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这艘千年宝船,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
新加坡即将迎来建国57周年庆典,但是这么年轻的国家居然有着一艘千年宝船。它是哪里来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黑石号沉船于1998年由一位渔民发现于加斯帕尔海峡16米深的海底,距离新加坡约610公里。
打捞挖掘许可被德国人蒂尔曼·沃特方(Tilman Walterfang)及其“海底探索”公司(Seabed Explorations)买下,打捞工作共分两次进行。在1998年,公司在海底拍下了船内的第一张照片:
(船体保存相对完好,船内装有大量瓷器。)
由于船体附近有一大片黑色礁石,沃特方将它命名为“Batu Hitam”,中文意译为“黑石”号。
根据黑石号1:1复刻的“马斯喀特宝石号”,是镇馆之宝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哪个朝代的沉船呢?
那么,这艘船是去哪里的?沃特法带着一块木材去找专家分析,发现这是缅枷木,也叫菠萝格。那段时间,只有阿拉伯人会使用这种木料来造船。船体木板使用绳子缝合而成,而不是后世惯用的钉子固定技术。
综上,船舶专家鉴定,这是一艘满载中国瓷器回航阿曼的阿拉伯商船,也是第一艘被发现和发掘的古代阿拉伯沉船。
唐代时期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贸易联系
出水的7万余件瓷器中,有6万7千件是中国瓷器,其中光长沙窑就有5万6千余件。它们一开始都用大瓮装着,用八角和茶叶来填补中间的空隙,这样才使得瓷器保存得如此完好。
专家们猜测,这艘船可能先在扬州购买了瓷器,然后在广州购买大瓮进行装箱。
在这些瓷器中,还有惊人的发现——早在唐代,就有订制服务。
有部分瓷器的图案格外亮眼。它们不是中国传统的花、鸟、虫、鱼,而是有阿拉伯风格的文字和图案。
(中西结合图案的瓷器)
这从侧面反映出:那时除了买现货,也提供订购服务。这有可能是因为,唐朝安史之乱后,瓷器商家发现国外可能具有更大的市场,所以出现了“唐朝高定款”。
除了瓷器,黑石号上还有30件金银器、18件银锭和30枚铜镜。
其中有两件极为珍贵的宝物。例如八棱胡人伎乐金杯: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唐代金杯。杯高10厘米,呈八边形,杯面贴有乐师和胡人舞者形象,杯把和指垫上同样有卷发的胡人头像。
还有一个,是面扬州生产的“江心镜”。
江心镜,在唐代属于贡品,它的铸造工艺非常难,要“百炼”,而且在要五月五日端午这一天,还得在江心炼造。天时地利人合,非常难得。
这些文物的现世,不仅展现了唐代“国际化”面貌,也佐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亚洲文明博物馆的藏品不仅量大而且非常具有鉴赏价值,首套由义务导览员撰写的图文集《四海汇风华——亚洲文明博物馆百件珍藏》已经面世。这套图文集一共精选了100件文物,透过五大主题,把公众的观展体验从视听延伸到文字,不仅加深认识,完善亚博的艺术之旅。
编辑:LXX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