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现、春夏、魏大勋、周游领衔主演,朱亚文特别出演的年代史诗剧,江奇涛编剧(代表作《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王伟(《白夜追凶》)执导。Sir只来得及看了两集,刚理清人物关系,他们已经把帐算得明明白白。本来剧已经过了审,可是他们偏偏嫌审得还不够严,自愿充当网络纠察队。
这回Sir是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后面大段的剧情都没播,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真像部分网友说的那样。
越是这样,也越让人好奇:《人生若如初见》到底怎么了?
背景在清末,男主良乡和女主秋红,一个是八旗子弟,一个是进步女性,相遇在了那段乱世中。于是有人说,这两个人的原型肯定是保皇党良弼和近代革命义士秋瑾。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男主,都是旗人,都是单亲妈妈养大,名字都有良字。
1912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大清没有挽回之势,良弼认为政府不作为,就组建起了宗社党,提倡君主立宪制,并对革命党进行武力镇压。秋瑾1907年逝世,而剧中的时间一直发展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这对清朝是个极大的震动——同样是效法西方,清朝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为何日本国力能够反超?正是为了一探究竟,留学日本成为当时许多人迫切的愿望。
但家世好这一点,基本是那个时代所有进步女青年的前提——
如果没有家里支持,受到过新式教育,怎么会有那个机会去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现在看来这是个无法证伪的问题,如果更多剧情展现出来,或许能更细致地比较。二,一个假设,就算这部剧原型不是历史人物,如果后续让保皇党加入革命,这样的剧情可以吗?否则就是“歪曲历史”、“满清遗毒”、“鼓吹封建”……剧中主角是满清贵族,但不代表在鼓吹清朝有多好,恰恰是通过他的视角看到清朝的腐朽和不可挽救。
如果说他是旗人,就不能参加革命,参加了就是给自己洗白。那么这是不是在鼓吹出身论:一个人的立场是由他上一代决定的,他出身的原罪是无法救赎的。《潜伏》里的余则成,弃暗投明,从军统加入了共产党?原是忠心耿耿的大清官员,却在最后意识到,要中国不要大清。
Sir并不否认,《人生若如初见》也许存在需要修改的问题。但我们是否要用这么简单粗暴的“男主是保皇派就是不行”,匆忙地彻底否定一部剧。
从前几集来看,Sir的感受是,叙事流畅,演技在线,制作上乘。
预告中,导演提到一个细节,Sir观剧过程中也印象深刻。剧集的早期是晚清时期,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用的是烛光,所以打光就要自下而上,整体色调偏暗。也隐喻了从晚清的一片困顿,到辛亥革命时终于看到光明的故事走向。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剧和革命剧,镜头对准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热血青年,透过他们的视角,带领观众真切体会在时代浪潮下中华民族所面临的选择与困顿,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让观众领略历史先行者们在血与火之歌下的碰撞与撕裂、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等种种抉择。
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发生了臭名昭著的“两宫西狩”,慈禧和光绪乔装逃出北京城,一路车马不停地跑到了西安。黑云压城,气氛阴郁,革命党人被抓获,官员正讨论怎么处决。借清朝官员之口,说出清末政权摇摇欲坠,更埋下隐喻——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人,不是昏庸无能的清朝,不是服从统治的奴才,而是掌握在率先觉醒的人手中。这部剧的真正主角,是五位出身截然不同,道路南辕北辙的青年。威胁上海商会副会长资助自己留学,铁了心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然后再回来做点什么。他是从头到尾,最知道“国”代表的不是某个族裔或政权,而是四万万被迫害的同胞。整天研究炸弹,只为消灭汉奸和旗人,但私生活不检点,哄骗了年少的秋红。但另一方面,他同样看不清民族的出路,只把留洋日本当作美好前程的筹码。网友认为,一个维护封建统治的人,却说出洋洋洒洒的“女权宣言”,这就是“捧满踩汉”——再结合他从小被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理所应当觉得女人就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就像杨凯之留学是为了拯救同胞,李人骏是为了升职加薪,但只有良乡认为,学完回来,就能恢复统治,光宗耀祖。如果把当时中国的崛起比喻成一道打开一道门,那么五位青年的选择,就好像五把奇形怪状的钥匙。要知道哪一条是最符合的,不是靠金手指,也不是事后诸葛亮地帮他们扫除障碍,必须让他们自己头破血流,三观破碎才行。只有拍出了人在迷途中的挣扎,真实呈现面对抉择的脆弱,才是所谓的“正视历史”。所以重点不在于哪个角色暂时做“对”了,做“错”了。就必然会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活成教科书上一笔带过的宣传画。
Sir看到很多等剧的网友抱怨,现在追个剧,就跟要饭似的。
这边饿着肚子,另一边,很多人还在自发给已经处境很难的影视作品挑错误。
但又不介意自己拿起更大号的剪刀和放大镜,敲打每一部电影。
往往一部作品已经过审了,可是到了某些网友的审查这里,却是——
2020年《八佰》还没上映,有人就先去豆瓣打一星,要抵制。
结果人家电影出来,就没有孙元良的戏份,只出现过两次他的名字。第一次,开篇旁白客观表述,孙元良下令驻守四行仓库,没问题。第二次,是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劝谢晋元团长撤退,说:“孙元良都留下你们自己跑了。”这拍的不就和主流史观一致吗?这不就是谴责他是逃兵吗?去年的一部《雄狮少年》,作为土生土长广东人的Sir看了根本没感觉到“辱”,只看到国产动画的惊喜。
一部被央视认证,弘扬岭南民俗,展现草根逆袭的励志动画。
一听到迪士尼买下版权,再一看人家剧里还原的当年破旧的房子。Sir不是说没有任何细节瑕疵,但是剧情大方向上,男主从满清阵营,到看清清朝统治有问题,这就是大逆不道吗?
Sir很反感在评价影视作品时,用所谓的“洗白”二字。
什么叫洗白?这是一种非常二元式看待角色和文艺作品的方式。在洗白的语境里,人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你不把一个人写的一黑到底,就是在洗白。但真正的虚无是,不愿意承认历史的复杂,不承认需要不同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发展。一部好剧,要给观众带来的往往是从片面到复杂,从刻板到生动。今天提到《人生若如初见》同样的时代背景,无法回避《走向共和》。
签署《马关条约》的李鸿章,就是千古罪人?
作为清朝“裱糊匠”的他,也有无奈。
甲午战败,他联合1300多名举人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反对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朝堂之上,破例给他一个六品小官赐座,让他畅所欲言。必须要说明,哪怕《走向共和》是豆瓣9.5的神剧,它所拍的也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本身。
而是创作者一种理解,一种演绎。
能够启发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去思考那些好像有了固定答案的历史。
《人生》就目前来看,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揭竿而起的劳苦农民,满清贵族中的救亡人士,地主阶级里的觉醒乡绅……各种思想,各种立场的人们,都在寻找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但至于未来是否分道扬镳,选什么路,是什么下场,也还是未知数。而历史的真实之处正在于,洪流之中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Sir发现,有人看年代影视剧,总喜欢拿“歪曲历史”当罪名。“湖北保安团,实际是精锐部队,电影中变成了几个湖北散兵。”但是不是一五一十地还原历史,是不是一丝一毫都符合史实,在有的人这却是一种双重标准。文艺作品不可能100%还原历史,也不在于尽可能还原历史。影视剧需要的是忠于史观,并拥有合理的创作空间,和与现实对话的力量。真的是人人历史都学太好了,对清末的各个人物了如指掌吗?历史,不过是他们挑错的武器,是挥舞着,往文艺作品头上砸的大棒。如果,连观众都不愿再给影视剧空间,急着去挑错误,搞审查。
那么可以想想看,演员们,创作者们,都会退回最安全的区域。Sir想起2003年,网友提问导演张黎,你觉得《走向共和》对今天有什么意义?
张黎回应:“我觉得共和制出现在全球来说已经有200多年了,这个制度在我们看来无疑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制度,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合理的。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制度下,作为中国来说,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是有意义的。”张黎略显无奈:那你觉得,《走向共和》探讨的东西还有人关心吗?一群当年怀抱着救亡图存理想的少年,最后却被历史的洪流冲向了不同方向。
但是,在他们后来兵戎相见的时候,是否还记得,他们当初也曾怀着同样的一腔热血,也曾团结一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