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用起来——大诗人的作文魔法书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方面给孩子讲诗词,另一方面也给孩子讲作文。其间,我慢慢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孩子学诗词和学写作文,方法差不多:他们学诗词,就是背诵、默写。他们学作文,也是背,背模板、记好词好句。
但是学来学去,还是两张皮:诗词是诗词,作文是作文,除了在作文里引用几句现成的古诗之外(比如写妈妈就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们用了大量精力背的古诗词,似乎和作文关系并不大。
其实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吗?古诗词,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精华、最核心的成就,它本来就是写作出来的作品;为什么一到我们写作的时候,就只停留在“引现成诗句”这种低层次开发的水平上呢?你背的模板再多,记的好词好句再多,那些模板、好句子能比得过李白、杜甫、苏轼的作品吗?为什么我们放着上好的东西不学,放着成群的大鱼不打,非得在海滩上捡小虾米呢?
是古诗词已经过时了?还是我们并没有掌握打鱼的方法?
如果已经过时了,我们还学它做什么?每人拿本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去看不就行了?你去问100个人,保证有99个认为:李白、杜甫、苏轼的作品肯定比今天的优秀作文强太多。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向他们学习呢?
这其实就说明一个问题:鱼群在那里是没错,但李白、杜甫、苏轼离去这么多年了,海水太深,鱼群离岸太远,我们有点摸不到他们的边儿。我们缺一条设备先进的渔船!没有渔船,我们只能趴在海滩上捡点儿塞牙缝的小虾米,回家扔到汤里提提鲜,然后还挺满足,觉得海鲜就是这个味儿。
是啊,蓝鳍金枪鱼、智利大龙虾是什么味儿你没尝过嘛!
所以,我一直想给孩子们造一条远洋渔船,带着孩子们去深海捕鱼。咱们去打点儿像样的海鲜好不好啊?也见识见识真正的大海是什么模样!
不过,造船也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一开始觉得这事有点儿难,因为理解古诗词,需要一定的训练和学养;而范文模板,只要背背就行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并不难!因为所有孩子手里,都有一副王炸:他们对古诗词太熟了!一个娃,可能三四岁的时候,就要背诗词。但没听说哪个三四岁的孩子背范文模板的吧?
家长会教他背,幼儿园会教他背,小学老师会教他背;课本上有,识字卡片上有,表演节目时用得到,甚至家长们还会暗暗较劲:谁家娃会的多谁家娃会的少……为什么要教?可能不是每个家长都说得出来。但这就像匈奴孩子五岁学骑马、粟特孩子六岁学经商一样,只要是使用中文的家庭,就一定要会。
所以,每个孩子都从小受到了这种远洋航行的训练而不自知。李白、杜甫、苏轼的威神并没有远去,对大海的渴望是我们的本能。也许有的多有的少,但哪怕只会一首“床前明月光”,都绝对是每一个娃锁定在血液里的技能!有了这个锁定技能,只要稍加点拨,每个孩子都能迅速成为优秀的船长!
所以,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古诗词虽然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了,但它和你的作文一样,同样是中文写作,也有立意,也有遣词造句,也有描写,也有抒情。除了古诗要押韵之外,它的各种要素,和你的作文是完全相通的。
有的孩子,不懂得写作技巧,好像技巧这个东西是飘在天上的。但你有没有注意过:无论是写景的《江雪》,还是写事的《赠汪伦》,能不能把它们看成一篇最短最短的写景文或记叙文呢?
当然可以啊!我们看了那么多写景、记事的范文,学习他们的技巧。但他们的技巧,能比得上柳宗元、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吗?
有的孩子,可能背过许多好词好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好词之所以成为好词,好句之所以成为好句,它是有原理的!
比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你可能也知道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夸张”。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话为什么比“白发长又长”好听?或者也比“白发长万丈”好听?
是因为“白发三千丈”把这个数量具体化了。“长又长”相当于什么都没说,而“万丈”这个词,也渐渐成了泛泛的夸张,就不如“三千丈”具体形象。所以,虽然“万丈”在数学上,是“三千丈”的3.33倍,但读起来好像三千丈还更长一些。
这些原理,创作唐诗宋词的那些大诗人,是费尽一生精力去研究的。唐诗宋词使用汉语、汉字,今天我们仍然使用汉语、汉字,除了一些时代的差异之外,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懂得一个原理,比记住了十个好词更重要。
有的孩子在作文上还有困难:他不知道写什么东西。打开作文本,没话可讲是常态。老师会苦口婆心地说:“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光说没用啊,怎样才能提高这种能力呢?
诗词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你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学过的很多诗,都是诗人在讲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有什么深刻意义呢?没有,无非是说这个孩子刚学钓鱼,怕鱼跑了不说话。但这就体现了“萌孩子”的一点小心思。这种小心思简直无处不在,我家娃一抓一把,当然每个孩子也都会有。
又比如《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有什么深刻意义呢?也没有,无非是说蝴蝶是黄的,菜花也是黄的,飞进去找不着了。但这就是生活中的小巧合,巧合带来了趣味,这种趣味无处不在。
发现生活中的小事,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基本功。而诗词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这些基本功是怎么培养的,就差嚷出来了。这些发现生活中闪光点的能力,当然可以用在作文里啊。
有的孩子可能不会谋篇布局。一篇作文交上去,老师批语:层次不清晰,结构不完整。没错,但你有没有注意过:所有的著名的古诗,它一定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的。而且它们又那么短,很容易分析、学习。只要把它的结构拎出来放大一下,就可以从中悟出作文的结构啊。
我是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既写普及读物,又写儿童小说,虚构也好,非虚构也好,我都涉及过。可以说,这是我的饭碗,我靠着它吃饭。而且我小时候的作文成绩也还不错,但我从来没背过范文,没背过好词好句,而是直接从经典名篇中吸取养分。
所以,什么是本源,什么是枝叶,我们如果能分清楚,学习上就会事半功倍。
我把我日常积累的心得整理了出来,就写成了这本书。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夏寅博士的许多指导和帮助,也得到了东方出版社编辑李伟楠老师的审读和指正,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也许孩子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会对背得滚瓜烂熟的诗词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这本书,就是开动这条远洋渔船的使用手册。
走,出海去!
李天飞
《古诗词用起来——大诗人的作文魔法书》是一套非常实用的作文方法书,涵盖了初二之前写作文必备的比喻、拟人、画面感、精准的动词、借物抒情、有辨识度的人物、细节、留白、结构设计、故事波澜等三十种关键的方法、要素,也就是书中所说的“魔法”。每一种魔法,都给出了具体的使用口诀和拆分步骤,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孩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
更为奇妙的是,书中的30个写作中最常见的技巧,都是从中小学生最熟悉的《赠汪伦》《泊船瓜洲》等课本古诗词中提炼出来的,它在古诗词和作文实战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把沉淀在孩子头脑中的古诗词一一激活,让它们真正成为帮助孩子写作的“锁定技”,省去孩子背诵范文和模板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孩子亲手用古代诗人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便能对这种手法有切身体会。做中高考必考的古诗鉴赏题时,就能很快地明白到考点在哪里。学诗词和写作文双向促动,事半功倍!
全套分为上下两册,软壳平装,16开本,内页采用80g本白胶纸,色彩柔和,字号对标小学语文教材,大字不伤眼,带来更舒适的阅读体验。推荐给9-14岁的孩子。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古诗词用起来——大诗人的作文魔法书》(上下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