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犹太精英家庭的“海沃塔”聊天法跟娃探讨问题,收获出乎意料
大家好,我是千妈。
今天想分享一个犹太精英家庭常用的聊天方法,它有个专业名词叫海沃塔(Havruta)。
“海沃塔”是犹太精英家庭的教养秘诀,也是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的源头。
除了扎克伯格,还有很多牛人,比如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乔治·索罗斯,都是“海沃塔”教出来的孩子。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
表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来讨论某个问题。
用在家庭中,就是把父母与孩子的简单聊天,变成有含金量的讨论,在讨论中充分激发孩子的思考力。
2006年,布兰迪斯大学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名为《海沃塔学习理论》(《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
这份长达40页的报告总结了对“海沃塔”的研究,提出“海沃塔式聊天”之所以能最大限度激发思考力,是因为它和我们平常的聊天有很大区别,不是随便瞎聊、家长里短,而是包含了精确的三步:
倾听、探索和挑战。
下面,我就结合精读中与千寻讨论的实操案例,来为大家逐步演示。
今日分享:“海沃塔”聊天法
你的阅读收获: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思考
「 倾听 」
listening
这个环节的关键词是倾听,即先关掉你内心的说话声,不急着下结论。
比如上周末,我和千寻精读了《三联生活周刊》,这期的主题是“衡水模式及其复制者”。
说到这,顺便给9岁+孩子家长推荐下这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综合新闻文化类周刊。
它每期都会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度探讨,这种形式非常适合跟孩子“头脑风暴”。
千寻看到书里写到,不论刮风下雨,衡中的孩子每天都是早上五点半就起床跑操,一边跑一边大喊“清华北大,在我脚下”这样的励志口号,自习课上要保持“零抬头率”,谁只要一抬头就会被记违纪。
▲ 三联生活周刊内页
她的第一反应是:
太变态了!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一般潜意识里的说教欲望,会促使家长给出结论式说法,“你觉得过不下去,那人家学校这么多孩子怎么就过得下去…存在即合理。”
如果是这样,讨论可能就终结了。
此时,我们需要用开放式提问来引导孩子多想。
于是,我说:
这样,话题才会自然地往下深入。
「 探索 」
wondering
这时候,我们就来到了第二步,用“肯定性语言”引导孩子去思考更多,围绕话题探索更多可能性。
刚刚我问:
千寻想了会,说:
我说,你说的对,未成年孩子不具有太多自主性,发展轨迹往往受到家长主导。
为了肯定她的思考,我还用到了书里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举例,其实衡水中学曾经试图把起床时间改到6点30分,是很多家长表示不满,才让学校不得已又把起床时间改回了原来的5点30分。
得到肯定后,千寻明显表现出了更强的思考积极性,我们的话题也渐渐朝更深的地方探索。
「 挑战 」
challenging
最后一步,是验证思考的环节。
通过“为什么”不断挑战既有想法,“倒逼”孩子去思考如何说服你,为自己的观点找支撑。
这个环节,是为了增强逻辑性,有逻辑,思考才不会流于表面,才深得下去。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运用。
还记得吗,刚刚我肯定了千寻关于“不是孩子自己想去衡中读书,而是家长想让孩子去衡中读书”的观点。
现在,我要开始问“为什么”了:
“为什么家长认为孩子去衡中,就能考上好大学呢?”
“因为每年的高考成绩是看得见。”
“那么,高考成绩是不是对我们人生影响非常大呢,考不上好大学,是不是就意味着前途的暗淡?”
.......
就这样,我们一直聊到“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不变,导致学生、家长、学校都要一起卷。
还辩证讨论了单一评价体系的确能给人带来专注和效率,但同时也会让人失去很多可能性。
对一个快十岁的孩子来说,话题进行到这里,思考深度还是蛮ok了。:)
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聊天”中的挑战,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吵架。
在与千寻的多次实践中,我认同了这个说法。
普通人讲话,常常“含混不清”,含混其实就是缺乏思考力的表现。
因为想不清楚,深不下去,只能含混着糊过去。
我们现在跟孩子“头脑风暴”,看起来有点痛苦,但逼她吃吃思考的“苦”,往后就是思路明晰,讲话有说服力的“甘”。
EASTWEST
这三步不只精读中讨论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聊天也可以用。总的来说,“海沃塔”式聊天就是要把握一个大原则:
别下结论多提问、围绕主题想一想、讲出几个为什么。
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像犹太家庭一样,建立自己家庭的“海沃塔”时间。
一般来说,有两个时间段比较合适:
一是放学后。接到孩子走路或开车回家途中,这段共处的时间;
二是周末精读或散步的时候,放松的氛围更利于自由讨论。
建立固定时间的好处是,当你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为与孩子的思考讨论,就会尽量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
无形中,因为你的集中精神,和孩子的交流质量会提高,为创设一段有营养的聊天打下好基础。
实操多了,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慢慢形成的思维习惯。当你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跟孩子越聊越开、越聊越深,并不觉得累。
而孩子的思考力,也在这日常的“头脑风暴”中得到了滋养和锻炼。
我一直记得电影《死亡诗社》里的一个场景。
老师基汀站上讲台告诉学生,从那里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 电影《死亡诗社》
但站到桌上谈何容易。
因为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从父母、老师那里接过他们递来的知识和观念,“世界”不是由自己开创,而是被告知的。
如今,时代正在变化。
我们必须通过自主思考,探到知识的水面之下,以覆盖AI擅长的领域。当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一轮更替涌来,才能够站在高处,从容看潮水起落。
直播预告丨套公式是阅读理解的万能公式?来直播间,告诉你这些阅读理解的真相!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预约直播!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