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入金融系的高材生,找不到工作的投行人
-----------------------
“四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本来想选我们学校的统计学,但是招生组的人给我打电话:你可以冲一冲金融系。他说这个系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
“现在,我有点后悔了。”
北京某985、211高校金融系23届本科毕业生点点如是说。
像点点这种情况的金融系毕业生不在少数,只是大家有点意难平,四年前拼了命挤进的金融系,怎么毕了业就成了无业游民了?
金融圈就业市场的低迷,与金融行业收缩带来的阵痛息息相关,各大投行裁员消息一浪盖过一浪,先是全球最大私募投资机构之一瑞士合众集团(Partners Group),因交易冷淡削减了亚太团队人员的20%;后软银集团旗下的愿景基金裁员近40%;7月,美国红杉资本裁掉了三分之一的人才运营团队;8月,瑞信(Credit Suisse)香港投资银行部门宣布计划裁员80%。
今年,无论是毕业生还是投行人,金融圈高材生们的日子同样都不好过。
金融高材生的困境
对于23年的金融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最好的归宿是找到了心仪的投行,第二是考上了公务员,而剩下的那些,考研和出国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从大环境来看,金融行业人才供大于求的行业现状,以及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业降薪潮,正在冲击着2023届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这从“前程无忧”《2023金融人才职业状态调研》中也可以看出——该调研报告指出,目前金融行业呈现岗少人多的现象。2023年5月,金融/投资/证券、保险、银行、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的有效岗位发布数量,环比分别下降4.84%、2.09%、13.3%、6.51%。
有人群面时,遇到好几个硕士生,他们表示,自己在本科毕业时也参加过春招和秋招,那时候金融系很好找工作,本科生就能拿到现在硕士的offer,那应该也就是2-3年前的事吧。
而如今却今非昔比,金融专业想找到一份心意的工作门槛很高,一个是资源,比如要能拉来上市项目或能有巨额资金,一个是学历,必须是985本科或者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头部券商更是基本只要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人大、南大、浙大的学生。
有人在面试时甚至被面试官直接追问,“家里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家里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这样赤裸裸的资源换岗位的面试方式,也正应了张雪峰的那句话,“如果家里条件一般,学习成绩一般,除非你孩子将来豁得出去,否则千万别报金融学,不然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而对于一般院校的金融本科生,很多人毕业后只能去卖保险、做银行柜员。比如找到工作的,85%都是去银行做柜员。银行内部把从总行调到分支机构做销售叫做“上刑场”,很多顺利进入银行的金融毕业生都逃不掉“上刑场”的命运。
但这些跟进入金融行业没有任何关系——所有银行都说招进去是做管培生,有机会进省行,但除非你背景好、个人能力强,否则基本上就是一直做柜员,做销售的岗位。
尽管如此,银行依然不好进。
有的毕业生给很多银行投了简历,最后只拿到了一个农商行的offer。领导见面只问他:“你会开车吗?”——农商行需要开车到周围的8个村去做营销,需要用车运米面粮油和鸡蛋,老头老太太办卡就送米面粮油和鸡蛋。
有人应聘证券公司,收到了录用通知书后,却被告知6个月要做到500万业绩。且接近4个月的实习期,没有工资。
有人应聘保险公司,岗位是渠道经理,底薪2000元,考核期3个月,业绩要做到600万。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就是跟一些做保险直销的中老年人搞好关系,每天给他们开晨会,培训相关知识,然后从他们卖出去的保险产品中拿提成。
总之毕业生遇到的面试机会千奇百怪,领域从投行、券商、银行、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凡是沾点金融属性的,都得去尝试一下。
相比于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被裁退的投行人也好不到哪去,去年年底被“毕业”的那些人还有一部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
尽管猎头公司Eastward Partners的消息称,有一些投资机构仍然在扩招,但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属于“抄底”换血的行为,对就业市场巨大的需求量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些投行岗位消化不了的“毕业生”,传统出路一般有三:企业、PE/VC以及同行业间跳槽,但今年的行情与市场状况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职位空缺,不少投行人被迫“转业”或“自主创业”,移民、保险与艺术品销售成为投行人创业和转行时较多考虑的行业,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客户与投行客户有较大重叠。
还有一些非传统的出路,比如做个网红。
小红书上,开始涌现大批美女投资人讲授投资知识。抖音上,也有人分享最新的金融讯息。B站长视频里,有更多的“投资人的一天”。通往变现的路或许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那些没被“毕业”的投行人,也陷入了降本的泥潭之中,没有了之前的“舒服”日子。
一家北京专门投科技的VC,推出了新的规定,“控制投资人每个月出差费用在4000元内。”内部一片哗然,“本来我们就是出门访谈、尽调,现在控制费用,少见企业,还怎么投啊?”该机构投资人华孚吐槽。
“说搞内部革命,合着就是革投资经理的命呗?”
这不是一家一言。业内,最先降本的就是互联网系投资机构。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三家大厂对外投资分别从2021年的273起、82起、65起下降到85起、30起、19起,投资总项目数不及2021年的三分之一。其中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投资并购数下滑更明显,比2021年少了60%-70%。
有的投资机构让投资经理开始写日报,之后还有周报和各种计划。
有的投资机构开始施行末位淘汰。据一位投资经理透露,该机构制定了考核标准,通过多维度的评审,如看项目、投项目、出研报一一打分,最后选出末位投资人进行淘汰。
与投资节奏相关的,还有整体部门的调整。去年年初,字节跳动裁撤了战略与投资部门。
不足半年后,据凤凰网报道,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部门将进行团队缩减,团队规模将从110人缩减至约70人。
受追捧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相对于金融专业的人才在就业市场受到的冷落,金融科技的人才反而成为抢手货。
这受益于我国数字化的进程和金融机构对科技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认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科技人才的缺口还非常大。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需重点关注,可以设计一套针对战略性人才、架构师、产品经理的培养体系。
金融科技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复合型的特点,不仅要懂技术,具备互联网思维,同时还需要对金融业务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要具有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并能将这些思维模式与新型知识技能相结合。
而相比于金融科技人才扎实的专业技能,单纯的金融专业需要掌握的内容相对偏“虚”。
“我们学校的专业教材,好多知识点都是西方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六七十年代的内容,很老很老,和现实严重脱节,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很多老师完全没有在金融一线工作过,就是按照年龄资历混上去的,对金融行业的就业需求一无所知。”一名江苏某财经学院金融系23届本科毕业生坦言。
而不论是金融领域还是金融科技领域,都需要风控类人才进行强监管,于是风险管理/控制人才占比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在2022年以4.14%的占比远高于其他职能;审计专员/助理在近5年人才占比逐年上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无论国民经济如何起伏动荡,都需要对财务进行管理。
近5年产品经理流入金融行业占比最高,金融机构在需求规划、产品设计等各种场景均需要产品经理;近5年java流入金融行业占比居所有职能中第七,随着各金融业务方愈发重视金融科技转型,大力引入Java等科技人才以助力内部科技化发展。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
这个时代最大的确定就是变化,在金融领域,顺应格局和动态思维将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多快。
EN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