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广联达董事长袁正刚:职业生涯很想把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做好|36氪专访

广联达董事长袁正刚:职业生涯很想把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做好|36氪专访

公众号新闻

变化不能太优柔寡断。


秦明

编辑石亚琼

来源|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

封面来源企业官方

头部公司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刻画着所在行业的演变轨迹。
在建筑业中,广联达无疑扮演着这样重要的角色。2023年是广联达“九三战略”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组织变革的一年。
就在70天之前的一场董事会决议中,创业25年的刁志中决定退居幕后,正式将接力棒传递给新一代。知命之年的袁正刚,接任了广联达董事长的职位。
将人生大量的黄金职业时间投入到广联达的发展中,这位新董事长告诉36氪,自己很早就感性地定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把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做好。基本上随时都在工作的他,希望能够不仅“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也能让“让每一位建筑人有成就”。
将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走访客户,是袁正刚的一大特征。不止于国内,去年7月份,袁正刚走访了美国大量建筑类企业,今年5月份,又走访了欧洲5个国家。
在他看来,数字化将成为未来5年或10年之后,建筑企业新的优势,关键在于谁先打造出来。中国建筑业与全球主要国家的数字化进展相比,目前至少是同一水平。但是在对数字化的认同和重视程度,以及管理的体系化上,欧美还是比中国高。
数字化转型是当下建筑业的主旋律。包括工业化和绿色化也需要数字化来支撑。不过,无论如何,推进建筑产业进步的还是人的创新。
如今,建筑行业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有很多外部因素让建筑企业必须要变”。这位新董事长,同样需要带领广联达去“变革”。

以下是对话的采访实录(经36氪编辑、节选):

关于新董事长袁正刚自己
36氪:2023年,广联达企业经营策略会更激进还是更保守?
袁正刚:肯定不会保守。企业必须要发展,也需要变化。因为行业在变,客户在变,如果我们不变或者变得慢,就会落后。不过我们也不是盲目激进,而是要真正理解行业和客户的需求,明确我们要朝什么方向去变,然后坚定地去变,这样就没有问题。
其实我一直在反思,我们从2017年到现在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大家也知道,我们2017年年底就把以前的组织结构收缩回来,重新整合,整个过程变化非常大,整合力度也非常大。但是这个确实有效果,虽然刚开始很多人都担心,但是现在的效果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36氪:为什么依然还会花大量的时间自己在跑客户?
袁正刚:我在最近发布的书中总结了很多。我每年一定要拜访客户,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跟他们的想法不一样。以前早期拜访的时候,我就很受打击。我给客户做了一个演讲,结果客户的董事长说,“你讲的这些字我都认识,但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们不能用这么深奥的术语”,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反馈,都是很有价值的。过去我们自认为讲得挺好的,但是没有打动客户,这是我们的问题。
36氪:你是一个偏理性的人还是偏感性的人?
袁正刚:工作中肯定还是理性居多,非常理性的人。
36氪:应该有感性的时候吧?

袁正刚:感性的话(停顿了几秒),应该是很早就感性地定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把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做好。

关于建筑行业
36氪:二次创业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让每一位建筑人有成就”。相比让项目成功,行业及大众对“让每一个建筑人有成就”的感知明显会弱很多。你如何理解所谓建筑人的成就感?
袁正刚:我们提的“建筑人的成就”有几个层面。
第一个是针对普通的建筑工人。他们是中国建筑行业的脊梁,有5000多万从业人员,虽然以后可能会减少,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很辛苦,工作环境不好,安全性也不高。如果我们还是让他们在脏乱差、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肯定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如何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工作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回报,让这个群体真正“体面”起来,所以我们要用科技让他们的工作更安全、更容易,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们有一个针对门卫大爷的物料管理产品。以前门卫大爷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看看门。后面我们做了这套软硬件结合的综合系统——物料一体机,门卫大爷可以操作这个机器,管理进出现场的物料,成了物料管理的人员。这样一来,虽然门卫大爷只有小学文化,识字有限,但是在科技的背后,他转换了角色,结果是工资增加了,多了技能,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工作也变得更容易了。
还有我们的塔吊司机,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比如要爬到很高的地方,一般上去了就“不愿”下来,饿了渴了包括上厕所都很麻烦。所以我们做了塔吊的遥控装置,让司机可以在地面操纵塔吊。这样他们的工作环境就变得更好。可以说,我们针对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岗位,都要让他们变得更轻松、更高效。这是我们针对建筑工人的成就。
第二个是针对建筑管理人员。他们每天要面对很多复杂的变化,并做很多决策。我之前在现场待过一段时间,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分包商说要用塔吊,另一个分包商说要用电梯,怎么判断谁更需要、谁更紧急。倘若没有充分的信息,只能凭感觉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给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综合的数据,让他们能做出有效的判断,让他们的工作更容易、更有效。这是针对管理人员的成就。
最后,还有针对整个企业和行业的形象。对建筑行业还是有很多误解,比如大家觉得科技含量很低,都是危险的、脏乱差的。我们要从整个企业的竞争力、科技含量、利润水平等方面去提升,让建筑行业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这样发展会变得更好。
36氪:现在建筑产业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
袁正刚:建筑行业现在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有很多外部因素让企业必须要变,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管理,否则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就会面临危机。这也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数字化的路径前几年可能比较乱,但是我觉得这几年也在逐渐变得清晰。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有些错误的方向已经被梳理出来,有些正确的方向已经越来越明确。我觉得数字化会加速发展,也会迎来一个快速成长的时代。
36氪:有一种观点认为,99.9%的企业无法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原因是它们更多在于使用数字工具与技术。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袁正刚:这个观点说的是某个领域的现状或者历史,但是从未来看,肯定都会有变化。我们不能只看过去,不能只看现状,要看未来应该怎么样。当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们肯定都会把数据变成自己的资产,都会打造这样的能力。竞争力就是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如果都没有,那就看谁先打造出来。打造出来了就有竞争力,不打造就会被淘汰。

沿着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有企业跑出来。比如我们看北京建工,这些企业已经跑出来了,包括陕西建工的利润率都真的增加了。虽然很难说我们贡献了多少,但是我们服务的企业,我们想要的目标都实现了。

关于建筑行业的热点问题
36氪:AI大模型今年这么火,它对建筑产业会有什么影响?
袁正刚:确实,像ChatGPT这类语言模型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不过,不能简单地用语言模型来处理行业的问题。我们也看了国外的一些研究,非常认同一个通用的模型肯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要有一些基础,然后在基础上有一些专业、行业纵深的模型。
实际上我们也在打造行业纵深的模型,因为行业有自己的规则和专业知识,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一些生成式的算法。就像以前云计算,最基础的是云计算的IaaS平台。这些公有云的计算平台我们不做,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云的PaaS平台,这个是专业的,不能用通用的PaaS平台来解决专业问题。
36氪:为何我们没有特意去做AI的宣传?
袁正刚:我们觉得大谈特谈AI没必要,我们的导向是只要把它做好。相比于让客户追求这个技术,我们更多愿意谈价值。所以我们谈的是项目的综合决策,企业的综合决策,AI模型是为这些服务的。
36氪:如何看待建筑企业当前的国央企、民企的竞争差异?
袁正刚:大型国央企肯定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政策、资金、品牌等,这些都是现在的优势。但是未来5年、10年之后,可能会有新的优势出现。比如数字化,我觉得一定会成为一个企业的优势,数字资产一定会发挥作用。不知道谁先打造出来。
当然,肯定有一批央企会跑出来,也会有一些民企。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有一些民企做的很深入,我们也帮助了一些民企,使得他们的利润率提升了1%,这是很可观的。这样他们再去竞争,他们的优势就会很大。
36氪:建筑企业之间的非信任关系是长期存在的,比如,要想实施IPD模式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信任,那么如何构建企业之间的信任?
袁正刚:我觉得信任不是绝对的,信任是有基础的,就是要有契约精神,要有企业的过往经历,要有合作基础。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很难就信任对方。就像我们跟北京建工,我们合作了20多年,信任感非常强。我们经常跟他们合作做项目,有时候还会吵架,但是吵得也很开心。那就是非常强的信任。所以,我觉得像IPD这种模式,肯定不会说两个企业第一次见面就搞IPD。倘若彼此做过很多项目,企业的目标一致,追求一致,这样可能会更好。
对客户来说,还是要给他们很多选择。客户有他们自己的管理方式,不一定都是IPD、EPC 的模式,有些还是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这些都有它们的合理性。客户的管理方式是多元化的,这一点我们不能激进,但我们自己的能力要提升,变化不能太优柔寡断。

36氪旗下数智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变化不能太优柔寡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财富自由的「7天」创始人为什么重出江湖?|36氪专访「柏川数据」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强化以自动化标注为核心的数据智能服务|36氪首发AI成行业公敌,好莱坞罢工,失业焦虑暴增…建筑行业还能更差吗?躺平的诉求「武汉象印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提供工业级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36氪首发打破在澳洲一开发就破产魔咒! 建筑行业大佬齐聚线下, 打造最专业华人开发社群双声子 鹰啸快速落地基于“AIGC+数字人”的数字化内容生产行业盛会合作伙伴招募 | 加入2023数字化产品经理大会,共拓数字化时代商机!建筑行业运营模式革新,明星事务所该如何传承?750亿公募换帅!她曾任兴业期货董事长,今年近30家公募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刘辉出任数字工厂服务商「鹰厂长」董事长,曾任摩托罗拉副总裁、百度高级副总裁|36氪独家建筑行业面对AI,秩序、风暴、陷阱、选择还是转机?近27年来首次变更董事长!这家券商新董事长定了日本最会玩的年轻人,把建筑的奇思妙想做到极致!国内的食品突发!澳洲建筑行业陷入动荡!建筑商太不靠谱,澳洲人选择自建房!这几点需注意...智能健身品牌「SPEEDIANCE速境」连获两轮融资,希望用数字化器械让健身更轻松|36氪首发「和气聚力」完成数千万元C1轮融资,以SaaS+aPaaS产品矩阵服务数字化教务、教学、治理多场景|36氪首发你鼓舞了我——冷明特别策划 | 专访我爱我家董事长谢勇:从资本转型实业的心路历程广联达ESG报告:为数字中国赋能「金蝶票据云」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票税数字化管理赛道或因金税四期落地迎来分水岭|36氪首发「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5000天后的世界|36氪专访700亿大牛股"出事"!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全被立案…美图创始人吴欣鸿:AI让我如履薄冰|36氪专访澳建筑行业Tradies频频自杀!“每周工作100小时,人快疯了”中科院陶勇教授:合成生物学研发创业,应深入市场寻找需求|36氪专访年薪可达10万澳币?这“十大”工作成为华人梦中情职!就业季来袭,墨尔本职业博览会强势开启,500+岗位为你职业生涯保驾护航!官宣!连续任职27年,这家券商董事长辞职!新董事长定了新泽西特大火灾致4死2伤, 含多名婴幼儿; 唐人街建筑行业招聘会多个高薪职位开放; 行人非法闯入铁轨被美铁撞死曾经的厅官凯风创投王立铭:first-in-class或为伪命题,中国创新药面临时代主题切换|36氪专访瞭望访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普华永道联合《商学院》杂志发布《汽车行业营销数字化行业观察》白皮书,探索车企营销数字化八大挑战 ​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