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信托基金宝贝...
七夕大促捡漏专场倒计时!
香港是个蛮有意思的地方,在大陆满地掉钱的黄金30年,互联网造福神话,而香港却是互联网创投荒漠。
大疫三年,香港住石澳的老派富人走了好几批,而大陆的new money又忙不迭得赶来。
光是2023年上半年,香港优才就送了10万人入港。
我问Yvonne,在九龙,不会说粤语,去那几家地道的餐厅,点菜还会吃白眼么?
“当然不会啦”
她指了指车窗外:“你看福临门,都快倒闭了,哪儿来那么多刘銮雄。”
香港曾经是中西交汇的钱眼,老外理解中国的第一道门。
如今,钱眼的地位有点尴尬,被坡县给衬得格外寥落。
早上去中环中心开会,我问汤大米,为什么门口那么大两头牛?
她说,牛市啊~楼上那么多搞钱公司,谁不想年年牛市。
在这些寸土寸金的写字楼里,穿着打折Maxmara金融圈的打工妹,一边节省得连健身房都舍不得续费,一边在茶水间八卦老板的私生子:“家里没有几十个亿以上,就别做信托基金,这点碎银子,还不够买PP的呢”
魔幻港岛。
年纪轻轻,名校学历,见过大钱,见够世面,穿秃过不止一打RV平底鞋,每天顶着烈日头,抱着电脑,暴走皇后大道中,披星戴月,半夜加完班,还得回到比鸡笼还小的公屋。
站在人流中,迎面是中环的上下班高峰,你甚至都分不出谁是贫民窟女孩,谁是信托基金宝贝。
今儿一早,要开董事会,昨晚好奇搜了下自家投资人的家族信托基金。
发现他的Trust Fund里面,除了太太之外,还有5个人,都随他的姓。其中两个疑似是儿女,都有middle name,另外三个不确定是第二段婚姻的三个孩子,还是兄弟姐妹。
Yvonne说,本地人很少有用middle name的,可能她的上一段婚姻娶的是英国人?或者娘家有头有脸。
顺手又搜了下其他几个投资圈大佬的家族信托,八卦了下这一代信托基金宝贝的生存状态。
明里光鲜,暗里寒碜,和信托基金宝贝谈恋爱,是最惨的。就算熬过了人品考验期,最后总算嫁入豪门,也就是每个月昂着脖子领几十万家用。只能靠不停地生孩子,才能扩大母系势力。
昨儿才八卦了人家的家族信托,没想到今早一进公司,就看到投资人带着他女儿来跟我们开会。
我们开会信息量是很大的,都是大盘经济数字、全球ZZ环境变化,说实话,这种话题对十几岁的孩子,太艰涩了。
但人家小姑娘的参与度却很高,尤其是我们在讨论几个周期性红利赛道,口红效应/奶茶效应/啤酒效应,说到🏠价租售比这些,小姑娘脑子都跟得飞快。
会间,我们讨论了几个潜在海外收购标的。
她爸问我说,你打算出多少价,我说10倍pe吧(其实我出的是5倍 打算给老外还价还到10以内)。
小姑娘话不多,认同一直在点头,不认同的轻皱眉头,话不多,参与度却很高,说到PE,人说要看市场渗透率和增速,10倍不一定划算。
这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啊
全家四口人,全都是Top 5藤校,寒暑假直接就扔到portfolio去实习了。
月前,有次我带阿崽去一个老朋友家吃饭。
她是一线美元基金的Founder,三个孩子,小女儿才12岁、儿子也不过15、16岁的样子。
吃饭的时候,孩子们跟妈妈讨论的都是人类学、社会伦理话题。
比如,孩子觉得不能接受D孕,即便是同父同母,因为他们不认同用金钱交易人体器官。
比如,孩子觉得不应该用左撇子来定义用左手写字的人群,左撇子和右撇子是平等的。
又比如,孩子们会问很多金融问题,包括周期性经济危机,人口红利,甚至公募私募之类的专业问题。
他们的妈妈,都很耐心的一个一个回答,并开放性地平等探讨。
并没有抖音上那些炫富二代的爱马仕开箱,Dior高定珠宝提货Vlog,他们甚至都不怎么好“养马”(虽然老爸老妈大多数马家vvvip)
我有个女朋友说,她儿子女儿到现在都快上大学了,穿的大多是优衣库,连LV都很少,稍微贵一点的衣服,孩子们会说太贵了,我不配。
以他们家年年在Forbes那么靠前的排位,买爱马仕就跟普通人买奶茶一样。
其实,现实中的信托基金宝贝,并不排斥和穷人的孩子交朋友,比起家境,他们的父母,更看重教养。
怪不得,汤大米总说,没钱人喜欢买上榜,有钱人喜欢买下榜
瞧人家福布斯这生意做得,一分钱,两头收
小小港岛,半小时车程,就见够了世界的参差。
针对👇
任何情况的🐻小,🐻垂,🐻塌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