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我变成了一个仰卧起坐的妈妈……
然后孩子乐疯了,每天回家就是玩儿,在小区里挖沙子、抓虫子、打水仗,仿佛回到了80后的童年。
但是真正的80后,我们这些中年老父亲老母亲,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面对不断被砍掉的课外班,面对学校越来越少的作业,面对越来越多空闲时间的孩子,不由自主会默默生出一种焦虑:
“孩子的学习就真的不管了吗?没有课外班和做题,家长到底还能做些什么呢?”
对于双减,大家内心是矛盾复杂的,双减之前那种状态,我们并不想回去。
有一个数据,24.6%,这是什么?
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这意味着每4个青少年里就有一个可能面临抑郁情绪的困扰,这个数字是非常了不得的。
焦虑、抑郁很难归结于某个单一因素,它是一场时代病。
双减之前,上小学之前要提前学拼音、学写字,不然孩子上一年级,老师跳过不讲默认都会,或者听写拼音叫她起来做,全班都会,就她不会,孩子心理什么感受?
还有考KET、PET甚至FCE,把大学四六级的内容硬塞给小学生提前学,这正常么?
然后轰轰烈烈的双减来了,压力一下凭空不见了。
对我们这些饱经摧残的家长来说,就像从地球一下飞到月球,轻飘飘的,很不现实,虚浮,心里有种不确定,不踏实的感觉。
我们都怕,自己如果就势一躺平,娃也跟着歇菜了。
以前所有人都是明着鸡,现在一部分坚决不躺平的家长转入了地下鸡,他们想办法撺掇起小课,花销自然更多,名额还要靠抢。
桃蛋妈觉得,无论多佛系的家长,看到这些现象和信息,都不可能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看到别人在你休息的时候使劲跑,一点不焦灼,那不是正常人了。
前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张图,笑喷了之余,我自认这种心理,我也有啊——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特点,纠结。
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我们经历的人生让我们意识到社会是一个成王败寇的评价体系,我们所处的环境迫使我们去做原先并不想让孩子做的事。
我觉得,我们这些家长,生活在一种永久性恐惧的状态中。
我们不想让娃那么卷,我们更怕娃被我们耽误,我们同时被几种衡量体系夹击,也不知道该信任,该彻底把自己和孩子交给哪一种。
写教育公众号这几年,桃蛋妈从一个家长的身份,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视野的观察者、述说者。
我接触过一些优秀的教育从业者、家长、孩子,也了解过很多深陷教育问题的家庭。
我从中看到,教育的矛盾和痛苦具有某些统一的时代特征。
有些问题,来源一个根本,那就是——
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隔离,填塞。
对于双减,虽然我心态复杂,但有一点我是非常真诚地支持的,那就是让孩子从“圈养”状态中走出去。
双减方向:
· 低年级作业校内解决
· 放学后要多玩,多运动,多阅读
· 重视体育,大量的体育
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演讲中提到一个惊人的数据——
30.4%北大新生厌恶学习,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他说他见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名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们,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尝试放弃生命。
这是学生写的话,念给大家听: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除了空心病、抑郁症,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缺乏学习动力。
今天的孩子和几十年前的孩子们比起来普遍缺乏那种求知的渴望了。
就拿我家老大桃蛋来说,除了她感兴趣的,一到正经的学习看啥都嫌累。
如果我拿“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来教育她,准会让她笑掉大牙。
究其原因,社会大环境在心智上对于孩子们的“过度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孩子与其说是被“精心呵护,细致安排”,不如说是被“圈禁”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里。
对于人性以及真实生活的丰富与复杂缺乏了解,这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已有生活的厌烦。
前几天桃蛋妈带桃蛋看纪录片《河西走廊》,弹幕里有很多十几岁的孩子说:“看看人家(霍去病、卫青)十几岁在干嘛,我十几岁在干嘛”。
也有一些成年人发表感慨:“别人二十几岁活得这么精彩,我二十几岁瘫在床上不知道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当然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十几岁去打仗,去建功立业。
但是如果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抽象的知识,读书是唯一的正事,他们最讨厌的也自然就是“读书”了。
教育本质上是和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教育面对的是被马克思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更重要的是教育关乎人的心智、心灵和素养,这些都是个体发展的社会性指标。
现在很多教育机构都在打造一个概念——具有XXX能力的孩子,才能赢在未来。
其实桃蛋妈真心觉得,我们家长、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大环境,只要做好双减中的这点,就相当于让孩子“赢在未来”了。
我特别钦佩的一位特级语文老师郑朝晖,对这一点看得非常透彻,他总结道——
“那就是,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社会事务的分析处理中去。
让孩子有更大的格局、更了解社会,也因此而更了解自己,同时更具有应对复杂情况和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与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要做到这一点,单纯靠校内教育是不够的。
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内容和幼儿园时期相差无几,对孩子来说,太简单。
究其原因,学校的科学课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比如光有七种颜色、蜜蜂在做什么,很多知识孩子幼儿园时就知道了,五年级才学,老师上课很多时候也是照本宣科,带孩子们看看视频。
1、它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参与感”,引导孩子关注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孩子们眼中,实验其实是一种游戏,之前我们也上过别的科学课,对孩子来说,就像玩魔法,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游戏。
但是科学和社会之间,并没有有效地建立起联系,始终还是让孩子觉得,科学就是做做实验,观察一下现象,学习一下背后的原理,跟她的生活关系不大。
学而思的课程,立足于一个核心“全面发展的人”,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参与感”,让孩子从小具有责任心,并且通过实践创新,建立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这是我觉得最值得投资的东西。
学而思把“实际”这一课程理念贯穿始终,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课程主题有多么紧跟时事热点,有垃圾分类、核酸检测等——
2、它不仅“科学”,而且“人文”。
比如在《解决公园难题》这一课中,有个环节,是访谈周边居民,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痛点,以此来重新设计规划公园。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桃蛋妈直到上大学才学会。
学而思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孩子明白,科学知识是工具,人文关怀是目的,如果不依托于对复杂现实情况的了解,科学无法实现对生活的优化和改变。
学而思这门课叫做“设计创造”,它并不叫科学课,因为它的课程是让孩子用设计师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培养将科学、美学、人文融合在一起的能力。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跨学科”。
STEAM教育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了,这是一种将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 Math、艺术Art 结合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教育。
学而思在STEAM教育之上,引入了人文方面的内容,我以前从没见过。
学而思的课程,让我想到了殿堂级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提出的著名的设计十大原则——
-好的设计是创新的。
-好的设计使产品实用。
-好的设计是具有美学意义的设计。
-好的设计让产品易被理解。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好的设计是谦虚的。
-好的设计是持久耐用的。
-好的设计将一致性坚持到最后一个细节。
-好的设计是对环境友好的。
-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做到极简的设计。
迪特·拉姆斯是苹果公司设计的精神教父,学而思同样为孩子们请来了著名的设计行业专家,进行“设计师+教师”双师授课。
不仅有设计师,学而思的产品/教研/教学团队都是由科创类赛事金牌教练负责,阵容含金量非常高。
3、它是在线直播课,非录播AI,孩子可以与真人老师的沟通互动。
学而思采取在线直播小班课,120分钟一节课,我家毛蛋试课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
学而思这些课程有个特点,就是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得靠孩子们去探索,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认识和解读。
所以这样的课程要求孩子思维活跃,遇到难题不呆愣着等别人帮忙,而是要主动想方法去解决难题。
对于好问,思路开放的孩子来说,和真人老师沟通互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整期的课程结束之后,还有一个发布会环节,高年级的课程最后则是一个招标会环节。
L2课程大纲
L3课程大纲
最后这个环节很有意义,既是总结和反思的机会,又让孩子们很有收获感、成就感,就像在现实中做了“大事”一样。
在课程结束时,学而思再次强化孩子们的社会参与感,强化学习与生活,与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如果读到这里,你也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参与到社会实际中的设计创造,不妨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试听一下,我跟学而思要来了超值优惠价格。
——粉丝专属福利——
学而思设计创造课/仅需49元
超值领取原创实验用品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领福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