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院士辞去大学校长,竟去贫困山区种地!图啥?
文|楚 欣
云南农业大学,这些天在网络上,着实火了一把。
事情的发端,是一名云南农大的男生,拍了一则另类的“招生广告”。
拍视频的男生说:
“欢迎报考云南农业大学,我们这里真的不用天天挖地。”
但是,镜头一转,就是正在耕地的轰鸣的农机。
而视频里解说的男生,则是一张黝黑的面孔。
很多网友调侃说:
这简直是“招生减章”,成功吓退一拨考生。
为什么网友这么说?
因为,很多人想象的、想要的大学生活,是象牙塔,是花前月下。
而不是跟土地撞个满怀,天天跟农活、农机打交道。
但是,你相信吗?
就是这个云南农业大学,曾经出现过一位特殊的校长。
他放着好好的云南农业大学校长不干,却一转身,跑到云南省的一个穷山村,种地去了!
而他当时,已经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很多人肯定不相信,竟然会有这种人。
但是,这就是真事儿。
他是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字叫朱有勇。
人送称号:“农民院士”。
原本,他是有机会留在国外,获得更好的待遇的。
1996年,在悉尼大学两年,他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的项目研究。
悉尼大学用高薪挽留他。
“一天的工资,可能相当于国内一个月。”
但是,他谢绝了悉尼大学,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云南农大。
当时,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朱有勇院士说:
“国外条件再优越,也是为他人做事。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朱有勇带领团队,研发了“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
这一技术,在全国10个省区市,推广了6000多万亩。
朱有勇的团队,还研发了“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
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
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至30%!
2004年起,朱有勇就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时,朱有勇做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决定:
不再担任校长,全身心扑在土地上,做农业科研。
他说:
“归根结底,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所以,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2015年,朱有勇已经60岁了。
一般人,在这个岁数就退休,安享晚年了。
但是,朱有勇这时却主动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到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扶贫。
第一次到这个县的穷山村里,朱有勇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村民们住的,是四处漏风的篱笆房、茅草屋。
这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
朱院士第一次到这个县,却为这个县老百姓的贫穷,感到深深的自责!
他对同行的博士生们说:
“这里这么穷,怪我们这些人没有深入下来,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这就是失职!”
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
他带领团队,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他在村里租了一块地,带着团队,种起了土豆。
三个多月过去,土豆采挖的时候,农民从没见过这么多、个头儿这么大的土豆!
他用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每亩地平均产出土豆3.1吨,一吨卖价3000元,种一亩地,农民就能收入9000多元。
种一亩土豆,就能脱贫。
种二亩土豆,就能奔小康。
为了教农民能种出好土豆,朱有勇开起了土豆种植培训班。
对农民来说,仅仅种出土豆,还不是增收。
要实现增收,土豆必须能够卖出去。
朱有勇利用各种机会,为云南澜沧老乡推销冬季土豆。
2018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把云南老乡种出来的土豆,“吆喝”到了人民大会堂,向全国媒体展示。
2020年,突发疫情,土豆销售遇到困难。
朱有勇又带领团队,尝试在电商平台,直播卖土豆!
1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54万网民观看,当天挖出的近25吨土豆销售一空。
朱有勇不仅仅教老乡们种土豆。
他还开设了林下三七、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前后共计24个技能班。
1500多名乡土人才,得到了培训!
2020年11月,澜沧县正式实现“脱贫摘帽”。
澜沧县已经成了“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
据统计:
朱有勇团队,累计推广低纬度冬季马铃薯3000余万亩。
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超过200亿元!
回头看看,云南农大那位同学发的视频“招生广告”。
再看看,云南农大自己培养出来的这位工程院院士。
再细细看看这位“农民院士”跟土地、跟农民的深厚感情。
这种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大学,不应该值得尊重吗?
这种一心装着农业、农村、农民的“农民院士”,不应该值得我们点赞吗?
向朱有勇院士致敬!
向心怀祖国,心怀人民的人们,致敬!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