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十年封神迷说说《封神第一部》其他2023-07-30 12:07文/六神磊磊一《封神第一部》电影,前天去看了个早场,今天专门来写一写。有的读者看了太多影评,觉得无所适从。这么说吧,如果你有特别信任的朋友,那么信他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朋友,那么干脆信我的。我是一个封神迷。小时候攒钱买的第一幅扑克,就是《封神演义》扑克。后来我在孔网又淘了一副,现在就摆在我办公室。儿时我还有个铁盒子,装满了小小的宝物,混元金斗,番天印,九龙神火罩……其中混元金斗就是一个口服液的瓶盖,金色的,在我心中这就是法宝。我还翻了一下自己公号的历史记录,发现居然Q过十几次封神演义。看出来了吧,三十年封神迷,咱不是瞎编的。那么说回电影,片子能不能看?能看。如果有续作该不该看?该看。问题、缺憾有没有?有。和过去那些扑街的国产神魔大片相比有没有本质提高?有,已经是太乙真人和黄龙真人的区别。下面详细说说原因。二我说片子能看,其实和一些事无关。具体哪些事?就是关于剧组的一切吃苦努力的事。是电影,就要靠电影说话。别的都是末节。诚然,从导演到演员,确实吃了苦受了罪。光筹备就接近十年,海选了一万五千多人,“万仙阵”都够摆一个半了。为了演好“质子”,据说30多名年轻人关门进修表演、动作、马术、文化,骑马拉练一次能60公里。这些内容,大家估计都在各个渠道看到了。就连我这种文娱新闻的绝缘体,都被办公室的伙伴们科普到了。几个男生骑马的戏份,都是真人真马,电影上看得出来,蒙不了。演姬发的小伙子叫于适,为了拍这个戏,两年没剪头发,杀青后直接成了职业驯马师。一般电影干三四个月就杀青了,《封神》拍了四百多天,一副拍完日子就不过了的架势。讲真,这都是老一辈早年拍三国之类才干得出的事。作为《封神》爱好者,感动不感动?确实也感动;佩服不佩服?真也佩服。我也真的特希望有人这样来拍金庸。然而,这些内容,对我个人选择和评价电影一点关系都没有。电影只有本身够优秀,前期的苦和累才值得说,才是亮点;反之就是浪费。倘若电影糟糕,前期投入越多,浪费越大,何必拍四百天?四天拍完最好,大家时间都别耽误。好比《笑傲江湖》写了三年,是佳作;但另一个作家厄尔·加德纳一个月能写二十万字,还七本书同时写,也是佳作。姜子牙昆仑山修道才四十年,搞成了偌大事业;赵公明千年修炼,最后化为流水。所谓的“吃苦”能直接折算成好评么?不能。别误解的我的意思,我不是说敬业不重要,而是说,归根结底,还是要电影本身说话。三回到电影,为什么觉得这片能看?从一处我个人发现的很小的点说起。关于妲己的。有个很重要的情节: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囚禁了,一关就是七年。世子伯邑考进朝歌,舍身救父。妲己瞧上了伯邑考这个大帅哥,百般撩拨,帅哥教我弹琴,请你把我当琴,快来个高山流水。伯邑考则拼死抵抗,娘娘不要,这题超纲了。这种桥段,一般的流量大片是否求都求不来?然而《封神第一部》里,我意外发现这一段没了,整个不要了,伯邑考请求以死替父,然后呢?直接肉饼了。原本是天大的“卖点”,可以大打情色擦边球的,妲己的“绝世媚态”够炒作一百篇,伯邑考的“天人交战”又可热搜十条。这些年,多少翻拍经典,都沦为这种低级流量。好比拍《水浒》,仿佛就剩一个潘金莲;拍《白鹿原》,就剩一个田小娥;拍金庸,就剩下小师妹的三角恋。贬损了经典的价值,还美其名曰现代视角重新解读。重新解读了啥?高山流水?《封神第一部》敢把这个白送的流量桥段不要了。这事儿有种。那么思考题:为什么不要了?我的理解是,如果要,就会破坏了对妲己的诠释和重塑,整个人物就紊乱了。再者,如果要这一段,会少了震撼感和悲剧感。影片里,一分钟前,纣王说伯邑考我是真喜欢你这个人,一分钟后,肉饼了。这种强烈的冲撞,活画出纣王之视人命如猪狗,揭示了暴君之暴的极度恐怖。可中间如果插入一段和娘娘的“高山流水、天人交战”,悲剧效果瞬间就冲淡了。导演乌尔善说他是要拍正剧的,仅从这一处情节而言,我信他是要拍正剧,所以不肯打任何擦边球。就好比这幅海报,妲己在哪?明明有狐狸精,却死活不拿出来撩人,反倒拿出来一堆老头。够倔强了。冲这一点,我是觉得片子值得看一下。四有人问:你说的这些,不就是不迎合么?这有那么重要么?答案是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焦点。而在流量时代,最大的病就是迎合。如果一部筹备十年的电影都在迎合,那五年的、三年的、半年的片子怎么可能不迎合,咱们的荧幕还剩下什么?烂片之烂,归根结底是什么,在当前就是八个字:价值投喂、情绪投机。如果流量仇视男人,就说男人坏;如果流量敌视女人,就说女人作;如果观众冷漠,那就迎合他们的冷漠;如果受众有偏见,那就强化他们的偏见。如果他们相信肤浅,就一定不给他们深刻;大声假装和他们站在一起,只要他们给流量、掏腰包。让观众带着偏见来,然后带着更大的偏见离场。因为流量时代最大的红利,就是偏见的红利。而《封神第一部》它并没有。这部电影究竟试图讨论的是什么?几个主要议题,我列一下,大家看下。比如正直为什么那么容易被亵渎?姬昌是正直的,却在长街上带铐跣足,一步一个血脚印,说“我有罪”,招呼他的是百姓的烂菜叶。比如忠贞为什么那么容易被利用?质子们大多是忠贞的,却总被蒙蔽,自以为亲眼看到的事都是假的。比如一个人怎么追随自己的内心?姬发觉得父亲不会错,但纣王也不会错,那么到底谁错了?自己到底要追随什么?痛苦极了。以上这些,是《封神》电影的主题,可哪一个是有流量的?一个都没有。这些议题的本质,都是反思、自我审视和内省,这恰恰是流量时代最最反流量的东西。而且,比较难得的是,以上这些讨论,在这个电影里是实心的,不是空心的。什么叫空心的?举个例子,姜子牙下山那里,说实话,不打动我。子牙“为了苍生”闯进来接了封神榜,这就显得有点空,信服力不强。我觉得与其这样唱高调,不如让子牙哭哭啼啼,眷恋修道不肯下山,师父则劝解说你合该享受人间富贵,封妻荫子也不错嘛。这样反而更动人些。而在姬昌受辱、长街认罪那里,却是实心的,很瓷实。你会感到那一定是导演、主创真正琢磨、真正关切的问题,甚至是在有《封神》电影前就思考过的问题。什么都能装,思想性三个字,是装不了的。五最后,说说中国神魔大片它具体难在哪。魔幻、奇幻、科幻,俗称“三幻”。电影界,这“三幻”是很容易出大成绩的,和金庸写的少林三渡一样,本该是顶级战力。然而国产魔幻却最难,它简直是一个洼地。任何人在这上面发力,都像是在洼地上盖高楼。多年来,咱们虽然也拍了些神魔流量大片,但恕我直言,留下来的资产,更多是负资产;积累下来的经验,大多是挨骂、退档、和观众网上对线的经验。大家如今一听古装神魔,就下意识地想到烂片——不烂怎么会是古装神魔?除了刻板印象之外,国产神魔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和科幻比,它没有优秀的原创故事。有人说不对啊,难道《封神》《西游》故事还不优秀?这不一样。对比刘慈欣,他的科幻故事,是现代的、逻辑缜密、有饱满内核的、有思想性的、容易无缝衔接大荧幕的。它离现代的电影工业大概只有一公里的距离。踮踮脚,就到了。而《封神》呢?作为老《封神》迷,负责任地说,它是古代的,固然眼花缭乱热闹之极,但原著却是故事脆弱、逻辑松散、思想性十分贫弱。邓婵玉一定要发配给土行孙,最好的姑娘要给最猥琐的男人,这是什么价值观?岛国小片的价值观。它离现代电影工业有一千公里的距离。今天人要拍,就必须重新填充思想性。你想想多难,多头大。说到故事,作为一个写字的人,不妨再说说《封神》的故事难搞在哪里。例如《封神》原著里有个最不讲理的设定——天意。谁生谁死,谁吃锅盔谁嗝屁,天意早早给你定好了,每个人都像程序写好了的NPC。一个角色要死了,天上便嘎嘣下来个神仙,说天意此人命不该绝,救走!没毛病,故事神奇地自洽了。可是电影不能这样拍啊,必须把无所不在的“天意”这玩意拿掉。这等于就是把《封神》最大的底层逻辑抽走了,再从头组织。这个工程,和拆了故宫再盖没什么区别。六回头看《封神》电影,它骨干的情节,最要紧的几根大梁,都得要重新再造。多数其实造得还不错。譬如纣王杀了几大伯侯,为什么唯独不杀姬昌?难道就因为姬发的几句稚嫩求情?看片到此处时,一度觉得心里揪紧,生怕剧情要崩。可是后来故事却兜住了——原来姬昌是有道德光环的,纣王让他长街认罪,就是要彻底打碎他的光环,最后仍然是要杀的。纣王有一种变态的欲望,你姬昌正直,我就要凌辱正直,践踏正直,污名化正直,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圣贤最悲怆的死法是什么?是死于愚蠢的民意。还有什么方式比姬昌被人丢烂菜叶更让纣王爽呢?所以才说,类似的这些骨干的大剧情,是兜住了的。相比之下,电影更有改进空间的是小剧情。譬如申公豹进宫演把戏,到底图什么?移魂咒用傀儡追人,必要性究竟在哪?杨戬哪吒为什么老是开小差不保护姜子牙?第二部,这些小剧情上要再仔细推敲推敲。说真的,电影犹如吃饭,汉堡好吃,但我总是惦记一碗米粉。看《魔戒》,当然精彩,但心里是“隔”的。不知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总会觉得它虽然很好看,但和我的童年、记忆、乡土无关,而是另一片土地、另一个文化上的东西。而看《封神》电影把国产的神话故事支棱起来,它带来的情感和震撼,会截然不同。你会自然而言想起郭德纲哼的“凤鸾宝帐景非常……”会想起小时候画在作业本上的闻太师、魔家四将。想起“用生命化作那朵莲花”,这种快乐,是无阻隔的,贴心的。很期待更好的封神后续的登场,可以在大银幕上见证中国神话崛起。再说,我也十分想见邓婵玉。-完-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