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bilibili、《9号秘事》 | 图源
你能想象:被逼喝下整整19年前的过期母乳,是什么感觉吗?超级「好妈妈」苗也在儿子20岁成人礼时,为他精心准备了一份「惊喜」:她说,儿子小时候最喜欢喝我的奶了,长大后如果还能喝上一口肯定非常开心。无奈,儿子只好用小手指蘸了一点放嘴里,表情瞬间凝固成冰。前两天看新闻,有个妈妈为了督促9岁的女儿努力学习,狠心将其绑住。是啊,亲子之间,的确没有有多少伤害,是为了伤害而伤害。Netflix 热播剧《妈妈的遥控器》,就将这种「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读中学的儿子乖乖听话,妈妈干脆定制了一个「人生遥控器」。男孩考砸了,伪造成绩单。她便将那一天无限循环,直到他乖乖交出「真相」。儿子「早恋」,她不赞成,就将他的人生调至认识女孩前。总之,只要男孩「不听话」,就按下单日循环键,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男孩崩溃至极,一次次自杀,却一次次被妈妈用遥控器救了回来。无奈,男孩只能变成妈妈眼中「听话」 「懂事」 「优秀」的孩子。然后,在做了二十多年提线木偶后,找到遥控器,毅然决然选择与它同归于尽。但更魔幻的是,现实中无数父母,都手握这样一个人生遥控器。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文的不行,就来武的;正常的不行,就来扭曲的……《母爱的羁绊》一书作者卡瑞尔·麦克布莱将这类人定义为「自私的妈妈」。界限感很弱,孩子几乎没有任何隐私可言。自己也可能什么都跟孩子说。她对孩子的需求视而不见,且把孩子当成满足自我需求的工具人。而孩子一旦无法得到足够的关心和接纳,就不能够发展出足够健康独立的自我。就像小树苗,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滋养,活着都难,更别提长成苍天大树了。每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爱情故事里,必然也有一个同样自恋的人。一个电话不接,立马狂打几十个,美名其曰「我担心你出事」。去参加同学会,以命威胁不让去。说是「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下班稍微晚点,就质疑她肯定又出去鬼混了,还把她同事的电话都打一个遍。以至于她向他家人求助时,无人相信,反而劝她要对他好点。这个男人没有精神病,但做出来的事和《小敏家》中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徐正没差。而她,花了整整4年,才认清这个「深情」男人的真面目。午夜梦回,还常常被「我肯定会找到你,跟你同归于尽」惊醒。当然,也并非只有男性会「为爱扭曲」。只是相对来说,女性较少使用暴力。为什么女朋友总喜欢套用网上的「好男人」标准要求我,且经常变来变去的。我真的是凌乱了,总感觉自己怎么做都是错的。而一旦将自己的意愿凌驾于他人,「爱」也不再是原本的样子。此外,两性之爱之所以会变得扭曲,往往还与「退行」有关。所谓退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关系一旦深度发展,人就会不自觉地切换到儿童,甚至婴儿的心理状态。于是,在健康的关系里,我们会觉得活力满满,人都变年轻了。而在不健康的关系里,却只会觉得心塞,因为伴侣会退行成一个弱小且蛮不讲理的巨大小孩。TA看上去是那么敏感、脆弱、任性、情绪化,完全不可理喻。越来越多人笃信「智者不入爱河」,感叹爱不动了,爱不起了,不敢爱了。有多少时候,只是因为我们将「信念」视为 「事实」,才迷失在哈哈镜一般的世界里。所谓信念,就是指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事实,则包括人、事、物等一切客观存在。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着一切。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自恋的父母也好,控制欲过度的伴侣也好,无一例外都是先扭曲了自己的「信念」。他们自有一套关于「爱」的理论,并将其视为唯一准则。她视而不见,也不理解,只会觉得这孩子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健康之爱和扭曲之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真实地活在关系里。总是不由自主去合理化、无视或低估那些与我们想要相信的事物相悖的证据的意义。以至于,我们总是无法看到真实,而是活在自己的信念里。那么,扭曲的爱既然那么让人难受,为什么还能在两个人之间,稳定地存续下去呢?而另一方,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我很重要」、 「TA没了我不行」的感觉,自恋大大得到满足。于是在「扭曲的爱」里,形成一种施加者和受害者的合谋,甚至像家族诅咒一样,代代传递下去。「扭曲的爱」最可怕之处,在于它让你觉得不接受是不对的。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卷入这种关系中时,自己给自己念念「清心咒」吧:而如果你心里的爱已经「扭曲」了,自己也痛苦万分,想要寻求改变。当务之急就是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从扭曲的「关系里」抽离。比如,若对孩子过分控制,就尽量避免过激行为,一旦发现自己即将失控,就先离开现场,或向可信任的亲朋求助。可靠的朋友、网络支持团体、兴趣小组,或者是心理咨询……都会成为黑暗中握紧你的那双杀。最后,但愿你可以找一个真正懂爱的人,并与之建立一段真诚的关系。你会发现,在关系里疗愈关系的伤,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最美好的事儿。1.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母爱的羁绊》,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帕翠丝·埃文斯,《不要用爱控制我》,京华出版社。
3. 苏珊·亚克维,卡伦·威克塞尔,《存在主义治疗》,化学工业出版社。
如果你觉得家庭生活很压抑,被父母像素化管教着;如果你在感情中患得患失,期待与伴侣亲密又恐惧亲密;如果你总在亲密关系中感到不安,那你需要学习安全型依恋。
扫码添加你的专属心理营养师,领取2000+心理百科,200个心理主题计划帮你建立安全型依恋,更有亲密关系实用小锦囊,加我生活恋爱不踩坑!
点个“在看”,让爱回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