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的最后一战历史2022-07-21 07:07 五十年代初,英国和法国在地球村的角色略显尴尬。过去几个世纪间,他们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是“欧洲核心”的代表国家。直到法国战败投降前,大家都认为英法的实力不弱于纳粹德国和红色苏联,最多略逊美利坚一筹。可随着二战的结束,欧洲大陆沦为一片废墟。相较而言,法国因为跪得干脆还算受损比较小的,战后迅速组织起远征军回到东南亚抢地盘(《抗法援越往事》)。英国虽然没有沦为陆战的战场,但真实处境无异于一个战败国。帝国的黄金储备、跨国公司股份、海外殖民地、甚至普通公民海外账户里的钱,都被败家子丘吉尔通通变卖,本土也被希特勒炸得稀巴烂。实力决定秩序。在这种大形势下,五十年代地球村的重心迅速向华盛顿和莫斯科转移,英法的昔日威名渐渐被人们淡忘。尤其是1954年法军在越南的折戟沉沙,更是让很多旧殖民地国家领导人跃跃欲试——埃及总统纳赛尔便是其中之一。纳赛尔与赫鲁晓夫。对埃及统战的成功是苏联冷战初期一个重大胜利纳赛尔1918年生,是一名多年从事地下军事活动的中级军官。1952年,他和战友们发动了一场针对埃及国王(英国扶持)的政变,成功上台执政。政变队伍一开始推戴了埃及国内非常知名的穆罕默德·纳吉布少将任新政府主席,纳赛尔任副主席,模式类似武昌首义的革命军拥出黎元洪。不过老成稳重的纳吉布在随后几年间并不支持革命军人一些激进的操作,频频与纳赛尔发生意见冲突。于是在1956年6月,纳赛尔干脆取而代之,以38岁的年龄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埃及总统。为了提振士气、巩固自己的地位,1956年7月26日,刚刚成为埃及总统一个月的纳赛尔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决定——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在此之前,与苏伊士运河渊源深厚的英国和法国分别拥有该运河41%和52%的股份。纳赛尔此举相当于直接剥夺英法对这一战略通道的巨大权益,形同撕破脸。苏伊士运河是法国人建成的。早在十八世纪末的拿破仑时期,法国人就希望打通这一战略通道。不过法国工程师勘定有误,计算出的红海海平面比地中海高,这意味着必须建立船闸,拿破仑这才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半个多世纪后的1858年,法国人聘请奥地利工程师再度勘察并设计苏伊士运河工程,历时十一年终于完成了运河的开凿。正式通航时间是1869年11月17日。与美洲大陆中央的巴拿马运河不同,苏伊士运河两侧的海平面高度差不大,不需要使用船闸来控制水位。这使得苏伊士运河成为全球少数简洁高效的“无船闸运河”。由于位置极具战略价值,根据君士坦丁堡公约:“运河在战时可像和平时期一样,任何商用及军用船只均可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苏伊士运河宽度极其有限。埃及一直想扩宽运河,无奈经济实力和基建能力都很薄弱,而民族主义情绪又使其不愿意引进国外资本来分享运河运营权。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这样一听便和中东阿拉伯世界国家拉近了距离。1956年6月纳赛尔上台后,在宣布收回运河管理权的同时,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急剧恶化,埃方签署命令拒绝以色列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因此在出兵干预这一事件上,英、法、以三国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以色列甚至都提前做好了行动预案。当年10月,英、法、以三国商定了作战计划,干预方案大致如下:1、由以色列出兵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主力驰援;2、英法联军从塞浦路斯、马耳他等军事基地和地中海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3、英法联军从埃及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4、以军与英法联军合围西奈半岛上的埃及军队,全歼埃军,事后由英法两国派兵占领埃及运河区。如此重大的国际地缘安全事件,英法两国事先并未向华盛顿通报。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欧洲两个老牌列强最后的倔强,也是日不落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最后一抹余晖。战争形势图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第二次中东战争打响。经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锤炼,当时以色列的空军和陆军战力已经极强,此番更是十万陆军精锐倾巢出动。29日下午5时,日后大名鼎鼎以色列总理沙龙(时任空降旅上校旅长)亲率第202伞兵旅在西奈半岛中部的米特拉山口空降。几个小时后,蓄谋已久的英法两国以“运河航运安全”为由向埃及和以色列同时发出最后通牒。通牒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撤十公里——这自然也是三国事先拟定好的障眼法,目的是为英法的介入提供政治与外交借口。因为通牒一经发布,以色列方面立即表态响应;而不出预料,纳赛尔断然拒绝。紧接着,英法两国以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为前进基地,派出200余架飞机轰炸埃及,同时调集100多艘舰艇准备登陆。战事骤然升级。11月5日,英军第三空降营的1000多名伞兵在塞得港空降,构筑登陆阵地。随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两万余人登陆海滩,法军也在另一处港口实施登陆。经过一番激战,英法联军很快占领塞得港,进而大军直逼苏伊士运河区。至此,英法以三国基本实现了战前的策划——埃军主力十余万人被东路的以军和北方塞得港登陆的英法联军以“半包围”的形势压缩在西奈半岛上,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面对岌岌可危的形势,出面拯救纳赛尔和埃及的不是别人,是美苏两大强权。说来好笑,虽然美苏两国出发点完全不同,但在要求英法停手这件事情上却达成出奇的一致。这也是冷战期间唯一一次美苏秉持相同立场的重大外交事件。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对英法两国擅自行动极为愤怒,他不仅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起讨论(被英法两国否决),还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美国人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1、排挤英法,彻底掌控中东局势;2、避免埃及这样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因该事件(殖民地旧宗主国军事介入)倒向苏联阵营;3、防止运河事件转移苏联入侵匈牙利这一国际舆论焦点。与华盛顿文绉绉的处理方式不同,莫斯科方面发表强硬声明,直接向英法两国抛出核威胁。因为苏联刚刚拿到埃及这个中东的重要小弟,此番小弟被人欺负,大哥岂能坐视不管?赫鲁晓夫甚至向艾森豪威尔提议,由美苏两国组成联军介入埃及局势。其实之前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并不广泛,而经历过英法的此番折腾,莫斯科不仅彻底拿下纳赛尔这个小弟,还借机拉起了以埃及为首的整个阿拉伯世界阵营。之后几十年间中东地区形成了“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支持阿拉伯世界”的对峙格局,是为后话。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这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赫鲁晓夫的访美与访华》)随着美苏两国的强硬施压,英法以三国不得不怂了下来。对战争主要策划者英法来说,这是一次“战场上取得胜利,政治上却惨败”的战争。英法两国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被迫接受停火决议。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在协议中被埃及取得,纳赛尔一时风头无二,成为中东阿拉伯世界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打输了还能如此风光的,放眼世界史都极为少见。战后,英国艾登政府垮台,大英帝国的非殖民化进程加速,帝国殖民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法国方面则深刻认识到苏美霸权的严重性。随着《戴高乐王者归来》,法国开始大力发展核武器,试图组建平衡苏美的“第三方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欧共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