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哈佛败诉!亚裔学生赢得了这场长达9年的官司,以后华人进名校会更容易吗?
原告:一个称为“学生公平入学”的非营利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简称SFFA),自称2万多名成员。
被告: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
起诉时间:2014年
起诉原因:原告表示被告两所大学的招生政策歧视了符合入学他条件的亚裔美国人,违反了民权法。
起诉目的:希望可以推翻一个美国高等法院长达四十多年的判例——
允许高校将种族作为录取的考量因素之一,但禁止使用种族配额。
这件教育界的大案是这样开始的。
哈佛大学的招生考核包括学术表现、社会活动经历、体育特长、个人性格及综合评价等。其中,个人评级主要指申请者的个人性格和综合素质等,这些评分均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SSFA在分析了超过16万份的学生申请文件后发现,哈佛大学给亚裔申请人的性格评估一直低于其他族裔。
图源:time
所谓“性格评估”都包括哪些具体测评呢?
其中主要包括,是否有积极的性格、受欢迎程度、是否勇敢善良、是否受到广泛尊重等。
由此,“性格评估”作为短板,或是众多亚裔学生不被哈佛录取的罪魁祸首。而这项评估又是极具主观色彩的。
众所周知,亚裔在各类考试中,都有非常亮眼的成绩。
曾有一项曝光的数据显示,哈佛最终录取的亚裔学生SAT分数要分别比白人、西裔、非裔高出140分、270分和450分。
另有哈佛大学研究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仅考虑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亚裔
学生的录取率应该为43%,加上校友和运动员等优先录取的因素之后,这个比例也应该是31%。
但是加上课外活动等可以人为操控的个性评分之后,这一比例便跌至26%。
图源:AACE
SSFA认为,哈佛大学刻意在亚裔学生的个人评级中打出较低分,对亚裔学生设立了更严苛的录取标准。
哈佛方面则表示,追求学生种族多元化一直是其教育使命的一部分,否认使用宗族配额来实现目的,种族只是招生时的一个参考因素。
据此,双方展开了一场长达9年的拉锯战。
2018年10月:美国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开始审理哈佛大学招生程序中歧视亚裔案。
2019年10月:SFFA败诉。
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裁定:尽管哈佛大学的招生程序不完美,但在招生过程中不存在有意歧视亚裔申请者的问题,符合美国宪法规定。
此前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哈佛大学虽获判招生程序并无歧视亚裔,但因为这起官司哈佛大学确已改变了招生审核办法;
法官判决中也指出,哈佛大学在2018年之前有种族因素的评分考虑是个错误。
在下级法院败诉后,原告继续将案件上诉到美最高法院。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22年10月31日的庭审中,最高法六位保守派法官对允许在大学招生中考虑种族问题表示了极大怀疑。
大法官还讨论了几种保持种族中立的方法,包括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优惠、前10名计划、取消对校友和主要捐助者子女的优惠等。
经最高法院内部审议,在2023年的3至6月间,最高法院会最终对此做出判决。
最高法院的判决如期而至。
美国大学录取不能考虑种族因素,大学招生不应适用平权法案。
“平权法案”也是这次“哈佛亚裔歧视案”中的法律依据。
由此,如哈佛、北卡都将种族列入招生因素,来确保整体学生由不同族裔构成。
但并不是所有美国精英大学都奉行这样的政策,同样有很多不将种族因素列入入录取考虑的优秀大学。
如加州理工学院,亚裔美国人的新生比重从1992年的25%上升到2013年的近43%。
加州理工,图源:Bloomberg
事实上,“平权法案”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争议。多年来,许多白人学生针对这项措施发起法律挑战,并称相关规定构成“反向歧视”。
美国有9个州禁止公立大学采取平权措施,包括加州、亚利桑那州、密歇根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懂什么是“平权法案”。
20世纪60年代,左翼思潮认为“谁成绩好谁有权优先升学”的思想对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族裔”不公平,因此该“适当照顾”这些弱势群体。
1961年,肯尼迪总统签署了《第10925号行政令》(即“平权法案”),规定政府以及政府承包商在招聘雇员时,不得考虑申请人的种族、信仰、肤色等因素。这是平权法案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随后便被历届总统不断扩大。
图源:凤凰网
1965年,约翰逊总统发起了在大学招生、政府招标等情况下,照顾少数民族、女性等弱势群体的行动,以保障他们不会在教育及工作方面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据专家表示,“平权法案”政策理念不在于防止公共领域的歧视问题,而在于解决由历史问题导致的各族裔间资源分配极其不均的问题。
在美国的社会中,非裔西裔等少数族裔确实在获得更高的教育资源时处于劣势。因此,平权法案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其优势。
如促进教育公平;令少数族裔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激励更多少数族裔学生去追求高等教育;以及提升校园的文化多样性。
图源:Above the Law
但是,“平权法案”一直以来也备受争议。
2011年,奥巴马总统决定扩大“平权法案”在高等教育上的影响。在其执政期间,司法部及教育部在2011年及2016年建议学校在招生时考虑种族因素,以促进校园的多元化。
但是这一建议,引发了白人和亚裔的反弹。许多人认为,“平权法案”造成了逆向歧视。
“平权法案”看似有利于所有少数族裔,但是因为亚裔学生的成绩普遍偏高,会挤掉其他少数族裔的名额。因此,为了保证学校的多元化,亚裔学生申请名校的门槛便会比其他族裔的高。
比如,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中,亚裔录取者的SAT成绩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的成绩分别高出50、235、280分;
在哈佛大学的录取中,亚裔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分别高出140、270、450分。
图源:Vox
而且,即便是亚裔取得了相当高的分数,也可能会败在“个人品质”这个非常主观的评分上。
“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表面上是在说亚裔在录取过程中被校方歧视,实际上是探究“平权法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忽视了亚裔的存在;是否本身存在“不公平”。
今年6月,佛罗里达州18岁的华裔高中生乔恩·王(Jon Wang)申请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等藤校在内的九所美国大学,均被拒绝。
“作为一名亚裔,想被录取是更难的。”
王乔恩SAT成绩高达1590,数学满分,高中平均成绩高达4.65。
他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申请学校的时候,同学和高中辅导员都对他提出了“奇怪的警告”。
“他们都告诉我,尤其是作为一名亚裔美国人,想要被录取更难了,我一开始只把这种说法当作流言。”
尽管有所谓的“平权法案”,教育不公平仍屡见不鲜。
多数精英学校的录取流程中,有这样的三重标准:对亚裔要求最高,其次是白人,最低的是非裔和西裔。
可以想见的是,大学招生录取中允许考虑种族因素的“平权法案”政策被推翻后,将影响美国各地高校的平权行动。
尤其在精英院校,这将使他们被迫减少黑人和拉丁裔学生的比例,增加白人和亚裔学生数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