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 全球创新思维和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开放式人工智能公司)研究员,曾任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Uber(优步)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美]乔尔·雷曼(Joel Lehman) 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研究员,曾任Uber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
■来源:复旦金融评论
为了实现我们的最至高无上的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心甘情愿地抛弃它们。
与主流观点相反的是,伟大的发明家并不会窥视遥远的未来。一个试图看透遥远未来的预言家可能名不副实,但一位真正的创新者,会搜寻附近可行的下一个踏脚石。成功的发明家会问的是,我们能够从这里走到哪里,而不是我们如何能够抵达遥远的那里。二者之间的区别或许看似微妙,但却十分深刻。成功者并没有将精力浪费在遥远而宏伟的愿景上,而是专注于当前可能发生的前沿事件。在历史上的任何特定时期,人类都拥有一套特定的能力和知识,这套体系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成就。通过将这套体系和能力中的某些部分结合起来,或以新的方式改变它们,就能于其中再增加一种新能力,从而使人类得到微小的进步。真正的创新者的贡献,是通过观察到此时此地的有趣之处,来迈出小小的一步。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微妙时刻,即人类的一种能力跨过了一条无形的界线,令人振奋的新可能性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只有那些尤为敏锐和细心的人,才能注意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例如,计算机程序员马库斯·泊松[1] ( Markus ‘Notch’Persson)在2009年意识到,通过结合最近三款游戏的理念,就有可能开发一种新型的视频游戏。这三款游戏分别是:《矮人要塞》(Dwarf Fortress)、《过山车大亨》( Roller Coaster Tycoon)和《无尽矿工》(Infiniminer)。与几乎所有的现代游戏不同,马库斯开发的游戏《我的世界》不仅保真度低,游戏画面过时,也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内容也很少,还没有为玩家提供明确的游戏任务和目标。但是,在《我的世界》中,玩家可以在一个由无数方块和可重组资源构成的像素化大型开放世界中,自由地探索、建造和创造。几乎没人预料到这样一个奇怪的游戏会取得成功,更不会认为它能从根本上改变游戏行业的可能性。然而,马库斯看到了这个新颖且可实现的机会:将最新的游戏创意融合在一起,可以产生一类新的游戏,它很像儿童玩具乐高积木的互动数字版本。尽管算得上是耗资无数的大制作,但它没有遵循现代大型游戏的惯例进行大肆宣传推广。不过,这款游戏还是大受欢迎。数以百万计的玩家持续地制作和分享他们在《我的世界》中创建的非凡艺术品,包括可以运行的数字计算机(可以运行简化版的《我的世界》),还有迪斯尼乐园和斗兽场等地标的复杂复制品,这款游戏甚至还成为一个教育平台。更重要的是,在2014年,微软公司耗费25亿美元将这款游戏收入囊中。同样,苹果公司在2010年首次发布iPad之前,从来没有类似的设备取得过商业上的成功,但在短短几个月内,其销售量就达到了数百万台。作为苹果公司的领导人,史蒂夫 · 乔布斯注意到,社会和技术都已经发展到了能使平板电脑的商业化成为可能的时候。他没有被过于宏伟的未来派科技愿景分散注意力,没有把精力投入建造耸人听闻的仿真机器人或接近人类智力水平的人工智能上。他完全可以这样做,但这不是他选择追求的目标。相反,他看到了当下唾手可得的宝藏就在离他一步之遥的踏脚石上,而他成了第一个迈出这一步的人。有趣的是,乔布斯自己也讲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说明在不担心长期目标的情况下,追寻有趣性可能带来的价值。与马库斯和苹果的成功相比,目标驱动的公司往往因为在几年或几十年内没有推出创新的产品而萎靡不振。我们在这里不指名道姓,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领域,的确充斥着不少雄心勃勃的公司,它们最后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其中许多公司成立的愿景,便是研发出某种革命性的新型人工智能。这些公司遭遇的失败与苹果公司取得的成功之间的差异,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根据当前所处的位置,决定应该去哪里,往往比根据想要去哪里来决定前进的方向要更明智。所有人都有能力将现在转化为未来,但没有人可以将未来变成现在。当然,这并不是说“高大上”的目标永远无法实现,有时候,在积累了足够多的想法和创新之后,那些曾经令人沮丧的旧目标,确实会突然之间进入可实现的范围。例如,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的几个世纪,对我们人类而言,飞行就是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宏伟目标。然而,此类成功的故事很容易误导我们的思维,因为过去的尝试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它们均由目标驱动,而后来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则不然。在过去,甚至到了莱特兄弟的时代,那些追求“飞天梦”的人,其主要的驱动力来自统治天空这一鼓舞人心的愿景。有趣的是,塞缪尔 · 皮尔庞特 · 兰利 [2](Samuel Pierpont Langley)——莱特兄弟的主要竞争对手,一度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资助来推动其飞行梦的实现,相比之下莱特兄弟的自筹资金却十分微薄。但莱特兄弟有着与兰利完全不同的动机,而这正是他们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两兄弟原本是自行车制造商,自行车就是通往飞行器的踏脚石。可以说,莱特兄弟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听到并响应了未来的召唤,而不是试图将一个先入为主的未来愿景,硬生生地套入到现在的条件之中。因此,虽然数百年间,有无数的空想家将飞行器视为目标,但他们最后都失败了。只有身为自行车制造商的莱特兄弟,意识到飞行器就是空中的自行车之后,飞行才真正成了可能。这个故事讲述的道理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并不会因目标性本身而得以实现。如果你相信“目标会通往成功”这一点,就等于相信了目标“无所不能”。放弃目标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这意味着放弃“存在正确道路”的想法。人们喜欢将进步看成一系列项目,有些走岔了路,有些则走对了路。如果这就是你的世界观,那么你自然会捍卫在你看来正确的道路,并与那些看起来误入歧途的人发生分歧。但奇怪的是,如果目的地本就不存在,那么所谓的正确道路也不应该存在。为此,我们不应该把成功的潜力作为每个项目是否值得开展的评判标准,而是应该根据其催生其他项目的潜力来判断其价值。如果我们真的像寻宝者和踏脚石收集器一样行事,那么踏脚石唯一重要的功能,就是带来更多的踏脚石而已。为此,一个无法自我扩展、无法做到“抛砖引玉”的踏脚石才是最糟糕的,无论当下站在上面的感觉有多好。作为寻宝者,我们的兴趣在于收集更多的踏脚石,而不是到达某个特定的目的地。我们找到的踏脚石越多,就有越多的机会前往潜力更大的地方。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总是容易陷入批判主义,总是担心其他人最终会抵达何处。但如果每个人最终都能够抵达不同的地方,那对所有人而言,这可能是更好的结果。否则,每个人都要站在同一块踏脚石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提防“共识”二字的诱惑。当然,如果所有人的意愿,就是最终抵达同一个地方,那么推动共识的达成便是有意义的,但这应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保护分歧和容纳不一致的观点,是一种美德。当你选择的道路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同,除了彼此最终抵达不同的地方之外,还有什么其他风险吗?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追求注定要比其他追求更成功,但这个世界太复杂、太多样化,没有人可以肯定地说,此时此刻的我们应该前往何处,这意味着生活充满了欺骗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道路,让踏脚石引导每个人走向适合自己的路径,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有价值的。当然,不是每一块踏脚石都会轻而易举地带你通往下一块踏脚石,有些甚至会带你撞进死胡同。但相较之下,目标带来的可能性远远少于踏脚石,且每次只能指向一个特定的方向。想象一下,如果图片孵化器网站上所有的用户都在寻找蝴蝶的图片,它将毫无疑问地缺乏多样性和可能性,不仅网站上几乎没有任何有趣的东西,而且最终可能无法培育出大家都想要的蝴蝶图片。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同样的错误思维来塑造我们的社会。因此,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摆脱对目标的盲目信奉,只需要随心行事、遵循个人兴趣的指引即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以严谨的目标为指导。如果你对某件事有强烈的直觉,不妨顺应本心。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也没必要患得患失,因为无论你最终走到哪里,结果都不会太坏。但基于评估的目标导向,能够起到的引领作用十分有限。一项成就的伟大性,体现在其能带来更多伟大成就的特质。如果你最初的工作是计算机编程,但现在从事了电影制作,那么你可能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想创造人工智能,但现在正在“繁育”图片,你也可以说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一开始想画画,但你现在在写诗,这也是正确的事情;如果你走的道路,与想象中的不同,你依旧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从长远来看,一块踏脚石会带来其他踏脚石,最终会通向伟大的发现之地。正是这类由一块又一块踏脚石连接而成的创新链,才能把最伟大的成就变为可能。但要实现它们,我们反而要“欲擒故纵”,不要将其视为目标。此外,放手是很难的,但只要记住,在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正确的踏脚石铺好后,失去的目标仍可能回来。在那之前,我们可以跟随趣味性和新奇性的气味,或任何我们认为可能推动创新的伟大寻宝活动的现有线索,去放胆探索。当然,你不需要放弃生活中的每一个目标,但如果你想要实现伟大的目标——探索苍穹、穿越极限的地平线,那么在某些情况下,你的确需要放弃目标。在当前主流文化中,我们很少遵循这样的道路,因为主流的哲学是将探索的行为束缚起来,使其受制于我们设定的目标。但证据表明,只有搜索成为一名“漫无目标”的寻宝者时,才能有望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们要避免目标的趋同性诱惑,继而释放出“多路出击”的寻宝者。即使有些人不走公众认为正确的道路,也不必急于阻拦,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人类社会寻获伟大发现之路上的踏脚石。当一切都说了做了,当梦想家都对陈旧的愿景感到厌倦时,当不求回报的期望的灰烬沉淀在不可逾越的未来之上时,只有一种理性的光芒可以穿透黑暗:为了实现我们的最至高无上的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心甘情愿地抛弃它们。对于想要读在职博士的企业家和高管来说,哪些博士专业比较热门?培养目标:以核心管理课程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研究载体和工具形成知识积累,并依托全球“学产研”的大平台,让学员可以场景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且一贯秉承“全融教育”,使学员可以站在未来看未来,用未来的眼光,看企业的现在。 合适人群:智能制造、工业制造业等领域内,企业家企业高管等;培养目标: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及全球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制造势在必行,智能制造管理博士专业其以智能制造的深度、企业管理的广度和理论研究的高度三者有机结合为特色,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领导者和思想家。合适人群:医疗大健康行业企业高层管理者,投资人等;
培养目标:医疗健康管理博士项目为中国健康产业人才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企业培育行业领军人才, 推动企业成为行业标杆。结合健康管理核心课程,针对健康专业性人才的战略规划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全球化化视野能力、全融化思维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增加健康产业针对性的分析与探讨,突出系统性、科学性与实践性,着眼于企业内部执行力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及管理效益的提高。合适人群:想要进行管理方向晋升的医疗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医疗大健康领域高级管理者等;培养目标:医疗科创管理博士项目主要是为医疗领域的管理者提升业内管理能力,赋能医疗专业人士,加速医疗模式转型的医疗科创管理博士项目。学员通过该项目的学习,能够提升其在医疗科创领域的管理能力,更好地把握医疗创新发展的脉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合适人群:具有教育行业资深从业经验的管理者、创始人、企业家,教培行业资讯家、投资人等;培养目标:教育管理博士项目将科学方法与逻辑、持续增长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全球化能力这四大模块结合起来,实现授人以渔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实现行业人才的职业目标及成就其未来愿景,最终以教育思想家及企业思想家为理想,从而突破个人及团体的认知及能力边界,以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合适人群:想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高管、企业家,数字化领域高级工程师等;培养目标:数字化转型管理博士项目,致力于成就具有全球化视野,数字化思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企业家。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员将成为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型人才,将全球化视野与数字化思维融合,企业管理理论与商业实践结合,研究企业自身案例,共同探究行业前沿,寻找适合自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推动行业发展升级。合适人群:数字化经济产业投资人,企业家,企业高级管理者等;培养目标:数字经济管理博士项目旨在帮助学员个人及学员企业创建数字创新商业生态,主要是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数字产业化结构优化,通过信息消费、数字经济领域投资、数字贸易等需求活动不断释放,助力数字产业化发展;二是产业数字化射入推进,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三是数字化治理的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已逐渐形成多方面共治格局,协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营造出包容审慎重、鼓励创新的发展环境。本项目旨在培养学员的复合能力,DDE是经济学、数据科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结合体,是一种跨界培养,是“思辨+管理+赋能”相结合的具体实践。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