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营销,大模型真的有用么?
咱们去年曾经在《千亿参数的广告模型,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详细介绍过大模型的威力。当时,就有读者在后台留言:大模型看上去很厉害,可它怎么影响我们客户关心的投放效果呢?当时我回他说:别忙,技术进步得有个"浮出水面"的过程!今天,终于可以来聊聊这事儿了。
说到客户感受的投放效果,我在《广告营销怎样摆脱玄学?》里面也提到,其实无非还是三大指标,"成本、起量、稳定性",这些就是投放效果的量化表现。而那位读者的疑问也相当自然:你的大模型多少亿参数,AI能力多么强,是怎么影响这些业务指标的呢?
为了讨论大模型对效果的影响,我想先引入一些“中间指标”。以我的观点,广告系统能创造多少价值,无非是看“流量”和“数据”这两项关键资产。其中,流量是基石,它决定了客户的营销能有效触达的用户量级;而数据则是提升流量服务效率的关键,也是数字广告最有趣、最富于变化的部分。
这些跟大模型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模型带来了什么?看流量和数据
先说流量。流量跟流量,可不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场景不同、位置不同、交互不同,广告效果很可能是不同的。
情况复杂,客户又希望一键就能全部触达,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如果都用一个出价标准,出高了有些量上会亏本,出低了好的量又拿不到。怎么办?最好不要让客户花太多精力,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异构流量做挑选和评估。那么谁能做呢?当然是交给大模型了!
大模型通过对丰富的场景、交互、用户等特征的引入,对于流量效果的准确评估能力就会大大提升,这样一来,客户也就越来越不用纠结于哪些位置该投、哪些位置是坑,只要关注和表达好自己核心的商业目标就好了。
所以,流量的拓展,看起来只是在后台把广告位打通就好,可是更关键的驱动力,还是在于技术能力。只有把异构的广告流量,用同一个模型准确地评估出真实效果,才能让客户放心地把预算放开到全部广告位上,花更少的钱,触达更广泛的流量。
再来说说数据,这个就更有意思了。
谈到数字广告,传统上对数据作用的理解,就是利用一方数据做受众定向。这条路,可以说早就被压道车压过多少遍了。然而,在今天的视角下,数据还有另外两个新的拓展方向。
一个方向,是由一方数据,拓展到投后的转化数据,比如电商购买、售后,或者游戏充值、LTV,甚至是私域沉淀和复用。关于后链路数据的价值,咱们聊过很多,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一个方向,也是咱们曾经聊过的,那就是从"懂人"拓展到"懂货",从而建立起"商品"这个层级上的数据资产。商品层级的数据资产最主要的意义,是将原来建模统计的粒度,由广告视角变成了商品视角。
所以,底层技术的升级特别是大模型,带动了流量、数据这两项核心资产的积累和拓展。而这些技术基建,落实在客户的营销实操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逻辑:首先,关于广告触达哪些资源,尽可能一键通投,覆盖更多流量;其次,在卖什么货的问题上,以商品化为根基,作为对不同广告标的的建模和理解基础;最后,在广告投给谁的问题上,把找人的逻辑交给系统来处理,并逐渐升级到“智能投放”。
这么说还有点空泛。下面,我就通过腾讯广告关键的产品变化,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一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营销技术,是如何浮出水面的。
流量一键投放,生意视角一盘棋
先说说广告触达范围的问题,也就是流量的拓展。今年,腾讯广告体系内的新流量快速崛起。比如,被腾讯人称为“全村希望”的视频号,和体量相当大的搜索,已经全面并入了腾讯广告的营销版图。
如前所述,这些新流量的并入,并不是放在同一个页面了事。实际上,视频号、搜索等新的流量热点,已经被无缝接入了原有体系,并且也将可以用尽可能少的素材实现通投。因此,这些异质程度很高的不同流量来源,被顺畅地统一在了同样的模式下,这将大大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而成本,也正是“三大指标”里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标准。
于是,客户在腾讯系投广告,当真是变成了一个平台,一个视角,一套素材,一盘棋。
再来看卖什么货的问题,这一点上最值得关注的产品进展,就是商品化投放。
商品化的概念,在电商行业中最容易理解:以往的电商客户,可能会对同一件商品建很多条广告计划;而底层的模型,也会将他们视作独立的单元来收集数据和调度决策。而在商品化的投放体系下,一来,引入商品作为建模关键以后,商品的品类、属性等大量新特征都能在标准化商品库中得到沉淀和聚合,同一商品的不同广告计划,将会在建模被当作同一标的来处理;二来,商品的一些静态特征,比如品类、参数,也极大地加速了新商品上架时的冷启动学习过程。
举个例子,虽然你的广告计划是新建的,需要学习期,但是广告里的商品是在其他广告计划里卖过的,那相应的数据自然就可以参考了,学习期也就缩短了;再退一步说,就算卖的是新上市的独家商品,腾讯广告通过行业深耕,也沉淀了大量的行业经验,足以给出合理的借鉴和参考。
因此,在“投商品”的思路下,客户关心的这几个关键指标——起量、成本和稳定性,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在其他行业中,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组织投放和建模。比如游戏行业,也可以以某款游戏而非广告计划为标的做投放,还可以根据其同品类的其他特征快速挖掘合适的人群。在它的前一阶段,这个理解游戏细分品类和属性的基建工作,在腾讯广告被称为“游戏知识图谱”,其基本思想,跟电商的商品化底层是一脉相承的。关于游戏行业的情况,咱们回头找时间单谈。
而关于“广告投给谁”的问题,过去一年间大家讨论最多的,莫过于“脱包”了。
曾经被认为是腾讯广告投放关键环节的“二方人群包”,去年在短时间内下线,还引发大家关于定向的一些讨论。此举当然是有平台的考虑的,一方面,原来经验丰富的头部客户虽然护城河被打破,感受到了竞争压力,但从另一层面想,头部客户不用一直在那一小撮人里面持续参竞“内卷”了,单人成本会降低,也给到中长尾客户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整个生态也会更加健康。
脱包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将人群挖掘这件事,从“碳基”的人类经验驱动,升级到了“硅基”的算法建模驱动。而突破人类经验边界这件事,大大提升了品牌在营销是“依靠数据找到合适受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显然就是来自于大模型带来的数据建模能力。这一点,可能不如ChatGPT那么直观,但在商业领域的价值,却一点也不小。
在大模型的基础上,腾讯广告将推出一脉相承的新能力——面向各种营销目的的“智能投放”功能,包括APP智投、线索智投、商品智投等。其中的“智能”,是说客户在设定好优化目标、预算限制和期望ROI之后,接下来的人群选择、出价调整和加减预算等动作,都交由系统来处理。智能投放能交给系统主导的东西更多了,如果靠谱,对优化师的工作量将是个巨大的解放。
从底层逻辑上看,以上都是大模型浮出水面带来的产品变化。
数字营销,是一个逻辑和实证支配的领域。要打破玄学的魔咒,向科学要广告效果,那就需要底层技术的不断升级,同时要让成熟的技术渐渐浮出水面,直接服务于户的体验和效果。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腾讯广告在大模型上的技术进展和相应产品变化,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技术浮出水面”的过程。当然,从底层技术发力,是困难而正确的事,并非在一朝一夕可以见到成效。
对广告主而言,上述趋势也很有启发:一方面,不能只把广告当作生意的引流环节,更要从生意的视角来理解广告营销前后链路的逻辑,充分从广告标的的视角做好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另一方面,广告主自身也要尽快加强如建模能力、特征挖掘能力的技术储备,积极与媒体平台建立合作,方能在未来智能投放的大趋下占位先机。
加入星球,探讨用户增长与变现专业话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