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先说个事儿,爱炒gu 的读者要认真阅读,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点击下方名片立即关注!
是的,没错,就是游资代表新一刚刚开通公众号了。看到后第一时间共享给你们,这里得强调一下,新一可是技术全面的游资代表,就单从他公号文章里公布的那些实操记录参考,比如ZJSB、RMJM、SCCA、XTXC、RSFZ这五只马,可以看出他7月份1个月就飙涨150%,这点几乎秒杀所有散hu朋友了。他的日志风格言简意赅,观点犀利,有买有卖,确确实实比较炸裂,推荐!
这是一位龙虎榜“担当”,欣赏他的赶紧关注其8月的操作日志,当然,任何参考也是仅供学习。
下面是正文:
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去刷香港电影,来作为新的排遣方式。刚开始是重温一些经典高分片,例如《东邪西毒》、《无间道》、《纵横四海》......比如说成龙,把成龙主演的电影都看完,才换下一个演员。这个过程挺有意思,一方面能重温童年时期的影片,成年再回看时,会有不同感悟;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出不出名的冷门好片,有寻宝的体验。但很遗憾,两百多部港片看下来,冷门佳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印象比较深的《买凶拍人》、《喋血双雄》和《跛豪》,已经算是相对冷门、内容还不错的港片了。有不到一半的影片,算不上多好,只能说,可以凑合着看,豆瓣评分位于6-7分。剩下的,我不敢说百分百都是烂片,但播放超过半小时,内容就会浮夸、尴尬,人跟着困倦。即便一众大牌领衔主演,或者有某个极度喜爱的演员参与,也无法为每一部电影做品质背书。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演员普遍没有什么话语权,对影片和剧本的选择只能服从,片酬当然也非常低,低得让人心疼。所以回看周星驰早期的电影,大体上符合我上面的那种感受,黄色段子低俗情节非常多。周星驰是靠着自己的癫狂演技,才勉强支撑住一整部烂片,挽回了不少声誉。如今我们提起香港电影,第一反应就是「皆尽过火,皆是癫狂」的辉煌过去。即使时过境迁,想起那些港片里的经典场面,心里仍有一丝怀念。很少观众会关心它,关心它背后的从业者们,后来究竟怎么样。2000年以后,香港电影迟迟没有能挑大梁的新鲜血液注入,一直靠着仅剩的中代演员支撑。逐渐开放并兴起的大陆市场,为陷入低迷的香港电影人提供了大量机会。许多从业者也跟着北上,留守香港的越来越少,后来更是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古天乐、刘青云、郭富城、甄子丹、吴镇宇......我们从小看着他们戏长大。为了摆脱低迷,香港电影业曾努力过,诞生了叱咤极红的《无间道》,就像是回光返照般。但是,艳照门事件,几乎断送了港片青年复兴的所有希望。曾经的东方好莱坞,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出局,沦为了时代背景板。拥挤窄密的街道、摩肩接踵的行人、密集林立的灯箱招牌,噼里啪啦的语速,套上中环、维港、尖沙咀、油麻地这些著名地标,用影视片段拼凑出我们印象里的香港模样。你会发现,传统港片总会用尽量短的进度条内,制造出更密集的效果。例如,一段追车戏码,除了展现男主角的过硬身手外,还会在紧张危险的过程中,插入一些相对搞笑的情节,好淡化严肃感。同时,镜头里出现的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主角的追逐、打架、逃生的工具,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感。最后还会制造一些「大片感」,可能是撞车事故,也可能是爆炸场景。反正能让人直观感受到这段戏成本不菲,导演用心良苦,在用经费烧钱。如此,观众情绪就会瞬间被推到高潮,直呼过瘾。翻看上世纪的香港电影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太喜欢出系列片了。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优质IP,也免不了越拍越烂的结局。但凡有一部商业片取得成功,便会马不停蹄地拍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什么开心鬼系列、古惑仔系列、赌神(包括赌圣、赌侠等等)系列、五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在资本催熟下,一部成功的电影,至少能带来两部续集,然后是各类跟风模仿题材、山寨片,也能收获一定票房。直到一个题材被榨干,观众彻底倒胃口,骂声一片扔鸡蛋,才念念不舍地完结。其实,按如今审美眼光来看,香港上世纪的绝大多数电影,确实是在粗制滥造。半个月拍一部、演员轧戏、现场写剧本,都是当年片场的常态。泡沫做的墙砖、摇摇欲坠的楼梯,轻薄如纸的汽车......道具组没有时间和预算做升级,反正别的剧组也这么拍,怎么高效怎么来。一些香港电影在内容和技法上,确实拥有独特想法和天马行空的创意,但这需要充足的时间打磨,才能呈现出与之匹配的效果。他们不会耐心等着你抠细节,只有快速获利,才是投资根本。即使是靠商业快餐片混得如鱼得水的王晶,也觉得这一切很痛苦:「票房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没有票房就没人给你拍下一部。」没办法,人人都想演王家卫的电影,逼格高形象好,还能收获外界的高评价。而跟着王晶就不一样了,虽然大家都嘲笑他只有「屎尿屁」,但接王晶的电影,就是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只是「能看」,而称不上「佳作」的原因。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是制作粗糙、道具简陋,不可否认。
得益于香港电影工业的成熟化,围绕电影展开的每个岗位,还是有许多足够专业与敬业的人。如果说在「黄金时代」,香港电影从业者们,还能尽量在维持专业度与对资本的妥协中寻找平衡,那么从90年代中开始,这份平衡,就再也无法维持了。数字电影的崛起,动摇了传统胶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大杀四方,重组电影市场结构。这就好比诺基亚板砖机盛行的年代,iPhone诞生所带来的震颤一般。不仅海外票房失守,连香港本土票房也一点点被好莱坞挤占。那些曾经让世界惊叹、作为中华文化输出的传统动作片,那些让老外直呼Amazing,一镜到底的动作拆招,渐渐被市场忽视。拳脚了得的武打明星,不再是孩子们的唯一偶像,取而代之的是超人、蜘蛛侠等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的对手,原本是教父、兰博、邦德们,后来就变成了哈利波特、指环王、杰克船长......急功近利的香港影圈氛围,使得大部分班底都是速成培训,或者直接在片场摸爬滚打自学出来。一些颇有天赋的人才,偶尔还能贡献点精妙的招数,让人惊喜。只是……面对完成技术改革的专业外来选手,快节奏的流水线模式就不够打了。曾经,香港电影拥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投资商看中的是香港市场的巨额利润,因此投资起来非常爽快。最疯狂的时候,只要电影项目拿得出故事提纲,选用当红明星,投资商们就敢给钱。93年《侏罗纪公园》开始,市场与资本就越来越偏向好莱坞;97年金融风暴,香港经济遭受重创,许多电影投资商损失惨重。本就流失大半的投资商,对香港电影的态度变得更谨慎,许多电影项目连定金都拿不到,直接就流产。资本的流失,导致整个香港电影行业的焦虑感越发严重,从业者不得不做出更大的妥协来挽留资本。于是,抄袭、模仿风气越来越盛行,对编剧和导演能力的要求,反而一直降低,当红明星成了票房的最后隐形保障。90年代,港片产量每年都有一百多部,质量却大大降低,绝大部分很难看下去。市场就那么大,超额的影片量本就消化不全,更何况观众也不傻。当香港还在功夫武打、警匪枪战和草根喜剧片这老三样里打转时,欧美玩起了高投入大制作的新题材特效片。97年《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在香港创下1.15亿港元票房;同年华语票房冠军《一个好人》,只拿下4500万元票房成绩,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一个好人》耗资2亿港元,可不算小成本了,但票房成绩也不理想。归根结底,是观众对本土产出质量不稳定、又毫无进步的老三样感到厌倦。90年-97年的港片中,我总能看到许多意识形态输出的痕迹,能准确戳到港人对回归的不安与焦虑情绪。举个例子,在《警察故事3》结尾,作为香港警察的成龙和内地公安杨紫琼,联手抓获贩毒大佬后,缴获了一批财产。这里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回归之后我们香港人的财产就要归大陆了。还有我以前举例的《富贵逼人》,都能体现港人的倾向性。说完后,大家很默契地回避,没有出声,全部低着头吃东西。那段时期,也就是97年前后,移民潮非常盛行,直接导致大批精英流失。香港电影圈中的顶级人才(成龙、李连杰、吴宇森等),都接受了好莱坞抛出的橄榄枝,进军欧美市场。还有那些撑起香港影视圈半壁江山的文人作家,金庸、倪匡、梁羽生、亦舒.......以及邵氏、电懋、嘉禾、新艺城等老牌电影公司,个个耳熟能详。当这批文坛大拿、影视资本大佬渐渐淡出后,香港影圈的方向变得很暗淡了。如果说,深陷低迷的大环境下,香港电影圈能痛定思痛,下决心改革,未必不能翻身。面对外来劲敌,香港影人明显斗志不足,许多人选择逃避,移民欧美,或者奔赴大陆,这片门槛低收益高的新天地。香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更是繁荣蓬勃。可当一个地区的经济逐渐停缓衰落,那么背后的创意产业、流行文化也会缓慢地失去话语权。「消亡」这个词,看上去令人伤感,却是不可回避的结果。VCD、DVD的盛行,让人们看到许多香港以外的影视佳作;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选择变多,看到更广阔世界,接收更广泛信息,有了更强烈对比。尤其对大陆观众来说,曾经香港,是令人向往与仰望的「山巅之城」。当大陆经济腾飞,我们生活富足起来时,才发觉,原来那些曾经让人艳羡的东西,也没有那么触不可及。很多时候,我们喜欢香港电影,是因为在那个文化相对贫瘠的年代,这些影片和人物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独特的启蒙作用。在时代滤镜和一众高颜值演员的加持下,我们多少会保留宽容的态度。越长大才越发现,那些小人物的喜怒哀愁,和市井一茶一饭的烟火气,尹天仇的戏如人生,韦小宝的贪心市侩,古惑仔的真情实意都过于真实,非常贴地气。
有炒gu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名片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