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童,也被 “鸡” 毁了
被小学生的行为震到,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这一次,当Z世代再上热搜,我还是跪了。
彼时的我们,眉心点着红点在小升初的联欢会上拉手转圈,欢唱《七色光》。
当代小学生却要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神伤,对中国女子服饰的变迁做出深入浅出的报告,甚至还需枚举阐述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比题更“恐怖”的,是他们的表现:
谈吐有物落落大方毫不怯场,逻辑清晰不急不缓,汇报文稿简明老道恍如标准模板。
这还是,小学生吗?
怎么“鸡”?
如果,你对此并不理解。
不理解他们小小年纪连世界观都没完全树立,到底该怎样去理解环保与公益的奥义?
不明白在我们以为巴金姓巴老舍姓老,分不清八大山人到底是几个人的年纪,他们怎么就已经翻遍《上下五千年》,娓娓道来博古通今了呢?
我们先来看一份真实的小学生简历:
在惊讶“小学生还有简历”这件事之余,我看到的几乎是一份满分的答卷。
小学六年,琴棋书画、德智体美全面开花,每类小项只摘桂冠。
人外真的有人,而这,只是鸡娃现状的缩影。
内卷这股子风轰然乍起,波澜了鸡娃父母早已躁动的心。
育儿圈里流传着一套公认的标签,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父母也按照标准一条一条地筛选,把自己的娃对号入座:
“鸡娃”只是个统称,细分下来又能分成“荤鸡”“素鸡”“自鸡”和“家鸡”,
普通孩子叫“青蛙”,优秀的被叫“牛蛙”,没上过辅导班的只配叫“小蝌蚪”。
图源:企鹅妈妈
把孩子“物化”成动物,像喂饲料一样地拼命催熟他们。
孩子们腾不出功夫反抗,日复一日被灌下养分等待着蜕变的那天。
其实,不光“鸡”着孩子,更是考验着爹妈的心脏是否足够强大。
“菜场小学”“早培ZZP”“爬藤”,扑面而来的升学黑话,不做点功课还真摸不着头脑。
“鸡学”,早已在日益紧张的资源争夺战中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图源:企鹅妈妈
而引领鸡学方向的,永远是站在金字塔尖一览群小的“海淀”。
网上,也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段子,剑指「海淀」。
“孩子4岁,英文词汇量1500够用吗?”
“在美国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15岁西班牙公主的养成计划曝光。”
“恭喜她,可以来海淀了。”
那么被称为「宇宙培训中心」的「海淀」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孩子的日程表,时间安排几乎以十分钟为分界划分。
吃饭不能只吃饭,要听音频磨耳朵;两个小时内不止要完成学校作业,更得完成家庭作业;语言怎么能只学一个,最少也要双管齐下。
难以想象的是,魔鬼课表能看出“鸡娃家庭等级”,而这也只是“入门级”。
“游泳”“钢琴”......每一项非应试学习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条“海淀鄙视链”:
马术>高尔夫>冰球>击剑>棒球/美式橄榄球>花滑>网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跑步
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架子鼓>钢琴
到这,或许我们对「海淀」两个字的份量的了解也只能说是管中窥豹。
在这里,缩写为“KET/PET/FCE”的剑桥通用英语考试等级是孩子的标配;
在这里,尽管烧着大钱学乐器,拿不到奖就一样拿不到入学的通行证;
在这里,孩子们要自己卷自己,把时间海绵里的水榨干,要把自己分成好几瓣直至分身乏术。
当然,这也离不开用金钱堆砌的宝座。
曾有博主爆出在北极科考落脚小镇时看到一群中国小孩,上前一打听发现是北京朝阳区小学生毕业旅行。
而这所谓游学项目的费用是99998元,名额只有50个。
图源:王食欲
好嘛,我们总归要承认,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可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咬着牙一刻不松,千百倍优于我们的付出着。
何况,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海淀黄庄”,是河北衡水,是深圳百花,也是你妈嘴里别人家小孩的老家。
这不是一个小体量的群体,他们就是这有限资源里我们的竞争者。
有人费尽心血想挤进“鸡娃家长群”复制“牛娃”开挂的人生,却遭到层层规矩的限制。
交流群实行申请制,就算有熟人邀约,也需得达到标准才能被放行。
图源:精英说
管你是高官显贵还是清北博士,入群的唯一标准只有孩子的学业进度。
进了群,一家又一家在群里分享进度,堪比选秀现场。
从应试课程再到素质拓展,没有三把神沙都不敢倒反西岐。
有人自谦“普娃妈”,但一项又一项用时间和金钱堆砌出来的成绩,让她底气十足。
图源:杭州虎爸
但凡输了半截,就是父母的汗颜、孩子的“遭殃”。
如此,「被卷」和「自卷」循环往复,这群孩子也只能在这场巨大的生存游戏里无限“厮杀”着。
直至,那一天的到来。
鸡娃的岔路口
总有一天,鸡娃们会交出他们的人生答卷。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风光无限的艺术家郎朗就是典型的鸡娃。
他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考进音乐学校,可惜未果,只好把这沉甸甸的重量全盘压在儿子的身上。
果断辞去治安大队的工作带儿子北漂,爷俩窝在出租屋里,交不起暖气费。
还要忍着被老师数落:“郎朗就是榆木疙瘩,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
图源:百度百科
郎朗再三和父亲解释自己筋疲力尽,还是被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弹奏难度极高的乐章。
郎朗受不了了,冲着父亲大喊“不要你命令我,我希望你下地狱。”
父子俩次次吵到不可开交,甚至严重到扬言要跳楼。
但从鸡娃里跑出来的郎朗无疑是幸运的,这一身荣光没有辜负他的努力。
但世上又有几个郎朗呢?
有人能在重压之下涅槃腾飞,就有人不孚众望、泯然众人;
有人能找到自己的航向熠熠生辉,就有人掰碎那枷锁自卑又叛逆。
张炘炀,16岁攻读北航博士,人们用“神童”形容他的天资。
天才跳级,年少成名,寒门贵子的标签让人们在他身上安置了不小的期待。
图源:up主:了不起的中国人
父亲“苦心孤诣”砸下的压力,学历和心智上巨大的不匹配,都给他坦途的人生带来了难平的天堑。
读硕期间,张炘炀沉迷电脑荒废学业,甚至坦言想过自杀。
更是威胁父母不在北京买房,就不参加硕士答辩。
“希望我留在北京的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图源:《看见》
他超乎常人的天赋给他带来同等比例的压力,他的挣扎、狂妄、脆弱似乎都来得合情合理。
他成了第二个仲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事实上,更多的鸡娃成功又没那么荣耀,平庸又没那么不堪。
王食欲,自称“第一代鸡娃”,属于没有出人头地的那种。
2001年,王食欲升小学,母亲带着打印的50份简历跑遍了京城,交了1万块择校费上了朝阳区一所小重点。
和所有鸡娃一样忙碌:早上华数,下午古筝,晚上英语角。芭蕾、跆拳道、工笔水墨、素描填满了她童年所有的课余时光。
图源:《小舍得》
大了一点,开始自己卷自己:
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站着写作业、背古文,MP3里永远都播放着VOA慢速英语和TED演讲;周末从早到晚泡在辅导机构;课下能写写小说就已经是全部的放松了。
但她舒适人生的敲门砖,恰恰就是这高压下最不该被提倡的“放松”——那些发表的文章,让她得到了北京四中实验班的垂青。
后来她依旧没有走传统意义上鸡娃的路子,而是顺着这一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她成了一名作家,没有按照规定的那样走上所谓精英的鸡娃路子,但也干着热爱、舒服又强于太多普通人的工作。
她的同桌和她完全相反,算得上成功,却又没那么幸运。
王食欲的同桌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当脑神经科学的医学研究者。
可这是文科班,又怎么去医学领域呢?
“我文科成绩更好,能考更好的学校,我要去北大光华学经济管理,赚很多钱然后再去搞我想做的事。”
或许迫于父母,迫于这世俗对成功的看法,也迫于鸡娃赛道上统一的定位,总之她在自己梦想的前面冠上了些“看不见的阻挡”。
后来,一切如愿,只是她已经在美国完婚,一直从事着金融投资的工作。
大概率,没有机会实现她的医学梦了。
图源:《小舍得》
说来可笑,梦想中清晰的目标,原来是能被现实轻而易举打翻的啊。
不过午夜梦回,她应该也不会再为了没能做完的美梦而低声叹气吧。
无一例外,我看到了这些鸡娃的背后虎妈虎爸的影子,和对孩子的巨大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父母在鸡娃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和试错的条件。
但孩子终究不是用来望子成龙复刻上一辈成功人生的程序,也不是生来就是为了替父母达成未完梦的。
他们不是一个物,不是一个所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比起用金钱搭建的保护圈和用爱浇灌出的精良环境,他们更需要跑下温床、闯出玻璃罩。
终究是要他们自己来见识这个社会的参差和丑恶。
在鸡娃的岔路口上,前方有着太多未知。
无论是尝到成功的甜头还是失败的恶果,我想,他们总该要自己走一遭这绚烂的人生。
到底在鸡什么?
继“海淀妈妈”后,鸡娃圈又出新概念——“清迈妈妈”。
她们厌倦不停攀比的心态,想逃离国内日益"疯魔"的鸡圈,跑去了清迈。
那是一个看不见喧嚣霓虹的城市,只有清风和山野,只有勤劳的双手和淳朴的笑脸。
在清迈的国际学校里,孩子们可以站着、坐着甚至是躺着听讲。
遇到晴好的天气,老师会放弃数学课书本上的内容,带着孩子去丈量操场的长度。
在孩子眼里,每天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根本算不上是上课。妈妈们也都满意并享受着这样的生活。
图源:清迈游留学
可一天两天是个新鲜,时间长了埋藏在妈妈们心底的"鸡娃"念头又开始沸腾。
这里小提琴、绘画、高尔夫,一系列的兴趣班费用还不到国内的三分之一,就这样清迈的孩子也有没有了周末。
费用是少了,师资也远远赶不上国内。
儿子的国际象棋甚至能打败教他的老师。这实在称得上是教育的讽刺。
"老师上课,只给孩子放段动画片,我为什么还要花这个冤枉钱?"
"隔壁的那家中国孩子没日没夜地练琴,自己家的娃也不能输啊。"
就这样,逃到清迈的妈妈们,像迁徙的候鸟又动起了搬离回国的念头。
原以为已经放下内卷的心气,只打算留给孩子最无忧的童年,可终究刻在骨血里不服输的劲头让她们逃不过鸡娃这件事。
我们也必须要承认,有在街边高唱《孤勇者》的小孩,就一定有在补习班流泪的小孩。
鸡娃这件事,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存在。
妈妈们又究竟,在"鸡"些什么呢?
我试图寻找答案的时候,看到了一条这样的回答:
我曾经也觉得这种强加的期待占了上风,但又常常觉得难免狭隘,直到我看到了那个鸡娃的自述。
在她的表达里,我看到挤破头也要进的顶尖学府里,那些真实存在的"世界的参差"。
"当我第一次在地理课本上见到东非大裂谷的时候,我的同学已经被家长带着去过了。"
"有人一条公式解决十道题,有人一道题有十种解法。"
"同学高一的时候SAT已经接近满分,顺带还学了法语和拉丁文。"
下午三四点钟放学,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图源:王食欲
每月出一本杂志的文学社;每年去爱丁堡演出的英语戏剧社;穿着西装、皮鞋打着领带,在台上针对非洲饥荒、美国枪支管理等世界问题侃侃而谈的模拟联合国学生组织......
这里有更开阔的眼界,也有更优秀的同好。
甚至,这里的老师也不是应试的"唯成绩论",他们更愿意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的特质去培养。
在安揪上人大附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找过她的家长:
"我觉得安揪特别富有表现力,上课的时候我就觉得她的眼睛会说话,你可以考虑给她在播音、主持、表演这些方面重视一下。"
可母亲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老师的好意,在她的印象里这些都是"不正经的歪门邪道"。
图源:我是安揪
安揪按部就班一步步走上了母亲给她规划好的酒店管理专业。
没有人想到,转转兜兜,如今的安揪是一名生活类的短视频博主。
那个老师的话,一语成谶。
我想,或许这些才是鸡娃爹妈死磕孩子简历想冲一个好学校的原因。
可是说到底,怎么会有爹妈不心疼孩子啊?
看着他们小小的身体要背负的重量,恨不得自己能拉一把、扛一段。
想要的不过是让孩子能多一种选择,未来的路能好走一些。
可荣耀自然值得争取,平凡也可以不被承认。
但那些应试的,填鸭的,强加的,可不可以少一些。
点个「在看」,不知道你身边是否也有鸡娃父母?
我都明白,但我还是想为孩子,讨一个轻松点的童年。
回望我们的成长,我们未必有殷实的家底,但也没有无边的压力。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温暖的大人。
不是吗?
参考资料:
看天下实验室:《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
人物:《第一代「海淀妈妈」和女儿的「鸡娃」阴影》
人物:《逃离鸡娃的中国妈妈,「卷」在泰国清迈》
11 / Jul / 2022
监制:视觉志
编辑:虫二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