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爱自己」的6个表现
如果说近年来最火热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可能就是「爱自己」了。
你应该在很多场景下见过这个词,广告宣传里有「爱自己就要买这款贵妇面霜」,情感博主告诉你「女人最重要的就是爱自己」,健身教练说「爱自己就要练出好身材」。
但你可能依然很困惑:如果我想熬夜玩手机,但第二天工作就会没状态,那怎么做才是爱自己呢?我确实不喜欢自己身上的某些缺点,难道要对它们视而不见吗?
01
心理咨询师 Lori Gottlieb 曾指出:「心理治疗中,我们关注的是自我关怀,而不是自我肯定」。
这体现了「爱自己」的一个关键——不是「喜欢」自己的全部,而是「接纳」自己的全部。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你可能很难喜欢自己的腿有点粗,爱发脾气,在外人面前过于害羞,或者把每段感情都搞砸,但你可以接纳它们。
接纳意味着带有善意,当自己失败或犯错时,给予理解和同情。有研究者把这种善意理解为以「正念」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痛苦——一种非评判性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试图压制或否认(Brown&Ryan, 2003)。
接纳还是「无条件地」,不依赖于自我或外部的评价。这意味着你不用因为自己拥有某些特定的特征(漂亮、聪明、有才华等)才爱自己,也不必比别人「更厉害」才能对自己感觉良好,你爱自己的存在,爱自己的生命本身。
这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你在生活中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失落、孤独和困惑,并因此受到了情绪伤害时,这个时候考验就来了——你还能「无条件地」爱自己吗?
02
「我感觉压力很大,所以一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和吃冰淇淋」「我要对自己好一点,所以透支工资买下我现在就要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看上去对自己好,但事后却并不开心。因为爱自己并非即时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它还包含自我负责,弗洛姆在《自私与自爱》中也曾提出「爱不是一种感受,还是一种积极的努力,其目的是其(爱的)对象的幸福、发展和自由」。
有时候仅仅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可能对自己并不好,而有利于自己健康和持久幸福的事情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快(例如戒烟、锻炼、学习一门新技能)(NeffK.D.,2008)。因此爱自己一面是温柔的(无条件地接纳和同情),另一面又是有力量的,它涉及保护、供养和激励自己。就像熊妈妈在受到威胁时凶猛地保护她的幼崽,或捕鱼喂养它们,或将它们带到资源更好的新领土。
有时我们需要挺身而出,为自己说不,和别人划清界限,或与不公正作斗争;有时我们需要激励自己去做一些(长久来看)对自己好的事;如果我们陷入糟糕的境地或有害的习惯中,那意味着要做一些改变,不是因为我们不接受自己,而是因为我们关心自己。
爱自己的这两面是一体的,互相促进的,让我们的自我关怀不会到放纵的程度,也让自我激励不会发展为自我谴责和虐待。
03
有一种「爱自己」的表现需要格外警惕,那就是自恋。自恋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质,其特征是过度关注自己和自己的需求,往往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在生活中,一个自恋的人通常被认为是非常爱自己的,Ta 们看起来自信满满,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交流中总是占据上风。但其实恰恰相反,自恋者并不爱自己。
不喜欢自己、无法认可自己的人,会对自我不断感到焦虑,Ta 们没有内心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只有在真正爱自己的人身上才存在。所以 Ta 们必须焦虑地过度关注自己,贪婪地为自己得到一切;Ta 们不断需要从外部获得赞扬和认可,来确定自己值得被爱。看似高自尊却很脆弱,当自我成功时,Ta 们感觉良好,当自我失败时,又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因此,过度的自恋是对基本自爱缺乏的补偿,如弗洛伊德所说,「自恋的人把本应投注在别人身上的爱收回,转向自己。」
而对于真正爱自己的人来说,Ta 们反而有时候不那么强调自我的独特性,也不用非要当强者才能感受到对自己的爱,因为爱已经存在。
04
因为种种原因,生活中很多人都难以对自己坦诚,比如:
我们因为害怕独身留在一段糟糕的关系里,告诉自己那些伤害的行为是爱;
不敢让父母失望,做一份体面但煎熬的工作,迟迟无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或者一再回避自己本应该去面对的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亲密的人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的自尊会因此受到伤害,导致自我蔑视。正如欧文·亚隆所说:「只有当自己能欣赏自己的行为方式时,一个人才可能真正地爱自己。」
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勇气、善良、诚实……如果行为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就很难真正地爱自己。
▷ 上野千鹤子
05
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在关系中能爱他人吗?
其实很难。
弗洛姆在《自私与自爱》中提出:对他人的爱和对自己的爱并不是对立的。在那些有能力爱别人的人身上,会发现他们爱自己的态度。
研究也发现,那些能够爱自己的人,往往有着更高质量的关系,Ta 们通常被伴侣描述为:更有爱心和亲和力、温暖和体贴,以及给予对方更多的自主权(Kristin D et al,2012)。爱自己的人接受他们自己是不完美的人,也更倾向于接受他们伴侣的不完美。爱自己的人对自己是善意的和关心的,在面对冲突时也更有可能妥协,考虑自己和对方的需要。
另一方面,他人的爱也很难替代自己对自己缺失的爱。
朋友 小 A 一度渴望用恋爱解决自己的问题,她很难独处,也无法好好照顾自己,「找个人爱我就好了」。但几段失败的恋情后,小 A 才意识到,别人无法帮她承担起爱自己的责任,她始终不能回避和自己的关系。
06
爱自己的能力源自于哪?为什么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差异很大呢?
弗洛姆认为爱的能力是一种性格特征,主要来自于在儿童时期经历过来自他人(主要是父母)的爱。如果你被父母好好地爱过,就会把这份爱内化,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而如果你被父母忽视(比如多子女家庭中常常出现)、真实的自我不被鼓励(比如你喜欢画画父母却坚持让你当个医生),或者更糟糕地,你被父母虐待(肢体暴力或精神虐待),长大后只能以一种矛盾的方式去爱,也就是说,自我的强大部分,你可以爱,但残缺的部分,你必须恨。
所以,如果暂时做不到爱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但好消息是,一个人和自己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爱是可以练习的技能。在长大后你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治愈型的关系体验、通过冥想、接触大自然等方式重新建立和自己的连接、通过学习什么是爱并在生活中不断尝试。
爱自己是一种滚雪球式的能力,一旦你爱过,就会越来越爱自己。
▷ 《俗女养成记》
参考文献
————————
在"赏析群"里,喜欢艺术的朋友们一起欣赏画作,分享日常,还有无底价0元拍卖活动。如果您喜欢艺术,添加
下方蓝袜子微信,并回复“入群”,一起过有艺术的生活。
好课推荐
强大的大脑,让我们习惯于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绪,但过分的压抑,让很多人开始焦虑、抑郁。越优秀,越焦虑。
为什么,身体变成了只会工作的机器?生命变得像一潭死水?为什么我们不再像原古人一样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也许我们应该重回生命之初,看看舞蹈的本质——自由表达,在原野上自由自在的舞动身体,找回那种特别朴素、特别本质的生命力。
一朵花不会羞涩,一枝树没有跳舞的难题,我们把自己遗忘了很久……
那就跟着现代舞大师高艳津子老师来跳舞吧,在舞蹈中放下面子、放下标准,放下成见,卸下那些所有强加给我们的束缚,自由表达。
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是你想要的,也是现代舞在追求的。
只有放下大脑,生命才能全然打开。——高艳津子
优质文章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