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隐入尘烟》火了,但那对卖艺谋生的山东夫妻却不为人知...

《隐入尘烟》火了,但那对卖艺谋生的山东夫妻却不为人知...

情感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电影《隐入尘烟》,最近被讨论得太多太多。

两个生活在西北农村、从不被人待见的男女,结成了夫妻。

在贫瘠的生活里,吃着吃不完的苦,又直着不愿弯下的腰。

劳作、搀扶、相濡以沫,认真地活着。

有人说,这是两个于卑微处谋生的人,在努力擦燃火柴,点亮彼此。

图源:《隐入尘烟》

而今天我想写的,是一对现实中的夫妻。

贫穷,相伴,艰难求生,他们有着与马有铁、曹贵英这样的农村夫妇相似的模样。

在时代翻涌的浪潮下,他们也曾差点被淹没,喘不过气。

但窘迫之中,他们一起拼命搭建着生活。

他们让我看到,一个普通人在无常的洪流中,所迸发的那股强大生命力。



01

20多年前,山东嘉祥县的麦田边。

一个15岁的少年紧紧攥着手中的唢呐,朝着天,响亮地吹起来。

他叫刘国庆,那年,刚刚初中毕业。

他是从60里外的县里来的,为的,是寻一个名叫董兴华的老师傅,拜师学艺。

学的,就是唢呐。

图源:《百鸟朝凤》

这是少年为自己琢磨出的一条好出路。

华北平原,多的是像那样一望无际的麦田。

人也像麦子一样,世世代代,生于土地,长于土地,又归于土地。

一辈子遇上重要的人生节点,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就乐意找来唢呐匠们吹吹打打,热闹一番。

农忙之后,农闲之时,也爱听唢呐吹几支乐呵的曲子。

唢呐,就是村庄里平淡的生活旋律中,难得的高亢调子。

那是属于唢呐的“盛世”,艺人们靠着一把乐器,足以养活全家。

15岁的刘国庆,便决心学份手艺,讨口饭吃。

图源:《百鸟朝凤》

在师父的一支《百鸟朝凤》中,少年正式踏进唢呐生涯。

学唢呐讲究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耍不得滑,偷不得懒。

练气,就得拿空心的芦苇杆插进水里吹泡泡。

吹到连换气的间隙,泡泡都不会停。

练本事,就要连滴水成冰的天里都不歇着,

吹到唢呐杆里的口水,甚至都能冻成一块大冰棱。

刘国庆

刘国庆学了3年,从少年学成了大人。

18岁的他出了师,跑起了江湖,辗转于各个村庄里吹红白喜事,养活自己。

最开始一天能赚个五六十块,后来慢慢变成一百、一百五。

他很高兴。

更高兴的,是他认识了一个同样吹唢呐的姑娘。

她叫赵燕,从祖爷爷那辈起,家里就是吹唢呐为生的。

赵燕

从小在唢呐声里长大,她未发育好的耳膜被刺激,听力一年比一年差。

但她还想守着这门手艺。

两个本本分分讨生活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在庄稼地里,他们一起吹着唢呐,嘹亮的曲调仿佛在向天而鸣着对生活的憧憬。

他们想像父辈一样,靠手艺活下去,将手艺传下去。




02

但变故发生在几年前。

2016年,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开始了。

各地建起了红白理事会,规定农村的婚丧仪式,不许大操大办。

实际上,唢呐吹红事,早就没了生意。

过去新人结婚,唢呐匠们的拜堂曲,总是整个婚礼的最高潮。

可现在,年轻人爱拍的是婚纱照,爱办的是西式婚礼,酒席上的西洋乐完全取代了唢呐。

以至于如今唢呐一响,人们就以为要办丧礼。

但殡葬改革一来,不少地方的吹鼓手连吹白事也被叫停,不准动响器。

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唢呐风俗,被取缔了。


唢呐艺人们心里憋屈:

农村办事,最多找三五个唢呐吹几曲,一天才赚个百八十块钱,怎么就算铺张浪费了?

同样是音乐,怎么唢呐就是陋习,取而代之用音响播放,就算文明?

那几年,时常有民间艺人烧唢呐的事。

半辈子吃饭的家伙,再无用武之地。

他们围在一起,悲伤地将唢呐付之一炬。

浓烟升起,喇叭呜咽,仿佛最后一次,吹奏送别一个时代的悲歌。


河南、河北、安徽,盛行唢呐的中原地区,唢呐艺人几乎都陷入了生存困境。

刘国庆和赵燕,也彻底没了收入。

他们看着那把吹了小半辈子的唢呐,沉默地躺在那里,仿佛低低地发出哀鸣。




03

那段日子,是刘国庆和赵燕的至暗时光。

夫妻俩,小半辈子吃的都是唢呐饭,突然没了活计,可还有老的、小的要养。

再一想到传了几代人的手艺,就要断在自己手上。

愁得慌,也难受得慌。

但想来想去,两人不愿泄气。

树挪死,人挪活,不能吹红白喜事,那能不能再找到条别的路子?

偶然一次,刘国庆注册了火山小视频,又注册了抖音。

二人寻思:要不,在直播平台找找机会。

说干就干,于是一个属于他们的唢呐舞台,每晚9点在抖音拉开了帷幕。


他们觉得,自己算不上什么顶尖艺人,也不像别的主播有各种才艺。

但既然有把子力气,要吹,就卖力地吹。


即便他们的直播间,只能用简陋来形容。

几把凳子,吃饭用的桌子放着乐器,墙壁剥落斑驳。


但他们不偷懒不耍滑,就踏踏实实用手艺说话。

像从前在村子里跑活那样,会什么就努力演什么,不会的,只要观众点了,也学了再吹。

传统的,《金蛇狂舞》《锯大缸》《打枣》......

流行的,《千年等一回》《在希望的田野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一曲一曲,每晚一吹就是两三小时。



一开始,他们根本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粉丝。

可唢呐一响,来自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的朋友,纷纷涌进直播间。

他们从小对唢呐有印象、有情感。

长大后背井离乡,终于能在直播间里听见了城市罕闻的唢呐声。

顿时,就被拉回了故乡,拉回了童年。


夫妻俩实实在在的卖力,吸引来了120万粉丝。

平时一场直播下来,基本都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

有次赵燕过生日,三小时下来,打赏甚至上了万。

这是他们从前跑前跑后吹红白喜事时根本不敢想象的。

靠着直播打赏的收入,刘国庆和赵燕得以攒够了在济宁的购房首付,还买了一辆北京现代汽车。

当刘国庆回到嘉祥,看望当年的师父董兴华时,老爷子意外又欣喜:

本以为这老旧的手艺,要随着时代渐渐淡去了。

没想到年轻的一代,借着新的平台,不仅让天南海北的人听见了唢呐的嘹亮,还闯出了一片更大的天地。


走向萧条的唢呐文化,在直播间里,又活了。

夫妻俩本以为要被熄灭的生活,在直播间里,又被点燃了。

看着他们,我突然明白了那句老话:

唢呐命硬,不低头。

人就像唢呐一样,只要还有一口气,不放弃,就永远能吹得响亮,活得高昂。



04

刘国庆和赵燕的故事说完了,但民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其实不止他们,也不止唢呐。

很多在现代人眼里“过时了”的民乐,因疫情等原因失去了收入的民乐艺人,也在直播间找到了新的舞台。

河南有个“唢呐村”,不仅在省内很有名气,还去过深圳、新疆、甚至国外演出。

以前,村里总是响着唢呐的乐声,好不热闹。

可移风易俗,再加上疫情影响,线下演出减少,唢呐难以糊口。

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一辈也落寞得不愿再拾起唢呐。

直到唢呐艺人马春风,在村里支起手机,喊来老老小小轮流表演。

这个安静了的村子,又重新热闹起来。

而且直播几个月,打赏进账就已有两万多,超过了之前线下表演一整年的收入。

看到在这样的新舞台上,传统民间艺术仍有听众、有市场。

他们终于欣慰地觉得,像自己这样的民间艺人,仍有活路、有希望。


一个名叫赵霞的36岁老师,是独弦琴的非遗传人。

这是少数民族京族的一种乐器,演奏者通过独特的手法,可以在仅有的一根弦上,同时奏出两个音。

但京族本就人少,会独弦琴的就更少的,几近失传。

赵霞在弹奏独弦琴

赵霞开班授课,为的就是将这古老却冷门的民乐传承下去。

但疫情这两三年,她生活的边境城市因常态化防疫管理,教学难以维系。

她干脆转而在抖音直播演奏。

没想到这独特的乐器吸引了无数粉丝,靠着直播打赏的收入,她得以租用场地,也改善了生活。

“如果没有直播,我花了这么多心血想要传承的事业,也许早就坚持不下去。”


还有一帮盲人、肢体萎缩者组成的“北京山水民乐团”。

曾登上《国乐大典》和北京残奥会的舞台,参加演出谋生。

可疫情之下,演出被“无限延期”。

这群坚强残障人士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急转直下。

低谷中,山水乐团开始了抖音直播。

通过直播,他们的民乐传进了70万人的耳中。

靠着直播打赏的收入,团队活过来了,不少团员都实现了月入过万。

现在他们有了余力,还经常去做公益演出。


数据显示,抖音直播民族乐器主播覆盖品类丰富,总数达87种,观看人次超过61亿。

过去一年,抖音民乐直播累计场次超178万场,时长超过233万个小时。

这相当于在抖音直播,每天都有4200场民乐演奏会上演。

要知道,一个一线城市疫情前每天的线下演出场次才约为100场。

对比之下,才知道线上造就了怎样的盛况。

而且其中有87%的民乐主播,都能靠直播获得打赏收入。

民间艺人们,学艺数十载,寒暑皆苦练。

怕的是没人再愿意听传统民乐,心酸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走向没落。

但如今,借着直播,那弘扬国乐文化、让更多人听到丝竹之美的初心,终得实现。

他们一路挣扎着的生活,也得到了命运的眷顾。

尤其是一个月前,抖音直播还联合中央民族乐团共同发起“DOU有国乐”计划,致力打造民乐演出第二舞台。

将在未来一年帮助1000名民乐演奏者月入过万,让100名民乐非遗传承人获得开播收益。

看着短视频平台“救活”了这些美好却差点暗淡的传统。

看着那些传承者,通过直播打赏等收入,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

我无比感慨:

中国的民乐,和演奏民乐的民间艺人们一样,本就是生长于土地,扎根于土地的。

虽然旧的土壤渐渐流逝,但只要我们看见、支持,给他们新的土壤。

他们一定能继续生长,更加蓬勃。

因为这就是民乐的生命力,更是普通人的生命力。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隐入尘烟》这下真的隐入尘烟了给马有铁算完粮食账后,我发现了《隐入尘烟》的真正彩蛋《隐入尘烟》逆袭过亿,是今年最大的惊喜《隐入尘烟》,无常人间。《隐入尘烟》,真的隐入尘烟了《隐入尘烟》被下架,我们对三大命题的追问不能“隐入尘烟”逆袭!《隐入尘烟》票房破亿:尘归尘、土归土,唯爱永恒。《隐入尘烟》李睿珺: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导演|垂直入戏龙卷风健康快递 189《隐入尘烟》逆袭爆火,触动人心!电影原型地珍藏“河西走廊最绚丽的风景线”!《隐入尘烟》票房逆袭,看哭所有人:他们“卑微”的生命,不应该被遗忘!《隐入尘烟》:创造了暑期档属于文艺片的“票房奇迹”《隐入尘烟》,还是失了现实《隐入尘烟》,绝不会“隐入尘烟”中国文艺片排级,《隐入尘烟》算第几?《隐入尘烟》电影里的河西走廊,也是我所拍摄的家乡眼看票房破亿,《隐入尘烟》究竟是怎么爆火的?咀外文嚼汉字(161)“下众后思量”与“事后诸葛亮”《隐入尘烟》“逆袭”预期票房破亿,抖音“带货”文艺片新顶流?安倍遇刺身亡也有好像死了亲爹《隐入尘烟》揭示的这两个命题值得深思《隐入尘烟》,乡土中国的暮歌,躺平一代的社会寓言 | 二湘空间戴锦华|《隐入尘烟》让我们看见不可见之人心理学史中的里程碑(十一)大脑是“王国”,是“巢穴”,是“箱子”《隐入尘烟》火了,更值人间清醒...看了《隐入尘烟》,才发现我对西北一无所知《隐入尘烟》,隐入尘烟《隐入尘烟》,失语者的爱情《隐入尘烟》:供中产“观看”的农民电影农民老海归蔡克华《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像我这样平凡的“失败者”​《隐入尘烟》:别再怜悯马有铁命苦了,他活的比你想象中高级精读丨《隐入尘烟》如何讲述了一种行将消逝的西北乡村生活《隐入尘烟》爆火:一部讲农民恋爱的片子,能给我们怎样的育儿启示?《隐入尘烟》之后,又一部深入西北故土的诚意之作来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