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院士”,又提前溜了…
这两天
“布袋院士”赵东元又火了
5月26日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颁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
独获“科技功臣奖”
没想到在媒体发布会上
院士刚介绍完自己的研究
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
所为何事?
原来,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
这与两年前的一幕
如出一辙
2021年
赵东元院士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后的赵东元
把证书往布袋子里一装
第二天一早
准时出现在《普通化学》的课堂上
他手提布袋给学生上课的照片
在复旦大学师生中刷屏
“布袋院士”的称号由此得名
这次也一样
赵东元要赶回去
给本科生上《普通化学》
“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
这门“不能迟到”的课
赵东元已经连续给本科生上了20年
就算出差
他也尽量连夜赶回来上课
这是他长久以来的习惯
各种“异想天开”
是赵东元科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研究多孔材料多年
他养成了一种“职业病”——
平时但凡看到什么材料
他都想把它打成孔
他也自称“造孔之人”
赵东元的部分研究成果
去探望病人
对方韧带断裂
需要用一个高分子材料将两处连接
让韧带重新生长
他“异想天开”
能否定向连接两个介孔?
他带儿子去乐高世界玩
看到各种大型组装构件
他便联想:在微观世界
能不能也用各种功能基元搭建形成孔洞?
随后便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介孔材料合成方法学中的模块化组装
2001年前后
整个业界的介孔材料
几乎都局限于无机材料
赵东元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能否发明更软更轻的有机介孔材料
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
他形容这次研究经历
“就像是在一个黑箱子里乱撞”
“真的是经历老多次失败了”
终于,在2005年
赵东元团队原创性提出
有机材料自组装的新设想
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
国际学术界评价
这项研究成果是
介孔材料领域“里程碑式”
和“先驱”的进展
时至今日
赵东元已连续十年被列为
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
“高被引科学家”
在介孔材料领域发表论文及引用率位列世界第一
在赵东元看来
一个教授的职责浓缩在八个字:
创造知识、传授知识
致敬“布袋院士”!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