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非常“抠门”的对象,你该怎么办?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文|读者:静思
最近,我老公去另一座城市开会四天。以往举办方都会供应午餐和晚餐,这次的举办方没有在第二天供应午餐,只有晚上的宴会。
于是,我在前一天临睡前收到了他发来的短信:我花了5美金买了“剩菜盲盒”。听完后我大为震惊,心想如果吃坏肚子怎么办?所谓“剩菜盲盒”,是你可以用低价(价格通常在10美元之内)买一袋“神秘”食物,这些食物都是餐厅当天没有售卖掉的东西,如果不被人低价买走,这些食物的命运就是被扔掉。至于“剩菜盲盒”能开出什么,全靠运气,物品因餐厅而异,面包、可颂、墨西哥烤肉、中餐盒饭……一切皆有可能。
我知道老公向来“抠门”,但没想到他的境界已经这么高了,开始吃“剩菜盲盒”了。但这个勤俭持家的男人表示:性价比很高、自己很满意。我感觉,他已经拿到了豆瓣“抠门男性联合会”小组的入场券。
互联网上有个段子说“女人抠起来要命,男人抠起来不要命”,在“抠门男性联合会”里,像“午饭自己带一顿不超过5元”、“一条内裤破洞后还要接着穿”、“6元的拖鞋坏了粘一粘能缝缝补补又穿三年”、“淘宝一件不到 40 元的普通外套穿了 7 年,平均算下来每天不到 2毛钱”,这些都是小组成员的基本功。
更“斤斤计较”的男生,他们坐公交车会数站数,如果发现差一站变价,立马下车,自己走一站;他们会自带染发剂去美发店染发,后来索性也不挑牌子了,改用妈妈的,反正不仔细看也过得去;他们的床就是,一张床=一个床垫+四个支架+自制“毛巾被包起来的海绵垫”床头。
《昨日的美食》剧照
不仅自己在生活里全方位应省尽省,和朋友的社交也秉持“0元购”原则。需要花钱的吃饭、看电影已经被淘汰;直接约去爬山、逛公园、去免费的博物馆和展馆。既锻炼了身体,又吹了免费空调和上了免费厕所,还能和大自然亲近、用艺术瑰宝陶冶情操。
谁说我们成年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的?
我老公一定能在这个小组里以“抠”会友,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别人晒出一双露拇指的袜子,他可以甩出一双八年“陈酿”的袜子;当别人晒出自己不超过五元的DIY午餐时,他可以自信地打开饭盒向别人介绍:看,我女儿儿子的剩饭就是我的午餐,孩子吃完老爹吃——纯正的“亲子套餐”。
汽车的保险丝断了,自己换;车轮胎扎了钉子,自己补;架子不牢靠,自己买材料修整……总之,他对抠门的定义很积极:不小气但绝不浪费、不极简但绝不奢侈。作为一名务实的工科男,他誓要将各种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包括他自己。
《节约摇滚》剧照
杰弗里.米勒在《超市里的原始人》一书里写道:“你的一生都在广告的委婉说法和同辈人的压力下养成了非理性的消费习惯。”我们确实容易用消费来为自己的快乐加冕,好像每一次的付费购买点击和新物品的傍身都是我们某种身份的展板,上面若隐若现写着我们想对旁人的低调炫耀。
所以杰弗里.米勒才会认为:消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画蛇添足的行为。我们得到了有惊人适应力的人类自我展示的能力,即语言、智慧、善良、创造力和美丽,却忘记了如何用它们来结交朋友、吸引配偶和获取声望。相反,我们却依赖通过教育、工作、消费获得的商品和服务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个人特质。
这些年,也许是在大环境和自我觉醒的“双重夹击”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走出消费主义的陷阱。大家惊喜的发现,原来平替也很好、原来自己动手也可以丰衣足食、原来不少东西修修补补真的还能用三年。
虽然也被贴上“抠门”的标签,但现在“抠门”的人,和父辈那代人的理念已经全然不同了。
首先,他们的“抠门”只针对自己。
抠门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别人也提出同等要求,尤其是在经济条件加过得去的情况下,被要求的那一方真的会留下阴影。
我看过一位网友说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一条裙子,70元,妈妈答应她考试成绩好就买给她。结果她考得很好,妈妈却给她买了一条丑得惊天动地的40元的裙子,就算她哭到要断气,妈妈依然不会给她买,还不停骂她“不懂事”、不准她哭。
不仅家长对她买衣服如此抠门,吃的也一样。家里很少买零食和水果,偶尔买一次,她多吃了一点就会被父母骂,所以她时候到别的小朋友家、亲戚家就特别馋。
关键是,她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差,比同时期的工薪阶层家庭要好,足够负担得起一条70元的裙子和日常水果的开销。
因为父母严于律己和律她的抠门的消费观,压制了她所有的欲望、食欲、购物欲,让还是孩子的她就觉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那么枯燥又没有希望。
《凪的新生活》剧照
“抠门小组”里的男男女女,他们展示的抠门才艺仅限于自身使用,绝不会强加于旁人。大家都抱着“生于天地、兀自抠门,我有我的欢喜,绝不染指你半分”的态度在抠门。
我之所以能接受伴侣“陈酿”的袜子、“具有历史价值”的背心,也是因为他只把“抠门”对准自己,我的消费观他绝不要求跟他同步。十几年的老夫老妻了,不强求、不说服、不搞道德绑架就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其次,他们秉持“我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的消费观理性购物。
“抠门”的人并不是不断压缩自己的生活体验、委屈自己,对于自己对看重的东西,他们也会大方入手。
就像我老公,他对外在行头都不讲究,几十元的T恤、超市品牌牛仔裤他都不挑,我买什么他穿什么。但他不喜欢委屈自己的脚,尤其是天天使用的鞋子,穿着不舒服时,真的是每走一步都闹心。所以,他会常年买自己喜欢的那个品牌,一次买两双换着穿,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享受。
对于我们这个普通家庭来说,有这样一个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着高约束力、对伴侣的消费观从不干涉、对孩子给予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抠门”老公,我的体验是非常好。
一个人爱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冲动消费、跟风购买是肯定不在其中。在到处给人种草、人均直播带货的今天,认清自己内心所需、戒断不必要的物欲、让自己的价值感不止来源于物质,这才是真的爱自己。
排版:城子 / 审核:同同
故事须真实可靠,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要求故事性强,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以第一人称叙事为佳,有相关图片更佳。
稿件字数5000字以内为佳。
稿件请同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