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才子,离开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才子,离开了

科学

导读:
      朱照宣先生是中国力学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他17岁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并留校任教,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一生博学多才,编著翻译校订大量力学丛书,其中《理论力学》已成为各大高校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他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主编,中国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李伟格曾与朱先生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二人也都是李佩和郑哲敏创办的“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的骨干成员。在这篇文章中,李伟格深情回忆了这位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才子与师长。
李伟格 | 撰文
2022年12月,悲伤的日子太多,中国力学界连续失去了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2022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前所长、95岁的吴承康院士,在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辞世(见赛先生文章:中科院力学所最后的老海归);四天后,2022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退休教授、力学专家朱照宣先生,在北京第三人民医院ICU加床上辞世,享年92岁。
朱照宣(1930年7月6日-2022年12月29日)
我曾在不同时期,在吴承康先生和朱照宣先生的领导下工作,他们作为中国一代学者的风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对我的工作和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失去两位尊重的长者,犹感悲痛。
今天,我写下我心目中的朱照宣先生,以兹纪念。我想说:“朱先生,您一辈子都在关注力学界的动态,您的志气、骨气、底气,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目录

一、2007年第一次见朱先生

二、协助出版《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朱先生与钱学森科学思想与教育研究会

四、时代的句号

SAIXIANSHENG
一、2007年第一次见朱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朱先生,是2007年夏天的一个星期三,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翻译协会”、“力学名词”共同的办公室里。
2007年夏天,在我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情报室退休前,力学所党委书记周德进找我谈话,让我以“中国科学院翻译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的身份,协助李佩先生做一些她想做、愿意做的事,但不要有任何压力,也不用年终汇报,并给李佩先生和我安排了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翻译工作者协会”( 以下简称为“翻译协会”)是在李佩先生的创议下于1988年成立,并请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任会长,“翻译协会”的办公室就设在了力学所,这里距离她的家很近,可步行至办公室。
但由于力学所房源紧张,“翻译协会”就和当时的“力学名词”办公室共用一间办公室——345办公室。
“力学名词”是“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简称,成立于1986年8月,从事力学基本名词的审定工作,主任是西北工业大学当时的校长季文美,副主任是北京大学的朱照宣和力学所的董务民。此前,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的编辑从1979年开始,朱先生是《力学》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力学史编写组主编,1986年,《力学》卷问世,他付出巨大劳动和心力;2000年,第二届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朱先生任主任委员,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我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朱先生的情形,那是我退休后的第一天到力学所1号楼345房间布置办公室。那天,我看见了三位参加“力学名词”的长者:王克仁、金和、朱照宣。力学所的王克仁老师既是“力学名词”成员,也是力学所翻译协会成员,金和老师是力学所的老同志,我们曾在一起多次参加政治学习,彼此都很熟悉;我对面坐着一位文质彬彬、仙风道骨的长者,我久闻其大名,知道他是力学界大才子朱照宣先生,但这是第一次见面,我正犹豫怎么向他问候时,他对着我说:“李伟格,你的名字我很熟,你是不是翻译过力学大百科词条里的‘科里奥利’?”话毕,他还从书架上拿出《大百科全书·力学卷》。
我惊诧不已:从来没有人理会过我这小人物!“科里奥利”是我1980年代中期翻译的一小段词条,他却有印象,而且准确无误!我后来才知道,朱先生对人名的记忆力是上天赐给他的特别秉赋。
随后,我将自己对朱先生的第一印象告诉了李佩先生: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的主编,是本活字典,力学词条中的Who is who,他一清二楚,知识面之广,极为罕见。
自此之后,“力学名词”每周三开会时,我就开车将李佩先生接到所里,参加他们的活动。他们三人完成词条的讨论后,还会讨论文学、时政、社会热点问题,朱先生每次讲事情都能说得条理清晰,对重大事件还会分析、预测,总会吸引我们再参加下次活动。
李佩先生喜欢喝咖啡,由于李佩先生的加入,我们几个人就形成了一个沙龙,朱照宣先生、王克仁老师和金和老师也把喝茶的习惯变成了“Coffee Break”。由于李佩先生到力学所参加了“力学名词”会议,力学所的郑哲敏院士、谈庆明先生等,只要有空就过来“充电”。这些讨论,让力学所345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彼此受益。
朱先生超强的动手能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次在会上聊天,他说起自己能手工叠纸,顺手拿起一张纸就叠起了一支“郁金香”,并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原创,多少年前的创意!”我与金和老师在他的示范下一步步跟着学,叠好成型后,朱先生还涂上颜色,很漂亮的两支郁金香就展示在眼前。他还有好多绝活呢,左右手写字,修补缺损的图书……如果现在让我叠个纸衣裤,脑子里的纸衣裤形象就飞了,怎么也抓不住,就不知从哪下手了。这与朱先生的差距,可是云泥之别呀。
2010年7月6日,我们办公室的几个人给朱照宣先生过80大寿时,李佩先生没去,但特地叫快递公司给朱先生送来了漂亮的鲜花,朱先生和夫人张瑞云都很感动。也正因为有李佩先生的加入,这个生日聚会更温馨了。
SAIXIANSHENG
二、协助出版《一日看尽长安花》
中关村大讲堂是科学院的一张名片,李佩先生被誉为“中关村的一盏明灯”,正是因“大讲堂”而起。
自1998年起至2011年6月,中关村大讲堂先后在中关村中科大厦礼堂和力学所主楼礼堂举办各类讨论及座谈会600余次,内容涵盖健康、科普、时事、法律、心理、文化、学术研究和社会现实问题等,讲座人和主讲人可畅所欲言,听众自由提问。
李佩威望高,亲自出面邀请演讲者,演讲人的层次也都很高,再加上李佩自己做主持人,这在中关村已构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2000年至2006年,她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玉缀,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共12次讲。由于李佩先生的组织的这种讲座形式好,听众中有诸多科技界的理工精英,其中的任知恕先生和颜基义教授,出于对诗词的爱好,根据报告录音整理成了文字。
2011年6月,由于年高力不从心,李佩先生忍痛关掉了周五下午的中关村大讲堂,之后诸多听众也先后驾鹤西去,很少有人知道这段历史了。为了让白纸黑字为历史留下痕迹,对古诗词很有研究的朱先生,为程玉缀教授的讲学内容整理做义务编辑、校稿、纠错。改稿过程中,朱照宣的才气令人敬佩,许多典故的出处都是装在他脑子的,随时就能脱口而出。2013年8月,程玉缀的《一日看尽长安花》得以出版,很快成为畅销书。
SAIXIANSHENG
三、朱先生和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
从2008年到2011年,李佩先生带领20多位学者翻译完了《钱学森文集》。在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的支持下,她和郑哲敏院士创办了“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力学名词”和力学所翻译协会的几个人是研究会最早的成员。
朱照宣先生曾长期参加钱学森组织的系统学讨论班,并在1990年与钱学森多次讨论开放的巨系统与混沌之间的关系。对于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究会,他表示:一切听李佩先生安排。李先生的活动在上午,“力学名词”的活动改到下午。后来由于“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的内容多了,连周三下午的时间都占用了,“力学名词”的活动就改到了周五。
2013年,朱照宣在“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的活动上。摄影/郁百杨 

对于“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的活动,朱先生积极出谋划策,把北大的赵凯华、武际可、陈耀松、林建祥等教授都请来了,又把北京师范大学的姜璐朱先生请了来,后来带来了夫人张瑞云。张瑞云是苏州拙政园的大小姐,专门介绍了她的老家苏州拙政园内的园林建设和昆曲的历史故事,还发展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周立伟院士成为会员。周先生的学问和人品深得与会者的敬重,现已成为研究会的核心人物。

从左至右为、朱照宣、李佩、郑哲敏和张瑞云。摄影/李伟格 
所有的会员都是李佩先生一一过目,严格把关的,郑哲敏院士参加完所里的重要活动后,饭都不吃就立刻参加研究会的活动。这也引起了所领导的好奇,李佩先生主持的研讨会引力这么大?力学所老干办的负责人也知道组织活动时不能与周三会议冲突,否则会缺少主力的。
2016年清明,“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成员,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郭永怀先生塑像前的留念。李佩是前排坐轮椅者,右侧为张瑞云;左侧为李伟格;后排左三:朱照宣。郭永怀雕像右侧:郑哲敏;周立伟;左侧:谈庆明
2022年春节,我代表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委员会全体会员,到朱照宣先生家拜访。他见到我兴奋地哭了,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笑了。他听我讲研究会的近况时非常专注,还想着身体好些了让儿子开车和老伴到力学所见见大家。最后他拿出《大百科全书·力学卷》,指着编委名单上他所做的记号,令人心痛的是一个个画上黑框的名字旁边写上了是他们走的时间。如今,他的名字也被画上了黑框,时间是:2022年12月29日。
SAIXIANSHENG
四、时代的句号
95岁的吴承康先生和90岁的朱照宣先生,都是所在时代的精英、骄骄者。从1950年代开始,他们的人生,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到北京大学,从中关村到中关园,交集七十多年。因缘聚会,我1977年到力学所情报室工作,结识博学的吴承康,又于2008年与朱照宣先生同在一个办公室,如此幸运。他们却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仙逝,心痛不已。
吴承康先生195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携新婚夫人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了一辈子,在中关村生活了一辈子。

1944年,14岁的朱照宣入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1947年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课堂上,许多学生年龄都比17岁的“小先生”大,1952年院系调整后,朱先生调整到同济大学任教,1956年借调到北京大学兼课,1963年正式调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北京大学和中关园是他生命中最长时间的家。

1947年,17岁的朱照宣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

他们不仅有自己专注一生的事业,还有牵手一世的爱人。

吴承康1956年和黄兰洁结婚,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已在病中的夫人。
左为张瑞云,右为朱照宣。
朱照宣和张瑞云1956年在北京结婚。张瑞云是苏州拙政园西园的大小姐,中学毕业于上海中西女中,解放后到北京理工大学读书,是学生会骨干。张瑞云的父亲教过朱照宣,很欣赏这个才子,没想到学生后来成为了自己的乘龙快婿。2022年12月5日,朱先生在离世前24天,在中关园家里的书房,坐在轮椅上庆祝夫人生日,两人共吃了两碗长寿面。
纪念吴承康先生的文章中,我写道:“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最后一位老海归离开了我们。”
今天,写纪念朱照宣先生的文章,我明白:“上海圣约翰大学最后一位毕业生离开了我们。”从1950年代的海归,到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代学人仙逝,一个时代谢幕,他们成为所在时代的句号。
古语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李佩先生、郑哲敏院士、吴承康院士、朱照宣先生,你们都是我的“老师”,我在心里永远思念你们。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2:00PM
致谢:感谢王丹红女士对本文结构的梳理,感谢朱照宣先生的家人和郁百杨老师为本文提供照片。
作者简介:
李伟格,任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情报室三十年(1977-2007),退休后作为李佩先生的秘书,协助李佩先生组织中关村专家讲堂。现任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中国科学院翻译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科学技术翻译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翻译》杂志副主编。



欢迎关注我们,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人! 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世间Johnson何其多,只有一个约翰生——华语全译本《约翰生传》分享会回顾明末第一才子,迷倒无数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蝶恋花 丁香半残毕业回国,离开英国前要做什么​?在美国,离开Consulting的工资有多少?Consulting还是MBA毕业的好出路吗?Offer捷报 l 约翰霍普金斯 MSREI Offer+1!祝贺来自美本社区大学的常青藤学子斩获房地产专业录取!诞生于疫情的隐形口罩,这款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防病毒鼻喷已在十余个国家上市5月29日 | 23fall伯明翰秋季学生公寓更便宜 | 伯明翰大学转租 | 伯明翰短租 | 伯明翰租房 | 伯明翰租房信息汇总【本周讲座预告】《走进美国高中-圣约翰斯伯利学院专场》哪有什么素颜无P图,离开滤镜的明星皮肤都这样……恭喜S同学获得2023康州圣约瑟夫高中补录取!|普林顿录取捷报8888元一晚,房间紧挨猪圈,离开时可以获得一头猪...这里的“猪景房”火了亚裔哈佛才子做出Lady M,爆红全球:如何像卖珠宝一样卖蛋糕测试视频文件Target后续风流才子张岱写下《夜航船》却被雪藏三百年,贾平凹、余秋雨看过都叫好欧洲最美王妃模样大变被羞辱抛弃?丈夫情妇公然挑衅,离开宫殿独居国外:“她彻底枯萎了”哈佛才子和他的爆红蛋糕,如何成为吃货心中的白月光?史载糖尿病第一人,是这位大才子赴白宫的火箭推特平台发射失败一秒钟,离开日常令箭花开6月1日 | 伯明翰租房福利来了 | 伯明翰大学转租 | 伯明翰短租 | 伯明翰租房 | 伯明翰租房信息汇总米兰·昆德拉,离开“别处”推荐一个大才子的公众号恭喜S同学获得2023加州圣约翰博斯克高中补录取在纽大读经济学的学长的亲身感受:清华北大和美国Top30大学的差距在哪里?胡润G500专访 |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CEO董博文:搭建医疗健康生态圈亚裔哈佛才子做出Lady M, 爆红全球: 如何像卖珠宝一样卖蛋糕?裹尸75层,北大才子弑母案二审,背后真相太令人心寒...北大才子携妻隐居深山,自己接生,拒见家人,11年花光350万积蓄,如今怎么样了?最狂的才子,最卑微的父亲圣约翰斯 | 加拿大最东边的冒险家乐园刚刚,澳洲“平西王”离开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