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个「不上班的人」告诉你,怎么活在框架之外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985 院校博士毕业,在海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上班,爸妈及长辈眼中的「不用担心的小孩」,是社科院科研人员牛天的 A 面。
周三晚上,衣服一换,头发一甩,和学员大跳 45 分钟的 bodyjam ,大汗淋漓又飒气十足,是健身团课认证教练牛天的 B 面。
牛天的知乎页面
无数被工作倦怠与职场内卷所困的年轻人渴求着「解放」,斜杠、自由职业、新兴职业成了打工人寻求人生透气口的钥匙,工作本身还有意义吗?逃离工作真的能获得快乐与自由吗?有什么可以尝试的新兴职业?斜杠青年真的很酷吗?牛天似乎是一个在这方面有话可说的人。
作为社科院科研人员的她,在 4 年时间里陆续调研 200 多位新兴职业青年,也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斜杠。
作为知乎「515职人节」纪录片《这届职人》的主人公之一,我们和牛天,也是知乎答主 @八画生 聊了聊,或许能给你一些关于工作、关于自我的新思考。
白天社科院,晚上健身房
考大学、保硕士、读博士、当社科院科研人员,牛天一直是「有着体面工作的乖小孩」的代名词。
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日复一日的论文打磨、俯首案头的苦读……让牛天觉得自己是一个「活在框架里的人」,这样的状态「一天很安稳,两天没毛病,三天也还行」,却让牛天心里嘀咕起来:我喜欢这样吗?我愿意这样干一辈子吗?我怎么找到工作的兴奋点呢?
牛天发现,比起埋头于文献,她更适合通过和人打交道的方式做研究。她想起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开始接触并调研了一个新兴群体:斜杠健身团课教练。
团课是健身房的一项大众健身运动课程,需要由一名教练员带领学员(18 位左右)共同完成涉及舞蹈、拳击等课程的训练。
这些斜杠团课教练身份各异,有医生、老师,也有办公室职员,最开始大多都是抱着减肥的念头报了课,而这种相对简单且动感的健身方式给予了他们身体上的自信以及充沛的正向情绪。
也有一些人,从学员走向了教练,体验带领他人一起运动的活力。
从小舞蹈课被老师劝退到最后一排的牛天,陆续采访了 50 多位斜杠教练,也垂直入坑,从一名爱好者成为了一名 bodyjam 认证团课教练,看着她在健身房热舞的视频,恍惚像在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舞台表演。
「当你的天赋被加强的时候,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哇塞的事情。」
她的个人签名,也变成了「跳最重的舞,撸最轻的铁,读最硬的书的非典型学者」。
不过,如何与斜杠生活好好相处,牛天也在努力寻找这期间微妙的平衡。
刚开始「觉得这事儿很兴奋」,牛天会给自己安排不少课时量,后来才慢慢变成固定周三、周日晚一周两节课,通勤路上听听歌看看教案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受到平台激励机制的影响,牛天和其他斜杠教练也曾有过升级、冲星的念头,人气教练的标签也很容易让斜杠教练们上头。
有一天牛天突然意识到:「当你的课时量特别多的时候,你收获的情绪价值是不断消减的,当你又开始做一件不得不的事情时,你又回到了主职的状态,这反而得不偿失。」
团课教练所带给牛天的自信,也在悄悄反哺着她的研究工作。「我一开始特别怕社科院老师觉得我不务正业,都偷偷摸摸去上课。」
接触到许多斜杠青年,牛天发现「大家都是爱谁谁的状态,你都不觉得尴尬,谁会觉得尴尬呢?」
亮明自己的「双面」身份后,牛天舒畅了许多,不仅同事会来询问健身技巧,牛天也开发出了自己的社牛属性,通过不断调研,她发表了关于斜杠青年的论文,获了奖,也找到了本职工作一个解惑出口。
好好一个人,为何要上班?
新媒体与新兴职业青年,很自然成了牛天持续的研究课题。2019 年开始,她调研与深访了 200 多位新兴职业青年,其中有十余位保持着长达 4 年的持续跟踪。
大部分人都曾是上班族,成为新兴职业青年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工作懈怠,不断重复与机械的工作让他们看不到个人成长路径;
二是职场压力所诱发的健康危机;
三是情绪价值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
「弹性」,或许是最能概括这群人的一个词。
牛天在研究中提到一个概念:「数字灵工」,指的是依靠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创作,提供线上文化服务的青年群体。
比起传播经济学理论中从事低技能、重复性的「数字劳工」(digital labor),「数字灵工」往往具备更强的自主意识和知识技能,产出的内容也更偏向于创意性与灵感性。
同时,她也发现年轻人会依靠技能或性格优势,尝试一些新兴职业,如收纳师、人生教练等。
除了工作内容的弹性灵活之外,这些新兴职业青年对于时空的需求也变得弹性起来。
最近在安吉调研的她也受到了一些「小小的震撼」,她发现不少 95 后、00 后,身上越来越没有乡土中国固有身份的概念限制了,他们的生活随时都处在一个流动的状态。
「他们觉得流动到哪,似乎都不是事儿,我发现这些人很多都是单身,对结婚其实也没有特别大的欲望。」若是问到未来 5-10 年的规划,「他们会说,你千万不要问我这个问题,我只能告诉你,我明天要干什么,或者是,我这个月会在安吉。」
互联网上不乏「裸辞之后我月薪五位数」、「自由职业 2 年赚到第一个 100 万」的成功案例,牛天也会被不自觉地影响,「自然而然觉得这是一种积极的职业形态,但我发现,这是做科研需要警惕的地方,你需要保持一定的客观距离,用审慎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事情。」
在她调研的几百位新兴职业青年里,实际能与上班时期收入水平持平的,不到 10% ;逃离工作之后,他们也在面临着需要自己把控一切的新型压力。
在她调研的案例里,独立做新媒体的每天都在担心收入能否稳定,手帐博主苦恼着自己从事的领域太小众没流量,前往安吉想办陶瓷展的手艺人,目前依靠着接单来补贴创作的成本……
但若是问他们,愿不愿意回归上班状态,他们的回答却依然是「NO」。这些新兴职业青年会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变大了」,「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自己的身体,更加向内诉求。」
新职人,不被定义的工作和人生
在牛天看来,斜杠或许会成为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常态。要是有谁还期待着「找到一个又能赚钱,还很喜欢,能满足自我欲望,还能让你走向人生巅峰」的主业——
牛天说:你快醒醒吧。
在未来,人们更多会基于某种技能,而非通过出售时间去赚钱。
未来多重职业的涌现,也更加考验人不可替代的能力。「以前我会觉得工作这件事是体面的,是社会身份的象征。现在人们更加看重自我的身份,工作只是工作,对于自我身份、价值与技能的探求会高于这种社会身份。」
这也让牛天觉察到,一个全新的就业群体正在产生。
在今年 4 月的发现大会上,知乎对外提出了「职人」这个概念,用来指代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是在某个领域具备相应专业、经验与技能的人。他们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从事第三产业或者先进制造业。
发现大会上发布的海盐计划 5.0,还针对职人开通了专业认证体系,用户可进行学历、学历、在职公司及职位和职业资格三类认证。
对正逐渐成为职场新力量的「新职人」来说,能够展现个人专业技能与经验的「数字名片」,或许胜过一张写得满满当当的工作履历。
「你会发现,这一代年轻人特别懂得在自媒体上展示自己,这样的数字名片能够帮他们链接到许多工作。」
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Z 世代也已经成为庞大的「职人」新力量,今年 5 月,知乎打造了「515 职人节」,挖掘新职人的时代故事,一同探讨工作与生活的新可能。
专为「职人」打造的纪录片《这届职人》中,除了牛天,还展示了其他几种不同的职人人生:
上班是游戏策划、下班是喜剧演员的大厂员工,还在利用夹缝时间自学德语,准备继续留学深造。
为了找到自我逃离大厂的全职爸爸,因为去宜家卖窗帘走红,还在不断折腾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谋生之道。
从底层奋斗到城市白领的小夫妻,不顾村里的世俗偏见,选择从一线城市回到农村从事新农业。
他们的尝试,正在进行中,他们的经历,也并非爽文,前方,可能是失败,也可能充满反复。但对这届职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主动选择更重要。
他们的人生,也不会被某一种工作形式或者别人的眼光定义。
独立、清醒、多元……总而言之,这届职人,真赞!
作者:韩仪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