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的瞳孔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unsplash、网络 | 图源
最近,一个网友发帖吐槽爸妈进房不敲门,被无数人转发:早上还在睡梦中,就听见父母「砰」的一声开门去阳台拿衣服,再「砰」的关门;更过分的一次,自己正在和朋友学习,亲爹只穿着一条内裤就闯进来了。父母太缺乏边界感,也难怪年轻人都不愿和父母住一块。不敲门,是一种权力
大概在每一个年纪都经历过父母不敲门就进来的尴尬,才会让人格外感同身受。明明知道你在屋里打电话或工作,突然闯进来大声说话;那感受,就是正当自己做着某事,便被忽然间推门而入的他们打断,吓得浑身冒汗。即使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坏事,可是那「哐当」的一声,却让自己下意识要收起正在做的事来躲避他们,真心有「做贼心虚」的感觉......父母年龄大了,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小,他们的世界也越来越小,唯一能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再有好奇的,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还活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很显然,随着孩子成年,不敲门的父母们,仍然渴望通过「共生」,来感受一个生命对自己全然的依赖。每当看到孩子关着门心里就会不舒服,好像自己被孩子抛弃了一样。因为敲门对父母来说就意味着「丧失」,丧失的是「完全把控一个生命」的自恋感。更离谱的是,还有父母认为这种所谓的掌控感是为了「表达爱意」,甚至「送惊喜」。就在前段时间,TikTok上有位外国母亲分享了一段视频,遭到网友痛批。于是第二天,直接带着钥匙驱车前往儿子家里,轻手轻脚走近儿子的卧室,打开了儿子的房门。事后,这位母亲还很得意地把自己的行为当成是给儿子的惊喜,还把看到的「惊喜」照片PO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果不其然,评论区全是批评的声音,其中一位网友的评论很扎心:孩子会本能地升起防御,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父母,视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哪怕父母初衷是关心也不行,毕竟,「爱又不是快递,还得开门才能拿吗?」锁门:
被堵的心门
青春期的男孩,沉迷小说,动辄锁门,叫都叫不出来吃饭。其实,这种看似充满叛逆甚至挑衅的行为,不过是在家里划定一块不轻易被打扰的角落,并反复向父母宣告:每次只要父母一进来,那仅有一点的私密空间也没有了。热播剧《少年派》中,林妙妙在发现妈妈王胜男进房间偷看了自己日记后,不仅当面质问,更是反锁房门,直接在门上贴上「禁区,危险,易燃易爆」的字条。说自己没有人权,跟猫一样没有隐私,躺床上不吃不喝。这些让父母感觉不舒服的行为背后,都是孩子极力在捍卫自己,保护自己的方式。从发展心理学来说,孩子从2-3岁就开始有了早期的自我意识,伴随着成年,孩子的自我意识越发明显。他的价值观会从「你」变成了「我」,「我已经长大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间」。而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孩子会不再只满足于做提线木偶,而是通过自己的各种反抗去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打造自己的心理空间。锁门,就像是一座「心理围墙」,门里承载着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而物理空间上获得的这种掌控感,自然会延伸到心理空间,让关系从孩子与父母进化到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扇门背后的安全感,
是双向的给予
比如,在门口挂一个会语音的小物件,这样爸妈进门前也会有个心理准备,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在一声清脆的「欢迎光临」中,就得以化解。但我并不鼓励你经常锁门,毕竟回避策略并非长久之计。尤其是在缺乏安全感的父母面前,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我朋友的爸爸,因为儿子锁门,就直接把门踹烂了。那么身为子女,不妨主动和父母沟通,把真心话说出来。让他们明白你锁门并不是对他们关上心门,也让他们明白:你打开门的前提,仅仅是来自他们的尊重。我昨天正在房间里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你突然不敲门就进来喊我吃饭,我感到很生气。毕竟我已经长大了,希望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但这并不代表我讨厌你们,不想让你们知道我在干什么。而是我也会有烦心事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希望可以一个人安静下来思考,待我思考完之后我会主动出来和你们交流的。下次你想告诉我吃饭时间到了,可以事先在微信上告诉我一声,或敲一下门吗?毕竟,在探讨敲门锁门这个问题时,个人评判和情绪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我们能在和父母的沟通中把评判的字眼(比如说你不敲门我真的很烦,你进来就不知道敲门吗?等等)摘除,父母也能更好地听到我们语言背后传递的意愿。因为很多父母其实并非不想尊重孩子,而是不知道怎么做。因为有些边界的建立,就是在鸡飞狗跳、互放狠话里磨合出来的。而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发出的需求信号,尽量少用权力,多用影响力。也要看见自己和孩子未分离的部分,完成心理上的分离,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那扇看似拒人千里之外的心门,其实只要轻轻敲一敲,就会吱呀一声,悄悄打开。1. https://www.dailydot.com/irl/mom-surprises-son-while-he-has-girl-over/- The End -
我们都说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也会说情绪是需要发泄的,其实情绪还是需要转化的。
孩子生活中受到父母的苛责,可以想想他们也是在做情绪转化,面对孩子的情绪信号,少用权力,多用影响力。
追壹心理视频号直播公开课,每天懂点亲子关系心理学,和孩子相处并没那么难。
扫码领取,同频成长
蝎子的瞳孔,7年资深心理咨询师,用温暖犀利的文字伴你成长,已出版《零基础心理学入门书:日常生活中的荒诞心理学》。点个“在看”,彼此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