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士大夫阶级的潮流时尚单品 “一扇难求”
❖
眼瞅着就要立夏了,北京这天儿也是一天比一天热。作为老牌的消暑神器,扇子在如今显得不再那么吃香。
清代 蒲编斧式扇
故宫博物院藏
都市年轻人出门在外有清凉喷雾和便携小风扇,宅家还有空调、雪糕、电风扇,因此扇扇子的频率越来越少了。殊不知在老年间,扇子所蕴含的文化和趣味相当丰富。
明代 唐寅《秋葵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常听评书相声的人一定很熟悉这句话:“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这句话讲的是不同从业者扇扇子时的动作,可见用扇子的规矩之多——规矩是人定的,也是历来“习惯成自然”形成的。
明代 董其昌《仿倪瓒山水》折扇
故宫博物院藏
诸葛亮手持羽扇,大概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配扇形象之一了,而扇子的诞生可要比三国时期更早一些,大概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中国。
❖
古文献中有关于“翣shà”的描写,功能就和我们现在认知中的扇子接近了——“仪仗中长柄的羽扇”。从字形中我们就不难理解,“羽”和“妾”结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像侍妾那样立在主人两旁的羽毛扇。
由此可知,扇子的发明最早可并不单纯为了消暑,还是出于礼仪需求。秦汉时期,王公大臣和士大夫阶级开始随身配一把扇子以表身份。到了魏晋时期,持扇权回归到统治者手中,只有王族可以使用了。而扇子得到社会普及,从贵族礼器变成生活实用品,已经是后话了。
清代 白绢地绣孔雀漆柄团扇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清时期,扇子作为消暑配饰,主要可分为两种——折扇、团扇。由于团扇携带不便,大多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妇人使用,男人出门在外更喜欢随身佩一把折扇。
明宣德 《山水人物扇》折扇(朱瞻基作)
故宫博物院藏
折扇也叫做“聚头扇”,出现比团扇要略晚一些,很多人认为是宋朝时从日本传入中国的,我们也的确可以在宋朝的器物上看到使用折扇的情景。不过,关于它起源何时的说法很多,暂时还不能达成共识。而折扇在民间真正火遍大江南北,还得是明朝以后。
据记载,明成祖朱棣在金陵(南京)登极时,发现当地的折扇又好看又实用,便下诏做折扇供宫里使用。从此之后,折扇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王公贵族必备的爆款时尚单品。
明代 泥金折扇
1972年湖南岳阳五里牌721工地明墓出土
作为科举之地,天下举子汇聚于金陵,以买到金陵折扇为荣,甚至一度“一扇难求”。文人雅士不光夏天用折扇来扇风,冬天也要随身挂于腰间,以显示自己不俗之底蕴。
明代 文徵明《兰花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直至清朝,折扇的需求达到了空前鼎盛,文人官员人手数把,就连外国人也开始跟风。当时广州作为清朝的重要港口,出口了大量精美折扇到欧洲供贵妇们使用,这一点从当时欧洲文艺复兴的画作中就能看出一二。
此后,扇子受到三教九流的普及和追捧,大的、小的、圆的、方的,市面上随处可见——读书人扇胸脯、武把式扇肚子、修行人扇领口、说书人扇口边、穿制服的公务员扇袖口、媒婆扇肩膀……也就有了我们开头提到过的那句顺口溜。
扇子从贵族礼器到生活用品,再到文玩消遣,逐渐形成了一套“功课”。无论是扇子本身(扇面、配饰、扇骨),还是扇子的包装(扇袋、扇坠、扇盒)都可能是主人自行设计和定制的,独一无二,乃至成为相当具有收藏价值的宝物。据说,梅兰芳先生就酷爱收藏扇子,扇骨多为最顶级的湘妃竹,扇面也多是书画名家的真迹……各种各样,多达百把。
观复博物馆收藏了一把清代的檀香木骨贴绘人物纹的折扇,工艺精湛,用色丰富,为清代广州外销制品。
其以十六档檀香木扇骨组成,两边大扇骨浮雕花卉人物纹;中间十四档小扇骨镂空盘肠、各类几何纹;
纸本扇面,双面彩绘;一面彩绘通景官邸女子生活图,一面以彩绘鱼藻纹为间隔分三块开光,两边彩绘花蝶纹,中间为女子图。可以说,颜值是相当哇塞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