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早期的父母照顾对哺乳动物婴儿至关重要,并影响许多神经和行为结果。虽然许多啮齿类动物的研究检查了母亲照顾对这些结果的影响,但很少有研究专门检查母亲和父亲的亲代照顾构成如何影响神经发育和行为。
2023年7月24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Jessica J. Connelly团队在PNAS在线发表题为“Father’s care uniquely influences male neuro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生命早期接受接受更多的父母双亲的照顾,减缓了小鼠表观遗传衰老,并在伏隔核中广泛存在与突触传递和自闭症相关的雄性特异性基因差异表达。对亲代抚育组成的研究表明,更高比例的父亲抚育促进了雄性特异性兴奋性突触的增加,并增加了幼崽的取回行为。有趣的是,由更高比例的父亲抚育的雌性有相反的行为反应,表现出较少的幼崽取回。这项工作提供了神经发育过程对父亲抚育后代高度敏感的证据,并提供了对典型的神经发育过程的见解。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父母所接受的照顾类型,是神经心理结果发展轨迹的关键决定因素。父母行为的更微妙变化也对儿童的神经心理结果产生长期影响。例如,母亲和父亲的温暖与增加的亲社会行为相关,童年早期的母亲的温暖与成年早期奖励预期期间内侧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的激活减少有关。虽然早期生活经历以抚育形式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记录,但介导这种影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定义。早期的生活经历可以通过改变发育的速度来影响以后的行为。在人类中,早期生活的压力,特别是由于父母照顾不足,加速了生物衰老,影响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压力反应和情绪调节。衰老的一个生物学指标是表观遗传年龄,它使用DNA甲基化测量来预测年龄。如果一个人预测的表观遗传年龄高于他们的实际年龄,他们就会衰老加速—也就是说,他们的衰老速度比实际年龄显示的要快。早期的社会经历会影响表观遗传衰老。增加表观遗传年龄的早期生活经历包括暴露于暴力、创伤、低社会经济地位和不良的同伴关系。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母亲照顾的差异导致发育和行为的个体差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实。研究社会行为发展的一个相关模型是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草原田鼠表现出类似人类的社会行为,包括一夫一妻制的伴侣关系,以及母亲和父亲对后代的照顾。草原田鼠表现出自然的广泛的亲代行为,这与后代在以后的生活中配偶关系形成和异代育儿(抚养不是自己的幼鼠)的可变性有关。在田鼠中,出生第一天的一次抚摸行为会短暂地增加父母的亲代照顾行为,从而增加配偶关系的形成和后代的亲代照顾行为。早期高的双亲抚养与后代的年龄减速有关(图源自PNAS )
除了对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影响外,生命早期护理对神经发育结果也有影响,包括整个大脑突触的发育,并影响伏隔核中许多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包括谷氨酸信号、儿茶酚胺和阿片类物质。这些数据表明,由于早期生活护理的不同,该区域的许多回路差异。在草原田鼠中,小胶质细胞的增殖对社会经验很敏感。总之,这些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照料对包括伏隔核在内的大脑的发育和回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表明有必要在双亲模型中对此进行研究。该研究使用两种类型的亲代养育模式来研究双亲养育对神经发育的影响。第一种方式为早期父母高度照顾模式(MAN1)以及对照组(MAN0);第二种方式是对田鼠自然的育儿观察,即对它们的育儿行为不进行任何限制。两组分别饲养幼鼠至断奶。该研究提供了表观遗传学和神经解剖学的证据,证明高双亲代抚养会减缓衰老。该研究还发现伏隔核的基因表达仅对雄性后代的早期双亲抚育敏感。令人惊讶的是,该研究发现父亲的照顾只与雄性后代伏隔核兴奋性突触的变化有关。最后,该研究发现父亲的早期照顾以性别特异性的方式影响异体亲代照顾:父亲照顾较多的雄性表现出更多的幼崽取回,而父亲照顾较多的雌性表现出较少的幼崽取回。这些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子证据,表明雄性草原田鼠对父亲早期照顾的差异非常敏感,从而影响神经发育和行为。总而言之,这些实验的结果表明,雄性草原田鼠对它们早期的饲养环境特别敏感,并且父亲的照顾对它们的神经发育和行为活动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仅对于小小的田鼠,环境的作用对于人类社会也是同样重要。父亲在男孩的成长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肩膀,亦是榜样!要想男孩成长的更好,离不开父亲的陪伴!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308798120相关阅读:
三位中产妈妈带孩子“反向留学”:放弃“快乐教育”,她们后悔了吗?
从21岁追踪到72岁,这个研究告诉你“女性经历的一生”
研究建议:想要逆转年龄和衰老,你只需做好这件小事!
转载:iNature。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