死板。
自述拿到高分的原因,只是因为习惯。
没有什么特殊的长处,只是自己的喜好习惯,恰好符合这个单一的“优秀标准”罢了。
第二名的扬羽,非典型优等生。
每天都在因为各种出格行为被扣分,但由于成绩优秀,加上的分数更多,所以完全不在意欧兹姆系统。
藉由角色的台词,说出了全片暗含的讽刺主题:
反正多赚点分数回来,就是精英了。
这是一种隐喻。
上层阶级的人,可以无恶不作,只要最终抵扣的分数足够高,就能继续享有资源。
下层阶级的人,不仅分配不到资源,更是变为一种资源,成为上层博弈的牺牲品。
因为惧怕扣分而勉强维持和平的局面,只会存在于理想中。
其实早在番剧里,《蜡笔小新》就讽刺过社会的精英结构。
小新的爸爸在酒后抱怨。
少数社会精英的背后,是无数平凡的普通人。
精英们享受金钱和簇拥,而他们只是无名的齿轮。
正是因为这样的落差,家长们才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希望下一代成为前面的精英,而不是后面的齿轮。
然而这种方式不过是压迫的循环。
真的应该为了极低的成为精英的概率,选择牺牲掉孩子们的童年和自我吗?
电影里也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一定要遵循他人定义的精英标准呢?
难道我们不能重新定义“精英”吗?
成绩好的风间澈是精英。
无论对谁都友好亲切的阿呆、喜欢被夸奖的正男、想象力丰富的妮妮、笨笨的但是很讲义气的小新。
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可以是不同领域的精英。
在如今的时代,教育观念逐渐异化。
家长们越来越钻牛角尖,社会则不断鼓励这种风气。
导致的结果,就是因为压力过大而患上心理疾病的孩子年龄越来越低。
所以说,这部剧场版,或许大人比孩子更应该看看。
本来,谁的未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成功不只有一条路。
拿到最高分数的精英,也许烦恼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在这条跑道上输了,还有无数条跑道可以选择,总有一个冠军属于你。
这是《蜡笔小新》系列始终如一的人生哲学,也是它长盛不衰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那句话:
平凡,也同样可贵。
往期精彩内容▾
一个在看=【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