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烂剧。电影2023-06-09 14:06写在前面今晚聊最近新开播的国产剧《公诉》。这部剧又是一副大家很熟悉的面貌,流量演员+实力派戏骨+主旋律题材,这两年这三者捆绑在一起的作品非常多见,像是一种屡试不鲜的公式,安全,保底,又有“某些基础”可夸。他们生下的蛋,也非常相似,无非是控评的微博,一五星扎堆的豆瓣,xxx演技的热搜,这几乎成了一种套餐,一种接近于汉堡薯条可乐的快餐搭配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剧本身如何是被模糊掉的,我们后台在这些剧开播的时候,往往都会批量出现很多言辞间满是困惑的留言,“这部剧到底怎么样啊?”而每一次回答这种问题又是痛苦的,它们犯着日复一日的毛病,流量演员演技的问题,主旋律宣传片拍法的问题,国产剧悬浮的问题,剧在老调常谈,我们也免不了老调常谈。每一篇还都得为了避免被不友好的留言包围,而加上同一句金科玉律,“演员并没有什么进步,但这部剧最大的问题,不在演员”。这句话当然没错,因为不可能有作品脆弱到一个演员演技问题就能全盘拖垮,所以我们总会狡猾的用来当做安全的文章开头。就好像今晚。“迪丽热巴依旧没什么进步,但这部剧最大的问题,不在演员。”《公诉》正文我们之前写过一篇对迪丽热巴演技的分析,现在对比看这部剧,可以看出她同等比例地在犯同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再再再次提到,演员专业功底的体现有四个方面,声、台、形、表。先说前两方面,即台词功底,有一条台词技巧标准是 “好的台词技巧是有逻辑地传达文本信息,准确地揭示规定情境,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声音背后的情感、角色的个性与思想,塑造出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迪丽热巴能达到第一层标准,“传达文本信息,揭示规定情境”,能让人听懂、听清,但她无法达到第二层,就是靠声音来塑造人物特性,传递情绪,让观众加深对场景和人物的理解。之前她的原声剧如此,也用了原声的《公诉》也是如此。就拿剧里她和闺蜜的一段对手戏来说,这场戏是她上门来跟闺蜜求和,因为她饰演的安旎作为检察官,意外地和作为涉案公司法务的闺蜜对立,闺蜜因为她而受到了公司责骂,因而生气。安旎的策略是打感情牌,“真是怀念上大学那会儿啊,就算是吵了架,两个人出去吃一顿麻辣烫,开开心心的多好呀,哪像现在”,这里面包含的情绪可以有很多种,怀旧,对现实的喟叹,委屈,或娇嗔等,总之需要传递出人物应有的心境。然而整段话被迪丽热巴处理得非常圆整和平滑,加上她原音偏柔,就像在不含感情地朗诵一篇校园稿,可见其台词功底。面部表演也依然饱受外在优势的局限。明明是有个性和能力的女公诉人角色,但不知道是演员主观意识,还是主创指引,在这里面她为了维持漂亮,维持了偶像剧的演法,眼神也没有内容。她在任何人面前的状态都是零差别的,抿嘴笑、或笑出刚刚好的弧度,上半张脸则只有眉头微动,显得端庄而疏远。相亲对象跟她说话她是这样,闺蜜让老公给她敬酒,还有她对闺蜜孩子,都是一样。你能时时记起她是漂亮的迪丽热巴,而不是某个角色。但也正如开头说的,迪丽热巴演不好,很大程度还得归咎于剧本身的差。《公诉》和《后浪》有一个关键词是重合的,就是悬浮,不过悬浮的内里不太一样,比起缺乏生活观察,它更大的问题是主题和剧情的本末倒置。它不是用剧情来论证主题,而是用主题去解释和构成剧情,说白了就是为了这碟醋才包的饺子。为了什么醋呢?就是为了论证我国检察官,确切说是为了论证检察机关以及刑警队伍卓越的工作能力,近乎完美的工作表现。这作为主旋律正剧原本不能算问题,因为也有很不错的相关剧集,《警察荣誉》《山海情》等。这些优质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始终围绕切实的人,具体的事件出发,去完成主角的成长递进,最终突出与民生相关的,某一片时代风貌。但《公诉》的问题就是,它是反过来的,它只想要呈现这样的风貌,人和事都在为目的而背书。这一点从简介就能看出,整个故事是围绕女检察官安旎以及刑警队长何陆源(佟大为饰)来展开的,重点是通过种种案件,“展示新时代女公诉人的职业风采”。事不重要,人也不重要。先说故事,刚开始5集就已经糅合了很多事件:电信诈骗,网贷,赌球,杀妻,网瘾少年自杀等,也给出了追凶线索,即让人成瘾的缘由和推手,都指向了一家游戏公司。这其实有很多方向可以拍好,比如可以通过实感的细节,细密的逻辑,制造足够的悬念,在推向真相的同时,揭露社会暗面并完成对主角的搭建;也可以专注于人,通过丰富的群像人物,把主题落实。然而这剧里两样都不沾。先是像走马灯一样地给出事件、走追查公诉流程、没遇到任何矛盾就解决了,就像在放新闻合集,逻辑问题多到完全没有说服力。最典型的就是开头那个电信诈骗案,检察机关和潜伏在诈骗团伙里的卧底联系,让卧底和安旎交接证据,尽管诈骗团伙意识到了有内鬼,这事还是被完成了,除主谋外的团伙也被端了。中间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不交代,说不通的:检察机关和卧底到底怎么联系上的?诈骗团伙已经说了今天别出去,卧底都坐到了高层,一点反侦察意识都没有吗?为什么不能换个时间,或者换个地点方式?诈骗集团都给员工宿舍都装了摄像头,卧底怎么还能把证据拷贝下来,藏在发卡里而不被发现的?前后说不通,自然谈不上任何代入和共情。杀妻案也是,从凶手前期的沉稳可见,凶手心理素质不低,加之家里还举债来请律师为自己辩护,底气不少,他身上有不小的人性挖掘空间。剧却只是让安旎背了一通“关于认罪认罚的指导意见”,强调了一下抗拒从宽,反抗判严的条例,凶手就瓦解防线,交代全部了。缺乏心路层次和转折,写实性必然薄弱。全剧的细节也相当敷衍,缺乏支撑力。卧底因为交接证据,被诈骗集团制造了车祸加以谋害,卧底死时身边连血都没有。安旎出去走访大学生,询问网贷相关情况,随机进入教室,一上来就问贷款情况并表示要录音,大学生们居然毫无防备都回答了,无一例外。试问这些情境什么情况下才会成立呢?是想象之中吗?这也顺势让人物,包括应该展现“风采”的人物非常空洞,沦为主题的附庸。就说女主安旎,她的设定是飒且智勇,但只是靠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彰显,例如嘴上的夸奖、一些慢放镜头去展示。开头在没有任何事件铺垫的情况下,安旎上司就夸安旎“咱们这位江城十佳,浑身上下就透着一个字,飒。”这可以是对年轻检察官必要的鼓励和夸奖,可前后都缺乏事实论证,反而加倍呈现出了这个词的空。即使是最能体现人物智慧的审讯戏,也没有体现出安旎的智谋和策略,只是通过给嫌犯降智来强行衬托。那场审讯李全的戏,李全为了掩护主谋而撒谎,安旎看似用了心理战术,来回用的招数其实非常老套,就是用刑罚力度,加上细节追问来敲打李全,但李全轻易地被震慑了。现实来说,李全已是诈骗团伙里不小的头目,不可能对这些陌生,更不可能轻易被击溃,这样的弱化处理,只会显出安旎远远没有标榜的那么优秀。更重要的是,《公诉》选择了女公诉人题材,还应当展现一些时代特殊性,比如作为女公诉人在断案时,女性视角向的感知,对于同为女性的受害者的重要性等。剧里也都没有,卧底交接那个案子,全程都没有展现彼此作为“师门姐妹”而独有的默契(像卧底把发卡扔地上然后被安旎踩住,这不属于默契的一种)。也没有展现作为女公诉人的独特智慧——在安旎发现师姐出车祸后,就在不远处对着师姐捂嘴大哭,生怕不被诈骗团伙一并处理。对于受害者家庭,安旎更没有多出一丝关怀,在走访少年自杀案的家庭时,她会关心“你为什么要找我来代理这个案子”,却没有对那位失子母亲的生活,多几句问候。那换个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既然能被取代,也就谈不上什么魅力和风采,唯一功能就是担当说教工具而已。别的角色更谈不上立体了,男主是刑警队长,但展现能力和个性的空间都非常少,刻画他聪明居然还用“观察老房子电表,发现有一户用得特别多所以异常”这种古早桥段。安旎的闺蜜们,一位负责对安旎催婚催育,一位恰好就职于安旎需要调查的公司,而闺蜜们本身对于安旎的意义,彼此之间的友谊,都着墨不多,似乎只是为了促成安旎恋爱、以及作为对手的戏剧性作铺垫。没有故事,也没有人,还公诉什么?拍出这种剧,我还想控诉呢。音乐/配图《公诉》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