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气候风险:政策、下一步及未来之路
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IOSCO)理事会主席、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行政总裁欧达礼(Ashley Alder)莅临彭博办公室,分享其对亚太地区应对气候风险的深入见解。
日前,彭博举办了亚太地区政策解读系列首场活动。会上,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IOSCO)理事会主席、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行政总裁欧达礼(Ashley Alder)以碳市场为重点,讲述了应对气候风险的紧迫性。他与现场参会者探讨了新的政策法规,讲述数据可得性及披露一致性方面的局限,并指出亚太地区在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方面的具体机遇与挑战。
在与彭博亚太区政府和监管事务主管郑慧基的对话中,欧达礼还分享了他对碳市场及相关挑战的看法,包括碳信用质量和可信度的量化问题,碳市场价格低且交易少的现状,这些因素都导致目前碳市场在遏制碳排放方面收效甚微。他认为香港无疑能在发展集中化的自愿碳交易市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来自中国内地的碳信用买家提供额外且透明的购买渠道。
欧达礼还敦促行业采取行动。若当地碳市场具备强劲发展需求,则应对需求进行评估。虽然监管机构能够提供必要的框架和基础设施,但实体经济的推动以及投资者的资金支持也不可或缺。
认真对待气候报告
活动开始,欧达礼回顾了他在COP26会上的发言要点,即可持续金融背景下气候金融与ESG之间的不同。他还分享了IOSCO全球各监管机构对于“气候优先”的重视。他们正试图制定更准确、在全球范围内更为一致、同时可在各地方落地执行的衡量工具,来解决对“洗绿”问题的担忧。他指出,洗绿问题“在过去几个月有相当明显的增加” 。
与更为复杂的执行工作相比,在COP26会上成立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和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是“容易的部分”。他也认同很多人的观点,即在ESG衡量方面,人们混淆了两件事:一是对风险和机会的客观评估,二是围绕价值观和伦理的评价。对此,欧达礼指出,“这是ESG整体面临的一个问题,当下阶段,我们对这一困境还没有很具信服力的答案。”
他还表示:“除了切实推动努力,为企业和金融行业提供应对气候问题和实现转型过渡的衡量工具和数据外,监管机构同时还在加大对洗绿问题的关注”,这让我们处于“拐点”。
在谈及资产管理机构及其对评级的使用情况时,欧达礼表示,当前ESG评级的方法、数据和一致性方面存在“隐忧”,这是“潜在洗绿问题的一部分”。他表示正在针对ESG评级机构业务研究更详细的最佳实践,特别是法律职权范围等问题。
他补充道:“众所周知,无论是资产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还是银行,所有这些中介活动都几乎完全依赖公司实体经济层面的可靠可信的数据,这正是全球监管机构如此关注ISSB倡议的原因。”考虑到资产管理机构在评估用于投资决策的ESG评级时所面临的困难,“目前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针对方法以及产品、基金或策略相关数据做好内部质量控制。归根结底,就是要做好尽职调查”。
一致的标准至关重要
欧达礼还强调称,标准及标准制定者的趋同一致非常重要。他指出,投资者唯一的要求是“简化众多标准和披露要求,否则可能导致无法做出可靠的投资决策”。这正是监管机构积极推动ISSB建议的原因——它是一套供企业使用的披露标准,是“ESG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谈到IOSCO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TF)企业报告小组的重要性时,欧达礼说,IOSCO对ISSB标准的评估结果非常重要,因为这将决定“IOSCO对这些标准的支持并普及至我们的成员,使行业能够在全球标准与地方执行之间搭建起桥梁”。
他还强调称,我们应该“确保ISSB标准、美国标准和欧盟标准之间不会彼此竞争”。他指出,“足够的兼容性对于实现有效的全球基本报告标准而言十分重要”。
以在中国内地开设业务的香港上市公司为例,欧达礼指出:“我们不希望看到一家企业在披露时需要遵循不同的报告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点,香港与内地金融监管机构已建立工作组,讨论使用更广泛的数据估算工具和替代数据,帮助确定气候披露信息的准确性。”
目前的挑战与制约
为达成全球基本标准的一致,欧达礼列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他说,首先,不同行业均可获得相关数据至关重要,而且他们必须有技术能力来满足披露要求。针对中小企业的披露要求还需采用符合其规模的方法,并要开发出一套适当的框架指导其可持续披露。他还强调了进一步明确气候披露与传统财务报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欧达礼同时重申,有必要在气候报告与净零承诺之间建立更清晰的联系。
在标准设定方面,他表示,如果针对“如何”披露的指导不像披露“什么”那样充足,那么贯彻执行将会面临挑战。各监管辖区在能力和数据均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逐步推行ISSB标准,需要考量哪些关键因素方面需要得到指导。欧达礼提出观点,即“优先那些影响最大且相对容易执行的标准” 。
欧达礼还从更广的维度讲述了现状,即欧盟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比约为8-11%,亚洲为50%,而单单中国就占到全球总排放的30%。他表示:“如果不解决亚洲的问题,这个大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您可点击 “阅读原文” 预约彭博终端演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