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放置于文末
高中的时候,并不是很爱学习,特别喜欢读各种闲书,基本上大部分历史类书籍都是那个时候读的,从轻松的《明朝那些事》到晦涩的《资治通鉴》,当然也有类似于《曾国藩家书》这样的书。
曾国藩,今天不评价他的历史功过,单独谈他对于拉动中国出版市场的确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整理出来的《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这本书从被整理,更是常年占据畅销书排行榜。
这本书的畅销可不是从今天,从清中晚期就开始备受推崇,“常凯申”就是他的拥趸之一,还以他为偶像,写下了《常公日记》,不过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毕竟“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到了这二三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大家对于管理学,成功学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学过了西方的管理学理论和被成功学洗脑之后,很多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迫切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管理学”和“成功学”的要义,这个时候曾国藩刚好就契合了这一需要。所以《曾国藩家书》一火就是三十年,从最早新华书店时期,到机场书店时期,到电商大促时期,包括今天抖音短视频卖书,都能看到这本书的身影。不过一本书卖的好,也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曾国藩家书》的确比四书五经,微言大义。多了很多实操的案例,内容也比较接地气。比如今天题目这一句,“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就是出自《曾国藩家书.用人篇》中“致九弟”的一节。原文是这样的: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时,若有陆兵千在彼,当易得手。内参吉南,系为弟处分统一军起见,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堪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
杏市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办大事者以多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很多人都读过或者听过这段话,也知道这一段用人的重要性,但是这里面的“办大事者,以多多选替手为第一义”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应用,很多人或许理解的不够全面。其实关于这句话,建议大家要弄懂三个问题:
第一,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想解决好的问题,还是想解决有的问题?
第二,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事还没成的时候来的,还是事成了之后来替的?
第三,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不断创新的“创新者”还是还是规规矩矩“律它者”?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想解决好的问题,还是想解决有的问题?从原文中就可以看到: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
意思是,一开始没有合适的,就先找人先顶起来。也就是说,曾国藩想找的这个替手,并不是一定要做的多好,多优秀,而是能够先订上来把工作担起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追求好不好的问题。再看看第二个问题,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事还没成的时候来的,还是事成了之后来替的?
这个可以推论,一个能力一般,或者不太合适的人,是没有办法把一个“事”做成的,所以,大概率,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曾国藩已经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来接替曾国藩后面的工作的。再看看第三个问题,曾国藩想找的替手,是不断创新的“创新者”还是还是规规矩矩“律它者”?
前面两个想清楚了,这个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既然是曾国藩已经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来接替曾国藩后面的工作的。那么曾国藩需要的并不是他来做很多“创新”的工作,而是按照曾国藩在前面已经制定好的方略,已经试行过可以的方案,萧规曹随,做好执行的这么一个角色。所以,综上所说,曾国藩所说的: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所说的是:能做成大事的人,要在自己把事情做的差不多“有模有样”的时候,及时把事情交给能够“按打好的样”,把重复的工作执行好的人。那么,为什么曾国藩一开始不考虑直接找一个“创新者”呢?事实上,想找到一个“创新者”太难了。还记得在之前的文章《有什么能力,是确定能够“逆天改命”的》里面对于创新者有过这么一个定义:
使用非确定性的方式,整合多重维度的资源,解决具体问题的行动,得到超出付出的收益,就是创新!非确定性的方式,意味着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规章制度,甚至没有历史经验。
多重维度的资源,意味着需要不拘泥于原有组织内部,而是从横向,纵向等多方式找资源和方法。
具体问题的行动,意味着创新不是臆想出来的,是要符合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
超出付出的收益,意味着不去搞类似于永动机一样的伪创新,也不去搞p2p这样的概念游戏。而这样的人,大部分时候,只能在工作中慢慢发现,“以待徐徐教育可也”。而不能作为一个期望。
事实上,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领导往往都会有这么一个问题:
一方面自己没有能力成为一个“创新者”,而把事情成功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队身上。同时另一方面,当他真遇到一个“创新者”把事情做出来之后,又不愿意放权,还想着把之前放下去的权力再收回来。这个或许就是许多高阶领导所容易犯的错误。那么怎么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呢?关键还是要让自己成为这个“创新者”。在人生这么“一个多元指标,没时间限制的无限游戏”当中,圆方发现,“创新”本身是一个极其“稀缺”的能力。绝大部分人,其实都不具备“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能够按照规定动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比例其实都不超过20%,而能带领团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的就更低了。一般来说,能够做到克服“贪嗔痴慢疑”的自律者,就基本已经战胜了80%的普通人。而能够掌握管理技能,克服本能反应,成为一个合格“律他者”,又战胜了剩下20%的80%,大概挤进了前4%的位置。而如果一个人能够成为“创新者”,能够做到:使用非确定性的方式,整合多重维度的资源,解决具体问题的行动,得到超出付出的收益。这个时候,他大概又战胜了剩下4%的80%,成为了人群中1%的塔尖。或者说,只要你能成为“创新者”,大概率你就能挤进去同龄人区间的前1%。而众所周知,能成为“同龄人中智力,体力,意志力的前“1%”,是一定可以改变命运的。在上一期文章中提到了,成为创新者的五个维度,以及十个工具,分别是:工具:5Why追问,创新的七个来源
工具:复盘四步法,头脑风暴法
工具:搜商SQ,一抄二改三研发
工具:5H2W 汇报工作,PREP结构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