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股吹向维多利亚港的寒风

一股吹向维多利亚港的寒风

公众号新闻

文章开头先说个事儿,爱炒gu 的读者要认真阅读,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点击下方名片立即关注!



是的,没错,就是游资代表新一刚刚开通公众号了。看到后第一时间共享给你们,这里得强调一下,新一可是技术全面的游资代表,就单从他公号文章里公布的那些实操记录参考,比如ZJSB、RMJM、SCCA、XTXC、RSFZ这五只马,可以看出他7月份1个月就飙涨150%,这点几乎秒杀所有散hu朋友了。他的日志风格言简意赅,观点犀利,有买有卖,确确实实比较炸裂,推荐!


这是一位龙虎榜“担当”,欣赏他的赶紧关注其8月的操作日志,当然,任何参考也是仅供学习。



下面是正文:


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去刷香港电影,来作为新的排遣方式。

刚开始是重温一些经典高分片,例如《东邪西毒》、《无间道》、《纵横四海》......

等看完所有经典高分后,我就以演员为索引来找片。

比如说成龙,把成龙主演的电影都看完,才换下一个演员。

这个过程挺有意思,一方面能重温童年时期的影片,成年再回看时,会有不同感悟;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出不出名的冷门好片,有寻宝的体验。

但很遗憾,两百多部港片看下来,冷门佳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印象比较深的《买凶拍人》、《喋血双雄》和《跛豪》,已经算是相对冷门、内容还不错的港片了。

有不到一半的影片,算不上多好,只能说,可以凑合着看,豆瓣评分位于6-7分。

剩下的,我不敢说百分百都是烂片,但播放超过半小时,内容就会浮夸、尴尬,人跟着困倦。

你根本不用看到最后,就能猜到接下来的剧情和结局。

即便一众大牌领衔主演,或者有某个极度喜爱的演员参与,也无法为每一部电影做品质背书。

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演员普遍没有什么话语权,对影片和剧本的选择只能服从,片酬当然也非常低,低得让人心疼。

你不愿意拍,OK,那就直接被雪藏替换掉。

所以回看周星驰早期的电影,大体上符合我上面的那种感受,黄色段子低俗情节非常多。

周星驰是靠着自己的癫狂演技,才勉强支撑住一整部烂片,挽回了不少声誉。

如今我们提起香港电影,第一反应就是「皆尽过火,皆是癫狂」的辉煌过去。

即使时过境迁,想起那些港片里的经典场面,心里仍有一丝怀念。

可大部分人,也仅仅停留在怀念了。

香港电影已然衰落,成为一种共识。

很少观众会关心它,关心它背后的从业者们,后来究竟怎么样。

人们的注意力,早已被这个时代的其它产物瓜分殆尽。

2000年以后,香港电影迟迟没有能挑大梁的新鲜血液注入,一直靠着仅剩的中代演员支撑。

逐渐开放并兴起的大陆市场,为陷入低迷的香港电影人提供了大量机会。

许多从业者也跟着北上,留守香港的越来越少,后来更是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古天乐、刘青云、郭富城、甄子丹、吴镇宇......我们从小看着他们戏长大。

直至今日,香港电影里当主角的还是这些熟悉面孔。

也就是说,香港演艺圈,面临后继无人的事实。

这是断层,更是无可回避的现状。

为了摆脱低迷,香港电影业曾努力过,诞生了叱咤极红的《无间道》,就像是回光返照般。

但是,艳照门事件,几乎断送了港片青年复兴的所有希望。

之后,港片依旧死气沉沉,落得如此令人唏嘘结局。

曾经的东方好莱坞,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出局,沦为了时代背景板。

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却如钝刀慢割,温水煮蛙。

香港电影有一种独特魅力,很多人都称之为「港味」。

什么是「港味」?

说到底,是香港快节奏人文背景下功利主义的产物。

一提到香港,大部分人会想到一个字,那就是「快」。

拥挤窄密的街道、摩肩接踵的行人、密集林立的灯箱招牌,噼里啪啦的语速,套上中环、维港、尖沙咀、油麻地这些著名地标,用影视片段拼凑出我们印象里的香港模样。

就是快,快得很赛博朋克。

香港的这种快节奏模式,同样适用于电影产业。

你会发现,传统港片总会用尽量短的进度条内,制造出更密集的效果。

例如,一段追车戏码,除了展现男主角的过硬身手外,还会在紧张危险的过程中,插入一些相对搞笑的情节,好淡化严肃感。

同时,镜头里出现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主角的追逐、打架、逃生的工具,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感。

最后还会制造一些「大片感」,可能是撞车事故,也可能是爆炸场景。

反正能让人直观感受到这段戏成本不菲,导演用心良苦,在用经费烧钱。如此,观众情绪就会瞬间被推到高潮,直呼过瘾。

然而,这仅仅是功利主义的附属产物。

真正的产物是什么?

一堆不忍直视的烂片。

翻看上世纪的香港电影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太喜欢出系列片了。

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优质IP,也免不了越拍越烂的结局。

但凡有一部商业片取得成功,便会马不停蹄地拍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什么开心鬼系列、古惑仔系列、赌神(包括赌圣、赌侠等等)系列、五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

没办法,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就是过度依赖市场反馈。

在资本催熟下,一部成功的电影,至少能带来两部续集,然后是各类跟风模仿题材、山寨片,也能收获一定票房。

雨露均沾,你抄我我抄你,根本就不是事儿。

直到一个题材被榨干,观众彻底倒胃口,骂声一片扔鸡蛋,才念念不舍地完结。

其实,按如今审美眼光来看,香港上世纪的绝大多数电影,确实是在粗制滥造。

半个月拍一部、演员轧戏、现场写剧本,都是当年片场的常态。

你经常能在香港电影里看到各种穿帮镜头:

泡沫做的墙砖、摇摇欲坠的楼梯,轻薄如纸的汽车......道具组没有时间和预算做升级,反正别的剧组也这么拍,怎么高效怎么来。

一些香港电影在内容和技法上,确实拥有独特想法和天马行空的创意,但这需要充足的时间打磨,才能呈现出与之匹配的效果。

问题还是出在资本身上,时间不等人。

他们不会耐心等着你抠细节,只有快速获利,才是投资根本。

即使是靠商业快餐片混得如鱼得水的王晶,也觉得这一切很痛苦:「票房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没有票房就没人给你拍下一部。」

没办法,人人都想演王家卫的电影,逼格高形象好,还能收获外界的高评价。

但王家卫产量太低,出品耗时太长了。

如果单单跟着他,演员大概率会被饿死。
 
而跟着王晶就不一样了,虽然大家都嘲笑他只有「屎尿屁」,但接王晶的电影,就是稳。

稳定的产量,保底的票房,投资人还喜欢他。

接他的戏,至少能保证你有饭吃。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只是「能看」,而称不上「佳作」的原因。

所以香港导演,普遍过得不如意。

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是制作粗糙、道具简陋,不可否认。

在人和上,倒是发挥到了极致。

得益于香港电影工业的成熟化,围绕电影展开的每个岗位,还是有许多足够专业与敬业的人。

如果说在「黄金时代」,香港电影从业者们,还能尽量在维持专业度与对资本的妥协中寻找平衡,那么从90年代中开始,这份平衡,就再也无法维持了。

数字电影的崛起,动摇了传统胶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大杀四方,重组电影市场结构。

这就好比诺基亚板砖机盛行的年代,iPhone诞生所带来的震颤一般。

香港电影首当其冲。

不仅海外票房失守,连香港本土票房也一点点被好莱坞挤占。

那些曾经让世界惊叹、作为中华文化输出的传统动作片,那些让老外直呼Amazing,一镜到底的动作拆招,渐渐被市场忽视。

拳脚了得的武打明星,不再是孩子们的唯一偶像,取而代之的是超人、蜘蛛侠等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是成龙们打不动了吗?显然不是。

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变了。

他们的对手,原本是教父、兰博、邦德们,后来就变成了哈利波特、指环王、杰克船长......

急功近利的香港影圈氛围,使得大部分班底都是速成培训,或者直接在片场摸爬滚打自学出来。

一些颇有天赋的人才,偶尔还能贡献点精妙的招数,让人惊喜。

只是……面对完成技术改革的专业外来选手,快节奏的流水线模式就不够打了。

资本是很现实的。

曾经,香港电影拥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投资商看中的是香港市场的巨额利润,因此投资起来非常爽快。

最疯狂的时候,只要电影项目拿得出故事提纲,选用当红明星,投资商们就敢给钱。

后来,风口变了。

93年《侏罗纪公园》开始,市场与资本就越来越偏向好莱坞;

97年金融风暴,香港经济遭受重创,许多电影投资商损失惨重。

本就流失大半的投资商,对香港电影的态度变得更谨慎,许多电影项目连定金都拿不到,直接就流产。

资本的流失,导致整个香港电影行业的焦虑感越发严重,从业者不得不做出更大的妥协来挽留资本。

于是,抄袭、模仿风气越来越盛行,对编剧和导演能力的要求,反而一直降低,当红明星成了票房的最后隐形保障。

90年代,港片产量每年都有一百多部,质量却大大降低,绝大部分很难看下去。

市场就那么大,超额的影片量本就消化不全,更何况观众也不傻。

被你骗进去一次,就不会次次都被你骗。

当香港还在功夫武打、警匪枪战和草根喜剧片这老三样里打转时,欧美玩起了高投入大制作的新题材特效片。

显然,后者为香港观众带来更高的新鲜感。

97年《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在香港创下1.15亿港元票房;

同年华语票房冠军《一个好人》,只拿下4500万元票房成绩,形成鲜明对比。

要知道,《一个好人》耗资2亿港元,可不算小成本了,但票房成绩也不理想。

更别提粗制滥造的小成本故事片,几乎都是惨淡收场。

归根结底,是观众对本土产出质量不稳定、又毫无进步的老三样感到厌倦。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让我感到皱眉的现象。

90年-97年的港片中,我总能看到许多意识形态输出的痕迹,能准确戳到港人对回归的不安与焦虑情绪。
 
举个例子,在《警察故事3》结尾,作为香港警察的成龙和内地公安杨紫琼,联手抓获贩毒大佬后,缴获了一批财产。

成龙说:钱我很想拿,但这是属于我们香港政府的。

杨紫琼:不是,是属于我们全中国人民的。

成龙接着反驳:


这里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回归之后我们香港人的财产就要归大陆了。
 
还有我以前举例的《富贵逼人》,都能体现港人的倾向性。

一个客人发问:


董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打算移民。

然后所有人惊住。


董镖开始高谈阔论:


说完后,大家很默契地回避,没有出声,全部低着头吃东西。

 
那段时期,也就是97年前后,移民潮非常盛行,直接导致大批精英流失。

毕竟家里有条件的,都会选择移民。
 
香港电影圈中的顶级人才(成龙、李连杰、吴宇森等),都接受了好莱坞抛出的橄榄枝,进军欧美市场。

还有那些撑起香港影视圈半壁江山的文人作家,金庸、倪匡、梁羽生、亦舒.......以及邵氏、电懋、嘉禾、新艺城等老牌电影公司,个个耳熟能详。

当这批文坛大拿、影视资本大佬渐渐淡出后,香港影圈的方向变得很暗淡了。

吹向维多利亚港的寒风,就更为萧瑟。

如果说,深陷低迷的大环境下,香港电影圈能痛定思痛,下决心改革,未必不能翻身。

只是结局我们也看到了。

面对外来劲敌,香港影人明显斗志不足,许多人选择逃避,移民欧美,或者奔赴大陆,这片门槛低收益高的新天地。

剩下的,在自我满足中沉溺消亡。

与其说衰落,不如说,是香港电影回归了正常轨道。

因为过去的成功不可复制。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香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更是繁荣蓬勃。

可当一个地区的经济逐渐停缓衰落,那么背后的创意产业、流行文化也会缓慢地失去话语权。

「消亡」这个词,看上去令人伤感,却是不可回避的结果。

时代变了,观众都在不断成长。

VCD、DVD的盛行,让人们看到许多香港以外的影视佳作;

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选择变多,看到更广阔世界,接收更广泛信息,有了更强烈对比。

尤其对大陆观众来说,曾经香港,是令人向往与仰望的「山巅之城」。

港片里的明星,光鲜时尚,自信大方。

当大陆经济腾飞,我们生活富足起来时,才发觉,原来那些曾经让人艳羡的东西,也没有那么触不可及。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香港电影,是因为在那个文化相对贫瘠的年代,这些影片和人物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独特的启蒙作用。

在时代滤镜和一众高颜值演员的加持下,我们多少会保留宽容的态度。

越长大才越发现,那些小人物的喜怒哀愁,和市井一茶一饭的烟火气,尹天仇的戏如人生,韦小宝的贪心市侩,古惑仔的真情实意都过于真实,非常贴地气。

而这份真实,也恰恰是我们影视圈所欠缺的。

—— END ——


有炒gu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名片立即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网红因隆胸手术感染去世!维多利亚、凯莉等女明星公开警告:“永远不要去隆胸!”梅根哈里跟小贝夫妇彻底闹翻拉黑!就因为怀疑自己隐私被维多利亚泄漏??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酒箱、日本名家茶道具、棋楠沉香,今晚截拍好莱坞不好了!十多万人罢工!“电影业的寒冬到了?温哥华市区一日游VA1、维多利亚一日游VJ1、威士拿一日游WS1:唐人街、宝翠花园、卑斯省议会大厦、伊丽莎白女王公园、加拿大广场开源之风吹向存算一体芯片EAD卡延期至5年,H1B大改革!留学圈爆出超多利好消息……十年减负,被“减”掉的寒门贵子加拿大美女声称澳大利亚人性格古怪,难交朋友!澳大利亚人懵了:我以为全世界都这样!集体上岸、大厂回春:被裁的人,熬过了湾区的寒冬当家长们还在纠结融入难题,这届留学生已经把国潮风吹向世界南半球最Hot的寒假打开方式!滑雪、观鲸 、跳伞 、泡温泉......你还不知道怎么玩吗?考上985的寒门子弟,千万别毁在填志愿上集体上岸、大厂回春:被裁的人,熬过了湾区的寒冬.....英房产买家迎来更多利好!英镑止跌微涨!电力和燃气供应商再推补贴计划.蜗之壳“正面装甲少女 维多利亚”:装甲+内衣双素体,可直接双摆!外企校招 | VS维多利亚的秘密管培生项目开启!快消外企,六险一金,女性友好,适合留学彩蝶,花丛追寻孩子的大学去年有两个学生被汽车压死风向吹向实体经济,零售企业如何把握机会?FIRST口碑佳作|《风起前的蒲公英》把希望吹向更远的未来楼市重磅!下调首付比例下限、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还有更多利好香港的二手房好像最近开始热了【远见精选房源】Needham 高档设施精美装修 翻新维多利亚式学区独栋【闹掰】梅根哈里跟小贝夫妇彻底闹翻拉黑!就因为怀疑自己隐私被维多利亚泄漏??【截单】蜗之壳“正面装甲少女”维多利亚最后预定!《夏日冰湖》: 雪岭银湖玉山巅, 碧宇苍松云水间。 不随尘世夏时令, 冰雪依旧方外天。美国大西洋城,赌城扫描体验丨没想到浙江人对香港的影响,这么大!澳大利亚签证如何办理?史上最全澳大利亚签证攻略来了,看完就懂!不明白来问我!纽约华人小心!加拿大山火浓烟吹向美国,今天污染最严重,13个州发出空气污染警告又见琳娜保暖衣界的劳斯莱斯!德绒36.8℃恒温内衣!让你在寒风刺骨的冬日也风度翩翩!注意!BC轮渡系统瘫痪+取消航线!大温往返维多利亚船票售罄!澳洲免签!华人旅行更方便!海南积极开拓澳大利亚客源市场!成功举办中国(海南)·澳大利亚旅游推介交流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