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思」新加坡荣升“国民补习班”!我持续4年的卧底实录来了……
👆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尽在“真选”,欢迎关注~
「某某思」最近在新加坡火得一塌糊涂!
Think Academy(某某思在海外的机构名称)日前宣布,自家学员在大名鼎鼎的SASMO(新加坡高级学府数学竞赛)里,
一共拿到了72枚金牌,金牌总数是342枚……
果然是某某思,爸妈是否还能嗅到那熟悉的补习班味道,退场了不过两年,只能说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
谁知道墙内开花墙外香,纵观某某思“出海”的赫赫战功,我们只能说,让世界各地的娃卷起来——他们是在行的。
从2019年开始,某某思的Think Academy从北美“开枝散叶”,直接把鸡娃大法带到了东南亚、新加坡、澳洲和印度。让“别处”鸡娃无门的爸妈们看到了曙光:甚至很多为了逃避国内卷天卷地的体制内生活,带娃异国求学的爸妈,在当地见到某某思,都要生出一种老乡见老乡的感动来:
异国他乡,山水阻隔,原来你也在这里!
根据《蓝鲸财经》的报道,好未来的海外学习业务在去年第一季内,已经实现同比三位数的增长,当然这些增长主要来自Think Academy。
我们其实第一时间就关注过某某思在美国开班,当时还让咱们坐标美国的撰稿人桃子妈,特地去打探虚实。如今四年过去了,它家几乎就要成为全球补习班王者了,我们再次邀请桃子妈,潜入2019年就创办的硅谷某某思,以给娃报班的名义再做一次卧底,把北美某某思的鸡娃大法与牛娃筛选方式,全部摸得清清楚楚。
卧底刚回来,桃子妈就一句话:
下面,就请爸妈们与她一起,探秘2023年北美某某思的鸡娃奇景。(故事将以第一人称呈现)
几年前,当某某思刚到美国硅谷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卧底文”,讲述了华人家长狂热报名,自己两个月里四次错过他家线下测评的糗事。
4年过去,我家小儿子转眼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我私心想着,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太简单,一年级还在反反复复学习两位数加减法,放学就在疯玩……闲着也是闲着,要不,也送去某某思“鸡”一下数学?
于是我去简单咨询了一下,结果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怪不得如今奥数竞赛美国队都被华裔学生包圆儿了,照这趋势下去,以后估计连美国数学竞赛教育市场,也要被“中国队”给占领了啊。
当初“某某思”进军美国硅谷的消息,我先是在一位美国华裔妈妈的帖子里看到的,而她又是圈里公认的“推娃高手”和“消息巨灵通”妈妈。
怀着教育从业人员的八卦之心,我当然是火速加入了“某某思”官方群,开始了我的美国培训班“卧底”生涯。
刚进群的时候,里面只有百十来个家长,我心里就想:“哈哈哈,我说美国华裔家长对这种补习班没什么热情吧。”
结果第二天早上一打开手机就被啪啪打脸,这个群一夜之间居然已经满了,小助手还在给家长们道歉,说进不来的朋友会被拉到二三群去……
我一时间有点儿神思恍惚:就算只有三个群,那一天之内也已经网罗了上千家长了,莫不是硅谷所有华人适龄儿童的家长都被拉进了群里?
第一天孩子们拿到的题目是这样的:
这次打卡,让我见识到了硅谷家长的厉害——
一开始大家只是纷纷报个答案,直到后来有个家长发了张带解题过程的照片,然后又有个家长发了孩子认真做题的背影,然后有家长就干脆甩了个孩子讲解做题过程的视频……
最后,有个家长就提出了质疑:
如果这位家长的话我还能看得懂的话,那么以下几位家长的留言在我看来,基本就不是人话了(此处是褒义)——
看到这里我已经快放弃了,我觉得我家孩子一定会输,而且一定是输在了他的“起跑线”,也就是他妈我身上。
“某某思”击中了硅谷爸妈最大的痛点
在我看来,某某思选择进军美国,并且首选落地硅谷,确实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首先,这几年硅谷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华裔移民,而大部分华裔家长都会对美国数学教育“难度不够”心存抱怨。
不过,对某某思感兴趣的家长,很多明显不是为了“补差”,而是冲着竞赛而去的。
如今的美国华人其实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重视教育,迷信名校,但是除了成绩,又大多缺少足够硬气的“名校敲门砖”。
靠人脉?拼不过扎根美国几百年的名人世家;
靠财富?虽然收入平均水平大幅提高,但大部分人还是缺少足够把孩子捐进名校的实力;
拼体育?体力比不过白人,速度比不过黑人,何况如今拼体育一点儿也不便宜……
那么,要想“多、快、好、省”地进名校,就只剩拼竞赛这“华山一条路”了。毕竟就算参加国际数学奥赛,也只需要一纸一笔而已,参加体育奥林匹克的话,那可是要跟着若干身价不菲的知名教练的。
所以,这些年美国的竞赛发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美国队在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里常年名列金牌榜前几位。
不少人开玩笑说,你去看美国奥赛数学队的合影,简直会怀疑那压根儿就是中国队。这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华裔美国人对竞赛的重视程度。
另外,硅谷的鸡血爸妈也确实比其他地方更加密集。
我们圈里最鸡血的妈妈,一口气给女儿报了11门课后班,内容涵盖文艺体育学术等各个方面,无论周末还是课后,孩子不是呆在课后班里,就是在去上课后班的路上。
美国的补习市场(特别是亚裔补习市场)近年越来越红火了。根据《纽约时报》2017年的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纽约市共有411家备考中心——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是过去四年间冒出来——一多半都位于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尤其是这两个行政区的亚裔聚居地:法拉盛和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
在对面的海岸上,加州的奥兰治县、圣克拉拉县和洛杉矶县,共有861家这样的辅导中心,“那些县全都是亚裔家庭占比很高的地方”。
而在硅谷,虽然课后补习机构也不少,但真正专注专业竞赛培训的机构仍然比较少,目前名气比较大的只有俄罗斯数学,另外的AOPS Academy我查了一下,离我家最近的一家分校,光开车就要开13个小时。
说到俄罗斯数学,根据我长达两个月的卧底发现,教的内容并没有“某某思”难度高,而且他们还会劝退不喜欢数学的孩子。
这一点上,“某某思”还是秉承了中国人的传统,他们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们能用科学的办法,让他们变得感兴趣。
华人家长都是怎么想的?
喜大普奔VS心情复杂
我一位国内的朋友特别关心国际教育,听说“某某思”落地美国,他第一时间来采访我的感想。
我说:“喜大普奔啊!我家儿子超级喜欢数学呀,正愁没有专业的比赛训练方法呢,祖国的机构这不是就来送温暖了么?”
朋友说:“呵呵你太天真了吧,你知道国内的孩子在某某思都是怎么学习的呢?”
我说:“不知道。”
朋友说:“听说你儿子去年在美国参加数学竞赛成绩不错,那他们美国竞赛班是怎么上课的呢?
我说:“四五年级的竞赛班,一个星期上一节课,一节课上1个小时,其中还有半小时是在玩数学类的桌游!”
朋友说:“课后作业呢?”
我说:“一个星期一份作业,随便写不写,如果写的话需要半小时到45分钟吧。”
朋友说:“简直太轻松了吧,国内小朋友想要打比赛,在某某思每天上课起码一个半小时,写作业上不封顶!”
我立刻脱口而出说:“啊?那么鸡血啊?那他们还是不要来了。”
那么,其他的华人家长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随机采访了几位朋友,发现大家和我一样“心情复杂”。
有人觉得很高兴,因为以前想让孩子参加比赛,完全只能靠自己“鸡”,如果家里摊上一个忙于工作不带孩子的爸爸,那妈妈们就只能两眼一抹黑,孩子多有天赋也学不到东西。而现在花点钱往机构一送,专业省心又省爸爸;
有朋友觉得很不高兴,因为之前已经见识过了国内“疯狂补习”的场面,生怕国内机构把美国的教育环境也给搅乱了,让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单纯的刷题上。
不过我一位师妹说得还挺中肯的,她说:
还挺有道理的。
当然,还是这位师妹,也深深地谴责了我,她说:
你老是在朋友圈里晒课外补习机构的信息,这严重加深了我的焦虑,让我这种平时就给孩子签个字,连成绩是多少也不关心的妈妈,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个不够合格的妈妈。”
你看,这就是所谓的“剧场效应”,哪怕只是听到“剧场来了”,都会感觉特别窒息。
说实话,很不喜欢“剧场效应”,因为当所有人都朝一个方向拼尽全力站起来,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拼了命地想要超过其他人的时候,很多人会变得疯狂,就会完全忽略掉——其实只要一转身,背后也有很美丽的风景。
而如今,剧场已经来了,硅谷的华人爸妈们,千万不要只是盯着一个方向看哦。
续集:
某某思刚来硅谷的时候,我家大儿子还在读小学高年级。而今年暑假结束以后,他就要升入9年级,正式开始高中生涯了。
当初大儿子去学而思参加测评,测试的老师是哈佛毕业的研究生。儿子很喜欢他,也要求我给报名。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没有去,因为当时感觉某某思学习压力比较大,据说每天都要写作业,孩子又有杂七杂八一堆活动,时间排不过来。还有,他又考上了自己学校的数学竞赛队。
这些年儿子跟着学校的数学竞赛队,每周活动一次,一次两个小时,因为他回家也从不做任何竞赛练习,所以也从没在数学竞赛里拿到过什么奖项。我有一次试着劝说他多做练习,他却非常无所谓地说:
好吧,青春期了,有了自己的主意,不愿意“自推”的话,作为爸妈,咱也不方便逼他。
就这样,估计老大的最高数学竞赛成就,也就停留在小学期间的“Math Kangaroo全美第九”了,捂脸。
这件事情其实也教给了我另外一个道理,就是——要想比赛拿成绩(甚至说做任何事情想要出成绩),天赋和自驱力缺一不可,鸡得了一时,鸡不了一世。越是走到后来,这个道理就越明白。
(声明:本文涉及所有品牌,均无利益关系)
最后,我们加送一个“非同款某某思”直播预告:届时我们将带着爸妈们了解,学而思国内网校的最新课程,特别适合小升初想鸡数理化的爸妈,记得点击预约👇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