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微博问答:点评鲁智深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何新微博问答:
点评鲁智深
愚不可及2022,03-02 13:44提问:
何老,鲁智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请何老简要点评一下鲁智深。
何新老家伙,03-06 11:21回答:
其实我早就评论过。摘录一下:
论水浒
这里特别需要重新探讨一下的,是关于《水浒传》的问题。传统的看法多认为,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是描写农民起义。
但是,梁山—百单八好汉的成员,就其社会构成看,几乎包括中国中古社会分层的各个阶层,从王候贵胄、将相书吏、乡绅豪强,直到商贾挑贩、担夫走卒,无所不有。
唯可注意的是,其中真正以务农为业的农民在一百零八人中却几乎没有一个(其中倒有不少大地主)。
实际上,一百单八好汉的主要成员,来自中古社会中职业身份不确定的流民。而这种流民,我们在前面已指出,恰恰是“侠”的主要社会来源。其中多数好汉的行径,在结义落草之前,都是以个人闯荡江湖——无疑具有浓厚的游侠色彩。
所以梁山集团,实际是一个组织化的游侠集团。《水浒》是一百零八位游侠行侠、结义、受招安的故事。
这部小说,——特别是其前半部具有浓厚的游侠小说色彩,正是上承于《史记·游侠列传》所开创的传统。
而其政治取向和艺术风格,又浓厚地影响于明清武侠古典作品,直至当代的新武侠小说。
《水浒》人物中最富有游侠性格的平民英雄应推武松。他抱打不平,任性使强,武功过人,为朋友两肋插刀。在女色上修身自律极严,深受儒教伦理的影响,具有典型的义侠特征。除武松外,《水浒》还展示了一个颇为丰富的侠的世界(石秀某种意义上似乎是武松形相的翻版)。
此中有儒侠、有富侠、有豪侠(豪强)、有盗侠、有义侠、有剑侠。同时《水浒》人物中,也有侠的末流——流氓,如过街鼠张三,青草蛇李四,没毛大虫牛二等。
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水浒》中江湖人物人人有绰号。这种绰号,乃是“侠”与“盗”这个秘密社会,对其成员的第二命名。实际上,《水浒》中全故事的展开,都是以这个江湖秘密社会的存在为背景的。
一个局外人要加入这个秘密社会,不但要与其成员认同于共同的价值观(这在《水浒》中,就是写于忠义堂前杏黄旗上那四个大字:替天行道);而且必须履行仪式——这就是《水浒》中所有新兄弟相见相识都要履行的那一礼仪:结拜。
由此观之,旧论《水浒》者多持一种机械教条式的“农民战争论”,是未免有所偏颇的。
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指责《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未免苛求。那些以狭隘的阶级分析法评价《水浒》英雄,甚至把侠士们的任侠行径,一概扭曲硬塞到“阶级斗争”理论的框架中,更是荒唐的。
例如武松斗杀西门庆而又杀嫂祭兄,不仅杀得鲜血淋漓,而且剜心剖腹,这乃是一种极野蛮却在当日江湖中风行的做法。这种行为的法理根据是私相报复的自然法。这种自然法通行于江湖上,是《水浒》中许多义侠行为所依托的“天道”(天理)根据。但这些作法,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阶级斗争观念毫不沾边。
某些现代改编者却对小说的这类情节依据现代观念妄作修改,其结果只能使人感到别扭和虚假,因为这绝不是古代豪侠们的行为方式!
实际上,《水浒》——至少就其梁山聚义前的七十回来说,这部小说,并不是一部所谓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小说,毋宁说它是一部绿林豪侠小说。
这部小说之精彩,一方面在于其社会场面之广阔与壮大;另一方面还在于一百零八绿林男女侠士的各具性情。
金圣叹评《水浒》说: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所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户口。”(金圣叹著《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这一见解是精辟的。然而耐人思味的是,《水浒》英雄的个性,实际上却只见之于上梁山之前。一百单八人上山前个个是英雄好汉。但是,一旦入了梁山泊这个大伙,他们的性格就发生了重大转变。除了在宋大哥和智多星的运筹下遵命办事外,个性似乎已不存在。
例如鲁智深、林教头、武二郎这些好汉,在上梁山后几乎都失去了个性化的表现。有人以为是施耐庵的创作技术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文化问题。
前已指出,侠的特征之一是活的个性,侠在本质上必须是孤独的英雄。一旦这种个体活动丧失,必然意味着其个性的泯灭。
另一方面,在梁山聚义之后,水浒英雄们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在上山前,他们是反官府的侠
——是正统社会的破坏者。而上山后,他们却必须面对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任务。
但是,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中,除了等级身份制的皇权社会以外,梁山英雄和《水浒》作者不可能找到别样的社会形态。
所以在梁山上,我们无可避免地看到了传统君主权威制度的翻版照搬。
在这种秩序下,人的个性和自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活力。
【论鲁】[老何博客所转之友人旧论]
赤子真佛,是施耐庵的慈悲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是智深和尚坐化圆寂前的顿悟。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是表面圆滑、世故、内敛的薛宝钗,心底暗藏着的鲁智深情怀。
鲁达、鲁提辖、花和尚、鲁智深,他是水浒中第五位登场的梁山好汉,但前四位都是带着寓意味道的符号性人物,所以他是第一位出场的带着主角光环的梁山好汉。
如果说水浒中还有真英雄的话,鲁达当称第一豪侠。鲁达原是一个中级军官,提辖相当于团级干部。
他的外貌是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活生生一个怒目金刚、洒脱大佛;他大风大雨里始终是大踏步前行,他大起大伏里始终是一口一个“洒家”、一句一个“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一骂一个“腌臜泼才、直娘贼、撮鸟”,他大悲大喜里始终是“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他的为人称的上达、也称的上智深,他是赤子、是真佛,活得随性洒脱、活得简单快乐。
看鲁智深,诚如金圣叹言“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这样的安排,也许是施耐庵的狡黠,让这样一位真英雄率先出来,好让我们先入为主地以为梁山上都是这样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汉;也许是施耐庵的仁慈,他要用带血的文字,扯下现实的遮羞布,揭露出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开始之前,先捧出一丝跳动的微光吧,这样在令人窒息的绝望中,还不至于让人彻底心死。
鲁智深的出场是在茶坊里偶遇打听王进的史进。
他见史进长大魁伟,便觉得像条好汉,这种心境颇似率性而为的孩童,透出一个纯。
对有好感的史进、王进,都称呼为阿哥,透出一个真。
晓得了是史进,便说“你莫不是史家村甚么九纹龙史大郎”,一个脱口而出的“甚么”,颇显真性情,你那些传闻啊真不咋滴,透出一个直。
觉得投缘,并不只是嘴上的来日方长、后会有期,立即就要拉着史进去吃酒,透出一个豪。
鲁达出场的第一天就赊了两回账。
第一次是在茶馆,“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又回头道“茶钱洒家自还你”。有人质疑,鲁达这不是在喝霸王茶吗?
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鲁达是风风火火进茶坊的,而伙计是认得他这个熟客的,伙计不仅不怕他,也不厌恶他,还敢向生客介绍,可以向他打听事儿,我们这里是有事找鲁达。
这是常吃霸王餐的军爷模样吗?如果真是,小二正常的反应肯定是暗骂一声“流年不利,这挨千刀的贼军头,又来这里打秋风,我惹不起躲得起”,然后脚底抹油藏到角落里。
而且鲁达进来就和史进说了几句话,确实也没喝茶,哪来的霸王茶,他回头这一句“自还你”,是他想起他拉走了史进,而史进还未付茶钱,到了他的地头上理应自己结账,可急着要吃酒,没空耽误工夫,就来了这么一句。
最后茶博士回的话是“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没有不悦、没有怨恨、没有强忍不服不得不说“提辖肯光顾小店,是我等的福分,哪敢要大人的钱”。显然鲁达的为人、鲁达的信誉是有口皆碑、值得信赖的。
第二次是在酒馆,听完了金翠莲的不平,怒火中烧,被史进、李忠拦下,接济过金翠莲后,又吃了两角酒,闷闷不乐下来楼叫到,“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
一天两次都是赊账,而老施同志还于百忙之中不忘提醒大家鲁达的拼命解释,之前喝茶鲁达是确实没喝、急着请兄弟吃酒、走到门外才想起兄弟的茶没结账,这次是为接济金氏父女,掏光了身上的银钱,又不愿让别人结账,所以就说了个明日来还的大气话。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霸王餐,只有一个真性情、憨态可掬的豪气大汉。
鲁智深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的真性情基本上是,到了不懂一点人情世故的地步。
他对李忠的不近人情,不是他看不起跑江湖的人,而是他确实不喜欢李忠不爽利的性子,所以在他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要请对脾气的史进吃酒时,碰到了实在是看不上、又勉强给了个面子的李忠,面对李忠的磨磨唧唧,他没有了对底层人民生活不易的怜悯。
他的气就挂在了脸上,暴躁到了不相干的酒保身上,继而这股烦躁劲儿又引出了改变他命运的金翠莲,这股暴躁劲儿竟让心细的他,没有体会出跑江湖卖狗皮膏药的李忠摸出二两银子的分量,进而有了颇具孩子气、颇伤人面皮的将“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03-02)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