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颂
“你被强奸了吗?”
这大概是今年我看国产剧听到的,最惊心动魄的一句话了。
毕竟“强奸”这个词,多出现在新闻中,很少出现在对话里。
但在《不完美受害人》中,这句话是自然流露出的一个问句。
无论是警察还是亲人、朋友,“强奸”这两个字,都只是对性侵犯行为的定义,而不带有任何评判性。
这种直接且客观的词,在这部剧中俯首皆是,观众从最初突然听到的震惊严肃到后面习以为常,《不完美受害人》在潜移默化间实现了对一种性骚扰行为的“正确定义”。
这无疑是一次国产剧内容表达上的尺度大突破,不过也只是《不完美受害人》众多尺度突破之一。
由一宗性侵案展开的《不完美受害人》最终呈现的却是一副深刻的社会图景。它不仅尖锐地揭露了职场性骚扰、性侵、家暴等多重女性困境,还有对社会权力结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对抗的问题深入描摹。
《不完美受害人》不是将议题粗糙摆盘,从社交平台上网友分享的真实观剧体验及幕后细节的放出足见制作之真诚。正如网友所言:“这部电视剧讲的是赵寻和林阚,细看其实是普通人的故事”。
《不完美受害人》这份解剖人性复杂度的决心和勇气,可以说是不亚于《黑暗荣耀》的。
不完美的普通人
一直以来,性骚扰都是一个世界问题。多国研究统计表明,性骚扰尤其是职场性骚扰是职场人士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中国求职者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但在全球互联网搜索数据时会发现,相关统计报告少之又少。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以性骚扰为主要诉讼事实的公开文书只有863份,以“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作为民事案由的,仅有30份。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道巨大的鸿沟?受害者为什么陷入沉默之中?
《不完美受害人》用了10集的时间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透过受害者赵寻(林允饰)的生活呈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个普通女孩遭受性骚扰乃至性侵后所面临的所有压力:
一旦报警,不可避免要检查身体,以及不断回忆被侵犯的细节。如果施害方位高权重,必然会引发媒体曝光,议论、非议声接踵而来。父母的质问和悲痛、同事的非议、街坊的猜疑、阴谋论的猜忌.....这些东西会在5天时间里迅速编织成一张巨网向一个女孩扑来,能承受住的人值得一句赞扬,但被巨大的恐惧下淹没也是正常反应。在这些之上,《不完美受害人》还尖锐指出了一个问题:性骚扰判罚中,“不得违反妇女意愿”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如果一方的地位、权力远大于另一方,受害者能不能害怕和纠结?有观众看剧时一直不理解赵寻的左右摇摆,言语矛盾。事实上,在权力不对等、人性利益博弈以及一些结构性痛点面前,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赵寻。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施暴方的塑造,刘奕君所饰演的成功在社会层面来看非常优秀:他帅气多金,温柔体贴,工作能力强,唯一的问题就是花心。这个毛病放在普通人身上是致命缺点,在有钱有权的成功身上反倒成了他的一种魅力证明。不是所有人都能抗拒他的帅气温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义正严辞拒绝他的示好。而这样“花心但有魅力”的形象极具迷惑性,也给成功自己造成了认知误区,他不相信会有人拒绝他,更不信有人会不爱他。只是他从未思考过这种顺从是出于爱,还是权力压迫下的沉默与恐惧,他的每一次电话、单独约见,都是对赵寻的另一层折磨。直到赵寻报警,他才意识到他所谓的“你情我愿”在赵寻眼里完全是另一个版本:醉酒的赵寻一直被恐惧笼罩着,她曾三次求救,却还是没能阻止侵害的发生。在施暴者、受害者之外,《不完美受害人》还提供了多种看问题的视角:比如集团如果要守住财富,稳住股民的心,要做出怎样的危机公关?又比如周迅饰演的林阚,一位曾经被性骚扰的女性,却是成功方的律师,道德还是专业,她又该如何在其中周旋?剧中存在大量对各方观点立场细节的精雕细琢,大大拓宽了观众的理解视角。观众可以脱离单一观点感受主角遭遇,在多元复杂的人物特性中照见自己。除了带领大众直面性骚扰判定中灰色地带以及受害者所承受的压力之外,《不完美受害人》更有价值的一点:我们一般什么时候最关注受害者?多是在警方案件或新闻事件中。这时候的受害者更像是一个符号,大家围绕ta不断展开讨论,而当案件尘埃落定,或者新的新闻盖过了这条新闻,受害者也随之消失在大众舆论之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受害者遭遇了伤害却还密而不言,他们正常过着普通的生活,却在背后独自舔舐伤口,消化伤害。林阚的导师是她父母的好朋友,但本该正常的师生相处却也变得奇怪起来:她上课打瞌睡,导师“自然”抓住她的手劝她好好休息。她的论文因为优秀被刊登,导师“自然”冲进房门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并拥抱住了她。而她感到这是一种骚扰和侵害,并且向学校老师反映这一情况时,老师听完后这样回复她:“你为什么要住他家?你为什么不锁门?为了学校和教授的声誉我希望你沉默。”透过林阚,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隐形受害者们的处境和心情。
她13年的辛苦打拼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句“没有他,你能进这么厉害的公司?”她的成就感永远不痛快的,因为案子再成功,她永远记得自己被污名化时,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如果说赵寻和林阚是性骚扰受害者,李怡和辛路更像是权力结构的受害者。董洁所饰演的李怡是一个在权力、利益中迷失的人,她既是大成集团的宣传总监,也是老板成功的情人之一。在多年的自我欺骗和麻痹中,李怡将两人不对等的关系包装成了“爱情”,她一边因私吃着成功的醋,一边又要因公为他摆平一场又一场的风流债。俩人一起打拼创业,推动公司上市,她在结婚后却功成身退退居幕后,成为回家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识大体、顾大局这两个词高频出现在她身边,推着她一次又一次走向大众,陪成功演夫妻恩爱的戏码。人的欲望、权力、地位,都会左右着个人选择,“完美受害人”本就是为受害者设置的枷锁,轻易让受害者失去勇气,她们只能继续躲在自我谴责和厌恶里。当我们接受不完美受害人的时候,受害者才能喘口气,发出自己的声音。老实说,作为一名职场人看《不完美受害者》的体验并不是”很好“。比如太能代入的酒桌文化:“你不喝酒,是不是看不起我啊”以及灌酒未遂产生的“因为你,我没喝爽”的责备。又比如在得知赵寻出现在公司时,成功对她pua式批评:“我一个集团公司老总的威望和你这些小感动、小内疚相比,哪个轻,哪个重啊?”熟悉的场景,不熟悉的词汇构成了《不完美受害人》一半的剧情,看惯职场剧中“苦是为了恋爱铺垫”的观众,对这个叙事方法更是一头雾水。这不和谐却又奇妙的音符,以及“不愉悦”的观剧体验,恰恰说明《不完美受害人》这一情节复杂幽深的电视剧的完美之处。近几年现实题材相关剧大多聚焦在家庭或个人成长话题,职场戏往往浅尝辄止,《不完美受害人》打破了这些叙事框架:剧集透过权力结构、人性、利益等角度深入剖析事件,在触碰到受害者的真实困境时,没有一带而过更没有粉饰太平,而是带领观众一起理清受害人所遭遇的不公和伤害。细看《不完美受害人》会发现,这是一部很有温度的剧集。揭开伤口不是为了展示痛苦,如何反性骚扰,如何给予受害者支持,《不完美受害人》给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比起将性骚扰轻描淡述地说成是“调情而已”,剧中使用“性骚扰”、“权力不平等”等词汇给观众带来的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当我们学习使用更客观理性的词汇去描述受害,才能夺回为场景下定义的权力,才能让更多弱势群体所遭遇的不公被看见,从而才有改变现状的可能。同样是受害者的林阚对赵寻的脆弱、痛苦感同身受,她没有逼迫她做出选择,只是在赵寻做出决定时,给了她“前路很难,但你很勇敢”的鼓励。不替他人决定,不评价他人决定,从不同角度追求最终真相,这或许才是真的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深刻剖析社会议题的电视剧,永远是推动社会探讨和思考的必需品。可能一部剧的力量很难完全改变大众对权力倾轧、性骚扰等议题的认识,《不完美受害人》也真实呈现了在目前情况下,关于性骚扰的定义及判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剧情不符合所有人的心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法,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需要《不完美受害人》这样的电视剧,足够专业,足够真诚,用足够优质的制作推动影视剧行业及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这也是《不完美受害人》这部剧最想传达给大家的东西。正如导演杨阳所说:“表面上剧集是一个揭开性侵害真相的故事,但实际上是对人性、权力和欲望的深刻揭示。最重要的不是揭开伤疤,而是怎么去医治人的灵魂,医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