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房地产史上三次大救市!
以前的房地产投资,是风浪越大,鱼越贵。
过去的十多年,每次房地产销售增速低于-20%,6个月后增速必回正,15个月后将迎来新的销售增速高点。
翻译一下,也就是每一次必救市,而救市后必有刚需或投资者进场接盘。
但这次风浪依然很大,但鱼没了。
昨天刚刚发布了6月份经济数据,其中6月销售增速大幅下滑。要知道,这可是连续整整16个月销售增速下跌!
于是,最近救市的话题刷屏了……
孟晓苏说: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正是因为实行了对房子的限购。
任泽平发文:已经不是要不要救楼市救经济了,而是怎么救,怎么尽快大力度救。
我们在此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三次房地产救市。
第一次:1998年 住宅市场化
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扩大至亚洲东部,我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就业、财政开始出现隐患。国家从房地产入手进行深度改革,也就是住宅市场化改革。
具体手段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不再为职工提供福利住房,减轻了国有企业的负担
2、通过出售土地使用权,地方政府得以扩大收入
对应的好处有哪些呢?
1、对住房的大规模投资能缓解大规模下岗带来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增加对建材等产品的需求,吸收过剩产能。
2、对于居民来说,花钱买房,救市把收入资产化了,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提高资本形成,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通过当时的住宅市场化改革,我国有效地度过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第二次:2008年 房地产调控放宽
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集体下滑。我国经济也深受其害,整体增速被腰斩,经济再度面临巨大压力。这次经济危机的应对方式是房地产开展宏观调控。
从08年下半年起,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收紧转为放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手段,分别是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与信贷支持、减免房地产交易税。
第三次:2014年 房地产刺激政策
14年下半年,我国面临经济持续下行、政府债务加剧等问题。当年的地方政府总窄幅增长至近35万亿元,较10年翻倍。政府部门整体负债率也达到了15年来的最高值,为38.82%。为了提振经济,促进消费,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
典型的有进一步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及首付比例、推行房地产业的“去库存”战略、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降低三四线城市待售库存。
再来看目前的房地产弱市。
一方面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降低有关,6月30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1505万平米,供应规模不及今年3、4月,同比也下降了25%,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值。
再者,需求较弱的根本原因仍是居民购房信心和收入预期不足。房价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救房地产行业,但一定是精准地、有的放矢地救,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大力度地救”。
客观地说,过去的这二十多年,房地产是名副其实的“周期之母”,地产的繁荣冷清与经济周期的潮起潮落有同步性。同时,房地产拥有超长的上下游产业链,涵盖了冶金、制造、家具、轻工、金融、中介咨询等各行各业。因此,刺激房地产成为了一个最简便,且最有效的刺激经济摆脱下行压力的抓手。
但是,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定律——边际效益递减。结合实际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已有的经济复苏链路,以同样的力度刺激房地产,最后达成的效果会越来越小。而要想达成过去的效果,势必会造成大水漫灌,继续推升市场泡沫。
须记住,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泡沫继续增大,只会导致未来硬着陆风险升高。供给侧改革已经推行近十年,“三去一降一补”也推行了近十年,各行各业的过剩产能都能淘汰,各行各业都要降低杠杆率,我们相信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