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任鑫对话傅盛:万物皆可被GPT,行业重构,谁将被淘汰?

任鑫对话傅盛:万物皆可被GPT,行业重构,谁将被淘汰?

教育

6月8日,在混沌直播间里,混沌创新领教、前京东O2O副总裁任鑫与猎户星空董事长、猎豹移动CEO傅盛进行了一场谈话,他们从各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在AI时代里,面对行业的重构,哪些人或许将被淘汰”的问题。


面对这场时代巨浪,傅盛提醒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要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工具性质强的岗位。


“很多岗位备受威胁。这些岗位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工作忘记了本身的目的,把一些技巧当成了工作本身。比如,使用Excel这样的事就无需由专人来承担了。”


但同时,他又鼓励我们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力,不仅能够在此次风潮中不受影响,还能乘风破浪,创造新的机遇。


除了风险与挑战,还谈到了:AI与非技术岗位有何关联?中国有没有在AI上取得成功的企业?如何具体把ChatGPT落地,实现降本增效?怎么用AI帮助人提高销售的效率?


对谈信息量巨大,营养含量颇高。


以下为对话的主要内容:


拥有AI系列课22讲的同学,点击免费听完整版对谈

混沌618·AI季活动,正式开启!618AI季开通会员限时立减 200 元,享500+好课,送任鑫AI系列课,加享三重好礼。


面对ChatGPT,从震惊到冷静


任鑫:你还处于对ChatGPT的震惊中吗?

傅盛:刚开始确实很震惊,现在已经相对冷静了,但我仍旧觉得这是一次底层范式的革命,因此我目前的工作基本围绕着ChatGPT展开。


任鑫:我知道您运营的猎户星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很多商场、餐厅使用的机器人便来自猎户星空。现在的机器人一般是手和脚在运作,而ChatGPT更像是大脑和嘴皮子在运作,我想请问您有没有把类似于ChatGPT的科技引入新产品的打算呢?


傅盛:我们正在引入。


1、以公司内部视角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让全员使用AI工具。我们深刻意识到:“替代你的不是AI,而是会使用AI的同事。”所以,全员AI是我们内部的一次自我革命。


2、以产品的视角来看,我们几乎所有的产品线都围绕着ChatGPT展开,比如您刚刚提到的机器人产品,以往一直是语音的交互,虽然我们把语音交互技术做到了很高水准,但是面对ChatGPT来带的AI革命,我们必须借风而上,完善产品的体验感。另外,猎豹移动的一些工具也在围绕AI展开生产。


但我始终认为,重视ChatGPT不代表要过度神话它。很多人担忧它以后会主宰人类,目前它的智商虽然可能已经超越了人类,但暂时还没看到它的自我意识、自我主动性。并且它是人类制作出来的,人类也可以对其进行教育。


它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大号的计算器,是人类活动的工具。它与我们所有人相关,是一次影响巨大的社会革命。我一直奉劝身边的人赶紧加入其中,但大家都很顾虑这是否有很大的泡沫,我始终认为试图创新的公司不应该错失这一次的机遇。就连马化腾都在财报会上表示,ChatGPT是百年一遇的机会。


ChatGPT是一款能够发挥极大实用价值的互联网产品。比如写程序代码这项工作,AI都有能力胜任,它引发的巨大波动肯定不是一个概念,我觉得大家不用去质疑这件事。


任鑫:了解。很多人都把ChatGPT的诞生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还有人说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相当于“语言的发明”、“iPhone的发明”等。那么,这些比喻只是大家为了表示震惊的感情,还是代表了对这件事情客观的判断?


傅盛:我觉得不同的比喻代表了不同的判断。一个人进行表述时,不管他使用了怎样的词汇,都是内心情感、情绪的流淌。


我认为它是一次生产力革命,这基于它和互联网的差异。互联网是生产关系的革命,不直接生产价值,AIGC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社会生产力,它把智能分发到每个人身边。就像蒸汽机把热能转化为动能,后面出现了发电机和电网,电成为很便宜的资源,全人类平等地使用它。有一天,AIGC变得普遍化、家常化,可以为人类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它相当于一名不知劳累的私人管家,永远候在你的身边,随时等着你提出要求。


要继续旁观,还是要往里跳?


任鑫:当蒸汽机和电力发明出来后,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实现了普及。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基础设施不太稳定。所以也可以理解一些观望的人,不确定因素存在太多,实在不敢贸然地往里面跳。


傅盛:AIGC是新的范式,这意味着过去很多经验可能都会失效。在此情况下,人的学历和能力反而不重要了,需要有胆识、有运气,能够一把抓住这样的机会。虽然说蒸汽机普及需要时间,但是在这段实践中,谁把蒸汽机用好了,就等于站在了时代的鳌头上。


今天ChatGPT所具备的能力是意料之外的,它的能力边界在哪儿,是必须等到它出现后才能进行测试,而不是先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当年做互联网有所成就的人也是这样,并不是所有人都很厉害,只是抓住了机遇而已。


任鑫:我现在看到好像是行业里面已经有积累的人会更加受益。比如微软在 Windows和 Office 里加上 AI 就很可怕,你公司的机器人加上 GPT 让它更好用很容易,但普通创业者想要借这一波 AI 去做操作系统、做机器人就很难。那么普通的创业者想要去借这一波做点什么事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吗?


傅盛:为什么OpenAI能做出ChatGPT?我可以稍微科普一下。


以前做计算机语言,大家都使用LP技术,它很像我们学外语的方式——教他主谓宾、语法、单词等知识图谱。这种路径就跟我们学英语一样,无法真的开口讲英语。而OpenAI则给它完全不同的语言环境,天天对它灌输信息,有一天这个孩子真的开口讲话了。要知道,在OpenAI真的搞出ChatGPT之前,它几乎被当成硅谷的笑话。


我很多朋友也觉得通用人工智能就是个笑话,因为他们不敢相信这种东西会真的制作出来。其实,ChatGPT的技术复杂度并不算高,而中国在做大数据方面战功赫赫,根本不用担心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大公司也看到了这一点,开始投入在这方面的研发,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依然很难,因为技术和资源已经被大公司牢牢握在手里。


目前我对国内toc所谓的大模型相关的应用产品,并不看好,它们有时候有创意、有想法,但却没有能力做大。所以,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可以从身边做起,从手头做起。


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你可以尽量把自己的工作与ChatGPT相结合;如果你正在运营一家公司,可以将一些岗位与ChatGPT结合。在公司内部,先从小方面开始贴合大模型时代。


总之,先熟悉这个领域,可能在运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灵感。


当下的大语言模型并非没有缺点,很多人的心得和经验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常常并没有什么作用。想要它真的有用,就得让它和你的行业、你最熟悉的领域深度结合,而深度结合则需要细化你的领域,只有当你做的事情足够细时,才更容易体现其中知识的深度。


因此,我觉得第一步先把道路设窄一点。我们公司内部也有好几个团队在深耕这个领域,我告诉他们,如果每次开会他们能把产品定位讲述得很细小、很细节,我就会感到乐观。


把道路缩小以后,就能够观察到其中一些特别小的机会。就算是OpenAI,他们有一个特别长远的目标,但回看他们的创业路程,也会发现这一路上总是会出现一些小火花给了他们继续往前的方向。


任鑫:您刚刚提到,这一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那如果现在有混沌的同学拿他的AI创业项目给您看,您会在哪些维度判断他的项目是否靠谱呢?


傅盛:对我而言,如果你告诉我你打算做AI的产品,我不希望你先跟我说技术有多厉害,而是告诉我这个东西最终应用在哪里,越具体越好。


任鑫:你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自己训练的话,很多中小型公司在从零到一阶段觉得成本过高,而且也担心努力了很久之后,大语言模型突然升级,就会再一次被超越。


傅盛:我觉得分两类,一类是科技公司,另一类的企业内部制作应用。


对于科技公司,如果你的领域收得足够窄的话,就不太会产生莫名其妙的东西。当业务的开放度过高、层次过深,就容易产生很多风险。


针对科技公司的技术路线,可以拿ChatGPT的接口开发,还可以直接开发海外的应用。


对于企业制作的应用,可以考虑内部和海外。在内部方面,要放开场景的局限,但不要开放式地生成。另外,企业内部是小应用,不会产生过多风险,还是那句话:越具体越有机会。


大家不要让自己的东西被框住,放开思绪,大胆行动。


任鑫:按照猎户星空这样的公司规模,您打算怎么用这个技术呢?


傅盛:我们自己做出一个大模型。我只需要大概10亿参数的模型,这个成本会便宜很多。


这个模型首先为我们自己所用。因为开源成本过高,所以我弄完以后,可以给其他公司提供私有化。


比如,很多电商公司也想弄ChatGPT接口,这其实是一笔很大的投入。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平台,能够直接生成客服角色,企业把规章制度和产品资料上传后,就可以得到一个与企业相匹配的客服。


我认为未来大模型的制作成本会极大地降低。大公司们都会研发超级大模型,试图培养一个爱因斯坦,因此,一场“核战争”蓄势待发。


这已经不是拼创意的阶段了


任鑫:作为一个普通的学员,在日常工作当中,怎么可以用好 AI 来帮助自己?


傅盛:面对AI未来的大规模应用,很多岗位备受威胁。这些岗位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工作忘记了本身的目的,把一些技巧当成了工作。比如,作为财务去整理一份复杂的Excel,这件事的价值并不高,但是太多人把这件事当成工作的核心价值来源了。


在以前,这些工作必须由人亲力亲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Excel这样的工作就无需由人来担任了。并且,由于表格是格式化的,所以大语言模型在处理的时候几乎不会出错。因此,我觉得对于类似于财务这样的工作岗位,员工得首先运用人工智能,让自己的产出效率提升。


我始终觉得,工作就像踢足球一样,好的球员必须有收揽全场的视野。对于财务岗位,可以从财务的角度观察公司的经营。


我们得保持危机意识,很多工作看起来比较安全,但也存在被取代的风险,比如翻译岗,作为专业性和商业需求中间的翻译,人的存在感并不强,很容易被AI替换。甚至包括程序员的工作,也是将需求转换为SQL语言,绝大部分机器都可以做到。


因此,以前那个只要会使用办公软件就能找到工作的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任鑫:目前,中国有没有已经在AI上获得一些回报的企业?

傅盛:这是一个好问题,但我没有太过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我们每天在巨大的信息海洋里,我身处其中经常感到头晕目眩,有时候也很难找到方向。


我始终认为,正确的方向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前往,所以我强调大模型小工具,必须把大的方向细化为很多切实的工作项目。另外,我觉得这个时候拼的不是创意,而是谁能把细节做好,比如说我们的智能文档项目,光是技术构架就修改了两三次,一个产品里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完美完成,无数的细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想破头想出来的创意天下无敌,但其实全世界可能有一堆人在做。按照当下的情况,谁把细节做的足够好、体验足够完善,就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


这已经不是拼创意的阶段了,比如ChatPDF,它在智能读文档应用领域做到了领头位置,而我们团队之所以敢与之竞争,是因为我们把想把这方面做到极致,几十兆几百兆的文档都可以理解,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


任鑫:您刚刚讲的时候,我想到的案例就是ChatPDF。其实市场上这类读文档的应用差不多有一百多个,但是哪怕是头部那几个,传给它们同样一篇文章,读出来的质量也迥然不同,差异的存在便是细节之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您怎么看未来几个精兵强将带着一帮机器人就可以干活的状况?


傅盛:这种情况在硅谷已经发生了。硅谷现在的初创公司有大约一半的预算是用来购买各种计算机服务的,另一半预算留给人工。在以前,至少有80%的预算要花在人工上。


这个说法可能会得罪人,但不是不可能——在未来,行政法务等工作只需要一个人。比如,以前我们公司一个部门的法务离开了,新来的人一直想扩大队伍,后来ChatGPT出现后就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ChatGPT可以帮助完成合同审核,其中的风险点也会给出提示,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这个程度了,所以我觉得“几个精兵强将带着一帮机器就可以运营一家公司”的情况,在未来肯定会普遍出现。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回放


为什么把ChatGPT落实到工作中这么难?


任鑫:您的公司现在是怎么具体把ChatGPT落地,实现降本增效的?


傅盛:真正落地实施还是很难的,我刚开始在公司内部推行这一方案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参与。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一点点地做到之后,公司的竞争力就会增强。


一个公司的技术壁垒不会永远存在,没有什么是长治久安的。但能保证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公司的效率高一些。


任鑫:您在推动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和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我先抛砖引玉一下啊,之前我自己投的一家公司,他们反馈ChatGPT写出来的东西完全用不了,这家公司是以行业洞察为题材输出报告内容的公司。我教他们使用ChatGPT比我自己工作还麻烦,所以深刻感觉到推行这件事真的蛮难。


傅盛:我认为作为创始人,自己需要坚定。不管别人怎么看,你认定了就开始行动。


还需要了解细节,不能被员工提出的几个问题弄得晕头转向。你要知道,至少有一部分人愿意拥抱变化,找到这群人后,在各个方面去激发他。如果在公司持续营造这种氛围,推行这件事肯定能成。

如果推行失败,是你的问题,不是员工的问题。


再不济,不换思想就换人。


具体来讲,可以在公司里做一下工作小组、兴趣小组,CEO可以偶尔参加一下周会,然后把小组里有好奇心、有热情的员工设为组长,慢慢地氛围烘托了起来,推行ChatGPT也会容易得多。


任鑫:就像以前的大公司,很多元老员工不愿意用电脑,后来这些公司招进了一批年轻人,让他们来用用电脑,最后电脑普及到了全世界的大小办公室里。


那在这种新的环境下,领导人的组织方式应该也有所变化。AI一旦在办公室里全面使用,每个人掌握那么多AI 工具,对于现在的公司怎么管怎么组织会有什么变化呢?还是说跟之前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大的计算器?


傅盛:我觉得没那么复杂。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大计算器、大电脑,很多事情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人员的管理与以往并无太多不同。


任鑫:有一个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每次都会被问——在AI时代,怎么教育下一代?


我的孩子五岁多,已经在用ChatGPT了,其他AI也有使用。作为家长就会担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身上是不是就没有竞争力了?考上的学校厉不厉害也没啥区别,因为人工智能那么厉害。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用AI,以及在AI时代,教育还有没有意义?


傅盛:在未来,AI与人类的竞争在于比谁的脑洞更大。在思维的平衡性方面,可能AI还是要更胜一筹,但大语言模型存在一个bug——它的思考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人类智慧能达到的思考深度和大语言模型的思维平衡性,是一个天平的两端,互相牵制,同时也互相启发。


我认为孩子长大以后的世界可能是《黑客帝国》的和谐版本,人与机器同时存在在一个世界里,但是和谐共处、相互交融。


以后是一个更加多元的世界,这导致竞争的差异化。在此背景之下,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和目标感。


在传统的教育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把“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该建立什么样的家庭”等思考灌输进孩子的脑中,孩子失去了独立意识,也丧失了创造性。


好奇心也是今天很多孩子所缺乏的,大众教育中把孩子培养成“顺从的人”,基于现实的考虑扼杀了他们对未知的热情,以至于变得唯“功利”和“实用”至上,好奇心被掩盖在此之下。


在AI普及的时候,人对技能的掌握需求会被弱化,因而独立思考和好奇心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凸显。


任鑫: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等意识都是现在的大语言模型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需要朝着它不擅长的方向努力。而大语言模型十分擅长做题,它可以把全宇宙的题都做一遍,在此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大脑,我们现今的应试教育就相当于用训练大语言模型的方法来训练孩子,试图把孩子变成一架超级通用答题机。


注重差异化竞争,不要与ChatGPT竞争它擅长的部分。


找到让你屹立不倒的支点


接着,这还有一个问题,有同学问您,一些具体的行业,包括农业生命科学、采购领域等有没有应用AI?


傅盛:我了解到,在生命科学领域,2020年AI发现了超级抗生素halicin。这对生命科学领域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对抗生素的寻找陷入了停滞期,研发人员使用传统的方法寻找新的抗生素时,总是重复地找到相同的分子,因此新抗生素的发现步履维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通过过去抗生素的所有分子结构找到了超级抗生素,为人类在抗生素的寻找和研发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我预计在未来,AI在生命科学领域还会有所突破。


但是在农业领域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个周期太长了,而现在具备的数据根本不够。据我了解,现在的农业还要继续运用上一波的科技。上一波的科技对农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且改变极大。比如,拖拉机上面装监控,可以清楚收割的粮食量,也能够根据气候状况推荐适合的种子类型。另外,现在的杀虫设备也很方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杂草和害虫,并自动洒出除草剂。所以前一波的农业技术还未过去,以AI为主的农业技术革命什么时候到来,我无法预测,但同样也很期待。


任鑫:现在很多同学对AI的关注,都是关注它带来的职场问题,我把这些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进攻型,这些人对AI很感兴趣,希望想办法加入其中,尤其是非技术人员;一类是防御型,他们未必对AI感兴趣,只是对AI可能会引发的职业危机感兴趣,怕自己会被淘汰。


那么,职场人应该怎么在AI背景下做好规划呢?您有什么建议吗?


傅盛:我觉得进攻型的人要保持进攻,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策划出与AI相关的工作方案,领导看到你对工作如此强烈的热情也会很满意。


有本书叫《正面领导力》,作者把人的状态分为两种:线上和线下。线上代表了积极主动拥抱新事物、新挑战的心态;线下则是被动和等待的心态。其实,大部分都是线下状态,但是根据现实情况,如果长期处在线下状态的话,很容易被AI替代,因为AI是任务型的工具,它可以写文章、做Excel、设计PPT等,而这些工作内容覆盖了很多工作岗位。


因此,不管你的技术水准如何,一定要想清楚身处的岗位有哪些职责,哪些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让你屹立不倒,而哪些能被AI轻易替换掉。


对于一些决策型岗位,可以试着向上一层思考,站在比较职位还高的人的视野去思考,但是要站在下一层执行,这样你的方案才会更落地。


另外,对于防御型的人,我想说,AI是防不住的。坦率来讲,其实我们已经在各方面落后了,历史节点中一些诸如微软、苹果等引发的浪潮虽然立马也波动到了中国,但是各个行业的变化速度还是有点滞缓,公司内部的增效也比较缓慢。


AI对于不同行业的冲击,速度和程度都有所不同,有些立马就有反应,而有些迟缓一些,但是影响肯定会到来的。


任鑫:在销售方面,有没有什么案例是用AI帮助人提高销售的效率?


傅盛:案例我目前还没有,但是我们有想法。比如线下最难的是培训和考核,因为它太自由了,所以应该对话术进行统一的培训。还可以把线下销售的问题收集起来,做一次知识提取,变成培训内容的课题。


在销售管理方面,我觉得好的销售应该是专家型的,他不仅足够了解产品,还具备很强的销售技巧。所以公司要对销售进行考核,重点考核销售过程,而不是销售结果。


而AI可以帮你减轻相关的工作量,它可以把工作标准化和简化,在旁边督促和引导销售的工作。我们公司的销售人员反映AI相当于一名私人导师,会对每次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和提醒,还会监听电话,监督他在销售过程中的表现。


所以,AI能够很好地运用到销售领域。


任鑫:最后,请您给那些还不懂得怎么使用AI的人一些建议,有什么小事可以先做起来,帮助大家在未来更好地融入到AI时代?


傅盛:对个人来说,需要多尝试,结合自己行业的东西,有战略性、目的性地使用AI,而不是一种猎奇心态。


对公司来说,你需要慢慢地行动,不要一开始就来一场暴风骤雨。一项大的行动背后,都是无数细小的动作组成的,先找到方向,然后坚定地、持续地前进。


以上仅为直播内容 1/5,回放即将上线,
扫码购买AI系列课即可听完整内容



混沌618·AI季活动,正式开启!

618AI季开通会员限时立减 200 元,享500+好课,加享三重好礼:

1. 加送 2 套实战 AI 系列课,聚焦工作场景拿结果

2. N个AI资料入门资料包,AI小白入门必备

3. 纪念版实物礼包1份,包邮到家(限时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傅盛:大模型的弱点,才是我们的创业机会中国驻缅甸使馆解救多名被困妙瓦底中国公民;周鸿祎称不会用GPT未来会被淘汰丨早报郑嘉颖「披荆斩棘」2集就被淘汰?自爆将减产回归家庭 吴奇隆「肿」么了?52岁近照曝光 真实身材现形网吓坏傅盛:大模型普及化时代到来,应用开发者应笑醒在深夜宾大访校记周鸿祎称不会用GPT将被淘汰;小米辟谣武汉总部35岁以上员工只保留10%;“挖呀挖”黄老师关闭打赏;苹果赚走智能机市场超8成利润任鑫:如何用一思维玩转ChatGPT?“唱跳双废”的秋瓷炫四公被淘汰?网友坐不住了:节目没她我不看!2023上海中考将至!预计参加人数10万+,40%的学生将被淘汰?孩子高中去哪儿读?一觉睡醒,ChatGPT 竟然被淘汰了?8点1氪:小米辟谣35岁以上员工只留10%;周鸿祎称不会用GPT的人会被淘汰;极兔11.83亿收购顺丰子公司任鑫:用了ChatGPT后,一家文案公司凭什么能值100亿?深度好文|未来,哪个行业最不容易被淘汰?苹果今年最重要的产品,售价或超2万/小米否认裁员35岁以上员工 /周鸿祎:不会用GPT将被淘汰GPT冲击医疗,医生怎样才能不被淘汰?大模型时代的程序员:不会用AIGC编程,未来5年将被淘汰?为了你走遍草原 第七章超好用的电动螺丝刀,动力充沛拧螺丝不费力,轻便小巧,万物皆可修专访傅盛:百年一遇的机会,终于来了万物皆可“Barbie”!和芭比联名的品牌快要绕地球一圈了!23上海中考将至!40%的学生被淘汰?高中去哪儿?热度超30亿!年轻人疯狂追捧,恋爱、工作都信它,万物皆可MBTI傅盛:应用生态决定大模型公司的商业价值万物皆可数学?全美殿堂级数学本科项目,替你敲开高薪行业的大门!番茄酱,酱油,泡菜,万物皆可冰淇淋?伦敦怪味冰淇淋店的“黑暗料理”!“等不到成长就被淘汰!”ChatGPT领衔洗牌翻译业,澳中从业者悲鸣为了你走遍草原遭遇杀猪盘(3)万物皆可卷,快来解锁全麦饼皮的创新吃法~3亿人将被ChatGPT残忍淘汰?AI时代下,05后如何建立国际级竞争优势?对话 i 人事王景飞:不善用大模型,不与时俱进,终将被淘汰大厂裁员XYZ早财经丨武汉总部裁九成35岁以上员工?小米辟谣;“挖呀挖”黄老师关闭打赏;周鸿祎:不会用GPT将被淘汰被GPT重构的世界,普通人必须明白的商业逻辑小米辟谣武汉总部35岁以上员工只保留10%;周鸿祎:不会用GPT的人未来会被淘汰;特斯拉2023年度股东大会下周召开 | 邦早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