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社区图书馆,收留了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社区图书馆,收留了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公众号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薛亚萍,编辑:毕安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你还在大热天挤地铁去市区图书馆人挤人、花三四十块点一杯摩卡蹭咖啡馆空调时,有些人已经穿着睡衣、趿拉着凉拖花个遛弯儿的时间,到300米远的社区图书馆,体验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了。

图源:小红书

社区图书馆,顾名思义,是设立在街道、社区中的图书馆。公开资料显示,社区图书馆是公共阅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指由政府主导或由社会力量共办,面向辖区居民服务的基层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居民社区的延伸。

社区图书馆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般来说,平均每2~3公里就有一家,幸运的话,500米之内就有三家。它们一般不在车水马龙之处,也没有富丽堂皇的装修,而是隐藏在市民活动中心,往往需要穿过层层小区,最终在某条不易被发现的街道中找到。

他们更区别于当下的省级、市级图书馆,以及被追捧打卡的网红图书馆,以一种淡泊的态度傲然在各大图书馆排名之中。

图源:大众点评

一般来说,光临社区图书馆的更多是老年人,或者是被家长带过来学习和接受熏陶的小朋友,但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攻占社区图书馆。虽没有入时的装修,但社区图书“五脏俱全”,免费的热水、Wi-Fi、空调等等,满足需要学习的人、打工族或者乘凉族的一切需求。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社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你就能发现,社区图书馆因其便利、免费等特性,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一些人把它称之为“不为人知的免费阅读好去处”。在一些人眼里,它甚至与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进入常去图书馆前三。

它们不像省级、市级图书馆那般不仅离家远、位置紧俏;也不似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那般吵闹,更没有收费自习室贵则上千的包月费用。

留给大城市年轻人最后的免费宝地已经不多了,在社交平台上,这些人把去社区图书馆称为“薅公家的羊毛”。在他们眼里,社区图书馆做到了“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

为什么社区图书馆正在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

对于很多大城市年轻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他们在大城市最后的精神港湾和避难所。无论来这里看书、学习、休息还是逃避。但是眼下,随着考公、考研、考证等需求的增加,省级、市级,甚至是区级图书馆都人满为患,一位难求,想看的书也不一定抢得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随处可见的社区图书馆成为了年轻人最后的庇护所。

在上海从事IT行业的李晓海,就是在一次次约不到上海图书馆的座位后,转而投向了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

李晓海习惯周末去图书馆,但是很难抢到周末上图东馆带插座的座位。她也尝试去过普陀图书馆和浦东图书馆,但是同样有座位没有插座,浦图则是连座位都抢不到。

约不到有插座的座位,李晓海直接就不去了。有一次,她在手机上搜索家附近的图书馆,“甘泉路街道图书馆”就这样入了她的眼,“上海的街道图书馆有很多。我感觉甚至有可能每个老小区附近两三公里内都至少有一个。”

这个图书馆距离她家里近,入口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面,主楼一楼是报刊杂志区。李晓海说,很多老年人每天来这里读报,还有她熟悉的读者和青年文摘:“街道图书馆不像每个区的大图书馆一样那么难抢位,稳定光顾的就是周边的老人,坐那里看报就可以看一天,有的还会有影像设备,他们就刷刷新闻视频。”

对于李晓海来说,她喜欢在这里挑个有插座的位置,抬头就是窗外的爬墙虎、桂花树。

由于社区图书馆独有的开放时间,早八点到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到五点。这个时间和大多数年轻人的工作日相重合,所以导致大部分社区图书馆白天门庭冷落,再加上其藏身于社区——“藏在深闺人未识”,于是就成为了一些人眼里的风水宝地。

和李晓海一样,很多人是在对比之下爱上了社区图书馆,称之为“被低估的街道图书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首图不一定抢得到的书,在家门口的街道图书馆就能轻松get。

考公的人,把这里当成“考公人最好的去处”。对于他们来说,共享自习室包月需要五百多,而在社区图书馆可以免费自习,还提供开水和Wi-Fi。

失业的人来这里“活用社区资源”,利用家门口的“社区健身房、食堂和图书馆”规律自己失业后的生活。

甚至来这里不学习或者看书,乘凉蹭空调的人,也把这里当作是“夏日好去处”。

社区图书馆以实力胜出,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他们费劲心力找一个好去处,蓦然回首,那地儿却在街道拐角处。

爱上一个城市图书馆很容易,但能反复光顾,还要看“易得性”。就像是沈阳鸡架,你问一个沈阳人,哪家鸡架最好吃,他会说,家楼下的那家最好吃。图书馆,也一定是家门口的那家“最香”。

这种“香”首先是因为距离家里近,距离家门口200米、300米、500米就能有一家社区图书馆。

实际上,许多国家的城市都非常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按国际图联的标准,在城市内主要居民区,通常离图书馆1.5公里左右就要设立分馆。以北京为例,上世纪90年代,就倡导社区图书馆建设。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北京城区的社区图书馆覆盖率达到90%。

2020年,《文旅北京》曾发布文章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设施总数达到6830个、覆盖率超过98%。到2035年,将实现各区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全覆盖。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将提高到0.45平方米。

对于一些人来说,社区图书馆的存在,让她们可以不用在乎仪式感,“不用特意早起、打扮、买杯咖啡”,它就在家旁边。

对于在北京工作的刘橙来说,每次周末去首都图书馆都需要好好收拾自己一番才出门,就像出去见朋友一样,通常从开始收拾到坐在图书馆里面,快两个小时都过去了。

所以对于有拖延症的她来说,半年能去首都图书馆三次都不容易了。但是自从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发帖推荐说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后,周末去图书馆就非常容易。

不用收拾化妆,也不用考虑穿哪件衣服,随意套上一个T恤和凉拖,连防晒霜都不用涂,打一把太阳伞遛个弯儿的时间就到社区图书馆了。

刘橙第一次到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是团结湖图书馆,从开始收拾到坐在图书馆,只用了十五分钟,时间主要花在了进入小区后找社区图书馆的这个过程。

社区图书馆在一片老居民楼里,她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惊住了,这破旧的居民楼里竟然还藏着这样一座精致的文化社区。刚一进图书馆,扑面而来的凉气,让她想要一直留在这里,不用过安检、不用登记,直接进去坐下来看书。

她每一次去,基本上都能看到有两三个老大爷坐在临窗的沙发上看书。而她就坐在书桌区域,手机连上Wi-Fi放在一旁,渴了就去接热水,卫生间也非常干净。第一次在这里,刘橙坐了三个小时,看了一本迟子建的散文。

社区图书馆甚至能够帮助一些人重塑规律生活,刚离开校园还不适应的毕业生渴望一个方便的图书馆,失业的人也需要一个如同上班的感觉来缓解焦虑。

赵果儿今年考研失败,4月份来的北京,在一家MCN公司从事运营工作,做了一个多月就离职了。现在她和曾经的老同学合住在一间十平米的屋子里,

看到室友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回来,她很着急,她已经一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了,她不想再像上一份工作一样,敷衍了事。

所以白天她和室友一起八点半出门,去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看书、投简历、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中午图书馆闭馆了,她会回去睡一觉或者简单给自己做个饭,一点半准时出现在图书馆,直到下午五点闭馆。

每天都去社区图书馆,她的焦虑减少了许多,消费也降低了。除了日常投简历和偶尔出去面试,她日常就泡在社区图书馆。

赵果儿说她也曾尝试去过咖啡店、星巴克还有肯德基,但是那些地方有点吵闹,还有就是偶尔去还行,天天去的话不点东西不好意思,但是点一次就会花上好几十块,这都是不必要的开销。

所以在发现家门口有社区图书馆后,赵果儿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对于她来说,泡在图书馆的感觉,就像自己还在工作一样,至少不会有那种躺在床上虚度光阴的荒废感。

不过,一个宝藏去处,最怕的就是当许多人都知道的时候,容易人满为患。特别是暑期到来,一些城市的社区图书馆已经开始要拿号占座。

但是这仍然抵挡不了年轻人对社区图书馆的热情。有些人甚至打起社区图书管理员这份工作的主意。

当代年轻人有许多自己理想中的“神仙职业”,譬如小卖部老板、超市门口划小票的、宿管阿姨等,近些年,图书管理员也逐渐走红。

对于人均社恐的年轻人来说,这份工作在安静的氛围里默默做事,几乎不需与人来往,有致命吸引力。

小红书博主@高小高把自己在社区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经历发布在网络上之后,不少人跟帖询问如何应聘成为社区图书管理员。

李晓海也羡慕社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工作,在她看来,这就是一份“中午可以回家吃饭、睡个午觉”的神仙工作。

对于一些人来说,社区图书馆让人想天天泡在这,甚至愿意来这里打工,还因为一份难得的“归属感”。对于已经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程飞说,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是他北漂三年,第一次找到归属感的地方。

程飞第一次到家门口800米的社区图书馆,门卫大叔问他:来做什么?程飞说,看书。或许是四处张望的眼神透露着迷茫,大叔又问他,你是这条街道的吗?小飞愣了一下说,我是这条街道的,就是对面小区的。

大爷点头,你进去吧,看书在3楼311室。

这一刻,北漂几年的小飞,竟然第一次感到自己属于这座城市。

(文中李晓海、刘橙、赵果儿、程飞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薛亚萍,编辑:毕安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魅族加领克,这次终于偷走了年轻人的“心”“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暑期阅读黄金期年轻人为何爱上社区图书馆他伤害了年轻人的感情今夏必火的看海胜地!270°躺看一线风景,美食海鲜吃到撑,尽享诗与远方!北京上海的废弃游乐园,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people in a rush to get married rely on others in aspects of $[摄影] 黑白视界的诗与歌:徕卡M11 Monochrom深度评测这座在线图书馆,给孩子未来3年的英语学习,一点小小的“确定性”九剑一魂 - 第24回 汉胡同源 九剑一魂(七)山里的诗意和情怀,成不了年轻人的解药在乐夏3,我们看懂了年轻人的样子【提示】@书友们,杨浦区图书馆总馆将于9月20日起恢复开放【记忆】这座图书馆见证了几代上海人的书香童年,你了解TA的历史吗?lavender was captivated by his elegant smile at first sight.9/11仅一期!费城六大景点一日游!触摸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科学馆,艺术博物馆,费城动物园,废弃监狱东洲教养所!活动预告:周末相约上海图书馆,聊聊二战里的苏联芸芸众生与美国“第一夫人”他伤害了年轻人的感情?爆火的诗歌,年轻人的续命秘诀被淹多天的涿州市图书馆,作出承诺中式养生治好了年轻人的精神焦虑?练八段锦、晒背、看中医…干啥都比上班强!台湾MeToo运动持续发酵:王丹等多位名人被指性骚扰一张图书卡解锁GTA各大图书馆隐藏的海量免费教育资源活动预告:跨界联动,听音乐家分享博尔赫斯的诗与乐!上海、杭州2场活动开放预约1.5万本图书免费送!纽约市图书馆本周赠书活动 还有中文版本【记忆】建筑可阅读:弧形盔、拱形门廓……这座造型别致的图书馆,记录着复兴中路上的百年“书香”中国商品在非洲卖疯 了,年薪30万驻扎非洲,成了年轻人的新选择?天津跳水大爷的快乐60秒,成了年轻人的精神代餐图书馆的疯狂一幕,年轻人有多狠!我们低估了年轻人对生育和婚姻的悲观态度麦当劳的自习室,排长队的图书馆,这里没有你口中的“躺平”“孔乙己”让马斯克瘦30斤的减肥药,成了年轻人的新茅台?Japanese Knotweed/Dandelion find way through cracks and crevices“baby珠”“小灯泡”,珍珠怎么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外地夫妻进京买房,上万本图书放于其中,壮观惊艳,堪比图书馆【居住榜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