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会不见踪影,夏日祭已遍布中华大地
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逛庙会是一种魂牵梦萦的乡愁。在我们河南老家那儿,逛庙会又叫赶会,小时候赶会就是过节。
庙会,最早的意思是在宗庙中聚会(西汉),又来又把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定期举行的集市叫做庙会。有庙就有祭祀,一般会有烧香、上供、祈愿、还愿、唱大戏等活动。
不排除这里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活动,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民族。就拿豫北农村来说吧,十里八乡、三里五村大家轮流办会,其实也是亲朋好友聚会的日子。
哪个村有会,哪个村就是东道主,就要负责待客。甚至有附近的村眼馋蹭会,也以东道主自居负责待客,其实就是找个由头聚会。
为啥小时候愿意过会?八九十年代物质还不是很丰富,只有过会才能吃上口好吃的。村里有会,宾客盈门,都会带来好吃的。
最初一般是油条,或用篮子提,或用荆条穿成一串儿,也有拿点心的。后来条件好了,有拿整箱方便面的,或者拿整箱饮品、牛奶、火腿肠等。
除了伙食改善,还可以看热闹。首先是听大戏,小时候常陪爷爷奶奶去听戏,其实也根本听不懂,最爱看的就是武打场面,有一个小伙子连着翻跟头,结果用力过猛,翻出了戏台……
我记得有一场包公戏,最后铡刀抬出来,把人往里一塞,我一惊,瞪大了双眼等着把人铡为两段,结果大幕给拉上了……
戏台周围,都有卖小零食、小玩具的。记得那种爆米花球(小米或大米),其实也是个盲盒,中间会裹一个小玩具,每次吃都很期待(现在想起来很危险)。
这种庙会,一般都在农忙间隙或者农闲时期以及大节日之前,或者某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大家聚会之后,还可以一起去赶会,买买衣服、农具或生活用品,品品小吃。
这就是为啥期待过会,过会意味着有新鞋新衣服新玩具。另外,这也是个大开眼界的日子,因为过去信息比较闭塞,很多闻所未闻的新鲜玩意会上才有。
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表演,比如耍猴的,卖艺的(唱大鼓书的),马戏团的,捏泥人的,现场编筐编篮子的,还有卖大力丸的,后来发展到有跳脱衣舞的。
浚县的古庙会,可以说是中原一大盛事,春节过后一直持续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动。
尤其是在正月初九和正月十六。正月初九,除了精彩的社会表演,县里会组织集中燃放烟花。九十年代就搞烟花秀,算是比较前卫的。
而正月十六,全县各地都会组队参加社火表演。有舞龙舞狮,有高跷秧歌,有软硬功夫,还有各种杂技,比较特殊的有背阁表演。
然而这都成了回忆。自从进了城之后,很多年没有赶会了。而合肥本地,似乎没有什么这样的古庙会,包括春节期间前后。
农村的庙被扒了,农村的人口也流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人学了,超市也遍地都是了,城市化进程提速了,农村庙会也逐渐式微了。
甚至有不少地方政府觉得庙会影响交通、担心出现安全事故,干脆简单粗暴,直接一刀切了,以破除封建迷信、占道经营、安全隐患等理由给取缔。
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下手太狠,有些明明是民俗,非要给你扣上一顶封建迷信的大帽子。
比如说清明节烧点纸钱,我不认为是封建迷信。首先没人相信逝去的先人真的会收到钱,但大家还是烧了,首先这是一种仪式,其次是为了寄托哀思。
再说烟花爆竹的燃放,本来是一种民俗,也可以营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的确污染环境。但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说污染环境,你看看加州和澳洲的山火,虽然一年只烧两次,但一次几乎烧半年,顶中国人烧多少年的纸?最近欧洲也烧了起来。
所以我认为,烧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可以通过控制剂量、控制时段,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
比如烧纸,哪怕仅限一张,不要怕祖宗嫌少,大家可以在面额上下功夫嘛。一张100万亿元有没有?比如梁道长,就曾经给美国抗疫捐赠100万亿,而且还是美元。
你以为禁止烧纸就可以不污染环境了?错!现在中国人不让烧纸了,洋人倒是开始烧纸了。
河北的米北庄,那可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有华尔街,米北庄有死人一条街,产品行销全世界。
烟花爆竹也可以采取政府集中燃放的方法,过年时各地搞搞烟花秀,或者限定区域和时间,让群众集中燃放,给传统习俗、传统年味儿留个哪怕很狭小的空间,不要赶尽杀绝。
想不通的时候,我总是安慰自己,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信奉共产主义,我们坚决反对封建迷信,我们也要保护环境,做出点牺牲是应该的……
然而这几天我又忍无可忍了,因为我们对自己传统习俗下狠手的时候,洋封建迷信、洋民俗披着文化的外衣却在中国大行其道。
比如最近饱受争议的夏日祭。夏日祭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日本的庙会。每年的夏天,日本全国上下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游园,娱乐,传统表演,烟花秀。
其实就是庙会,本来就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日本民众也都会穿着和服去神社祈福,神社里供奉的也都是各种神仙或恶鬼(比如靖国神厕)。
日本三大祭是:京都的祗园祭(7月16日至29日)、大阪的天神祭(7月24至25日)和东京的神田祭(5月14日至16日)。
无论哪个祭,原则上都是围绕迎接神灵进行祭拜,再安抚神灵送神回去而进行。因此祭典的核心是“迎神”和“送神”两个仪式。具体又是以神轿载着神灵巡游的形式呈现。
我对日本的夏日祭毫无兴趣,除了一个环节——光屁股节,听名字就够刺激,关键是无论男孩女孩都要参加。
每年的7月上旬,一群群光着屁股的男人们用肩抬着大约1吨重的山车在大街上打着“欧伊沙—欧伊沙”号子招摇过市。
不过现在网络发达了,一些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看日本的光屁股了,不用等夏日祭。
最近,关于夏日祭的话题比较热,原因是南京7月17日有一场和风夏日祭的活动,结果还没举办,就被人举报了。
举报者叫小V,一个南京女孩。她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同时也很喜欢动漫等二次元文化,但对于南京要举办夏日祭,她却持着反对的态度。
她说:我喜欢动漫,但我更知道自己是一个南京人。我始终记得那30万同胞,还有汉中门的纪念馆,以及几十年前无数散落在南京各地的一幕幕悲惨画面。
不少网友对此也都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场充斥着日文化的活动,不应该在南京城举办。这简直就是在践踏我们的先烈,背叛我们那30万同胞。
昨天蛋总说了,南京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城市。对于南京大屠杀,日本至今不承认也不道歉。
喜不喜欢日本文化是个人的事,但是在南京公然办这样的日本夏日祭,非常不妥。
这个活动中的项目,你可以说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但要是按中国标准,也充满了迷信色彩。比如这个和风舞台和超大鸟居,就是封建迷信场所。
鸟居是什么?在日本,鸟居是神社的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传言踏入鸟居,就意味着踏入了神域。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夏日祭不止南京有,全国很多城市都有(20个城市21场),看来日本外务省没少花钱啊(当然有不少城市的夏日祭已经被叫停)。
这就是蛋总痛心的地方,我们痛下决心,根绝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原以为是为了破除封建迷信或者为了环保,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给洋迷信、洋文化让路……
比如你把农村的祠堂拆了,把农村的祖坟集体给刨了,把农村的庙集体给扒了,他们没地方去搞传统信仰了,结果被人拉进教堂了……
掘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习俗根的还有春节撕人家对联。2017年的大年初三,山东济宁的城管六大队就上门撕人家对联了。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山东济宁城管打的旗号是——消除安全隐患和视觉无人,开展春联“福”字整治。战果是——街上450余处春联、门贴、福字一扫而光……
这个是不是给外来习俗让路不好说,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济宁城管六大队的队长叫米拥军,回族人。济宁的城管也曾到清真寺感受伊斯兰文化魅力,助力执法业务提升……
扯远了,我们回到日本的夏日祭。需要注意的是,这次举办夏日祭的,除了南京多是人口不太多、平时很少举办活动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的选择,令人深思。
有网友把这20个拟举办夏日祭的城市标记了出来,发现有点像日本地图(这个蛋总认为略牵强,有待证实)。
还有网友发现,夏日祭的地点全都是能查到的发生过激烈战斗的抗日名城。比如枣庄,那是血战台儿庄的地方啊。
不管是怎么回事,日本夏日祭开遍全国挺令人揪心的,我觉得有必要查一查这么多夏日祭背后的推手。
一方面,要查幕后的推手,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想办法给传统文化松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存其空间。
有了生存空间,才能不断注入新活力,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夏至节搞起来!七夕节搞起来!中元节搞起来!汉服节搞起来!
我相信,只要给放假、给开绿灯,朝气蓬勃的中国人,一定能玩出新花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