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了不起的妈妈》:妈妈和孩子,不是只有“鸡”与“被鸡”这一种关系

《了不起的妈妈》:妈妈和孩子,不是只有“鸡”与“被鸡”这一种关系

教育


最近看了部纪录片,名叫《了不起的妈妈》,里面讲述了十二个妈妈和孩子的故事。


这十二个妈妈,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各不相同,育儿方法也是千姿百态。

从她们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育儿没有孰优孰劣,只是在不一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路线下,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与彼此状态都可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样貌。

我是觉得,这样的“旁观”还挺有意义的。

毕竟,我们自己作为父母,只能大致选择一条路来走,也只能选择一种亲子关系模式来相处。而要是能远观别人是如何带娃的,就仿佛自己也过了好几重人生,用来多些思考再合适不过。



搞艺术与体育,是亲子关系“大杀器”


记得在前一段冬奥会期间,我看了很多谷爱凌的资料和专访,而最最让我好奇和佩服谷妈妈的地方,是在与她如何能在严格要求和陪伴孩子训练的基础上,把亲子关系搞得如此松弛。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些专访的镜头都是经过筛选的,更为日常的样貌我们并没有窥见。不过,在《了不起的妈妈》里,倒是有好几对母亲和孩子都印证了我以往的观念:

带孩子走艺术和体育这条路,会同时收获一段鸡飞狗跳的亲子关系。

在这部纪录片里,洛杉矶妈妈静涵带着女儿学习花样滑冰;新加坡妈妈秀玮陪着孩子申请二胡奖学金;上海妈妈宝妮为了让学小提琴的女儿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附小而成为全职妈妈。



她们为孩子选择的“特长班”,并不是普通人口中的“随便学着玩玩”。妈妈们希望孩子能把这项技能精进到足够专业、优秀,也希望孩子能靠这个“技能”走出一条路。

所以,尽管不同的妈妈给孩子选了不同的艺术和体育项目,但有趣的是,你会在影像中看到特别相似的镜头和场景。



比如,正在认真训练的孩子身边,总少不了一个极尽严苛的妈妈。

洛杉矶妈妈静涵,在女儿花样滑冰比赛得了倒数第一名之后,听到女儿爸爸的那句“今天你没滑好,那也没办法呀”这样略带安慰的话之后,依然选择非常直接地对女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你不是今天没滑好,你是一直都滑的不好。你平时训练的动作也不是很干净”。



当女儿一直在练习某个花滑动作,因为太累了而哭泣的时候,妈妈也表示并不能理解。



静涵认为,当体育走上了竞技的道路,就再也没有“快乐体育”这种说法。



新加坡妈妈秀玮在陪女儿练琴的时候,因为女儿一直弹不好而大声吼骂了女儿。女儿哭着说要去找外婆,被妈妈一把薅住了衣服,关在琴房。



上海妈妈宝妮更拼。女儿训练小提琴的时候,她基本上“执教棒”不离手。坐在沙发上的宝妮,会用这根小棍来指导女儿拉琴时候的姿势。



宝妮说,她的“执教棒通常都是一沓儿一沓儿的买,十根、八根……”女儿说,妈妈的棍子“一会拍沙发、一会打桌子”。



带娃学体育和艺术,标配可不仅仅有个严苛的老妈,还要有一个有足够精力和时间的老妈。



因为要经常陪着孩子各处去参加比赛,接送孩子去老师那儿训练,还要手把手盯着孩子平日的练习,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专人花大量的时间来陪着。



像洛杉矶妈妈静涵,在女儿上小学之前一直选择全职。每天带着孩子在冰场和家之间往返200公里,还要随时和教练沟通训练计划,教练顾不上的时候亲自上手盯着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训练。



而上海妈妈宝妮也选择了全职带娃,每天接送女儿去练习小提琴、辅导功课。



而且,走艺术和体育这条路,很费钱,需要聘请知名的教练。就像上海妈妈宝妮提到的,一节课的费用可能都要四位数;还要陪着孩子到处去打比赛,路费也是不小的挑费。



同时,你还会发现,想要孩子走这条路,妈妈们都首先把自己练成了半专业人士。

像谷爱凌的妈妈,之前就是滑雪教练;纪录片中新加坡妈妈秀玮本身在兼职做钢琴教练,而并非专业出身的洛杉矶妈妈静涵和上海妈妈宝妮在指导起孩子的练习动作时,也头头是道。



当然,纪录片中的这三组妈妈,其实也都有“两副面孔”。在陪孩子训练的时候,她们往往是严厉到不近人情的;但训练之外,她们和孩子都很亲密,有说有笑,像个无话不谈的朋友。

这一点还是挺难得的,也证明其实这几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底色还都是很健康、很阳光的。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想要带着孩子走这条路,不仅孩子辛苦,陪伴的父母也会异常辛苦,就像纪录片里的三位母亲那样,要有毅力、有财力、有精力。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真的打算带着孩子走这条路,一定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建设,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比起关注孩子来首先更关注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三位妈妈,可以说是为了陪伴孩子学习,基本上舍弃了自我。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给了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而纪录片中,还有几位妈妈,她们在育儿时的理念不那么一样。

比起关注孩子,她们首先更关注自己的感受。



大理妈妈乐乐曾在北京生活过很多年,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赵梅朵定居在大理,每天有苍山洱海为伴。

乐乐有间小小的心理课程工作室。在和赵小姐亲爸的婚姻之前,她还曾有过一段婚姻,儿子现在似乎已经20多岁了,过着独立的生活。



这一集,难得没看到任何一个“鸡娃”镜头。

乐乐总是带着女儿赵小姐看山看云、玩乐器、画画。她不太管女儿的学业,对于大儿子所作的每个选择除了一些善意的提醒之外,都很尊重。



在做妈妈这方面,乐乐属于典型的“放手派”。

她说她自己养了两个孩子,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做妈妈首先“要让自己舒服。

否则你自己别扭,就没办法让别人舒服”。



这一点我倒是无比赞同。

每次当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特别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发火。陪伴和养育孩子的同时,首先关注自己的需求,让自己的心情舒适,把自己“心情银行”储蓄充足,才能在孩子需要向我们“支取”支持和安慰的时候,有余力帮助和包容孩子。

这一点从乐乐的两个孩子身上得到了印证。

很多人对于离婚的孩子有着刻板想象,认为他们也许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心理创伤,不够开朗,活泼。

但乐乐的两个孩子都那么自信、开朗又独立,完全看不到父母分开给他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除了乐乐,纪录片还讲述了一位成都妈妈辛欣,有自己的事业,离婚后独自带着儿子生活。



后来,辛欣有了一段新的感情和婚姻,这一集就主要围绕着如何让儿子接纳新爸爸来谈。

刚开始孩子肯定是抗拒的,因为原本是独自“占有”妈妈的爱,现在又多了一个陌生男人,和自己一起“分享”妈妈的亲密,他肯定不开心。



他会哭、会闹,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委屈,甚至会说妈妈“不配当妈妈”。



但辛欣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追寻幸福的权利,她选择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

在一次妈妈的新男友留宿之后,辛欣的儿子彻底爆发了。他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对妈妈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哭着喊着说再也没有人爱自己了。



等儿子发泄完了,辛欣开始和儿子平心静气地聊一聊。她把儿子内心的感受一一说出来:

“你是怕妈妈被别人抢走嘛?你是怕妈妈爱了他之后再也不爱你了嘛?”

不是去对抗,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



辛欣自己的妈妈早年也曾离异,所以她比谁都清楚,接受新的家庭成员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多难的事。

但她也在反思当年妈妈的做法和她的感受中,对自己处理再婚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她不希望遮遮掩掩,也不希望因为愧疚之心而纵容孩子因为反对她的决定所作的一切不能容忍的行为。她希望让孩子明白,妈妈会再婚就是一个铁的事实,大家要一起去消化、去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接受事实。



她想让孩子明白,决定妈妈幸福的事情,应该由妈妈做决定,而非由孩子做决定。



我记得,在《被人讨厌的勇气》那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让我们学会分离人生课题。也就是说,在一段人际关系中要学会分清哪些是你的事,哪些是别人的。

妈妈辛欣认为,如何学着接纳新爸爸,也是她的儿子应该去穿越的一个人生课题,这个观点正和《被人讨厌的勇气》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既然我的老公和我的儿子,都是我一生中需要相处很长时间的人,那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彼此都舒服的状态。”



我很欣赏这位妈妈的坦率和她的清醒。

与其背着负罪感,或者活在就伤痛中自怜自艾,凑凑合合、憋憋屈屈的止步不前,倒不如在保证自己幸福的前提下,和孩子、家人一起去面对一个崭新的未来。


尊重孩子自己选择的道路,会怎样?


如果说上面两位妈妈更强调自己的选择,那么接下来这位妈妈可能在全然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方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更为多样的局面。

来自台北的妈妈学文,老家在内蒙古,她和老伴一起经营一家不起眼的牛肉面馆。生意一直不好不坏,算是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



尽管经济不富裕,但对于儿子的教育,学文一直很用心。学文在儿子小的时候,带着他学过画画、古筝、角力,有好几个爱好,直到儿子17岁也依然还在坚持。



但学文的用心,是不同于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三个基本上把自己的时间都给了孩子的妈妈。学文要顾店,为了生计,她没办法只围着孩子转。

而且,学文的儿子也不是什么“学霸”。

他就是一个职业学校在读的平凡17岁少年。会因为沉迷于打电子游戏和老妈争论;也会因为一直手机不离手而遭到老爸的臭骂;更会因为挂科而让父母失望。



但这个小小少年,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人生,表达对家的爱。


比如,他会在母亲节的时候,亲自下厨做一桌子好菜给父母吃,把妈妈感动得痛哭流涕。看这个17岁的少年做饭颠勺的样子,真的好专业,也能看出他在厨艺方面的确有着小小的天赋。



比如,他会帮家里因为疫情而生意惨淡的牛肉面馆上网查阅资料、花费很多心思,设计一道新的牛肉面。自己在小黑板上写个广告,拿着喇叭站在门口吆喝宣传。



店里的客人觉得学文儿子的牛肉面好吃,少年一下子就像解锁了新技能一样,受到了鼓舞。


“原来自己也是可以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决定通过努力在角力大赛上拿金牌,为自己争取一个保送体育大学的名额。



学文很支持儿子的决定,不论是读商科职业学校,还是参加角力大赛,虽然孩子并不是“精英选手”,但学文觉得,只要这是孩子自己真的想要的,她就一定支持。



学文的育儿观很朴素。原来,她希望孩子能拥有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后来,她觉得不应该要求那么多,孩子健康最重要。


她回想自己在大草原度过的童年,那么肆无忌惮,那么自由自在。尽管自己的儿子蜗居在逼仄的城市一隅,不能在地理上享受她曾享受过的恣意,但她依然愿意支持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期。



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学文能“认清”自己的儿子。她看到他的短板,知道他做事情有惰性,但她也明白自己的儿子是敦厚、善良的,在体育与厨艺方面,特别擅长。



我觉得,学文看似没有在孩子身上花费像上面三位妈妈同等的经历,但她一直在让孩子相信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当我们的孩子注定平凡,又该怎样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而珍贵的普通人呢?

学文和他的儿子,也许给了我们一种可能,那就是孩子的成长,不是只有一种模样。

孩子优秀的品质,也不仅仅都体现在优异的成绩、名牌学校这些方面。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走读书这一条路,如果不选择这条路,孩子该怎么走下去,能不能走下去,我真的希望能在类似的纪录片中多看到像学文儿子这样的普通孩子样本。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妈妈们,纪录片中还讲述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妈妈。


比如身处在内卷漩涡的海淀妈妈和魔都妈妈。



为了事业晚婚晚育的成都妈妈。



答应孩子从国际学校退学,转而去自己的社区咖啡店学做工的昆明妈妈。



特别是最新更新的两集,让我看到了两个内心笃定又强大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在北京谷歌工作的学霸妈妈李琦,虽然身处在海淀内卷中心,孩子上的都是人大附小,但自称有学渣儿子的她,其实对教育的认知是很通透的。


比起一味拔高孩子学习的难度,眼睛只盯着成绩,李琦的教育格局显然要大的多。她说的那句“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人都得有比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更大的目标”让我很钦佩。



还有在成都做语文老师的小白妈妈,自嘲作为一个靠老公、靠父母带大自己的孩子,而很少亲自参与带娃的“不合格妈妈”,正在努力和孩子成为一个相亲相爱的“室友”。


小白本身的感染力和乐天派,也让她和儿子的亲子关系少了许多紧绷,多了更多天然的快乐。



这部纪录片里,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博眼球的噱头,影像记录的都是属于妈妈和孩子最真实的记录。片中的妈妈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也有着平凡妈妈的大智慧。

她们都不是完美的妈妈,但她们都是了不起的妈妈。

就像宣传海报上写着的那句话一样: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爱你的妈妈”。

希望每个妈妈,都能为自己和孩子鼓掌。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奥斯卡”圆食:“蘑菇天地”,“花环披萨”《出拳吧,妈妈》,出的是什么拳?数据跨境安全网关条款评注(二): “互联网接入”、“线路”与“服务器托管”——翻墙产业“关键”基础设施CEO心里不能只有“钱”,更要有“人”让自己舒服,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波士顿“鸡”动人心的时刻!男孩下河救狗溺亡,我决定尽快和孩子谈谈“见义勇为”这件事【20000字实录】张一甲:30条产业科创“新坐标”,定位2022年的“大局观”与“分寸感” | 甲子引力读了就停不下来,了不起的科普书突发!特朗普第一任妻子逝世,曾离婚让特朗普险破产,特朗普却说她是了不起的女人第91战:东西合拢(1)“天赋”与“福地”了不起的中国女银行家,除了张幼仪,还有她与妈同行,重思教育|妈妈,就是《了不起的妈妈》 凹凸TOALL第35期第90战:最后的三国(5)“六柱国”与“满八旗”恭喜她,终于敢直面“爱”与“性”援沪运输中,用“车头”与“挂厢”连接的路华夏文明是人类智慧的起源与未来的希望《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就会有这 3 种迹象鹦鹉如何平衡科研调查中的“情”与“理”一个妹子的"星座网多元恋爱"… 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把网友都看呆了!那些我非常反感的东西:忽悠与觅食,东洋与西洋,“美女”与“小姐姐”等等流浪汉和懒汉的消失是件大工程偶像的“上头”与“下头”女孩被同学打成熊猫眼?警方:妈妈打的!没有一个好孩子,是打出来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人最大的悲剧,是看不清自己在线直播:与妈同行,重思教育|妈妈,就是《了不起的妈妈》【报名最后1⃣️天】每月学一部英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男人的心,海底针是不是只有萨莉·鲁尼,还在认真歌颂爱情?跨境生的“凉”与“热”《底特律:变人》中的“玩”与“读”一代神童,也被 “鸡” 毁了《上班啦!妈妈》第二季收官:一个群体的闪耀时刻与一众品牌的营销大秀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揭开多个华裔家庭的真实生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