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不为人熟知的学科,构建了我们日常生活
《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 限时特惠包邮¥19.3(原价¥39 ),2022年7月20日活动结束。
东方明珠,上海中心,CCTV大楼......这些代表城市“门面“的建筑构成了我们对于一个城市最广泛的认知,然而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地标建筑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关联甚少,但河边步道,商业中心前的广场,小区旁的公园......这些公共空间却是密切的参与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说建筑师,塑造了城市的形象,那么塑造了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主要归功于景观设计师。今天要推荐的这本《牛津通识读本——景观设计学》,就带你了解这个重要又有点神秘的学科。
__
究竟什么是景观设计学,这个问题自这门学科诞生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光从学科的命名上,就有诸多不同的解释。本书的英文标题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译为景观设计学,但其他译名,如景观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园境建筑,地景设计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的使用着。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复杂性与模糊性。
本书作者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景观设计学长期不受重视,和他这个具有误导性的名称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公认的这门学科的“祖师爷”,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德,也对此困惑不已。单纯的景观(landscape)不合适代表这个学科,因为人工设施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建筑(architecture)也肯定不合适,而造园,或者园艺(gardening)更不合适,因为从尺度来说,造园要小的多。奥姆斯特德曾经提出过“森林实用艺术”的定义,已经尽可能的涵盖了景观设计的意涵,但却仍然无法完全概括景观设计的全部。
纽约中央公园
网络百科里,景观设计词条上写着“该学科是一个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土木工程,结构,园艺,环境心理学,工业设计,植物学,土壤学和艺术的综合性学科。”而在本书中,作者从该学科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他的理论基础等多方面,试图用这一本小册子对景观设计学做出一个较全面的定义。
本书的第一章介绍了景观设计学的起源,试图从根源上解释本学科的覆盖范围。第二章则列举了世界各地四个范围内容迥异的项目,展现了景观设计的广泛含义和多元背景。
如果说建筑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环境的象征,那么介于自然与人造中间状态的景观设计,则在历史发展中,在两者之间不断的来回摆荡。本书的第三到第十章讲述了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景观设计发展的各种思潮,探讨了人与自然如何平衡及取舍的问题。
早期欧洲人在设计花园时,秉持着“征服自然”的思想,比如将凡尔赛宫花园里的植物修剪成一个个方正的绿砖,以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纯粹的装饰由于没有任何实用性而得到了大力的批判。景观设计也从早先纯粹的装饰性和“征服自然”的雄心里解放,慢慢将功能性融入造型中去。
凡尔赛宫花园植物
城市光污染
与此同时,城市在更新换代中产生了大量荒废的土地、工厂、死角,如何通过景观设计重新激活这些区域,治愈这些土地,也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除了零星分布在城市中的点状景观,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如何梳理水系,分配绿地,乃至从视觉上将城市天际线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这些又需要设计者将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全盘考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