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示威者煽愤怒情绪趁机犯罪
◆专家指示威者藉机煽动情绪,利用骚乱掩护实施犯罪。 资料图片
分析:社会分歧满怒火 骚乱恐成常态
香港文汇报讯 从今年春持续数月的退休金改革风波,到近日非裔少年遭警员射杀引发骚乱,法国近期多次出现示威活动暴力升级的情况。纽约风险管理智库「RANE」分析总监利希滕斯坦周一刊文指出,纵观法国今次骚乱,示威者的愤怒情绪让抗议规模不断扩大,也给了潜在参与者可乘之机,但他们更多是藉机煽动情绪,利用骚乱掩护实施犯罪。他也提醒,法国现有社会分歧若无法在短期弥合,类似骚乱仍有可能随时发生。
文章指出,大规模骚乱起因有一定随机性,今次非裔少年奈尔被警员射杀就是偶然的导火线,引起法国少数族裔对警方长期种族歧视的不满。伴随事发影片在社媒迅速流传,即使法国政府迅速出面强调涉事警员做法「不可接受」,也无法短时间平息怒火。
示威规模愈大 参与门槛愈低
利希滕斯坦提到,在多次经历各类抗议骚乱的法国,民众与警方的对立情绪明显,当地高度紧张的社会氛围,加上少数族裔示威者之间的身份认同,让抗议活动快速扩散至全法各地。示威规模愈大,参与的门槛愈低,更多潜在参与者都会认为自己不再孤单,接连涌入其中。
利希滕斯坦认为,今次骚乱暴力升级在第三晚可见一斑。相较此前两晚多是示威者与警方在固定地点对峙,第三晚的抗议地点开始不断变化,参与者在社媒或匿名通讯应用程式协助下,开始有条理地在不同区域之间移动,个人想要隐瞒身份参与其中也更加便利。
骚乱具掩护作用 降究责风险
利希滕斯坦还注意到,少数族裔示威者出於对执法机构不信任,往往针对警局丶市政厅或政府机构发泄情绪。不过来到第三晚,多个商铺丶私企和交通设施也接连被洗劫纵火,且这种行为不仅局限於市郊,还不时出现在繁华的市中心,其背後动机显然与骚乱的导火线无关,更多是有人趁乱抢劫破坏。
文章强调,当暴力升级成为常态,示威活动就会被各式各样的人利用,包括但不限於各类反政府人士丶激进煽动者甚至犯罪分子。他们会寻求趁机利用暴力手段,达到自身目的。大规模骚乱也具有掩护作用,让个人融入其中,降低违法犯罪被追责的风险。
由此一来,骚乱的参与者诉求不一丶目的不同,更有人希望藉机继续「狂欢」,不论是警方加大执法力度,还是倡议采取非暴力手段的呼声渐起,都不会让骚乱戛然而止。利希滕斯坦认为骚乱的後续走向,相信仍是其规模逐步收窄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直至骚乱完全消失。
利希滕斯坦最後指出,法国的经济不平等丶少数族裔备受歧视等问题无法在短期解决,今次事件很可能是更严峻社会问题爆发的徵兆。如果法国政府无法尽快调和各方分歧丶寻找社会共识,类似的事件料在不远的未来仍会以某种形式重演。
--- 廣 告 ---
--- 廣 告 ---
--- 廣 告 ---
--- 廣 告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