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没有“大学生”,只有”劳动力”
文章来自“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作者香帅(著名金融学者、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得到APP《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讲人)
6月7号,高考的第一天,成都牵手门事件的全网热度竟然盖过了高考的热度。第二天,在电商平台上,当事人同款裙子的热度也已超过“高考糕粽”,成为热搜榜第一。
再叠加最近几个月人人皆知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即使不愿意,我们也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上大学,可能已经不能改变命运了。
这一点也越来越被大众所觉察,不少人在网上发出灵魂拷问:就业那么难,高考那么卷还有用吗?
二三十年前,通过上大学改变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村庄的命运的故事,经常成为席间美谈。
比如京东老板刘强东,他父母是江苏宿迁附近的渔民,以前贫穷到什么程度呢?家里每年只能吃到一两次猪肉,吃完饭后他还要用开水去刷碗,这样就可以喝好几次汤了。后来刘强东考上了人大,还是全村人凑出了500元钱给他到北京上学。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刘强东创办了京东,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当年的这种故事振奋人心,让人感慨只要努力就有回报。但这个故事成立的前提是,当时的大学生还是劳动力市场的“奢侈品”。
1972年出生的年轻人,只有2%的人上大学,堪称“百里挑一”,读研究生的人更少,仅占0.11%。
可现在呢?2020年,18岁年轻人上大学的比例达到了59%,而研究生比例则达到了6.72%,换句话说,3个年轻人里就差不多有2个是大学生,而15个年轻人里就有1个是研究生。
随着高等教育人数占劳动力比例的逐步上升,人力资本的溢价则在持续下降。
根据数据测算,2022年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溢价达到最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劳动拿到的溢价,大体上只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高出30%左右,而这个数字在1982年是150%。
但是相比一般劳动者,他们付出了四年甚至更长的学习时间,以及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高等教育投入(这还没有计算为了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在前期花费的补习等一系列费用)。
做过投资的都知道,年化收益30%和年化收益150%,所相差的并不是5倍,在时间的维度下,这个差距大概是五十倍到五百倍。
鸡娃的高回报,大学的高回报,只是高增长时代的BETA,也是学历稀缺的特殊历史阶段为高端人才供给给出的溢价。
而现在,鸡娃对中产来说,已经变成一门赔本生意。
之前,“大学生”代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奢侈品,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会是新闻,就像奢侈品打折一样。
还记得那个北大学生陆步轩卖猪肉(其实是创业)的新闻吗?当时还掀起了一波读书无用论的讨论热潮。
现在,即使是北大学生真的卖猪肉估计也不再会是那么惹眼的新闻了,毕竟这几年北大清华学生扎堆去深圳中学任教,常春藤留学归来扎堆当留学中介,都被认为是美谈,高材生的“坠落”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对比高学历劳动力供给的爆发式增长,需求端的产业升级却是一个慢变量,不能一蹴而就,这就会导致中短期内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和“结构性失业”问题。
2005年至2019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本科毕业人数年均增速分别为9.1%、7.3%,但是,高学历劳动者的典型就业行业——金融、卫生、教育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的年均增速却低于毕业生增速。
不记得是谁说的一句话了,宏观经济上的“工程师红利”,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卷”。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的确是国家的幸运,却未必是个人的幸运。
所以,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没有大学生,只有劳动力。虽然残忍,但事实如此,不接受事实只会更加痛苦。
那么对于劳动力的就业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技能!
在用工单位的眼里,就是能否创造价值,能否解决问题——
干媒体的,有没有创造爆款的能力?写作、选题、拍摄、剪辑、编导、甚至取标题……
干营销的,有没有卖出东西的能力,创意、社交、文案……
体制内的,有没有协调能力、接待能力、写文件能力、识别眼色能力……
做技术的,能不能快速学习新知识、快速迭代……
律师,能不能解决客户的问题,能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
所以,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努力培养一项在数字化时代有用的技能,才是你未来的底气。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