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姐看完《芭比》后哭了:我们的女孩教育一直在原地打转?
👆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尽在“真选”,欢迎关注~
最近在全球热映的芭比,实实在在掀起了一股粉色旋风。电影在烂番茄上一开盘,就获得了89%的佳绩,豆瓣电影也给出了8.4的优质分。
芭比到底讲什么?有人说是女权,有人说是女性成长史,有人说是一场披露女性心声的爽快脱口秀……无论如何,好莱坞这次让64年没上过一天班的女王芭比,卯足了劲儿在女性主义的议题上发声。
“It’s literally impossible to be a woman” ,芭比电影的这句台词,让长期关注女权的留美学姐Vivian一下子绷不住眼泪,女性寻找自己真的是一条漫漫长路。
这部片子到底适不适合带孩子走进电影院呢?
Vivian在上海长大,14岁前往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寄宿制高中,本科在南加州大学主修媒体辅修商科, 毕业之后位于洛杉矶做并购咨询. Vivian 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关注女权和平权主义,以杂志和摄影的形式捕捉了许多美国女性的想法和不平等的状态. 在看完芭比电影后,结合自己在洛杉矶居住以及回国见家人的经历想为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
电影芭比讲述的是一个讲述芭比前往真实世界探索的故事。芭比作为经典款芭比,每天在芭比乐园和自己的其他芭比和肯游玩跳舞。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脚变成了平脚底以及大腿变得不完美了,于是为了修复自己的故障,芭比决定前往真实世界找到真相。
我刚回国的第二周,就被朋友拉去看了芭比。国外的朋友在“Plastic”的洛杉矶看完了整部电影,大声地鼓掌自由的分享自己的女权观念,而在上海的商场里大家略显保守,只有穿着嫩粉色的外套的人群和电影院里传出来的不时的大笑.
芭比这部电影说出了我的心声。它是个轻松幽默的舞蹈剧,也是个柔和的平权教育片,阐述了母女以及女性男性之间的互相尊重和自我成长. 我不是个影评专家,但我想从我自身的角度阐述芭比这部电影和我的成长经历的关联。
芭比风暴的背后:
女性应该有选择权
我小时候并不是芭比爱好者,我更爱爬树荡秋千把玩具车,像个假小子一样想要摆脱所谓的传统女性印象。
从小到大,我身边的独立女性不少,我的外婆就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女性创业者,自己在50多岁时从头开始创业,而我父母身边的朋友也有许多有能力的独立女性。
在这么多女性模范的例子中成长,我曾以为我也会成为独当一面的女性,可越长大, 我的思想越被禁锢了。
在回国的一周内,我穿着从洛杉矶带回来的露脐装和牛仔卫裤,却在地铁里感受到了男凝和窃窃私语,让我显得格格不入. 回看从小到大在我取得某种成绩时,我最被关注的是我的身材和容貌。就像Ken剥夺Barbie的乐园一样,我身边以及网上的男性朋友们不只一次的评论女性的身材,如掠夺者一样以高姿态的方式去宣誓他们的主权。
身边年长的女性朋友在求职时看到有些公司不招27岁以上的女性时开始也开始恐慌焦虑。
可当我在电影里再次见到芭比的时候,那些娃娃其实不再是对女性刻板印象的注解,如果大家用open的眼光来看,芭比的身份永远是多样的,芭比的主人们——那些女孩,曾经并没有被社会对女性的偏见禁锢住,她们可以让自己的芭比成为任何职业中的佼佼者,她们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让芭比们获得百分百的穿衣自由。
因此,粉色或许是一种符号,但把它与柔弱、需要男性保护、绝对的淑女这些刻板印象联系起来,其实是天大的误解,芭比的内核,其实就是——女性应该拥有选择权。
从男性「凝视」里走出来
需要勇气和智慧
我从高中开始就关注女权和平权,我的高中是位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个非常Liberal的寄宿制高中。
在那里, 我第一次开始了对于女权和平权的讨论。从女性校长到同学,大家都宣扬着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和尊重, 而高中我最爱穿的鞋是电影代表女性自主选择的Birkenstock勃肯鞋。
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一次次的传统教导后,我却越来越少的去倡导平权了. 我把属于我的Birkenstock藏在箱子底下,也越来越怀疑自己怎么才能变成大家心目中完美的女性。
回国之后我和身边的男性朋友聚会时聊起他们对于男性女性平权的看法,惊奇的是所有男性朋友都抱怨说女性过得太轻松了,好像美貌身材加一点点的努力就可以在职场上得到特别好的发展或者得到更多机会。
可事实并非如此,在留学圈这个象牙塔里,我们接受着较好的教育,得到了不错的机会,却依然遭遇了诸多不平等: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要求做到最好,不能超过某个数字的体重,成绩和事业上要变得出色但不能超越男性,长大之后要有完美的事业和家庭,未来要求成为一个出色的母亲等等。
“It’s literally impossible to be a woman” 在芭比电影当中那个芭比的拥有者母亲Gloria说出这句话时,我和我的女性朋友们在小声哭泣说她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男性在宣扬所谓女性权益的同时,也在时刻提醒我们时钟在倒计时,好像我们在35岁之前没达到所谓的一些指标时,我们就是所谓的失败者;家长在教导女孩努力学习变得优秀的同时,也在督促我们未来在事业和家庭之间要做出事业的退让.
可从何而起,体重秤,男性的关注度以及脸的精致度和女性的魅力画上了等号呢?
为什么不可以是事业, 独特的爱好,对于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自己掌握的知识?
芭比从女性角度出发,以童话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衔接的方式,提倡女性去找到自己所在的意义和追寻的独立人格,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着属于自己的齿轮。
就像电影最后Barbie 跨进真正世界大楼去见妇科医生时, 她已经超越了玩具的角色,而成为了代表女性自我定义的象征。
芭比这个电影倡导的不仅仅是女权,还有男性对于自己的认识。
在电影里,芭比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可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是这个世界的主角。
在Barbie想要夺回Barbieland的时候,她懂得教导Ken要找回自己,而不是成为附属于Barbie的一个角色。
而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对话却寥寥无几. 我本科毕业之后在洛杉矶工作,就住在电影中Barbie从Barbieland到洛杉矶后的Century City旁边。
在那个金融公司集中的地段, 电影中现实世界的不平等就像我生活中的倒影,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寻找自己
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每个时代都在进步, 在新时代女性力量崛起的同时, 我也感叹过去女性力量的伟大。
生产芭比娃娃的美泰在生产所谓最代表的芭比之后也生产了不同职业的芭比比如宇航员芭比,白癜风芭比以及坐轮椅的芭比。
这就像过去的女性话题一样,像一道一道的浪潮不断让我们打破原有的固化认知,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芭比电影里有句关于母女的评论:
这部电影提醒着我们,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要回头望向我身后的女性前辈们,不管他们是独立事业女性还是为家庭奉献的女性,因为正是她们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不同可能性,打破我们原有的思想,站在更高的点去推动未来的女性力量。
那天和我的男性朋友讨论完女性的不平等后,他们茫然的点了点头突然拿出手机订购了第二天芭比电影的电影票。他们说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你们的世界,不能和你们一样穿着全粉的衣服以兴奋的态度去看这部电影,但我们愿意去支持了解你们的想法。
此刻的我们就像电影中的Barbie和Ken们完成了一场平权教育的洗礼。这些对话不能改变什么,却让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对于平权的认知有了小小的进步.
每个女孩都是Barbie,每个男孩都是Ken, 当然女孩也可以成为Ken, 而男孩们也可以成为Barbie。在未来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角色相互尊重相辅相成, 一起成长却都拥有独立的个体。
而芭比这个电影让我们每个人的齿轮都开始转动,在撬动固有女性角色的思想枷锁。
本期福利
结合认知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美国中学的性格教育课程,我们曾总结了“成就孩子的9种性格”:坚毅,自驱力,逆商,社交能力,感恩,成长型思维,好奇心,冒险精神,同理心。
回复关键词:【九种性格】,领“成就孩子的性格特质”文章合集
想了解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共处?想理解孩子瞬息万变的心理状态,鸡娃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欢迎大家加入真选亲子群。我们会随时发布青春期深度心理剖析好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